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万亿公募基金南下掘金,北上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有望达千亿
香港中环的摩天楼集群中,每天激荡着亚太乃至全球的金融资本。从这里的香港交易所出发,通过红磡海底隧道和皇岗口岸,抵达深圳交易所所在的深南大道,驱车不过短短个把小时。但连接内地和香港两地资本的“虚拟车道”沪港通、深港通,却修建了整整10年之久。
高层最早萌芽关于“两通”的雏形在2007年,正值香港回归10周年。彼时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天津滨海新区做试点,小范围推出“港股直通车”,但数月后,中共十七大召开,这个“实验版”出于风险考量暂时搁浅。
再次启动是在6年后的2013年,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求“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这一年,监管部门宣布境内港、澳、台居民可开立A股账户。两地资本开放脚步声渐近。
次年,有关进展的“鼓点”密集出现。2014年4 月 10 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同时发声,宣布沪港通已经过批准试点,其间公布了它的运行模式、主要制度、投资标的、投资额度、结算方式、监管方式等系统安排。
2014年11月17日,在积极筹备近两年之后,上海、香港证券交易所鸣锣开市,沪港通完成“首秀”,内地和香港两地的资本对接终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就在两个半月后,深交所火速率队访问香港,不过,之后一连串市场“黑天鹅”却使深港通的跟进陷入了漫长的静默。熔断机制的夭折让内地监管层不敢轻易再推任何新政,加之英国脱欧带来的金融冲击又令深港通的推行慎之又慎。
直到2016年12月5日,待美国大选激发的不确定性阴霾渐次散开,一衣带水的深圳和香港股市才亲密接通。
如今沪港通落地2年半,深港通的运行也经过了“半年考”,都进入了平稳期。那么,作为资本开放的里程碑,“两通”的成绩单究竟如何?
资金参与:从“北热南冷”到“南北齐热”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沪港通的市场参与热度经历了明显变化。从落地“首秀”到运行的前4个月,资金“南下”的港股通始终冷清。以“首秀”为例,105亿元额度中仅用掉了16%,而“北上”资金主导的沪股通130亿元额度提前抢完,第二天,沪股通63%额度留白,港股通额度空置率高达92%。
当时正值整个A股处在大牛市的蜜月期,赚钱机会比比皆是,香港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又以理性的机构为主,相对埋头于A股狂欢的内地散户们,“北上”淘金的意愿明显强于“南下”的冲动。
以开通首月的情况看,沪股通的额度累计使用比例也明显高于港股通,尤其是随着内地股市的持续走强,上交所总成交额不断扩大,沪股通的成交金额可以达到日额度使用量的9倍之多,而港股通的这一比例是3倍左右,资金“北上”的热情可见一斑。
这一格局一直持续到沪港通落地后的第5个月。2015年4月8日,港股通额度罕见地被迅速抢空,并由此开启了高频率的使用节奏。
这是因为这一年的3月底证监会为了进一步扩大沪港通投资者范围,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沪港通交易指引》的结果。该指引从准入、流程到信披、风控等均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使得拥有高达5万亿巨额资金资源的公募基金受到鼓励,开始“南下”从A、H股的差价中掘金。
此后,越来越多公募基金陆续发行沪港通基金,规模数以万亿计的巨额资金接住了来自香港证券市场抛出的橄榄枝,一下催热了港股。
2015年下半年,A股转熊,港股的估值优势渐渐化身“香饽饽”,沪港通的市场参与格局变成了“南热北冷”。
2015年10月底开始至2016年春节后,港股通连续80个交易日保持净流入态势,累计净流入587.98亿元,同期内沪股通却累计净流出76.28亿元。2016年的前两个月,港股通净流入量是沪股通的3.5倍。当时的A股正一地鸡毛,港股通的额度使用率超过了50%,而沪股通仅为38%。
随着A股企稳,“南下”和“北上”的资金热度慢慢均衡。根据香港交易所公布的2016年全年统计数据,南向港股通成交总额8362亿港元,北向沪股通及推行仅一个月的深股通成交总额为人民币7710亿元。
进入2017年后,南来北往的资金继续双向发力。广证恒生研究报告指出,深港通去年底开通以来,一直维持净流入状态,月平均成交量也在增加,尤其是深市在3月中小创的题材股和国企、两会等概念股作用下带动“北上”资金流入,今年内有望达到累计净流入1000亿元。
