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文本细读和多元探究的背景下,许多经典散文被读散了、读浅了、读功利了,散文文体特征也大多被遗忘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笔者认为,在散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达成版块教学目标,更要构建起一个关于散文文体的知识框架。
关键词:江南的冬景;散文教学;文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78-1
关于《江南的冬景》,笔者听过不少公开课,出于对教材和编者的尊重,很多教师唯版块教学目标实从,把教学的重心放在“鉴赏与表达自然之美”,但是教学《江南的冬景》一文,只抓住这个重点是不够的,很容易将文本教散了、教浅了、教功利了。一言以蔽之,散文教学不能缺少文体意识,不能忘记这个“情”字。
一、把握文体,驾驭文本
“形散神聚”是散文结构的精髓,“形”在散文中往往表现为人事物景,而“神”则是贯穿散文的情感。但“形散神聚”并不是说散文的神是单一、僵死的,它是由文本中丰富的形构建起的多重意义的结合体,这多重意义之间或并列、或递进,由小见大、由浅入深,相互联系又自成一体。
《江南的冬景》的神主要是通过正侧两组材料体现的,正面表现的有“曝背谈天图”(第2段)、“晴空山野图”(第5段)、“微雨寒村图”(第7段)、“江南雪景图”(第8段)和“旱冬闲步图”(第9段)这五幅画面,侧面衬托是“北国的冬天”(第1段)、“北方夏夜”(第3段)和“闽粤的冬天”(第4段)这三个材料。两组材料结合在一起,就凸显出了江南冬景的“明朗的情调”的主题。
但在许多的教学设计中,这五个最要紧的字却被遗忘了,教师把教学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引导学生到对文本的画面的细节的研读上,却忘记了去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细节是为什么而存在的。这是教师把散文教散了,而郁达夫的散文更是有“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的特点,解构的难度更大一些,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抓住文本的神的基础上来研读细节,用情感的彩线将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才能读出文中的深味。
二、扣住文眼,赏析画面
在《江南的冬景》的教学中,教师们喜欢通过赏析“晴空山野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这三个画面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晴空山野图”选取“芦花”、“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与“绿意”相间的“草色”等带有明丽底色和江南地域特点的景物,注释出了江南冬景的“明朗的情调”首先是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在“微雨寒村图”和“江南雪景图”的赏析中,因为画面与“明朗的情调”不符,所以教师大多从意象和意境、从虚实相生的手法的切入,引导学生读出郁达夫散文的文人气质和诗画意境。在笔者看来,这实在是没有读透文本的表现,只有读出后两幅画面中的“明朗的情调”才算是真正读懂《江南的冬景》了。
首先来看“微雨寒村图”,虽然缺少明丽的底色,但作者用水墨的笔法营造的朦胧悠远的意境,有远离尘世、忘却时代的意味,这实则是对“明朗的情调”的新注释——心灵上的宁静悠远、忘怀得失、超脱自我。正像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相由心生,郁达夫描绘的江南冬景更多的是心中的理想境界,是作者对纯粹自然美好生活图景的向往。
江南的冬景传达的是剔除了一切现实烦恼的纯粹的江南文人生活的自在、惬意与娴雅,是郁达夫暂时找到心灵归宿后的一种满足。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这五个场景的教学了。“曝背谈天图”和“旱冬闲步图”一直因为他们在写景上的非典型性而在教学中被轻视。如果从文本立意的角度来反思这两幅画面的价值——那不就是在“明朗的情调”主题下的对江南冬天悠闲惬意生活的言说吗?
三、多元链接,深入剖析
画家刘海粟说:“青年画家不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晥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要读懂郁达夫的散文,只见过钱塘、富阳、新安的山水也是不够的,以一个游客的视角是很难去揣测一个重归故里的赤子的心理的,特别是像郁达夫这样在痛苦现实中挣扎的文人。
在郁达夫笔下,江南冬日的生活可以做这样的定义:日出曝背谈天、午后郊外闲步、雨天茅屋饮酒、雪夜煮酒问梅。这里有江南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子,但更多的是文人雅士的脱离现实的审美追求。在教学中,笔者一直在思考,郁达夫描绘江南和江南的生活,为什么要放弃客观地再现,去进行主观地描摹,该如何引导学生欣赏郁达夫笔下的江南之美?
