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经济发达程度,以及教育体制与体育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和美国的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各自特征明显,但具有一些共性。本文针对我国体育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
关键词: 体育学习评价 过程性评价 进步度评价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
美国和中国体育学习评价都随着本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日益深化而使评价目的、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虽与各国的社会背景、教育改革及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表现出各自的特征,但体现了体育学习评价本身的发展规律。研究美国体育学习评价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对揭示我国体育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我国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对策与措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理论分析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中国体育学习评价的基本概况。
概括地说,我国体育学习评价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以技术、技能为核心。
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让更多的学生重视并积极锻炼身体,成为当时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锻炼制度》(简称《劳卫制》),为评价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提供了可供对比的量化依据。这一时期的体育学习评价(当时称体育教育评价)只是一个雏形,主要采用5分制的评价形式,对技术和技能项目进行考评,方法多采用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60年代中期。十年动乱期间,学校体育教育遭到了严重破坏,体育课处于“放羊、放鹰式”的混乱局面,体育成绩根本无考核评价而言。虽然自1961年起,国家基本确定了体育课的三项任务,开始有了新的评价依据,但对评价的研究和重视仍然不够。由于缺乏与西方文化教育的交流,欧美各国新的教育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未得到借鉴。这一阶段,体育学习评价的社会本位色彩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强调统一的规范和模式,以标准测验为指标体系,运动成绩是体育学习评价的主要依据。
第二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末,以身体素质和能力为核心。
粉碎“四人帮”后,备遭摧残的学校体育教育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国外教育评价的理论逐渐被引入我国,以“增强体质”为主的体育教育观逐渐成为主流,定量评价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定性指标定量化的理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体质评价成为研究热点,体育统计、体育测量与评价等相关学科迅速得到发展。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国为了迅速提高学生的体质,1975年颁布实施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91年5月和1992年2月颁布并实施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1979年,《全国中小学体育大纲》的颁布实行使体育教学工作开始有章可循。1993年和1996年,国家教育部分别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体育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考核包括出勤和课堂表现、体育保健和基础知识、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运动技能4个方面。其中不论高中还是初中,后两项权重都达到了70%。
第三是改革与发展阶段。2001年9月颁布与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对体育学习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评价的目的有4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達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明确提出评价的重点: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记忆,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单个运动技术掌握的水平,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不太强调与遗传因素有较大关系的体能等项目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虽然提出了新的评价思想,但是由于思想认识和实践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广大中小学和高校仍然采用上世纪传统体育学习评价方法。
2.2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评价体系。
2.2.1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出现的时代背景及内涵
美国各州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存在很大差异,各州有自己的体育教学大纲,并存在多种不同的课程模式。但在评价思想上,传统的美国学校体育是通过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并奖励优秀者,评价强调的是与技能或运动有关的体适能。并且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这种情况延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直至美国体育界提出终身性、个体化、健康体适能的教育计划即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
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与健康体适能有关的知识和方法,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对改善有氧体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作用的知识和方法及营养与体育活动、健康的知识。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由各类运动项目构成。教授的是各运动项目的技术和技能,最佳体适能则不同,虽然也教授运动项目,但多是一些具有终身性质的有氧活动,比如步行、跑步、跳绳、队列、溜冰、舞蹈、自行车、健身器械、游泳及一些经过改造的竞技运动项目,比如小场地足球、篮球和排球等。运动项目的选择是以所要发展的具体健康体适能内容而定,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忽视运动技能的发展,因为掌握适当技能的个体更倾向追求和参加体育活动。这对于形成终身体育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2.2.2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在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评价体系中,学习评价的首要意义是为学生提供有关学习和成绩的关键信息,通过评价进行教学。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以及明确个人的责任和目标设定评价某种技能的学习,能够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有能力达到身体锻炼的最佳目标,并知道如何积极地进行身体锻炼,安全、愉快地享受生活。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通过评价进行激励。在评价中,注意帮助学生设定个人进步的目标,使他们在每次参与体育活动时,都有进步。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目标设定,使学生学会监控自己的进步,这是激励学生的主要因素。因为学生要想取得进步,并为自己的微小进步感到满足,必须投入充分的时间。为了改革传统评价方法以测验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依据的评价体系,替代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在美国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使用。替代性评价运用于体育学习评价中,是指根据学生参与体育课的活动表现对他们进行个别评价,即形成性评价,而不是只根据测验分数进行终结性评价。在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上,强调学生在身体、情感和认知领域3个方面的进步。 2.2.3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评价方法
自我评价。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知道怎样为自己设计合适的锻炼计划的学生。教会学生怎样进行自我评价,对实现这一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自我评价还能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绩效“过程”,而不是结果上。
同伴评价。同伴评价是发展身体、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的重要部分。对别人的成绩进行分析,能引起分析者对某种关键部分的注意,强化他们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多次指导下,才能有效地对同伴进行评价,才能提供给同伴帮助性的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美国大多数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法是非正式的,如观察、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教师定期进行较正式的评价,并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文件夹评价。文件夹评价是指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体育学习的档案,为学习评价、等级评定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文件夹评价能很好地展现学生的进步情况,是树立学生自信心的强有力方式,使他们确信有能力进行体育学习,有能力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2.3比较与分析
