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各种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传统的评价方案已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应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而逐步展开评价方案改革。作为理实一体化课程,更应该开展全程化多元式的评价方案,将每一个项目都纳入评价体系,由学生、教师、行业专家共同作为评价主体,对学生在本课程的所学的知识、技能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制定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考核内容与评价标准,将考核的过程转变为知识学习、技能提升的过程以及职业素养的养成过程。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课程 多元式 评价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049-02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要转型期,迫切需要大量富有创新意识,并且掌握一定理论知识水平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正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已被广泛采用。但是评价模式还比较单一,例如常见的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的评价方案,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容易造成考前突击,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不突破这种评价方式,只会使得教师一切从既得利益出发,在教學改革与创新面前无能为力,更无所作为,不能达到深化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教学效果也难以体现。因此,评价方案改革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也势在必行。
1 全程化多元式评价方案
以零件的二轴数控编程与加工为例,这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着眼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是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第一次接触面向实际岗位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单一的笔试不能反映学生的能力,更不能反映学生的职业素养。而且操作机床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能存在学生由于紧张等造成考试发挥失常。
所以,我们修订了评价方案,采用全程化多元式,即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相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案见(表1)。
每个项目都给予评价,实现评价全程化。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使评价主体多元化。为了引导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评价小组成员,避免随意打分等现象,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评分标准见(表2)。
从(表2)中可看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对最终的成绩影响不大,对与教师评分差别大的,可以进行沟通,了解其中的原因,如果其中包含了教师从工件上无法了解的付出,则可以同意;如果是人情分,应该予以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 评价方案的优势
我们的最终评价,不同于以往的书面考核,也不同于一般实践考核,即通过加工一个工件决定成绩。而是要求学生在平时加工工件的基础上,找出所加工工件在设计上的不足,改进零件设计(对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等提出了要求),并制作完成(对本课程的知识掌握和专业技能情况有所反映),然后汇报并答辩,邀请同课程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评分。因此,相比传统的评价方案,新的评价方案有以下优势:
(1)使分数更客观,由同课程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打分,避免的任课教师将个人的感情等主观因素放入,影响成绩的公平公正。
(2)考核内容不局限于本课程,也涉及先修课程,使前后只是连贯,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设计、加工、总结的过程,并让考核变为专业理论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
(3)设计的准确程度、加工工件的质量、PPT的制作精美程度和答辩整个过程,不仅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情况,还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表达能力等职业素养。这也是学生工作以后可能会面临的技术攻关过程的实战演练,为学生将来走入职场打下基础。
(4)同课程教师的评价还是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可以通过答辩环节的提问,了解平行班的掌握情况,以及自己授课时未考虑到的问题,做到教学相长。
(5)邀请行业企业专家,通过答辩展示我们学生的风采,让企业了解我们的学生;同时让学生通过与企业专家的接触,增加面试经验,在以后的求职面试中更加自信。
3 结语
通过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考核方案改革,让评价方案接近欧美的大学教育的评价方案,给学生以危机感,促使学生平时就努力学习,改变目前许多大学课堂学生懒散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学的知识,从教学改革中获益。
参考文献
[1] 陈丽娟.学习评价方式改革中的学生自评[J].黑河教育,2011.
[2] 朱晓莹.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3] 金红梅.通识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10.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课程 多元式 评价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049-02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要转型期,迫切需要大量富有创新意识,并且掌握一定理论知识水平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正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已被广泛采用。但是评价模式还比较单一,例如常见的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的评价方案,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容易造成考前突击,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不突破这种评价方式,只会使得教师一切从既得利益出发,在教學改革与创新面前无能为力,更无所作为,不能达到深化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教学效果也难以体现。因此,评价方案改革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也势在必行。
1 全程化多元式评价方案
以零件的二轴数控编程与加工为例,这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着眼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是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第一次接触面向实际岗位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单一的笔试不能反映学生的能力,更不能反映学生的职业素养。而且操作机床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能存在学生由于紧张等造成考试发挥失常。
所以,我们修订了评价方案,采用全程化多元式,即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相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案见(表1)。
每个项目都给予评价,实现评价全程化。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使评价主体多元化。为了引导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评价小组成员,避免随意打分等现象,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评分标准见(表2)。
从(表2)中可看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对最终的成绩影响不大,对与教师评分差别大的,可以进行沟通,了解其中的原因,如果其中包含了教师从工件上无法了解的付出,则可以同意;如果是人情分,应该予以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 评价方案的优势
我们的最终评价,不同于以往的书面考核,也不同于一般实践考核,即通过加工一个工件决定成绩。而是要求学生在平时加工工件的基础上,找出所加工工件在设计上的不足,改进零件设计(对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等提出了要求),并制作完成(对本课程的知识掌握和专业技能情况有所反映),然后汇报并答辩,邀请同课程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评分。因此,相比传统的评价方案,新的评价方案有以下优势:
(1)使分数更客观,由同课程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打分,避免的任课教师将个人的感情等主观因素放入,影响成绩的公平公正。
(2)考核内容不局限于本课程,也涉及先修课程,使前后只是连贯,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设计、加工、总结的过程,并让考核变为专业理论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
(3)设计的准确程度、加工工件的质量、PPT的制作精美程度和答辩整个过程,不仅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情况,还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表达能力等职业素养。这也是学生工作以后可能会面临的技术攻关过程的实战演练,为学生将来走入职场打下基础。
(4)同课程教师的评价还是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可以通过答辩环节的提问,了解平行班的掌握情况,以及自己授课时未考虑到的问题,做到教学相长。
(5)邀请行业企业专家,通过答辩展示我们学生的风采,让企业了解我们的学生;同时让学生通过与企业专家的接触,增加面试经验,在以后的求职面试中更加自信。
3 结语
通过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考核方案改革,让评价方案接近欧美的大学教育的评价方案,给学生以危机感,促使学生平时就努力学习,改变目前许多大学课堂学生懒散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学的知识,从教学改革中获益。
参考文献
[1] 陈丽娟.学习评价方式改革中的学生自评[J].黑河教育,2011.
[2] 朱晓莹.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3] 金红梅.通识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