而通过港股通的“南下”资金也在今年2月底就达到了3735.5亿元人民币,不知不觉间已经超越了沪港通刚开通时规定的3000亿人民币总额度。
投資偏好:内地爱名企 港资爱蓝筹
《中国经济周刊》注意到,资金南来北往的活跃度背后,沪港两地市场投资者的选股偏好呈现出不同的倾向,由于两地市场的投资者主体不同,沪股通与港股通表现也大相径庭。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分析,整体来看,北向资金持股中约20%市值集中在食品饮料板块,其次是非银金融、医药、银行等;明显超配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建筑材料板块;而南向资金持股中,三分之一市值集中在银行板块,其次是房地产、保险、汽车等,港股通资金对低估值、高股息和A、H两地上市公司中高折价的港股表现出明显的偏好。
“A股市场主要是散户占到80%以上,散户在选股上偏好价格较低的小盘题材股,特别是2015年大牛市刮了一阵中小板与创业板的热风后。但港股恰好是大盘股居多,加上对香港市场还比较陌生,内地投资人就偏好去挑选知名的大企业,以防踩雷。”一位去年在港股通投了50万的资深股民告诉记者。
记者从某研究机构一份去年港股通前十大活跃股名单上看到,海通证券、恒大地产、国美电器、中海集运、阿里影业、中信证券、中国银行等赫然在目,且交易频繁,偏向短期投机。 港交所披露的数据则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按持有的股票份额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计,内地投资者最青睐的港股是大连港H股,持股占比达41.55%,其次是京城机电H股,持股占比为21.37%,持有东方电气H股的占比也达20.25%;若按绝对市值来看,内地投资者最爱的港股前十名则分别是汇丰控股、工商银行H股、中信银行H股、汉能、腾讯控股、民生银行H股、中国银行H股、中国宏桥、中国神华H股、复星国际。
除了看中企业牌子,内地投资者还比较热衷购买较A股存在较大折价的H股,如大连港H股等内地投资者持股占比最高的港股通股票,较A股折价率均在36%至70%之间。
和内地情况迥异的是,“北上”资金构成大多来自机构投资者,由于经验更丰富,它们往往更偏好长期持有流通性好、估值低、股息率高的蓝筹股,在沪股通的标的中,优质蓝筹股最是热门,比如中国平安、中国重工、贵州茅台等。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毛志荣说,目前,上海的股票是500多只,深圳是400多只,香港是900多只,形成了一个大家都可以交易的共同市场。从开通两年多来看,境外的投资者已经占有相当比例的上市公司的股份,比如上海机场,北上境外投资者已经占了30%左右的持有量。
市场影响:对内地、香港资本市场影响渐提高
不过,伴随香港对内地市场的熟悉,除了一直青睐风格稳妥的大蓝筹外,“北上”资金也开始逐渐试水内地中小股。有数据显示,“北上”资金买卖上证380指数成分股的比例由2014年占6%增至2016年1月至8月的23%。
这份数据来自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办公室的一份研究报告。去年底,沪港通通行时满两年,报告显示沪港通对两地市场的影响正在放大。据悉,南向港股通的交易额在港股主板市场总成交的占比出现强劲上升趋势,从2015年9月占主板日均成交额的2.1%升至2016年8月的6.1%。
报告还称,沪股通方面,虽然交易量占比低,但净流入时多次给A股投资者带来信心,同时,沪股通资金倡导价值投资理念,以及对估值风险的判断,逐渐被内地投资者认可。
《中国经济周刊》则从另一份来自学界的报告看到,恒生指数和上证指数的双向影响确实在沪港通实施执行后得到提升。据测算,在沪港通落地前,恒生指数对上证指数的影响还不到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落地后最高达到了17%左右,两个指数的相关性从0.4增加到了0.92,相关性愈发加强。
另一方面,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净增加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境内主体继续配置境外资产,具体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净增加2112亿美元,较上年多增12%,而通过QDII、RQDII和港股通等对外证券投资净增加近1000亿美元,多增约30%。值得一提的是,和不需要缴纳任何通道费的沪港通、深港通相比,QDII、RQDII投资中国股市每年需要多交1%~1.5%以及0.5%~1%的通道费,所以在诸多机构眼中,沪港通、深港通已经是首选的创新投资渠道。
