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引言
在英语学习中,心理因素与英语学习效果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学生中心论”教学方法的普及,非语言因素,特别是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日益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目前,心理焦虑的问题也受到一些学者专家的重视。
二、 调查研究
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随机抽取4个班共200名学生,对他们进行了高中英语学习焦虑状况的问卷调查,其内容涉及到:个人信息、英语学习兴趣、学习焦虑、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耗时、学习途径、强项弱项、上课表现等方面。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答卷200份,其中无效卷10份,有效答卷190份。经过对问卷的整理和分析,笔者发现:普通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尽管绝大多数同学认可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也有大约35%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很低,甚至有一种焦虑。所以,在英语课堂上,不少学生消极学习,选择沉默,甚至抵触老师的提问和讲解,师生之间没有互动和交流,课堂气氛沉闷,自然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对问卷进一步的分析发现,65%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害怕语法不对,句子不通,或害怕说错会遭到他人的嘲笑而放弃了积极的英语学习机会。由以上数据可见,高中英语学习的语言焦虑感严重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而且对学生长期深入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信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 原因分析
1. 理论分析
心理焦虑是一种负面心理状态,是指学习个体因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一定障碍,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者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 Jahanna Turner把心理焦虑外在表现归纳为四种:回避,身体动作,身体症状,及其它文化持有形式。
2. 实践分析
(1) 教师层面分析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实践现代教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片面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学生心理状态研究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对非智力因素重视不够,忽视了具有动力作用的情感因素,有些教师甚至于过度强调竞争,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惧怕甚至厌学等心理状态。
(2) 学生层面分析
①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不能用英语自由地与教师或同学交流时会产生焦虑。这种焦虑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是影响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主要心理因素。 ② 当学生担心得不到教师或同学的认可,更害怕对自己产生不良评价时,他们在英语课上会缺乏信心,并尽量回避能提高他们英语语言技能的课堂活动。 ③ 在考前,当学生担心考试得不到好成绩也会产生语言学习焦虑,而且由于过分紧张,很难集中注意力,影响了思维活动并最终拿不到应得的好成绩。
3. 小结
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心理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关注不够。 ② 学生本人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 ③ 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没有进行足够的操练。 ④ 学生对英语考试成绩的忧虑。 ⑤ 学生因成绩太差而害怕让家长失望,产生焦虑。
四、 对策研究
既然心理焦虑对英语学习有较大的影响,那么要采取什么策略来帮助中学生消除英语学习心理焦虑呢?
1.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认真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学生在执行教学计划中有了进步,受到了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也就维护了自尊心,增强了自信心。
2.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和创设合作性的教学情境
教师应在课堂上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友好、轻松的学习氛围;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及组织课堂教学。如组织一些情景角色演练和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使用英语的成就感,进而让学生有要掌握好英语的渴求,让学生觉得说英语已不再是一种焦虑的心理负担。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语言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人们对学习外语产生焦虑的感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和审美标准;还可以利用影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从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五、 结论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紧跟课改的步伐,积极探索,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一言堂”教育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善于观察课堂中学生的各种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改“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愉快的心情去代替焦虑的心理。
在英语学习中,心理因素与英语学习效果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学生中心论”教学方法的普及,非语言因素,特别是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日益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目前,心理焦虑的问题也受到一些学者专家的重视。
二、 调查研究
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随机抽取4个班共200名学生,对他们进行了高中英语学习焦虑状况的问卷调查,其内容涉及到:个人信息、英语学习兴趣、学习焦虑、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耗时、学习途径、强项弱项、上课表现等方面。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答卷200份,其中无效卷10份,有效答卷190份。经过对问卷的整理和分析,笔者发现:普通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尽管绝大多数同学认可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也有大约35%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很低,甚至有一种焦虑。所以,在英语课堂上,不少学生消极学习,选择沉默,甚至抵触老师的提问和讲解,师生之间没有互动和交流,课堂气氛沉闷,自然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对问卷进一步的分析发现,65%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害怕语法不对,句子不通,或害怕说错会遭到他人的嘲笑而放弃了积极的英语学习机会。由以上数据可见,高中英语学习的语言焦虑感严重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而且对学生长期深入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信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 原因分析
1. 理论分析
心理焦虑是一种负面心理状态,是指学习个体因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一定障碍,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者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 Jahanna Turner把心理焦虑外在表现归纳为四种:回避,身体动作,身体症状,及其它文化持有形式。
2. 实践分析
(1) 教师层面分析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实践现代教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片面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学生心理状态研究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对非智力因素重视不够,忽视了具有动力作用的情感因素,有些教师甚至于过度强调竞争,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惧怕甚至厌学等心理状态。
(2) 学生层面分析
①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不能用英语自由地与教师或同学交流时会产生焦虑。这种焦虑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是影响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主要心理因素。 ② 当学生担心得不到教师或同学的认可,更害怕对自己产生不良评价时,他们在英语课上会缺乏信心,并尽量回避能提高他们英语语言技能的课堂活动。 ③ 在考前,当学生担心考试得不到好成绩也会产生语言学习焦虑,而且由于过分紧张,很难集中注意力,影响了思维活动并最终拿不到应得的好成绩。
3. 小结
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心理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关注不够。 ② 学生本人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 ③ 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没有进行足够的操练。 ④ 学生对英语考试成绩的忧虑。 ⑤ 学生因成绩太差而害怕让家长失望,产生焦虑。
四、 对策研究
既然心理焦虑对英语学习有较大的影响,那么要采取什么策略来帮助中学生消除英语学习心理焦虑呢?
1.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认真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学生在执行教学计划中有了进步,受到了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也就维护了自尊心,增强了自信心。
2.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和创设合作性的教学情境
教师应在课堂上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友好、轻松的学习氛围;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及组织课堂教学。如组织一些情景角色演练和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使用英语的成就感,进而让学生有要掌握好英语的渴求,让学生觉得说英语已不再是一种焦虑的心理负担。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语言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人们对学习外语产生焦虑的感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和审美标准;还可以利用影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从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五、 结论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紧跟课改的步伐,积极探索,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一言堂”教育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善于观察课堂中学生的各种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改“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愉快的心情去代替焦虑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