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小化生活指南第一版

来源 :科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25408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經在《不存在日报》的某一期里,我谈到过自己完全放弃吃饭,仅仅食用代餐粉的经历。同样,我也是一个背包客和穷游爱好者,体验了很多地方的舱体式胶囊旅馆。这两个非常具有未来感的概念,似乎能合成一种有趣的极简生活方式。或许在未来,有些人并非被迫,而是自愿地走进冬眠仓,自愿地食用代替天然食物的合成粉末。总之,我希望将自己的生活内容压缩到最小。
  这些意象或许与反乌托邦、阶级分化、压迫与奴役这些概念有着强连接,很容易引起一些忧思。但我总觉得,“最小化生活”自然会有一群认同其理念的人,他们自愿选择这种给自己更多可能性的生活。
  就像最近流行的一句话:物质越少,任性越多。也如同赵本山大叔多年前小品里的教诲:纵有广厦千万间,睡觉只需三尺宽。
  高小山,大龄犰狳科动物,性温和,喜床,常蜷缩为球状滚动。帝都西坝河畔文字工作者,现被《不存在日报》编辑部饲养,另作他用。
  经济学家迈克尔·刘易斯的作品《魔球:逆境中致胜的智慧》,讲述了美国职棒大联盟里的一段神奇故事。在资本先行的商业体育系统中,球队实力直接和投入的金钱挂钩。然而2002赛季,投资垫底的奥克兰运动家队却创造了历史最高的连胜纪录。其诀窍在于,球队管理者转变思路,从“买球星”转变为“买得分”——根据棒球比赛的规则与球员的职业数据,购买上垒率最高的球员,而总计多少次上垒后,运动家队就可以拿到大联盟冠军。后来,这本经济学著作也被改编为电影《点球成金》。
  这听起来和吃饭并没有什么关系。直到“超级食物”这个概念被soylent 发明出来——将思路从“购买食物”转变为“购买营养”,从而在行为成本上将“吃”压缩到最小。
  粉末状代餐食品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多年来,医学界以冲调类的粉末状食物代替主食,为消化功能不足或术后进食不便的患者代替自然食物;20世纪60年代的航天员都在食用一些铝质软管里的牙膏食物,以保证基本营养与足够的热量摄入;现代军队中亦有味道奇怪的各种压缩口粮,不少军迷乐于对比此类食物的味道和食用体验。然而这些代餐食品都有如下共同点:特殊环境(治疗、失重、野外行军)、基础保障(热量和基础营养)、短期替代。
  “超级食物”则不然。Soylent 在官网的视频广告中称:“Soylent 并不打算代替所有食物,但它确实可以。”自从硅谷技术宅男罗伯·瑞恩哈特在2012年第一次把网购来的各种粉末混合饮用后,“超级食物”的概念开始在IT 技术界风靡起来。开源配方、迭代版本,这些程序员熟悉的产品模式催生了一大批各类配方的超级食物,目的只有一个——在你需要的时候,代替食物给你一切营养物质。对于所有觉得吃饭麻烦的人,“超级食物”许诺,一杯糊状的冲调物,会将“吃”这个亘古不变的生理行为,彻底从你的生活之中抹去。
  在所有美食爱好者的嫌弃与嘘声中,“超级食物”的拥趸们形成了一种类似宗教社区的团体——这些乐于完全摒弃食欲的人,除了粉末状代餐食品和饮用水之外,拒绝一切正常食物,希望以此追求更简单的生活与更健康的身体,并将“超级食物”的理念从自身开始向社会推广。部分人已经摒弃传统食物长达两年,目前并未有任何一例因为单纯食用超级食物而导致疾病或营养不良的事件发生。
  由此,“超食主义者”们已经证明了这些味道欠佳的粉末以科学的营养配比合成,确实有能力替换掉人类几百万年形成的自然饮食习惯。但饮食行为伴随了人类整个文明史,其意义早已不只是生理需求那么简单。与如此强大的集体潜意识(也就是吃货们的欲望)唱反调,前方的路还很长。
  当然,目前大部分超级食物的使用者——比如我——还是走相对保守的“部分替代”路线,一天可能只有一餐“吃粉”。而超级食物在市场化时,也将geek 思路的身段放下了一些,努力推出不同口味的版本,改善进食感受,推出冲调好的瓶装版以节省更多时间等等。