不过,内地香港的资本联动也存在消极影响,尤其是加剧了A股和港股同涨同跌的情况,2015年6月A股股灾发生后,港股就惨遭波及,发生过连锁暴跌的股市联动效应。
监管升级:两地监管部门联手抓“硕鼠”
与此同时,因为市场交易活动愈趋复杂,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后,对监管层的跨市场金融监管能力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由于香港和内地在市场生态、交易规则、法律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最近几年,两地证监会通过定期会晤、个案会商、人员互派等多种方式增进互信了解,已经在密切协作、联手遏制跨境违法犯罪方面形成了高度共识。
在沪港通开通之前的2014年10月,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签署了《沪港通项目下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加强监管执法合作备忘录》。该备忘录涵盖线索与调查信息通报机制和协助调查、联合调查的程序等机制安排。
2016年8月,深港通落地前夕,双方又签署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联合公告》,就深港通项目涉及的跨境监管合作原则和具体安排达成共识,并签署了监管执法合作备忘录,以加强双方执法合作。同年11月,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在内地首次联合组织了打击证券期货新型操纵市场案件專题执法培训班。
2016年底,中国证监会成功查处了第一起利用沪港通交易机制跨境实施操纵市场的典型案件。据记者了解,这只“硕鼠”及其操盘手利用3个香港账户和1个内地账户,利用资金优势,通过虚假申报、盘中拉抬、对倒等手法,对“沪股通”标的股票“小商品城”实施了操纵行为,非法获利4188万余元。此案还牵出“亲友团”,非法获利约2.5亿元。
原指望通过跨境操纵隐匿违法行为寻求监管套利的“硕鼠”却栽在了两地紧密执法协作的大锤下,最终罚没合计愈12亿元。
2017年,监管步伐加快。3月,继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先后于2014年、2016年签署监管执法合作备忘录后,沪深港三大交易所也已经建立跨境联合监管机制,意在合理打击跨境违法违规交易行为。
深交所已完善监察系统功能,开发了深港通交易监察模块,安排专人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并遏制异常交易行为。而香港监管机构也已经把穿透式的客户监管、“一户一码”问题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责编:郭芳
香港中环的摩天楼集群中,每天激荡着亚太乃至全球的金融资本。从这里的香港交易所出发,通过红磡海底隧道和皇岗口岸,抵达深圳交易所所在的深南大道,驱车不过短短个把小时。但连接内地和香港两地资本的“虚拟车道”沪港通、深港通,却修建了整整10年之久。
高层最早萌芽关于“两通”的雏形在2007年,正值香港回归10周年。彼时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天津滨海新区做试点,小范围推出“港股直通车”,但数月后,中共十七大召开,这个“实验版”出于风险考量暂时搁浅。
再次启动是在6年后的2013年,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求“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这一年,监管部门宣布境内港、澳、台居民可开立A股账户。两地资本开放脚步声渐近。
次年,有关进展的“鼓点”密集出现。2014年4 月 10 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同时发声,宣布沪港通已经过批准试点,其间公布了它的运行模式、主要制度、投资标的、投资额度、结算方式、监管方式等系统安排。
2014年11月17日,在积极筹备近两年之后,上海、香港证券交易所鸣锣开市,沪港通完成“首秀”,内地和香港两地的资本对接终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就在两个半月后,深交所火速率队访问香港,不过,之后一连串市场“黑天鹅”却使深港通的跟进陷入了漫长的静默。熔断机制的夭折让内地监管层不敢轻易再推任何新政,加之英国脱欧带来的金融冲击又令深港通的推行慎之又慎。
直到2016年12月5日,待美国大选激发的不确定性阴霾渐次散开,一衣带水的深圳和香港股市才亲密接通。
如今沪港通落地2年半,深港通的运行也经过了“半年考”,都进入了平稳期。那么,作为资本开放的里程碑,“两通”的成绩单究竟如何?