3.结论与建议
3.1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相背离。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评价的4点目的是完全正确的,不过我国学校体育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现象,在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上表现突出。在我国体育教学的实践工作中,体育学习评价存在为评价而评价、为评价而教学的现象,把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体育教学就好像是为了考核而进行的,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切为了考试和达标。可以这样说,目前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还停留在理论上,要真正落实到体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3.2我国体育学习评价内容不全,难以体现体育学习评价目标达成的整体性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都把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能作为体育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忽略了对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合作精神等情感和社会性发展这类非体力因素的評价。这些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不仅是体育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更从学习的深层动力机制方面影响体育学习的过程及结果,而且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使体育学习评价更加全面,应把体现情感学习目标的有关内容纳入体育学习评价之中,解决以往体育学习评价内容单一,忽略情感学习目标等问题。
3.3我国体育学习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
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教学评价实践也缺乏较为科学的方法。作为体育教学评价重要方面的体育学习评价同样缺乏科学评价的方法,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以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要评价方法的做法较为普遍。终结性评价的缺陷是评价与课程教学同步结束,不能对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反馈,不能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无法适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因此,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的改革必须重视过程性评价的运用,经常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及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其次,他人评价的做法很普遍,自我评价很少。我国体育学习评价,通常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学生基本上不参与评价的过程。这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缺少主体性的认识,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所取得的进步缺乏了解,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因此,体育学习评价方法的改革应重视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使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有机结合。
3.4我国体育学校评价一般评价多,相对评价少。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统一标准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没有考虑学生身心各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在体育学习评价中采用一般评价,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在这种评价中,有些学生虽然很努力,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先天原因,达不到标准要求;相反,有些学生虽然上体育课不认真,但由于先天优势,却能取得优异成绩。因此,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的改革应淡化一般标准评价,重视相对评价,用学生个体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张细谦,曾怀光,韩晓东中日美体育学习评价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1(11).
[3]张建华,殷恒蝉,钱铭佳,杨铁黎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及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01(1).
[4]张建华杨铁黎,殷恒婵从美、日两国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看我国体育教学评价改革[J].中国体育科技,2001(11).
[5]蔡永红.当代美国另类评价的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2).
关键词: 体育学习评价 过程性评价 进步度评价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
美国和中国体育学习评价都随着本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日益深化而使评价目的、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虽与各国的社会背景、教育改革及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表现出各自的特征,但体现了体育学习评价本身的发展规律。研究美国体育学习评价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对揭示我国体育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我国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对策与措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理论分析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中国体育学习评价的基本概况。
概括地说,我国体育学习评价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以技术、技能为核心。
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让更多的学生重视并积极锻炼身体,成为当时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锻炼制度》(简称《劳卫制》),为评价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提供了可供对比的量化依据。这一时期的体育学习评价(当时称体育教育评价)只是一个雏形,主要采用5分制的评价形式,对技术和技能项目进行考评,方法多采用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60年代中期。十年动乱期间,学校体育教育遭到了严重破坏,体育课处于“放羊、放鹰式”的混乱局面,体育成绩根本无考核评价而言。虽然自1961年起,国家基本确定了体育课的三项任务,开始有了新的评价依据,但对评价的研究和重视仍然不够。由于缺乏与西方文化教育的交流,欧美各国新的教育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未得到借鉴。这一阶段,体育学习评价的社会本位色彩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强调统一的规范和模式,以标准测验为指标体系,运动成绩是体育学习评价的主要依据。
第二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末,以身体素质和能力为核心。
粉碎“四人帮”后,备遭摧残的学校体育教育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国外教育评价的理论逐渐被引入我国,以“增强体质”为主的体育教育观逐渐成为主流,定量评价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定性指标定量化的理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体质评价成为研究热点,体育统计、体育测量与评价等相关学科迅速得到发展。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国为了迅速提高学生的体质,1975年颁布实施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91年5月和1992年2月颁布并实施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1979年,《全国中小学体育大纲》的颁布实行使体育教学工作开始有章可循。1993年和1996年,国家教育部分别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体育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考核包括出勤和课堂表现、体育保健和基础知识、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运动技能4个方面。其中不论高中还是初中,后两项权重都达到了70%。
第三是改革与发展阶段。2001年9月颁布与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对体育学习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评价的目的有4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達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明确提出评价的重点: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记忆,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单个运动技术掌握的水平,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不太强调与遗传因素有较大关系的体能等项目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虽然提出了新的评价思想,但是由于思想认识和实践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广大中小学和高校仍然采用上世纪传统体育学习评价方法。
2.2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评价体系。
