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本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文本阅读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本,重视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有效地进行多元解读,让文本得以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
【关键词】文本阅读;多元解读
新课标的实施的确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确实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有丰硕的收获呢?实际上,教师们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通常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阐发和共鸣。而且,在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并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往往只能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
一、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本重视文本。
文本是主干,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是枝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说明了同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证明了解放教学思想,开放教学活动的价值,语文教学就是围绕文本而进行的,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有效地完成文本的学习,语文教材的主体就是一篇篇精选出来的文章,它们本身是值得我们去用心挖掘的一个个宝藏。
文本阅读教学时,应做到启而能发,发而能收。新课标强调阅读理解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化体验,课堂上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引导他们说得言之有理,又要做到启而能发,发而能收。课堂上,允许分歧,但不能没有共识。基于文本,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化体会理解和谐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进入一个新的理想境界。
二、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如何,还可在处理教材上见功夫。我们应该在处理教材时,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文本多元解读可从以下“五点”进行切入:
1.抓住文本内容。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摇曳多姿的。如一部《红楼梦》,有人喻它为一部百科全书,里面有天文地理知识,有琴棋书画,有诗词曲赋、建筑美学……可谓包罗万象。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时,让学生先交流对文本内容把握情况。如莫怀戚《散步》讲的是一家人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故事。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心灵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后获得美好的阅读印象,在交流中,他们谈到了一家人互相包容、体谅的精神,谈到了可贵的亲情,谈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谈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
2.抓住文本语言。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的特点。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所以,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磨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
3.抓住文本主旨。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提高其道德境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
4.抓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界定学生的理解。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对学生有创性的思考争鸣。
5.补充文本“空白”。“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
立足文本,走进文本深处,也许学生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也许会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摒去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方式,抛弃急功近利的阅读目的。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文本阅读所带来的那一份愉悦,那一份感动,那一份启迪。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全国中语会编,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开明出版社.
【关键词】文本阅读;多元解读
新课标的实施的确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确实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有丰硕的收获呢?实际上,教师们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通常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阐发和共鸣。而且,在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并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往往只能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
一、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本重视文本。
文本是主干,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是枝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说明了同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证明了解放教学思想,开放教学活动的价值,语文教学就是围绕文本而进行的,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有效地完成文本的学习,语文教材的主体就是一篇篇精选出来的文章,它们本身是值得我们去用心挖掘的一个个宝藏。
文本阅读教学时,应做到启而能发,发而能收。新课标强调阅读理解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化体验,课堂上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引导他们说得言之有理,又要做到启而能发,发而能收。课堂上,允许分歧,但不能没有共识。基于文本,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化体会理解和谐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进入一个新的理想境界。
二、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如何,还可在处理教材上见功夫。我们应该在处理教材时,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文本多元解读可从以下“五点”进行切入:
1.抓住文本内容。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摇曳多姿的。如一部《红楼梦》,有人喻它为一部百科全书,里面有天文地理知识,有琴棋书画,有诗词曲赋、建筑美学……可谓包罗万象。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时,让学生先交流对文本内容把握情况。如莫怀戚《散步》讲的是一家人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故事。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心灵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后获得美好的阅读印象,在交流中,他们谈到了一家人互相包容、体谅的精神,谈到了可贵的亲情,谈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谈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
2.抓住文本语言。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的特点。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所以,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磨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
3.抓住文本主旨。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提高其道德境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
4.抓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界定学生的理解。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对学生有创性的思考争鸣。
5.补充文本“空白”。“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
立足文本,走进文本深处,也许学生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也许会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摒去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方式,抛弃急功近利的阅读目的。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文本阅读所带来的那一份愉悦,那一份感动,那一份启迪。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全国中语会编,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开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