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要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办学理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把开展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学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9-0011-03[WN]
“学校是传授知识、塑造人们灵魂,为一定社会培养造就新生一代的场所。” 这不仅表明学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要求广大教师应明确自己担负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关键,也是办学水平的体现,而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因此,学校要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办学理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把开展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精心组织,为师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最终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对课改工作的认识、理解和支持。首先,要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科学规划,在实践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领导必须具备较好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修养、精湛的业务素质及科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其次,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实验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语文辅导员为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分工协作,相互支持,形成课程改革的合力,使学校课题实验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规范教学和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
第一,对教学质量工作制度进行精细化管理,明确各项工作细则要求。根据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制度,为每学期教学质量定坐标、找差距、树目标、出实招,对教师的行为、工作程序、内容、标准、时间、方法的要求,要根据教学实际,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师既要有激励性和动力性,又要有约束性。切实做好“三抓”工作——抓起始、抓常规、抓基础。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上帮助学生,更要在思想上引领学生,要把班级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努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对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第二,落实量化考核方案。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或标准,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分值化、条款化、细致化的考核方案或标准便于检查和操作,以使每一个教师的工作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对教师工作进行考核检查时,严格按考核方案进行,以保证制度的执行。
二、开展赛教活动
用“评选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赛课涉及讲读课文、识字课、数学课等,参赛课要与课改追求的目标相贴,接近生活实际,与常态的教学要吻合,可操作性要强,这样才能有力地提升课堂教学教研水平。
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请进来,走出去”,群策群力谋发展
1.邀请课题负责人或教授召开课题专题会议,对教师进行课题通识培训。组织教师外出到其他地方学习、听课,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及时把握课堂教学改革新动向。组织教师就教学模式进行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群策群力,发挥团队作用。重点解决“熟悉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如何先学后教”等问题。
2.定期召开小结会。让教师汇报课题研究情况,交流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让课题深入发展,让“学生自主学习”“教为学服务”等得以实现。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参与实验推广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根据课改的理念,重点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展开,与当前先进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不断总结和提高。
3.充分发挥中心学校的引领辐射作用,以课题实验为龙头,强化校本培训,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使课题实验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成长。具体做法可以是课题组每期组织骨干教师做一次专题讲座,组织课题实验优秀教师为中青年教师上示范课,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骨干教师上指导课,突出新理念、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指导教师进行分析研讨,为其教学工作出谋划策,尽可能多地提供帮助。转变教师们的思想观念,把教材变为“学材”,教学变为“学后教”,学生变为“探究者”,教师变为“导师”,教室变为“学堂”,有力地推动教育的转变。
4.每期组织实验教师撰写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案例、论文、研究总结,安排专人收集,精心校对,装订成书,把它作为学校教科研的基础材料。积极向上级各类教育刊物推荐教师的优秀论文,为实验教师论文发表创造条件。
5.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需要有一支优秀的、有高尚的职业情操的教师队伍。其次,鼓励教师深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开阔视野,这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很有效。最后,结合本校实际,抓好自我培训,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6.让课堂发生巨变。首先要让“教与学”的顺序发生变化。激励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让“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成为广大教师教育的根本目标,并逐渐落实到教学行为中。教师要学会设计“课前探索题”,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再留一些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教材,为“先学”留充足的时间。“教与学”顺序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满堂灌”“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保证了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学生学习的方式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转变。 其次是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由于“课前探索题”中的问题是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在预习时完成,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由于有先学中的独立思考,因此学生在小组交流和展示汇报的环节,发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提升。发言不再是“班长”或“组长”专利,发言的“面”会更广;发言的内容也从“课前探索题”逐步拓展到针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和质疑。让课堂消除“旁观者”的角色,那些被定位为“学困生”的学生,也不再游离于课堂之外。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才能从实质上体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换。 7.充分调动学生、教师积极性。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主导作用,学生能否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发挥教师积极性至关重要。通过奖惩制度给教师一个公正、客观的竞争空间,如制定教学成绩奖惩制度、晋级评优制度,鼓励教师上进等,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好坏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身上。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民主的心态面对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讨论,拉近师生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习中,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培养其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精神;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南生橘北生枳”这句话一针见血地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结果,不良的社会环境势必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如网吧、游戏厅使学生沉浸在虚幻的游戏世界里,一些暴力、黄色书刊或影碟也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巨大的伤害,学生沉迷于中,学习兴趣必然下降。没有了学习兴趣,还谈何教学质量?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也会影响到学生及教师,进而会影响教学质量。徜若整个社会没有良好的价值观,没有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做学生不思学、不思进,做教师不思教、不遵师德,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是空谈。
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学校要建立网络教室,搭建互联网和远程教育网。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学校实际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校园网。建设教师共享资源网站,给教师借鉴和学习优质教学资源提供平台。同时设置学生资源网站,为学生寻找学习资料提供更广阔的天地。拓宽师生思维、视野,增强师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为教学优化注入新生活力。
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争取家长的支持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学校要定期开展家长课堂,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促使家长认识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教给家长教育子女的基本方法,懂得针对子女的情况开展家庭教育,尽能力帮助辅导教育学生。教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争取家长的配合,积极和家长共同解决学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学校自身的建设和内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但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社会的配合。学校只有抓好学校的内部管理,同时处理好学校、家长、社会三者的关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小敏.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面谈[].中小学管理,199010).
