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Internet网络在学校的逐步普及,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 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从俄罗斯、新加坡到美国和西欧,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开展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学应用,这是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发展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趋势.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教学模式,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着眼点,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归宿. 常见模式有:①教师演示探究模式. 教师通过网络型课件的演示和讲解,师生一起探究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②学生自主研究模式. 课堂中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学生独立上机操作,根据自己的需要浏览网页,归纳探究成果;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练习进行巩固,达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目的.
一、课前准备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探究过程的变数更大了,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一般要从知识、心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充分备课.
1. 挑选课题
教师首先要选择好一个能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并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的研究课题. 初中数学的网络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题:(1)知识面广,有一定研究的内容. (2)数学史相关的内容、知识点,相关数学家及写作背景资料. (3)数学经典问题. 许多数学猜想、数学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在网上讨论得很热闹,适合学生参加,能够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 (4)新兴的数学分支,例如分形几何等. 分形几何与分形艺术在网络上展示的成果很多,很吸引学生涉猎. (5)专题复习课. 复习课容量大,要照顾各层次的学生非常的难,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各取所需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2. 设计教学过程
选好课题以后,教师要针对课题确定教学目标,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要明确学习者在完成学习目标过程中可以利用哪些工具软件,教师还要预测学习者的主要学习思路、协作策略、学习方法等,进而选择好教学策略.
3. 适当的培训
对于初次接触网络教学的学生,教师还要在课前进行必要的培训,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网络知识,如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怎样搜索网页,如何保存网页内容,如何进入论坛交流对话,如何在BBS发表内容,如何发e-mail等等,以保证网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教学过程
1. 布置任务,明确目标
有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后,可以开始网络教学了. 教师首先提出研究的课题、目标、基本要求、评价手段和标准以及必要的纪律要求,教师同时将这些内容发布到网上,供学生随时浏览. 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员一起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
2. 遨游网络,自主探究
学生明确目标和自己的探究任务以后,开始独立自主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将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3. 互动讨论,交流对话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平台,进行必要的交流和协作. 以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互动模式的优势,实现研究小组内部或小组之间探讨,协调任务进度,共享信息资源和研究成果,从而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
具体而言,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利用网络论坛采取发帖子、BBS公告或电子函件进行研讨或求助,将自己归纳、整理过的资料放在网络上供大家共享,利用网络将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讨论区,与他人探讨,共同提高. 通过网上交流,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在协作学习中,当其中一个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时,其他的学生也能够达到学习的目标,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信息反馈,总结提高
通过集体讨论提高,学生的再探究,甚至反复多次后,大家终于完成自己的探究成果,写出相应的研究报告,最后每个小组都要将研究报告以共享文件或电子函件的方式发给教师点评和指导. 教师利用网络及时分析,讲评学生的学习成果.
网络评价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以及老师评价有机结合,体现评价的多元性.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具体应从过程和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重点是学生在“研究性课程”探究的整个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合作能力,以及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的提高. 有效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知识的延伸,为整个网络教学的完满结束增添绚丽的光彩.
网络环境下数学研究性学习,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充满趣味性、生活性的情景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探究,实现学习行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进而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信息素养,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 虽然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实践的深入和认识的提高,网络教学将发挥无穷的魅力,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将成为学习的主流,还将是终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孟繁华. 国际教育新理念 [M].海南:海南出版社, 2003.7.
[2] 周围.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5,2 (2):60-61.
[3] 于晶,郝双美.调控与评价——网络教育中学生全面发展途径探讨 [J].教育科学,2005,2 (1):18-19.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教学模式,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着眼点,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归宿. 常见模式有:①教师演示探究模式. 教师通过网络型课件的演示和讲解,师生一起探究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②学生自主研究模式. 课堂中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学生独立上机操作,根据自己的需要浏览网页,归纳探究成果;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练习进行巩固,达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目的.
一、课前准备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探究过程的变数更大了,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一般要从知识、心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充分备课.
1. 挑选课题
教师首先要选择好一个能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并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的研究课题. 初中数学的网络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题:(1)知识面广,有一定研究的内容. (2)数学史相关的内容、知识点,相关数学家及写作背景资料. (3)数学经典问题. 许多数学猜想、数学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在网上讨论得很热闹,适合学生参加,能够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 (4)新兴的数学分支,例如分形几何等. 分形几何与分形艺术在网络上展示的成果很多,很吸引学生涉猎. (5)专题复习课. 复习课容量大,要照顾各层次的学生非常的难,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各取所需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2. 设计教学过程
选好课题以后,教师要针对课题确定教学目标,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要明确学习者在完成学习目标过程中可以利用哪些工具软件,教师还要预测学习者的主要学习思路、协作策略、学习方法等,进而选择好教学策略.
3. 适当的培训
对于初次接触网络教学的学生,教师还要在课前进行必要的培训,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网络知识,如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怎样搜索网页,如何保存网页内容,如何进入论坛交流对话,如何在BBS发表内容,如何发e-mail等等,以保证网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教学过程
1. 布置任务,明确目标
有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后,可以开始网络教学了. 教师首先提出研究的课题、目标、基本要求、评价手段和标准以及必要的纪律要求,教师同时将这些内容发布到网上,供学生随时浏览. 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员一起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
2. 遨游网络,自主探究
学生明确目标和自己的探究任务以后,开始独立自主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将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3. 互动讨论,交流对话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平台,进行必要的交流和协作. 以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互动模式的优势,实现研究小组内部或小组之间探讨,协调任务进度,共享信息资源和研究成果,从而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
具体而言,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利用网络论坛采取发帖子、BBS公告或电子函件进行研讨或求助,将自己归纳、整理过的资料放在网络上供大家共享,利用网络将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讨论区,与他人探讨,共同提高. 通过网上交流,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在协作学习中,当其中一个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时,其他的学生也能够达到学习的目标,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信息反馈,总结提高
通过集体讨论提高,学生的再探究,甚至反复多次后,大家终于完成自己的探究成果,写出相应的研究报告,最后每个小组都要将研究报告以共享文件或电子函件的方式发给教师点评和指导. 教师利用网络及时分析,讲评学生的学习成果.
网络评价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以及老师评价有机结合,体现评价的多元性.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具体应从过程和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重点是学生在“研究性课程”探究的整个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合作能力,以及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的提高. 有效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知识的延伸,为整个网络教学的完满结束增添绚丽的光彩.
网络环境下数学研究性学习,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充满趣味性、生活性的情景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探究,实现学习行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进而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信息素养,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 虽然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实践的深入和认识的提高,网络教学将发挥无穷的魅力,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将成为学习的主流,还将是终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孟繁华. 国际教育新理念 [M].海南:海南出版社, 2003.7.
[2] 周围.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5,2 (2):60-61.
[3] 于晶,郝双美.调控与评价——网络教育中学生全面发展途径探讨 [J].教育科学,2005,2 (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