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全球化政治语境中,政论体翻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促进国家民族间相互了解、深化友谊、发展合作方面尤显重要。好的政论体译文传达的不仅是信息,更是一个国家政治立场的很好体现。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在政论体翻译实践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政论体翻译 中英文差异 个人情感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政治态度。在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和对外交流空前繁荣的时代,翻译在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力的意志体现,政治对翻译活动具有普遍影响与操纵作用。政论资料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外国人传递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讲,它还肩负着对外宣传的责任。政论体翻译若出现不妥之处,其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折扣,严重时会让他人对本国的认识产生偏差。笔者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在政论体翻译实践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一些问题。
1.忌脱离政治
国际关系的复杂多变和国内舆论的敏感性让各国政府随时关注政治文章的社会和国际效益。程镇球先生曾指出:“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程镇球,2003:18)政论文章不仅是作者阶级立场、政治主张的“广而告之”,有时甚至也带有强烈的主体本位性和功利性。政论翻译要从大局出发,考虑其政治性。
例如,“中国的改革开放”就应该翻译为“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而非“the open-door policy”,不应与十九世纪西方列强瓜分中国时美名其约的“门户开放政策”相混淆(吴冰,1997:95)。
再如,《中美建交公报》中有一句“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关于“承认”一词,美方最初的表述为“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cognizes that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the sole legal Government of China”,由于“recognizes that”(“認识到”)不够准确,后在我方坚持下,最终接受了我方措词“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cognizes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sole legal Government of China”(施燕华,2004:60)。
由此可见,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修养和敏感意识,才能在政治语境中对那些政策性较强的词汇、概念加以准确地理解和表达。
2.忌脱离语境,产生歧义
政论翻译中离开对形象指称意义的正确解读,脱离一定的语境,就会产生歧义,而产生不达意的译文。
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地区的地位”这句话中的“独立关税地区”,不可简单地直译为“an independent customs territory”,因为这有可能让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外国人误解为香港是独立的政治实体。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将该句译成:“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ll retain the status of a free port and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3.忌一味求简
“汉语历来有使用形象加强表达的传统,现实社会中人们也喜欢用些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象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因此,在极为正式的政治文件中也不时闪现出这类活泼的、生动的表达”(贾文波,2000:3)。例如“五讲四美三热爱”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在翻译中若只是一味求简,一味直译,则会让读者不知所云,达不到中文想传达的效果,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实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则要翻译为“to carry out the plan to assist 80million people in having sufficient food and clothing within seven years”,这指的是“七年扶助八千万人解决衣食问题”;“攻坚”也并非真的打仗,而是时下一种流行语汇。
再如,“三农问题”应该翻译为“three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peasants”或“three rural problems of rural economy、r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burdens”,而不能简单处理为“three rural issues(problems)”,否则就会让读者不知所云。
4.忌过于冗繁
汉英两种语言存在差异,汉语的特点是使用修饰词,汉语里有些修饰词可以重复却不显累赘,读起来更顺口,可以起强调作用。而英语则有避虚就实的特征,过多修饰词会显得多余,念起来别扭,削弱甚至破坏原意表达。
例如,“中国政府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译为“Chinese government will adopt still mo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and preservation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basic farmland”,全句有“更加”、“进一步”和“切实”三个修饰词,除了“更加”译出外,其他两个均未译出。这是因为前文中“still more effective”已经加强了全句语气,后面若再逐字译出此类修饰词,则反而会削弱原文表达的语义。
5.忌掺杂个人感情色彩
译者一味追求译文流畅,文辞优美,却忽略乃至偏离原文的意思是任何翻译中都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倾向。掺杂个人感情色彩在政论翻译中是一大忌。译者应避免在翻译过程中任凭主观想象和刻意渲染发挥。
例如,《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一文中有一句:“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1993:30)这里“吃掉”一词口语色彩较浓,情感朴实自然且语气委婉,比喻内涵丰富。若译者出于痛恨和反对“台独”,进而将其刻意渲染译为“subjugate”,“annihilate”,“wipe out”等明显带有武力征服、摧毁消灭之意,便在辞气和语意隐显上与原文不符,可以直译为“gulp”,“swallow”,“gobble up”,更符合原文态度与和平统一的主题。
综上所述,政论体译文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好的政论体译文还是一个国家政治立场的体现。政论体翻译的操作必须非常谨慎,力求忠实为本,译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优秀的翻译职业道德,不能在情感、态度和语气上偏离失当,更不允许随意掺杂个人感情色彩或篡改原文意旨。
参考文献:
[1]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中国翻译,2003,(3).
[2]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蒋童.争论汉英翻译,归化?异化?.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2,VOL17(3):55-57.
[4]李特夫.翻译中的“政治”:政论翻译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0卷第2期,2007(4):130-133.