有些作品的写作背景可以通过文本本身把握,而《江南的冬景》则隐藏太深,所以笔者尝试着用知人论世方法,通过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和生命体验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郁达夫的作品,《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中是这样介绍的,“在艺术上,侧重于自我表现,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既有对表现社会的抗争与激愤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态的心理描写、悒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一位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而1933年至1938年对郁达夫来说是人生的一个特别阶段,因为国民党的白色恐怖,郁达夫移居杭州,思想处于低潮期的他流连忘返于江湖山林,追求起一种所谓的“名士”的风度,也创作起了他的“遁世文学”,《江南的冬景》就是其中的一篇。
渗透郁达夫的生平经历,理解文本在形与神之间完美的统一,师生对《江南的冬景》的审美也就可以更进一步了,不管是手法上的避实就虚,还是精神上的避实就虚,就都可以解释了。当然,因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巨大差距,教师还要积极做好文化积淀、生命体验和审美趣味上的信息链接,为学生散文鉴赏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养成努力搭建有效平台。
关键词:江南的冬景;散文教学;文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78-1
关于《江南的冬景》,笔者听过不少公开课,出于对教材和编者的尊重,很多教师唯版块教学目标实从,把教学的重心放在“鉴赏与表达自然之美”,但是教学《江南的冬景》一文,只抓住这个重点是不够的,很容易将文本教散了、教浅了、教功利了。一言以蔽之,散文教学不能缺少文体意识,不能忘记这个“情”字。
一、把握文体,驾驭文本
“形散神聚”是散文结构的精髓,“形”在散文中往往表现为人事物景,而“神”则是贯穿散文的情感。但“形散神聚”并不是说散文的神是单一、僵死的,它是由文本中丰富的形构建起的多重意义的结合体,这多重意义之间或并列、或递进,由小见大、由浅入深,相互联系又自成一体。
《江南的冬景》的神主要是通过正侧两组材料体现的,正面表现的有“曝背谈天图”(第2段)、“晴空山野图”(第5段)、“微雨寒村图”(第7段)、“江南雪景图”(第8段)和“旱冬闲步图”(第9段)这五幅画面,侧面衬托是“北国的冬天”(第1段)、“北方夏夜”(第3段)和“闽粤的冬天”(第4段)这三个材料。两组材料结合在一起,就凸显出了江南冬景的“明朗的情调”的主题。
但在许多的教学设计中,这五个最要紧的字却被遗忘了,教师把教学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引导学生到对文本的画面的细节的研读上,却忘记了去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细节是为什么而存在的。这是教师把散文教散了,而郁达夫的散文更是有“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的特点,解构的难度更大一些,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抓住文本的神的基础上来研读细节,用情感的彩线将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才能读出文中的深味。
二、扣住文眼,赏析画面
在《江南的冬景》的教学中,教师们喜欢通过赏析“晴空山野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这三个画面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晴空山野图”选取“芦花”、“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与“绿意”相间的“草色”等带有明丽底色和江南地域特点的景物,注释出了江南冬景的“明朗的情调”首先是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在“微雨寒村图”和“江南雪景图”的赏析中,因为画面与“明朗的情调”不符,所以教师大多从意象和意境、从虚实相生的手法的切入,引导学生读出郁达夫散文的文人气质和诗画意境。在笔者看来,这实在是没有读透文本的表现,只有读出后两幅画面中的“明朗的情调”才算是真正读懂《江南的冬景》了。
首先来看“微雨寒村图”,虽然缺少明丽的底色,但作者用水墨的笔法营造的朦胧悠远的意境,有远离尘世、忘却时代的意味,这实则是对“明朗的情调”的新注释——心灵上的宁静悠远、忘怀得失、超脱自我。正像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相由心生,郁达夫描绘的江南冬景更多的是心中的理想境界,是作者对纯粹自然美好生活图景的向往。
江南的冬景传达的是剔除了一切现实烦恼的纯粹的江南文人生活的自在、惬意与娴雅,是郁达夫暂时找到心灵归宿后的一种满足。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这五个场景的教学了。“曝背谈天图”和“旱冬闲步图”一直因为他们在写景上的非典型性而在教学中被轻视。如果从文本立意的角度来反思这两幅画面的价值——那不就是在“明朗的情调”主题下的对江南冬天悠闲惬意生活的言说吗?
三、多元链接,深入剖析
画家刘海粟说:“青年画家不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晥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要读懂郁达夫的散文,只见过钱塘、富阳、新安的山水也是不够的,以一个游客的视角是很难去揣测一个重归故里的赤子的心理的,特别是像郁达夫这样在痛苦现实中挣扎的文人。
在郁达夫笔下,江南冬日的生活可以做这样的定义:日出曝背谈天、午后郊外闲步、雨天茅屋饮酒、雪夜煮酒问梅。这里有江南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子,但更多的是文人雅士的脱离现实的审美追求。在教学中,笔者一直在思考,郁达夫描绘江南和江南的生活,为什么要放弃客观地再现,去进行主观地描摹,该如何引导学生欣赏郁达夫笔下的江南之美?
有些作品的写作背景可以通过文本本身把握,而《江南的冬景》则隐藏太深,所以笔者尝试着用知人论世方法,通过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和生命体验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郁达夫的作品,《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中是这样介绍的,“在艺术上,侧重于自我表现,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既有对表现社会的抗争与激愤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态的心理描写、悒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一位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而1933年至1938年对郁达夫来说是人生的一个特别阶段,因为国民党的白色恐怖,郁达夫移居杭州,思想处于低潮期的他流连忘返于江湖山林,追求起一种所谓的“名士”的风度,也创作起了他的“遁世文学”,《江南的冬景》就是其中的一篇。
渗透郁达夫的生平经历,理解文本在形与神之间完美的统一,师生对《江南的冬景》的审美也就可以更进一步了,不管是手法上的避实就虚,还是精神上的避实就虚,就都可以解释了。当然,因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巨大差距,教师还要积极做好文化积淀、生命体验和审美趣味上的信息链接,为学生散文鉴赏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养成努力搭建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