资金参与:从“北热南冷”到“南北齐热”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沪港通的市场参与热度经历了明显变化。从落地“首秀”到运行的前4个月,资金“南下”的港股通始终冷清。以“首秀”为例,105亿元额度中仅用掉了16%,而“北上”资金主导的沪股通130亿元额度提前抢完,第二天,沪股通63%额度留白,港股通额度空置率高达92%。
当时正值整个A股处在大牛市的蜜月期,赚钱机会比比皆是,香港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又以理性的机构为主,相对埋头于A股狂欢的内地散户们,“北上”淘金的意愿明显强于“南下”的冲动。
以开通首月的情况看,沪股通的额度累计使用比例也明显高于港股通,尤其是随着内地股市的持续走强,上交所总成交额不断扩大,沪股通的成交金额可以达到日额度使用量的9倍之多,而港股通的这一比例是3倍左右,资金“北上”的热情可见一斑。
这一格局一直持续到沪港通落地后的第5个月。2015年4月8日,港股通额度罕见地被迅速抢空,并由此开启了高频率的使用节奏。
这是因为这一年的3月底证监会为了进一步扩大沪港通投资者范围,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沪港通交易指引》的结果。该指引从准入、流程到信披、风控等均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使得拥有高达5万亿巨额资金资源的公募基金受到鼓励,开始“南下”从A、H股的差价中掘金。
此后,越来越多公募基金陆续发行沪港通基金,规模数以万亿计的巨额资金接住了来自香港证券市场抛出的橄榄枝,一下催热了港股。
2015年下半年,A股转熊,港股的估值优势渐渐化身“香饽饽”,沪港通的市场参与格局变成了“南热北冷”。
2015年10月底开始至2016年春节后,港股通连续80个交易日保持净流入态势,累计净流入587.98亿元,同期内沪股通却累计净流出76.28亿元。2016年的前两个月,港股通净流入量是沪股通的3.5倍。当时的A股正一地鸡毛,港股通的额度使用率超过了50%,而沪股通仅为38%。
随着A股企稳,“南下”和“北上”的资金热度慢慢均衡。根据香港交易所公布的2016年全年统计数据,南向港股通成交总额8362亿港元,北向沪股通及推行仅一个月的深股通成交总额为人民币7710亿元。
进入2017年后,南来北往的资金继续双向发力。广证恒生研究报告指出,深港通去年底开通以来,一直维持净流入状态,月平均成交量也在增加,尤其是深市在3月中小创的题材股和国企、两会等概念股作用下带动“北上”资金流入,今年内有望达到累计净流入1000亿元。
而通过港股通的“南下”资金也在今年2月底就达到了3735.5亿元人民币,不知不觉间已经超越了沪港通刚开通时规定的3000亿人民币总额度。
投資偏好:内地爱名企 港资爱蓝筹
《中国经济周刊》注意到,资金南来北往的活跃度背后,沪港两地市场投资者的选股偏好呈现出不同的倾向,由于两地市场的投资者主体不同,沪股通与港股通表现也大相径庭。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分析,整体来看,北向资金持股中约20%市值集中在食品饮料板块,其次是非银金融、医药、银行等;明显超配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建筑材料板块;而南向资金持股中,三分之一市值集中在银行板块,其次是房地产、保险、汽车等,港股通资金对低估值、高股息和A、H两地上市公司中高折价的港股表现出明显的偏好。
“A股市场主要是散户占到80%以上,散户在选股上偏好价格较低的小盘题材股,特别是2015年大牛市刮了一阵中小板与创业板的热风后。但港股恰好是大盘股居多,加上对香港市场还比较陌生,内地投资人就偏好去挑选知名的大企业,以防踩雷。”一位去年在港股通投了50万的资深股民告诉记者。
记者从某研究机构一份去年港股通前十大活跃股名单上看到,海通证券、恒大地产、国美电器、中海集运、阿里影业、中信证券、中国银行等赫然在目,且交易频繁,偏向短期投机。 港交所披露的数据则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按持有的股票份额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计,内地投资者最青睐的港股是大连港H股,持股占比达41.55%,其次是京城机电H股,持股占比为21.37%,持有东方电气H股的占比也达20.25%;若按绝对市值来看,内地投资者最爱的港股前十名则分别是汇丰控股、工商银行H股、中信银行H股、汉能、腾讯控股、民生银行H股、中国银行H股、中国宏桥、中国神华H股、复星国际。
除了看中企业牌子,内地投资者还比较热衷购买较A股存在较大折价的H股,如大连港H股等内地投资者持股占比最高的港股通股票,较A股折价率均在36%至70%之间。
和内地情况迥异的是,“北上”资金构成大多来自机构投资者,由于经验更丰富,它们往往更偏好长期持有流通性好、估值低、股息率高的蓝筹股,在沪股通的标的中,优质蓝筹股最是热门,比如中国平安、中国重工、贵州茅台等。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毛志荣说,目前,上海的股票是500多只,深圳是400多只,香港是900多只,形成了一个大家都可以交易的共同市场。从开通两年多来看,境外的投资者已经占有相当比例的上市公司的股份,比如上海机场,北上境外投资者已经占了30%左右的持有量。
