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接受角度谈《于丹〈论语〉心得》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m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于丹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后的火爆现象,从修辞接受的角度探讨并阐述火爆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丹对《论语》接受的选择性、叙事的情节性和重视受众的传播特点。
  关键词:《于丹〈论语〉心得》 修辞接受角度 选择性 情节性 重视受众
  
  2006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成为“讲坛名人”。易中天在博客中对于丹赞赏有加:“于丹真棒!看《于丹〈论语〉心得》,不禁拍案叫绝!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诚可谓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 《于丹〈论语〉心得》以首印60万册的数量超过了《品三国》55万册的首印量。2007年5月,《于丹〈论语〉心得》同《品三国(下)》《于丹〈庄子〉心得》名列“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4月总榜的前三名。本文试从修辞接受的角度进行探讨解析其火爆原因。
  
  一、《论语》内容的丰富性和于丹对《论语》接受的选择性
  
  《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主要记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全书分为20篇,近500章,共11000多字。《论语》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伦理等方面。《论语》的内容如此丰富,于丹是怎样选择角度对《论语》进行观照的呢? 笔者把《于丹〈论语〉心得》中所引用的《论语》的篇目、章数分布进行列表统计,以便清晰地发现其接受的角度。
  


  (注: 《于丹〈论语〉心得》重复引用的《论语》有四章,分别是学而第一、泰伯第八、颜渊第十二、宪问第十四,表中数字不含重复引用的《论语》章数)
  从上表可以看出,《于丹〈论语〉心得》中涉及的《论语》篇章有17篇,共67章,3000多字。与《论语》近500章11000多字相比较,于丹所撷取的只是《论语》约四分之一的篇章。于丹《论语》的七个心得,引用的《论语》最少的只有3章,最多的有17章。可见于丹对《论语》的选择并不是对论语内容的全部吸收,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某个接受角度对《论语》进行观照,这正如于丹自己所说,“一心有一心所得,千心有千心所得”。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并讲解《论语》。
  修辞作为言语交际活动的审美化,正是在选择中完成价值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了一个独特的接受角度,往往是接受成功的一半。于丹对《论语》的选择,有很明确的定位。她针对“当今社会急功近利,人们在充满压力和诱惑的外部世界中拼搏,内心却焦虑而空虚”①的现象,把主题定位在教人们淡薄功利,回归内心世界,寻求心灵的快乐和安宁上。于丹说,《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因而,围绕这样的中心,她对《论语》进行筛选过滤,《论语》中的八佾第三、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是于丹没有涉及的,因为八佾第三主要记孔子谈论礼乐以及批评贵族僭礼、僭乐之事,微子第十八主要记历史上圣贤的事迹及世人对于处乱世的不同态度,子张第十九主要记孔子的弟子们遵从老师的教导所探讨的求学求道的言论及孔子的敬仰和赞颂,与主题没有什么关联。于丹所选择的《论语》主要集中在为政第二、里仁第四、述而第七、颜渊第十二、宪问第十四,其次是学而第一、雍也第六、子罕第九、泰伯第八、子路第十三、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等篇目,这些篇目都包含做人、为政的一些道理,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孔子思想。于丹择其所要,集结成“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这七个篇章阐释自己的心得。
  
  二、《论语》语言的简约性和《于丹〈论语〉心得》叙事的情节性
  
  从文章体裁上看,《论语》为语录体,以记言为主。《论语》中所记之言,虽多为只言片语,但言简意赅,语约意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都出自于《论语》,其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是一种艺术型的语言,是一种诗的语言,是适合于体验的审美化语言。
  于丹对论语的修辞接受,在自己的体验中经历了一个自我敞开的过程,一个不断重建的过程,体现了修辞接受的开放性。
  于丹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引用的《论语》只有八章:
  (1)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7.19)
  (2)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11)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懭缜腥绱瑁缱寥缒,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15)
  (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
  (6)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7)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懢僦贝碇钔鳎,苁雇髡咧薄。’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12.22)
  (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于丹紧紧围绕这八章,点击了人格、信念、心态等关键词,讲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讲述了信仰的力量和幸福快乐的奥秘。讲述时东西南北,古今中外,把“灰色的孔子”链接到了多彩的世界。
  我们来看看于丹的思维轨迹:
  为了讲清“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从孔子的信念入手,由孔圣人联想到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李白为神;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杜甫为圣。然后由盘古开天辟地经历一个从容而值得憧憬的、漫长的过程,达到“神于天,圣于地”的境界联想到中国人的人格理想——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天地人并称为“三才”,最后又回原点孔子身上,以孔子的形象揭示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此外,讲述时于丹总是不忘进行中西比较对照。这一部分的叙事按圆圈的方式进行。
  围绕孔子的信念,于丹进一步阐述了幸福快乐的奥秘。从我国不同年代幸福指数的升升降降,联想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通过古今对比,揭示了物质的富足并不能保证心灵的快乐。从子贡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到孔子所说的“贫而乐,富而好礼”,再到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从“忠恕”二字谈宽容的为人,用佛家小故事和生活的事例加以佐证。围绕“仁”谈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用西方哲人写的小寓言来做《论语》的注脚。这一部分叙事是按线性结构发展的。
  于丹其他的《论语》心得也往往采用联系生活实际,借用故事、寓言等讲述方法,或说明、或对比、或佐证,由此及彼,纵横驰骋,体现了中国人悟性思维、平面拓展思维和身心溶入的思维的三个特征,突出了《于丹〈论语〉心得》叙事的情节性。“把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处世哲理,融解在一个又一个发生在当代世俗的生活故事之中。”②
  