  “Soylent”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科幻作家哈里·哈里森的小说《让地方!让地方!》里,这部小说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超世纪谋杀案》。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反乌托邦社会里,政府统一配给一种名为Soylent Green 的饼干作为城市居民的主要食物。邪恶的独裁者希望通过在饼干里下毒,达到控制人口的目的。“Soylent”一词来自于该饼干的主要原料——黄豆(soya)和扁豆(lentils)。这个原本像《雪国列车》中的蟑螂蛋白质块一样代表邪恶压迫与阴谋的词,却成为了新新人类最为追捧的食物,其间的转变颇为耐人寻味。
  2020年之前,超市、便利店与自动售卖机里,没准会有“瓶装午饭”出现。拧开瓶盖一饮而尽,抹抹嘴,恭喜你,你已经将“吃”成功最小化。
  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在香港有个诨名——?房之父。“?房”即是在原有的房间内,再次进行“隔断”空间后形成的小型出租单位。特别是那些最小面积的?房,也有个不太好听的名称,叫“棺材房”,因为它几乎像棺材一样小。寸土寸金的香港都市,继承了当年九龙城寨的光荣传统。深水埗、油麻地这类的区域,一间间三四平米大的?房,成为不少无产者与中下层居民的栖身之所。
  而黑川纪章之所以“中枪”,是因为他所代表的日本“新陈代谢”派建筑极为超前的理念:“舱体”——在建筑的主体框架完工后,插入有机的、可替换的“单元”,即组成了最终的建筑样式。
  黑川君最著名的“名片”——日本东京中银胶囊大楼,你肯定在一些“世界最奇怪的建筑”之类的图集中见过它—— 一个由无数开着圆形窗户的“盒子”组成的大厦,看起来像一个醉酒的外星人即兴搭成的奇异物体。而每个“盒子”,都是一间面积超小但功能齐全的公寓。这也成为世界上无数“太空舱”型胶囊公寓的雏形。
  相比香港“?房”的缺乏管理、就地取材、安全与防火措施缺位的状况,“太空舱”则是标准、安全与卫生的典范。胶囊旅馆首先在居住条件紧张的日本东京地区流行,里面电视、空调、睡眠用品、灯具、小桌板等一应俱全,很像一个宽敞一些的单人卧铺车厢。每天,疲惫的上班族拉开舱门爬进胶囊,第二天则从“冬眠”中醒来,西服革履地出门。原因无他,只因东京地区的高额交通与停车费用,远远贵于3600日元的“胶囊住宿”。这种单元格式、将住宿最小化的方式,也正在逐渐扩展,成为经济型酒店、青年旅店之外,一个更科幻的住宿方式。   馬克·莱文森的著作《集装箱改变世界》阐述了集装箱运输技术如何改变了世界的形态。标准化的运输与管理,让货运成本与风险双双降低,来自中国的成衣运到美国销售,成本远低于在美国生产。从而,集装箱技术也成为了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技术推手。而集装箱运输,最重要的概念即是“标准化”——正是它,使国际大宗货运成为可能。
  胶囊式住宿的理念,正是继承自集装箱式管理(集装箱本身也经常被改装成住房和办公区域):标准化设计、批量生产、集中管理以及一个个堆叠成最节省空间的形式。同时,公共区域也能达到资源共享。最终,我们得到了一个像货运港口那巨大的集装箱堆放场一样的“人”的空间堆叠。
  可能很多人想到了赛博朋克电影中的“冬眠仓”一类设定,进而将之与“阶级”“压迫”等词汇联系起来。但正如同“超食主义者”一样——总有这么一批人,不需要宽敞寓所、真皮沙发和全景飘窗,懒得再思考床单和被罩买什么花色,墙上该挂个壁毯还是加个橱柜。只要你没有幽闭恐惧症,一间干净、卫生、水电网齐全的“胶囊”,就可以满足最简单的住宿需求。
  而当你舍弃了对于住所的各种执念,没准儿生活会有更多的自由度。
  2020年一个工作日下午,来到你的B3-224号太空舱,刷了指纹打开门,爬进去享受劳累一天后的睡眠,恭喜你,你已经将“住”成功最小化了。