市场影响:对内地、香港资本市场影响渐提高
不过,伴随香港对内地市场的熟悉,除了一直青睐风格稳妥的大蓝筹外,“北上”资金也开始逐渐试水内地中小股。有数据显示,“北上”资金买卖上证380指数成分股的比例由2014年占6%增至2016年1月至8月的23%。
这份数据来自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办公室的一份研究报告。去年底,沪港通通行时满两年,报告显示沪港通对两地市场的影响正在放大。据悉,南向港股通的交易额在港股主板市场总成交的占比出现强劲上升趋势,从2015年9月占主板日均成交额的2.1%升至2016年8月的6.1%。
报告还称,沪股通方面,虽然交易量占比低,但净流入时多次给A股投资者带来信心,同时,沪股通资金倡导价值投资理念,以及对估值风险的判断,逐渐被内地投资者认可。
《中国经济周刊》则从另一份来自学界的报告看到,恒生指数和上证指数的双向影响确实在沪港通实施执行后得到提升。据测算,在沪港通落地前,恒生指数对上证指数的影响还不到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落地后最高达到了17%左右,两个指数的相关性从0.4增加到了0.92,相关性愈发加强。
另一方面,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净增加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境内主体继续配置境外资产,具体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净增加2112亿美元,较上年多增12%,而通过QDII、RQDII和港股通等对外证券投资净增加近1000亿美元,多增约30%。值得一提的是,和不需要缴纳任何通道费的沪港通、深港通相比,QDII、RQDII投资中国股市每年需要多交1%~1.5%以及0.5%~1%的通道费,所以在诸多机构眼中,沪港通、深港通已经是首选的创新投资渠道。
不过,内地香港的资本联动也存在消极影响,尤其是加剧了A股和港股同涨同跌的情况,2015年6月A股股灾发生后,港股就惨遭波及,发生过连锁暴跌的股市联动效应。
监管升级:两地监管部门联手抓“硕鼠”
与此同时,因为市场交易活动愈趋复杂,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后,对监管层的跨市场金融监管能力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由于香港和内地在市场生态、交易规则、法律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最近几年,两地证监会通过定期会晤、个案会商、人员互派等多种方式增进互信了解,已经在密切协作、联手遏制跨境违法犯罪方面形成了高度共识。
在沪港通开通之前的2014年10月,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签署了《沪港通项目下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加强监管执法合作备忘录》。该备忘录涵盖线索与调查信息通报机制和协助调查、联合调查的程序等机制安排。
2016年8月,深港通落地前夕,双方又签署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联合公告》,就深港通项目涉及的跨境监管合作原则和具体安排达成共识,并签署了监管执法合作备忘录,以加强双方执法合作。同年11月,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在内地首次联合组织了打击证券期货新型操纵市场案件專题执法培训班。
2016年底,中国证监会成功查处了第一起利用沪港通交易机制跨境实施操纵市场的典型案件。据记者了解,这只“硕鼠”及其操盘手利用3个香港账户和1个内地账户,利用资金优势,通过虚假申报、盘中拉抬、对倒等手法,对“沪股通”标的股票“小商品城”实施了操纵行为,非法获利4188万余元。此案还牵出“亲友团”,非法获利约2.5亿元。
原指望通过跨境操纵隐匿违法行为寻求监管套利的“硕鼠”却栽在了两地紧密执法协作的大锤下,最终罚没合计愈12亿元。
2017年,监管步伐加快。3月,继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先后于2014年、2016年签署监管执法合作备忘录后,沪深港三大交易所也已经建立跨境联合监管机制,意在合理打击跨境违法违规交易行为。
深交所已完善监察系统功能,开发了深港通交易监察模块,安排专人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并遏制异常交易行为。而香港监管机构也已经把穿透式的客户监管、“一户一码”问题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责编: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