[2]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以一所小学为个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学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9-0011-03[WN]
“学校是传授知识、塑造人们灵魂,为一定社会培养造就新生一代的场所。” 这不仅表明学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要求广大教师应明确自己担负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关键,也是办学水平的体现,而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因此,学校要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办学理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把开展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精心组织,为师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最终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对课改工作的认识、理解和支持。首先,要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科学规划,在实践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领导必须具备较好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修养、精湛的业务素质及科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其次,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实验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语文辅导员为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分工协作,相互支持,形成课程改革的合力,使学校课题实验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规范教学和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
第一,对教学质量工作制度进行精细化管理,明确各项工作细则要求。根据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制度,为每学期教学质量定坐标、找差距、树目标、出实招,对教师的行为、工作程序、内容、标准、时间、方法的要求,要根据教学实际,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师既要有激励性和动力性,又要有约束性。切实做好“三抓”工作——抓起始、抓常规、抓基础。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上帮助学生,更要在思想上引领学生,要把班级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努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对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第二,落实量化考核方案。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或标准,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分值化、条款化、细致化的考核方案或标准便于检查和操作,以使每一个教师的工作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对教师工作进行考核检查时,严格按考核方案进行,以保证制度的执行。
二、开展赛教活动
用“评选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赛课涉及讲读课文、识字课、数学课等,参赛课要与课改追求的目标相贴,接近生活实际,与常态的教学要吻合,可操作性要强,这样才能有力地提升课堂教学教研水平。
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请进来,走出去”,群策群力谋发展
1.邀请课题负责人或教授召开课题专题会议,对教师进行课题通识培训。组织教师外出到其他地方学习、听课,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及时把握课堂教学改革新动向。组织教师就教学模式进行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群策群力,发挥团队作用。重点解决“熟悉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如何先学后教”等问题。
2.定期召开小结会。让教师汇报课题研究情况,交流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让课题深入发展,让“学生自主学习”“教为学服务”等得以实现。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参与实验推广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根据课改的理念,重点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展开,与当前先进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不断总结和提高。
3.充分发挥中心学校的引领辐射作用,以课题实验为龙头,强化校本培训,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使课题实验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成长。具体做法可以是课题组每期组织骨干教师做一次专题讲座,组织课题实验优秀教师为中青年教师上示范课,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骨干教师上指导课,突出新理念、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指导教师进行分析研讨,为其教学工作出谋划策,尽可能多地提供帮助。转变教师们的思想观念,把教材变为“学材”,教学变为“学后教”,学生变为“探究者”,教师变为“导师”,教室变为“学堂”,有力地推动教育的转变。
4.每期组织实验教师撰写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案例、论文、研究总结,安排专人收集,精心校对,装订成书,把它作为学校教科研的基础材料。积极向上级各类教育刊物推荐教师的优秀论文,为实验教师论文发表创造条件。
5.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需要有一支优秀的、有高尚的职业情操的教师队伍。其次,鼓励教师深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开阔视野,这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很有效。最后,结合本校实际,抓好自我培训,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6.让课堂发生巨变。首先要让“教与学”的顺序发生变化。激励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让“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成为广大教师教育的根本目标,并逐渐落实到教学行为中。教师要学会设计“课前探索题”,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再留一些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教材,为“先学”留充足的时间。“教与学”顺序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满堂灌”“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保证了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学生学习的方式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转变。 其次是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由于“课前探索题”中的问题是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在预习时完成,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由于有先学中的独立思考,因此学生在小组交流和展示汇报的环节,发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提升。发言不再是“班长”或“组长”专利,发言的“面”会更广;发言的内容也从“课前探索题”逐步拓展到针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和质疑。让课堂消除“旁观者”的角色,那些被定位为“学困生”的学生,也不再游离于课堂之外。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才能从实质上体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换。 7.充分调动学生、教师积极性。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主导作用,学生能否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发挥教师积极性至关重要。通过奖惩制度给教师一个公正、客观的竞争空间,如制定教学成绩奖惩制度、晋级评优制度,鼓励教师上进等,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好坏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身上。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民主的心态面对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讨论,拉近师生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习中,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培养其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精神;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南生橘北生枳”这句话一针见血地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结果,不良的社会环境势必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如网吧、游戏厅使学生沉浸在虚幻的游戏世界里,一些暴力、黄色书刊或影碟也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巨大的伤害,学生沉迷于中,学习兴趣必然下降。没有了学习兴趣,还谈何教学质量?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也会影响到学生及教师,进而会影响教学质量。徜若整个社会没有良好的价值观,没有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做学生不思学、不思进,做教师不思教、不遵师德,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是空谈。
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学校要建立网络教室,搭建互联网和远程教育网。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学校实际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校园网。建设教师共享资源网站,给教师借鉴和学习优质教学资源提供平台。同时设置学生资源网站,为学生寻找学习资料提供更广阔的天地。拓宽师生思维、视野,增强师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为教学优化注入新生活力。
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争取家长的支持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学校要定期开展家长课堂,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促使家长认识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教给家长教育子女的基本方法,懂得针对子女的情况开展家庭教育,尽能力帮助辅导教育学生。教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争取家长的配合,积极和家长共同解决学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学校自身的建设和内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但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社会的配合。学校只有抓好学校的内部管理,同时处理好学校、家长、社会三者的关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小敏.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面谈[].中小学管理,199010).
[2]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以一所小学为个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