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都在不断革新,尤其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化学更是受到广泛关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化学 意识 氛围 科学精神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17
初中化学教学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其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多动手参与,但是很多学校过于关注学生的化学成绩,因此实验课程开设很少。初中阶段化学学习虽然不如高中深奥,但是是打基础和培养兴趣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步入高中之后对实验兴趣不高,这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开展理想的实验教学的原因。
一、教师和学生应该树立实验意识
很多教师对于实验不重视,认为实验对学生成绩提高作用小,因此对于一周仅有的几节实验课也不上心,没有充分树立科学的教学意识。而很多学生对待实验态度随意,在实验课上不如课堂教学注意力集中等等。实验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促进学生自主吸收理解学到的知识理论,在实践中亲自检验,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知。但是教学的参与者和主体者都没有重视实验教学的意识导致其无法顺利开展。
第一,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丰富各种教学理论,不仅要对化学学科教学了如指掌,还要学习专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使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树立科学的实验教学意识,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
第二,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节实验课,从教学设计和实施,其中的每一环节都要细心计划,并且随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变化转变教学策略,把意识转变为实际行动。
第三,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实验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多为学生介绍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其全面的化学学习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如果硫酸铜和氧气反应会发生什么结果,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假设,但是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切假设都不能作为既定事实,只有经过实验的实际检验才能得到验证,树立起实验意识。总之,这是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第一步,只有具备了清醒的意识,才能有效推动实验教学的深入发展。
二、营造学习氛围
据了解很多学生之所以实验兴趣不高是因为整个学习氛围不够积极,导致学生个体兴趣的失落。初中学生极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因此我认为如果为其营造积极的实验氛围,可以促进整体学生的踊跃参与。
第一,很多学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局限,只关注学生的升学率而对于考查很少的实验技能忽略不计,在教学安排里面实验课占得少之又少,没有养成积极的实验习惯,导致学生对实验没有兴趣。还有的学校为了节省教学设备,害怕学生破坏实验器材导致资源的浪费,装备良好的实验室置之不用,只是作为摆设。对此,学校一方面应该多设置实验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其实很多学生对于实验课是充满好奇的,但是由于长久的不参与导致其兴趣受到压抑。或者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验竞赛,或者举办班级间实验心得的交流等,都能产生积极的实验氛围,带动学生兴趣的形成。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开放化学实验室,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做一些感兴趣的实验,在整个校园中形成自觉的参与意识,形成为良好的学习风气。
第二,我认为教师的加入也能对氛围的形成产生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定期开展开放性实验,鼓励学生到场参观,通过真实的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使其产生内在的实验动力。总之,氛围的塑造就是为了借助无形的实验气氛对学生的興趣产生引导,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的参与。
三、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为了使实验教学更好地开展而设置的教学内容。科学精神的养成是学生进行实验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也是保证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性格易浮躁,情绪变化大,这对于实验都是不利因素,而化学实验是求精准的教学模块,一个细节的失误甚至都可能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并且有的学生没有耐心和毅力,实验失败对于其信心的打击比较大,初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具备科学的精神,避免一些负面的影响,促进实验又快又好地完成。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在实验时要专心对待,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认真观察学生的特点,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发展变化对其提出相应的建议,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初中学生对于教师的说教往往会产生排斥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著名的化学实验家试验成功与失败的例子来说明科学的实验精神之重要。
第三,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也要充分灌输实验细节意识和科学理念,为实验的开展铺好道路。例如一些化学材料和物品的保存方法,有的要放置于干燥处,有的要避免氧化,有的要置于阴凉处,这都需要学生谨记,对于细节有全面的把握。另外一些实验仪器设备如试管、酒精灯、蒸馏瓶等做不同的实验其具体操作也存在差异,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养成好的实验习惯。
四、注重创新
创新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步形成创新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衡量人才的最新标准,因此作为新课改的对象,化学实验教学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局限,由于初中化学实验的考查多是以书面的实验设计形式为主,教师就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导致一切理论都停留在口头上。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实验学生抄实验,严重压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死记硬背式的实验学习方法使学生丧失主动性,无法唤醒其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实验的时候设置问题模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训练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教师片面追赶教学进度,在实验时大多选择一些学生易操作、耳熟能详的实验内容或者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被扼杀。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课本教材,如一些拓展延伸与思考题,都是对于所学知识的融合和提升。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创新性项目,分小组锻炼其自主查找资料,设计实验的能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发现初中实验教学需要教師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学校的配合,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初中化学 意识 氛围 科学精神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17