[5]施燕华.浅谈中美建交公报的英译[J].中国翻译,2004(1).
[6]吴冰.汉译英口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7]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关键词: 政论体翻译 中英文差异 个人情感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政治态度。在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和对外交流空前繁荣的时代,翻译在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力的意志体现,政治对翻译活动具有普遍影响与操纵作用。政论资料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外国人传递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讲,它还肩负着对外宣传的责任。政论体翻译若出现不妥之处,其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折扣,严重时会让他人对本国的认识产生偏差。笔者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在政论体翻译实践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一些问题。
1.忌脱离政治
国际关系的复杂多变和国内舆论的敏感性让各国政府随时关注政治文章的社会和国际效益。程镇球先生曾指出:“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程镇球,2003:18)政论文章不仅是作者阶级立场、政治主张的“广而告之”,有时甚至也带有强烈的主体本位性和功利性。政论翻译要从大局出发,考虑其政治性。
例如,“中国的改革开放”就应该翻译为“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而非“the open-door policy”,不应与十九世纪西方列强瓜分中国时美名其约的“门户开放政策”相混淆(吴冰,1997:95)。
再如,《中美建交公报》中有一句“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关于“承认”一词,美方最初的表述为“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cognizes that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the sole legal Government of China”,由于“recognizes that”(“認识到”)不够准确,后在我方坚持下,最终接受了我方措词“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cognizes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sole legal Government of China”(施燕华,2004:60)。
由此可见,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修养和敏感意识,才能在政治语境中对那些政策性较强的词汇、概念加以准确地理解和表达。
2.忌脱离语境,产生歧义
政论翻译中离开对形象指称意义的正确解读,脱离一定的语境,就会产生歧义,而产生不达意的译文。
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地区的地位”这句话中的“独立关税地区”,不可简单地直译为“an independent customs territory”,因为这有可能让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外国人误解为香港是独立的政治实体。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将该句译成:“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ll retain the status of a free port and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3.忌一味求简
“汉语历来有使用形象加强表达的传统,现实社会中人们也喜欢用些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象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因此,在极为正式的政治文件中也不时闪现出这类活泼的、生动的表达”(贾文波,2000:3)。例如“五讲四美三热爱”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在翻译中若只是一味求简,一味直译,则会让读者不知所云,达不到中文想传达的效果,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实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则要翻译为“to carry out the plan to assist 80million people in having sufficient food and clothing within seven years”,这指的是“七年扶助八千万人解决衣食问题”;“攻坚”也并非真的打仗,而是时下一种流行语汇。
再如,“三农问题”应该翻译为“three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peasants”或“three rural problems of rural economy、r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burdens”,而不能简单处理为“three rural issues(problems)”,否则就会让读者不知所云。
4.忌过于冗繁
汉英两种语言存在差异,汉语的特点是使用修饰词,汉语里有些修饰词可以重复却不显累赘,读起来更顺口,可以起强调作用。而英语则有避虚就实的特征,过多修饰词会显得多余,念起来别扭,削弱甚至破坏原意表达。
例如,“中国政府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译为“Chinese government will adopt still mo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and preservation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basic farmland”,全句有“更加”、“进一步”和“切实”三个修饰词,除了“更加”译出外,其他两个均未译出。这是因为前文中“still more effective”已经加强了全句语气,后面若再逐字译出此类修饰词,则反而会削弱原文表达的语义。
5.忌掺杂个人感情色彩
译者一味追求译文流畅,文辞优美,却忽略乃至偏离原文的意思是任何翻译中都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倾向。掺杂个人感情色彩在政论翻译中是一大忌。译者应避免在翻译过程中任凭主观想象和刻意渲染发挥。
例如,《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一文中有一句:“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1993:30)这里“吃掉”一词口语色彩较浓,情感朴实自然且语气委婉,比喻内涵丰富。若译者出于痛恨和反对“台独”,进而将其刻意渲染译为“subjugate”,“annihilate”,“wipe out”等明显带有武力征服、摧毁消灭之意,便在辞气和语意隐显上与原文不符,可以直译为“gulp”,“swallow”,“gobble up”,更符合原文态度与和平统一的主题。
综上所述,政论体译文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好的政论体译文还是一个国家政治立场的体现。政论体翻译的操作必须非常谨慎,力求忠实为本,译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优秀的翻译职业道德,不能在情感、态度和语气上偏离失当,更不允许随意掺杂个人感情色彩或篡改原文意旨。
参考文献:
[1]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中国翻译,2003,(3).
[2]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蒋童.争论汉英翻译,归化?异化?.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2,VOL17(3):55-57.
[4]李特夫.翻译中的“政治”:政论翻译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0卷第2期,2007(4):130-133.
[5]施燕华.浅谈中美建交公报的英译[J].中国翻译,2004(1).
[6]吴冰.汉译英口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7]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