  2020年,在太空舱白得刺眼的房间中醒来。旋亮灯光、连上了Wi-Fi、在订餐App 上买了一份免冲代餐加榛果巧克力调味包、戴上VR眼镜,选择IMAX 模式看个4K、3D、120帧的最新电影。裤袋里的手机振动起来,你摘下眼镜拉开舱门,一瓶包装简单的代餐递到你面前——营养均衡,食用方便,你甚至可以在舱内躺着喝完,不用担心弄脏床单。
  每当我描述这样的未来,听者要么觉得忧心忡忡,要么断言我是个变态。似乎安定寓所与自然食物,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需求。但这显然是都市人物欲膨胀后的错觉。
  过去,人类有漫长的蛮荒、战乱的历史;未来,也有更多比关心房价、设计装修和脍不厌细,更值得我们去花时间做的事情。这时,将自己的生活需求压缩到最小,将会是一种颇为有趣的、新时代的“宅”的理念。它很类似日本之前风靡的生活哲学“断·舍·离”——抛弃物欲,减少成本,让吃饭与住宿,变成一件不需要考虑的事情。
  蜂巢化的城市,往往会伴随着阶级分野的担忧——富人占据更多空间,而穷人要么拥挤在肮脏的平民区,要么被塞进集中营般的“胶囊”。最小化的生活理念,是否迎合了这种极端化的趋势?
  我只能说,不知道。人类城市密集程度最高的范本——香港的九龙城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样的担忧——肮脏破乱、犯罪横行的“三不管”地带,至今仍是最好的人类学样本。而《第九区》中,“龙虾”们也面临着肮脏贫民窟与整洁集中营的选择。
  生活最小化,是否意味着被压迫与失去权利?这终究涉及“最小化”是否是人类主观意愿的问题。或许,会有认同极简生活理念的富翁,与刚从街上回来的拾荒人在A6-213和A6-214两个胶囊里毗邻而居?或许在吃过五天代餐之后,我也可以选择和朋友去享受一顿米其林三星餐厅的美味?
  最小化,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的降低,而是在摒弃物欲之后,拥抱更加纯粹的自我。只要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相信和我一样乐于选择极简生活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所以,当星舰时代最终到来时,我们——“最小化生活”理念的实践者,将会是第一批出征的人。咦,你有什么可怀疑的,我们每天都在训练好吗?
  那些有着最少行李的人,都是随时准备上路的。
  《不存在日报》是一个关注未来与科技的媒体,为你提供来自不同宇宙和时间线的新闻或故事。有的可能来自你所处的时空,有的不是。小心分辨,跟紧我们。因为,我们的指导单位是:未来事务管理局。
其他文献
转眼,春节和寒假已经远去,开学了,距离2013年高考就只剩100天了。  古语有云:“大战之前,粮草先行。”集结号已经吹响,在这最后的100天里,“脑力小分队”要跟上,“体力小分队”要跟上,作为后勤供给的“营养小分队”更要跟上!  从现在起到高考,要经历冬春交替、春夏过渡。为了让自己的状态保持在最佳水准,更好地应对高考,同学们在饮食和作息上都应根据时节做出相应调整。该怎么做?请看本期特稿——  策
【语言文字运用】  新材料、新题型往往在此得到运用和试验  语言文字运用题是语文卷最有创新、最能创新的部分,新材料、新题型往往在此得到运用和试验。答题时,应将实用性技巧(压缩、变换、选用、简明、得体、准确)和文学性技巧(扩展、仿用、鲜明、生动、修辞)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选文倾向源自生活,重视非连续性文本  在《考试说明》的“语文参考卷”中,这一部分考查了《张柠和格非关
★★ 难度中等  ★★★难度较高  ★★ 1.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S△ABC=30,cosA=.  (1) 求[AB] ·[AC] ;  (2) 若c-b=1,求a的值.  ★★ 2. 在锐角△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2.设m=(cosA,sinA),n=(cosA,-sinA),m·n=-.  (1) 若b=2,求△ABC的面积; 