初中化学教学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其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多动手参与,但是很多学校过于关注学生的化学成绩,因此实验课程开设很少。初中阶段化学学习虽然不如高中深奥,但是是打基础和培养兴趣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步入高中之后对实验兴趣不高,这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开展理想的实验教学的原因。
一、教师和学生应该树立实验意识
很多教师对于实验不重视,认为实验对学生成绩提高作用小,因此对于一周仅有的几节实验课也不上心,没有充分树立科学的教学意识。而很多学生对待实验态度随意,在实验课上不如课堂教学注意力集中等等。实验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促进学生自主吸收理解学到的知识理论,在实践中亲自检验,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知。但是教学的参与者和主体者都没有重视实验教学的意识导致其无法顺利开展。
第一,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丰富各种教学理论,不仅要对化学学科教学了如指掌,还要学习专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使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树立科学的实验教学意识,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
第二,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节实验课,从教学设计和实施,其中的每一环节都要细心计划,并且随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变化转变教学策略,把意识转变为实际行动。
第三,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实验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多为学生介绍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其全面的化学学习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如果硫酸铜和氧气反应会发生什么结果,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假设,但是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切假设都不能作为既定事实,只有经过实验的实际检验才能得到验证,树立起实验意识。总之,这是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第一步,只有具备了清醒的意识,才能有效推动实验教学的深入发展。
二、营造学习氛围
据了解很多学生之所以实验兴趣不高是因为整个学习氛围不够积极,导致学生个体兴趣的失落。初中学生极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因此我认为如果为其营造积极的实验氛围,可以促进整体学生的踊跃参与。
第一,很多学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局限,只关注学生的升学率而对于考查很少的实验技能忽略不计,在教学安排里面实验课占得少之又少,没有养成积极的实验习惯,导致学生对实验没有兴趣。还有的学校为了节省教学设备,害怕学生破坏实验器材导致资源的浪费,装备良好的实验室置之不用,只是作为摆设。对此,学校一方面应该多设置实验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其实很多学生对于实验课是充满好奇的,但是由于长久的不参与导致其兴趣受到压抑。或者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验竞赛,或者举办班级间实验心得的交流等,都能产生积极的实验氛围,带动学生兴趣的形成。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开放化学实验室,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做一些感兴趣的实验,在整个校园中形成自觉的参与意识,形成为良好的学习风气。
第二,我认为教师的加入也能对氛围的形成产生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定期开展开放性实验,鼓励学生到场参观,通过真实的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使其产生内在的实验动力。总之,氛围的塑造就是为了借助无形的实验气氛对学生的興趣产生引导,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的参与。
三、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为了使实验教学更好地开展而设置的教学内容。科学精神的养成是学生进行实验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也是保证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性格易浮躁,情绪变化大,这对于实验都是不利因素,而化学实验是求精准的教学模块,一个细节的失误甚至都可能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并且有的学生没有耐心和毅力,实验失败对于其信心的打击比较大,初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具备科学的精神,避免一些负面的影响,促进实验又快又好地完成。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在实验时要专心对待,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认真观察学生的特点,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发展变化对其提出相应的建议,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初中学生对于教师的说教往往会产生排斥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著名的化学实验家试验成功与失败的例子来说明科学的实验精神之重要。
第三,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也要充分灌输实验细节意识和科学理念,为实验的开展铺好道路。例如一些化学材料和物品的保存方法,有的要放置于干燥处,有的要避免氧化,有的要置于阴凉处,这都需要学生谨记,对于细节有全面的把握。另外一些实验仪器设备如试管、酒精灯、蒸馏瓶等做不同的实验其具体操作也存在差异,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养成好的实验习惯。
四、注重创新
创新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步形成创新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衡量人才的最新标准,因此作为新课改的对象,化学实验教学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局限,由于初中化学实验的考查多是以书面的实验设计形式为主,教师就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导致一切理论都停留在口头上。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实验学生抄实验,严重压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死记硬背式的实验学习方法使学生丧失主动性,无法唤醒其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实验的时候设置问题模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训练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教师片面追赶教学进度,在实验时大多选择一些学生易操作、耳熟能详的实验内容或者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被扼杀。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课本教材,如一些拓展延伸与思考题,都是对于所学知识的融合和提升。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创新性项目,分小组锻炼其自主查找资料,设计实验的能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发现初中实验教学需要教師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学校的配合,才能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