2.2.1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出现的时代背景及内涵
美国各州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存在很大差异,各州有自己的体育教学大纲,并存在多种不同的课程模式。但在评价思想上,传统的美国学校体育是通过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并奖励优秀者,评价强调的是与技能或运动有关的体适能。并且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这种情况延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直至美国体育界提出终身性、个体化、健康体适能的教育计划即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
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与健康体适能有关的知识和方法,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对改善有氧体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作用的知识和方法及营养与体育活动、健康的知识。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由各类运动项目构成。教授的是各运动项目的技术和技能,最佳体适能则不同,虽然也教授运动项目,但多是一些具有终身性质的有氧活动,比如步行、跑步、跳绳、队列、溜冰、舞蹈、自行车、健身器械、游泳及一些经过改造的竞技运动项目,比如小场地足球、篮球和排球等。运动项目的选择是以所要发展的具体健康体适能内容而定,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忽视运动技能的发展,因为掌握适当技能的个体更倾向追求和参加体育活动。这对于形成终身体育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2.2.2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在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评价体系中,学习评价的首要意义是为学生提供有关学习和成绩的关键信息,通过评价进行教学。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以及明确个人的责任和目标设定评价某种技能的学习,能够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有能力达到身体锻炼的最佳目标,并知道如何积极地进行身体锻炼,安全、愉快地享受生活。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通过评价进行激励。在评价中,注意帮助学生设定个人进步的目标,使他们在每次参与体育活动时,都有进步。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目标设定,使学生学会监控自己的进步,这是激励学生的主要因素。因为学生要想取得进步,并为自己的微小进步感到满足,必须投入充分的时间。为了改革传统评价方法以测验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依据的评价体系,替代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在美国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使用。替代性评价运用于体育学习评价中,是指根据学生参与体育课的活动表现对他们进行个别评价,即形成性评价,而不是只根据测验分数进行终结性评价。在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上,强调学生在身体、情感和认知领域3个方面的进步。 2.2.3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评价方法
自我评价。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知道怎样为自己设计合适的锻炼计划的学生。教会学生怎样进行自我评价,对实现这一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自我评价还能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绩效“过程”,而不是结果上。
同伴评价。同伴评价是发展身体、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的重要部分。对别人的成绩进行分析,能引起分析者对某种关键部分的注意,强化他们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多次指导下,才能有效地对同伴进行评价,才能提供给同伴帮助性的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美国大多数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法是非正式的,如观察、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教师定期进行较正式的评价,并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文件夹评价。文件夹评价是指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体育学习的档案,为学习评价、等级评定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文件夹评价能很好地展现学生的进步情况,是树立学生自信心的强有力方式,使他们确信有能力进行体育学习,有能力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2.3比较与分析
3.结论与建议
3.1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相背离。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评价的4点目的是完全正确的,不过我国学校体育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现象,在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上表现突出。在我国体育教学的实践工作中,体育学习评价存在为评价而评价、为评价而教学的现象,把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体育教学就好像是为了考核而进行的,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切为了考试和达标。可以这样说,目前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还停留在理论上,要真正落实到体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3.2我国体育学习评价内容不全,难以体现体育学习评价目标达成的整体性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都把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能作为体育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忽略了对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合作精神等情感和社会性发展这类非体力因素的評价。这些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不仅是体育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更从学习的深层动力机制方面影响体育学习的过程及结果,而且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使体育学习评价更加全面,应把体现情感学习目标的有关内容纳入体育学习评价之中,解决以往体育学习评价内容单一,忽略情感学习目标等问题。
3.3我国体育学习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
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教学评价实践也缺乏较为科学的方法。作为体育教学评价重要方面的体育学习评价同样缺乏科学评价的方法,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以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要评价方法的做法较为普遍。终结性评价的缺陷是评价与课程教学同步结束,不能对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反馈,不能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无法适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因此,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的改革必须重视过程性评价的运用,经常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及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其次,他人评价的做法很普遍,自我评价很少。我国体育学习评价,通常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学生基本上不参与评价的过程。这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缺少主体性的认识,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所取得的进步缺乏了解,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因此,体育学习评价方法的改革应重视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使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有机结合。
3.4我国体育学校评价一般评价多,相对评价少。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统一标准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没有考虑学生身心各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在体育学习评价中采用一般评价,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在这种评价中,有些学生虽然很努力,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先天原因,达不到标准要求;相反,有些学生虽然上体育课不认真,但由于先天优势,却能取得优异成绩。因此,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的改革应淡化一般标准评价,重视相对评价,用学生个体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张细谦,曾怀光,韩晓东中日美体育学习评价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1(11).
[3]张建华,殷恒蝉,钱铭佳,杨铁黎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及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01(1).
[4]张建华杨铁黎,殷恒婵从美、日两国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看我国体育教学评价改革[J].中国体育科技,2001(11).
[5]蔡永红.当代美国另类评价的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