2013年,美国俄勒冈州35岁的迈克·梅里尔由于对自己的平凡生活很不满意,竟创办了一家“集资募股”网站,将自己的人生折合成10万股,并以每股1美元的价格卖给众多打算对他进行“风险投资”的网民。“股东”们有权投票决定迈克的人生规划、事业目标,迈克甚至连交什么样的女友、是否应该接受输精管结扎术等生活私事,也都要拿到网上让“股东”们投票决定。  简单来说,美国男子把自己变成股份制公司,拍卖股票。他出于有
其一  此刻,石田伸夫正坐在一家装饰考究的酒吧里。  因为不常来这种地方,所以他总觉得非常拘束。毕竟平时只和同事去公司附近的小酒吧喝着角鲨头合十礼白啤或者罗格的榛子棕啤,借着酒精谈天说地,旁边的人都吵吵嚷嚷,他们便也抬高嗓门说话。而这里,只有几位穿着得体的客人坐在酒吧的一角,说话声音也不大。一台衣着考究的机器服务生把调酒师调好的酒端到客人那里,它的外表很像人类,但内核还是功能有限的A.I.,所以很
我盯着旁边的女人看了一会儿,突然感到一种强烈的违和感。  这违和感来自哪里?是来自女人永远微微隆起的苹果肌?还是女人保持上扬的嘴角?抑或是来自女人翠绿色的虹膜?我敢肯定,违和感就来自女人的脸。这张脸僵硬、木然,像初学者手下的素描,或者杂志封面草稿。一个健康的人绝无可能天然拥有如此不符合解剖学的脸。  女人开始检查装备,我也赶紧把头转回来。我抱着透明头盔,看了看上面的倒影。我的鼻子在曲面上显得特别大
提起美国科幻小说,人们大抵总要搬出阿西莫夫、克拉克、海因莱因、迪克、赫伯特等等一长串名字。没错,这些一躺进棺材就被抬上神坛的大师,固然有他们值得名垂青史的成就,但不是每位科幻创作者都要用“不朽巨著”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在百花齐放的美利坚科幻花园里,有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一直坚持从通俗小说的角度来创作科幻,依然取得了炫目的巨大成就。  近期,由于美剧《西部世界》的全球热播,让这位科幻作家再度走进了人们
盈昃路7号是一家面馆,从我有记忆开始它就一直在那里。它的食材特别的棒,棒到独一无二,没有任何一家面馆能够做出相同的味道,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光顾它的客人一直都络绎不绝。  这是我第十三次参加面试了。我穿着正装,向HR①递交了我的简历,他接了过去,没有阅读,把它丢在了一旁,随意问了我几个问题,然后让我回去等待通知。我觉得这次面试的结果会和前十二次一样——石沉大海,渺无音讯。  “像我们这样生活在地表的
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曾称《庄子》为“天下第一才子书”。面对这样的评论,我们自然会有以下疑问。  《庄子》的“天下第一”“第一”在哪儿?“才子书”“才子”在哪儿?台湾学者陈鼓应及北京大学教授郑开对此作了解答。  陈鼓应说:“在文学上,《庄子》的独特风格常为启发后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思想泉源。在哲学上,则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中国哲学史上主要论题和基本观念,不少是引发于《庄子》。”《庄子》的“天
一 方舟计划  直升机的轰鸣震耳欲聋,让舱内的几个人都没有了交谈的兴趣。林海宁似乎很享受这种噪声带来的另一种安静,这让他可以在没人打扰的情况下欣赏脚下这片苍翠的大地。  只见密集的喀斯特峰丛层峦叠嶂,一直绵延到远方,在这个角度看起来,地球仿佛真的是上帝耗费千万年时间用心雕塑出来的精美作品一样。  然而在旁边的沈冰却显得坐立不安,她对窗外的景色似乎毫无兴致,而是一直眉头紧锁地看手机上的新闻。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