  三、《于丹〈论语〉心得》重视受众的传播特点
  
  修辞接受是接受者面对特定的接受对象,通过特定的接受渠道,在特定的接受语境中获取修辞信息。《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是一座架设在专家和平民百姓之间的桥梁,传播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官方渠道的中央电视台,其传递的信息是代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心话语。“百家讲坛”对接受对象的定位是要让15岁的中学生愿意听,而且还要听得有兴趣,这个要求是符合大众传媒的定位的。家庭作为受众收视的空间环境,难免存在种种干扰视听的因素,不少观众缺少长时间连续而专心看电视的氛围,看电视的心态多是随意而轻松的。
  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切合受众的需要和心理。她的解读是独到的,不是从《论语》的文本开始,而是从我们十分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在解读中加入大量情节,话不远人。这种讲述方式,在赢得大量听众的同时,也产生了十分亲切的现实感,一下子就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在传播内容的取舍、表现、配置上有利于调动受众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鲜活、形象的材料和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述,可以激发受众的兴趣。于丹在讲述中往往以音乐铺垫,用文字显示引用的《论语》的只言片语,用文字画面显示“于丹心语”,用动画及画外音的形式插入讲述的各阶段,承上启下。用古人说白话的趣味动漫形式,讲述《论语》的内容。整个讲述过程讲究内容和形式的均衡配置,穿插相关文字、动漫、音响等,构成了多样化、多层次的视听信息,使受众的注意力得到适当的调剂,使受众的视听变得轻松愉快,从而为受众接受传媒的引导,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讲述中以短句为主,适度采用问句引发人们的思考,也减缓传播节奏。
  于丹的身份是特殊的,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既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又深谙传播的规律。她娴熟生动的语言表达产生了独特的语言感染力,以其亲和力来赢得受众,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是一个学者型、个性型的主持人。于丹《论语》心得的讲解让受众感受到了节目本身的文化内涵和主持人深厚的的文化素养和特殊魅力,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发现,于丹《论语》心得得到接受者的广泛认可和赞赏,是有缘由的。她重视接受者,把握了传播的规律,对《论语》做了独特的解读,用个性化的语言,朴素、简易、生动地把《论语》中经典的东西,用情节性的东西承载,用契合当下人心的感悟呈现给大家。
  
  注 释:
  ①周国平.心平气和看于丹现象[N].周国平博客. 2007.5.9
  ②《于丹<论语>心得》走红的背后[N].文汇报.2007.2.8.
  
  参考文献:
  [1]于 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谭学纯 唐 跃 朱 玲.接受修辞学(增订本)[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3]郑兴东.受众心理和传媒引导(修订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7
  [4]幺峻洲.论语说解[M].济南:齐鲁书社,2003.
  
  (黄淑芬,福建省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初等教育系教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06级在职研究生)
其他文献
作为“静态内容”的民俗在续志中是否记述,是目前续志理论文章争论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续志时间跨度短,民俗内容变化不大,不再作重复记述。另一种认为,续志
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以李白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建立大顺农民政权,明王朝宣告覆灭。当农民起义取得节节胜利之时,以洪承畴、吴三桂等为代表的明将——汉族官僚、地主分
以连云港市为对象,研究了该市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探索了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阻滞因素,提出了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策略.
据数据显示,全球消费市场对软包装市场需求将维持加速增长的趋势,其中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占比将继续扩大。作为软包装消费量最大的国家,2015年中国的市场消费量将达到607万t。
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总结为3大类,即股票特征、市场微观结构以及其他因素.而对于同一个市场来说,股票流动性最大的影响因素便是股票特征.股票特征中股票价格、公司
在解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一起运动的一类问题中,我们经常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并且的解题方法,今用几例题来说明其应用。
运用木桶理论,从宏观视角对警务实战训练的内容体系进行分析,提出以警察体能为桶底,以各项警务技能和战术为“木板”组成“桶身”,以各种心理训练为粘合剂,以训练制度、计划、机构
12月24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了2019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九项重点任务,其中有两大项涉及到建筑业,两大项中又包括建筑业多个方面,这将是政府引导行业
目前,女性犯罪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预防和减少女性犯罪,我们根据2003年至2005年重庆市检察机关批捕女性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对近三年重庆市女性犯罪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预
一、基本案情2005年1月28日,刘某盗得125摩托车一辆,价值人民币4640元。后将该车卖给张某。2005年春节后的一天,被告人李云发现该车某宾馆外面停放,因曾向刘某借用过,知道该车系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