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物·湖南篇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古老的中国尚未从昏睡中醒来,长江流域的诸多历史文化名城还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个在中国生活了20年的钟情于长江文化的日本人山根三倬,用相机记录了那个时代,他后来从千余张照片中整理出150余张,加上搜集来的稀有图片,汇集成《长江大观》,那是用珂罗版印刷,厚重而精致的游记式图集,出版于1916年。记录了当时的历史(尤其是20世纪的历史),这本书中的许多著名建筑和城市如杭州的雷峰塔、原黄鹤楼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考证和痛惜那段历史是时下许多“图文并茂”书刊所追求的。我们把图集中的城市和人文景观看作中国历史的缩影,历史的沧桑,将它逐渐记录在《焦点》的百年风土栏目之中。那些取之于当地的名句楹联,是希望把读者尽快带入历史的“清境”之中。
  最后,让我们记住在20世纪中叶(1944年),建筑师梁思成有感于中国古代城市的衰败而说过的一段话“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为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
  


  


  

其他文献
席慕容的那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轻而易举的勾起了我们对蒙古族的好奇心,我们沿着既定路线,一路前行,来到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来到了肃北草原,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到“父亲的草原”。  千里肃北草原,绿草茵茵,羔羊撒欢,牧民正忙着抓绒剪毛。在上盐池湾,下石包城的路上还看到成群的黄羊在河边吃水,凶悍的野驴在草原上奔跑,真使人大开眼界。  徜徉在那芳草萋萋,绿海连天的宽阔胸怀里,语言是那样的苍白,感情却又
期刊
一所百年历史的大宅子    陈慈黉故居,位于汕头澄海的隆都镇前美村,是著名旅外侨胞陈黉利家族在家乡建造的许多宅第的总称。这是一所真正的,有近百年历史的大房子。宅子到底有多大呢?民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说是每天日出时开窗,开到正午时全宅内窗户才能开完而最先打开的窗又要开始关了,一直关到日落,所有的窗户方才能全部关上。    陈黉利家族是一个典型的华侨家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被誉为“泰华八大财团之首”
期刊
近有温州之行,得识永嘉山水。一条楠溪江,名列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疏朗寥廓胜。无多装点,野趣天然,荆钗布裙,不掩国色。爰作四记,并足迹心迹均志之,以飨后之问津者。    岩·云·瀑    永嘉县龙湾区一个青年朋友远道来索题,我写了这样几句话:“昔爱‘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之句,今值秋晚,稻熟菜嫩,黄绿绣错,而岸上白云则无日无之。因得诗云:谢公踪迹应犹在,来向楠溪江上
期刊
黄宾虹的生卒年在1865至1955间,平生经历了晚清、民国直至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即整个“近现代”的过程。所以,画史论者常称之为“中国近代画史的里程碑”。“里程碑”的意义当是他改变了中国画的情感方式与表现方式,使之进入到了近现代的语境之中。然而不同于古代史的是,近代史改变了有数千年历史的封建体制,所以,黄宾虹能标新画史在近现代的进程,首先是他完成了自身身份即立场的蜕变,由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黄宾虹称为
期刊
在苍郁森莽的贵州高原大山深处,有一个被称为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这就是中国惟一的水族聚集地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都县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县水族群众超过20万人,是水族文化的发源地,水族的历史在这里得到了悠久的印记。      水族人的精神家园    从贵阳驱车沿着高速公路大约4个小时就到达三都县城。九阡水寨位于浅浅的山腰里,村寨后面是绿树覆盖的山梁,村前是满目金黄稻谷的梯田,更远处
期刊
听人讲,基诺族的发源地——龙帕寨,相当于基诺族的民族博物馆,在里面转一圈,对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习俗等就会有个大概的了解。一听这话,我们内心好奇的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  龙帕寨建在半山腰上,山寨周围和寨中无一块平地,四周森林环绕,有着独特的热带雨林奇观。在这山寨旅游,时常能遇到各种动物从林中出来寻食,能听到多种乌啼鸣,看到这些,我们旅途的疲倦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心情也为之一畅。      活化
期刊
远方,那些未被了解的神奇,再次吸引我们背上行囊上路。这次大自然把它的秘密藏在了雨林深处,谜面叫“黎族山寨”,而谜底,则等着我们这些闯入者自己寻找。  黎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共有130余万人口,其中93%的人口聚居在海南省的琼中、保亭、乐东、白沙、东方、昌江,陵水、三亚、通什等自治县市境内。从考古学史料和汉文史籍记载,远在距今三千多年前,黎族的祖先就在海南岛定居生息。公元前一百多年,中
期刊
德昂族的竹楼多依山而建,主要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式。比较典型而普遍的是以德宏地区为代表的一户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楼。这种竹楼外形别致,美观大方,据说很像古代中原地区儒生的巾帽。    前往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三台山乡之前,我们的心里颇有些忐忑不安,因为根据我们们此前了解到的信息,由于历史的和地理的原因,德昂族与周围的傣族等民族正在飞速融合,自己的民族特色已经有许多被光
期刊
出发·寻找    北国的早春,乍暖还寒,柳绿未均。    透过车窗,举目远眺,毫无遮挡的村村落落,在远方广阔的地平线上起伏跳动。初醒的大地像一位晨妆中的塞外公主,丰娆的身体淋浴在晨曦之中。近处村头的细柳虽只呈现出一小抹微微的淡绿,但在北方大地素雅的背景上却分外惹眼了。这时我的视野里已经有牛或几只羊的影子,我们已经进入乡村原野,回归自然了。心情也如嫩草的颜色,一下子明亮了许多。  坐在车内,“阿里郎
期刊
满族,是一个提起来大家都觉熟悉的民族。这种熟悉源于满族人1644年纵马越山海关,进北京城,由偏安一隅的少数民族一跃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并缔造了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大清王朝。  被清顺治皇帝封为“本朝发祥之圣地”的乌拉街镇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它是吉林市永吉县境内的一个小镇,是满族人聚居地区之一。  早上9点多钟,我和小李、阿克孜一行三人从吉林汽车总站出发去乌拉街镇。三十多岁的满族汉子阿克孜是我和小李请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