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认为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习作教学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学生习作教学的第一步。因此,从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习作;观察;能力;兴趣;引导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头痛的是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写,无从下笔”。有的就干脆抄袭,或者是写出来的习作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实感。我个人认为,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去真正 “认识”,没有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鲁迅说过:“作文第一需要是观察”。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在写作教学中,要避免学生“闭门造车,低头写作文”,要把学生的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增强写作的实践性、真实性、趣味性、生活性。这就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培养学生观察兴趣,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身边的人、事、景、物。
1.要有目的的激发兴趣
有意识地交代观察和写作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观察的随意性、盲目性。如让学生写关于春天的习作,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物:自然界(气候、动物、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人们的衣着及生活有了哪些变化?学生注意观察春天的特点,写时才能得心应手。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有目的的创设良好的观察情境,带领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学生写作文就能“情发由衷,思如泉涌”。如学校一位老师身患重病,学校组织全体师生捐款,我就要求学生以“献爱心”为主题,写一写自己的所闻所想。由于有了观察,有了体验,学生在作文中很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当时的各种不同感受,表达了真实感情,写的作文就生动逼真。
二、引导学生正确观察
1.观察要有顺序
观察点是我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有固定的,也有移动的。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可以从整体到部分,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还可以从“发生——发展——结果”的顺序进行。只有观察有序,叙述条理清楚,才能给人印象深刻。一个学生写妈妈外貌:
妈妈的眼睛是圆形的,眼里有个小豆豆。妈妈的鼻梁不高,鼻孔很大。妈妈的眼睛像葡萄,有像球、桂圆。鼻梁上背着一幅漂亮的小眼镜。妈妈的嘴巴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妈妈笑起来眼睛像弯弯的月亮,真好看。
短短的一段话给人以颠三倒四的感觉。这是观察没有顺序的表现。如果按照眼睛、鼻子、嘴巴这样的顺序来写,那么表达时就会有条理得多。
2.观察要做到感官并用
观察并不是单纯地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鼻子闻,用口尝,用手摸,用舌头尝,用脑想,才能观察好自然现象,写好观察作文。如:
桔子圆圆的、黄黄的,外表分布着芝麻大小的小点点。贴近鼻子闻一闻,一股桔子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剥开桔皮,只见里面有七八个桔瓣紧挨着围成一圈。桔瓣上有一层白色的薄膜。撕开这层薄膜,里面整齐排列着状如米粒的桔粒。我忍不住尝了尝,甜中带酸,非常好吃。
小作者为什么能把桔子写得这样生动?因为他运用了各种器官,进行了综合观察。眼睛看到了桔子的形状、颜色,鼻子闻到了香气,嘴尝到了味道。读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观察要抓住特点
什么叫特点?简单地说,就是这个事物所具有而其他事物所没有的东西。观察时抓住了特点,作文就会写得逼真。否则,就不能够表达清楚明白。如:
他,有着一米九多的身高,曾是中国体育的领军人物之一,灿烂的招牌式笑容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奥运会上,他因脚伤而转身离去的身影,令无数喜爱他的人至今无法忘怀。
大家一猜就是这个人就是刘翔。因为描述抓住了刘翔的特点,所以使人一下子就猜出了这人是谁。
4.要选角度观察
写观察作文,不要记流水帐,面面俱到,要选择好观察角度,要筛选出贴近生活气息的物品,再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准确地认识事物。选择一个侧面仔细观察,观察出与同类事物不同的地方,这样才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例如描写人物时,除了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去观察,还可以指导学生从人物的不同情绪去观察,借以集中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只有写出这样人物,作文才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习作才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观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通过多渠道、全方位观察方法的渗透,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观察中拓宽视野、发展思维,缩短说写的距离,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观察;能力;兴趣;引导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头痛的是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写,无从下笔”。有的就干脆抄袭,或者是写出来的习作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实感。我个人认为,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去真正 “认识”,没有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鲁迅说过:“作文第一需要是观察”。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在写作教学中,要避免学生“闭门造车,低头写作文”,要把学生的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增强写作的实践性、真实性、趣味性、生活性。这就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培养学生观察兴趣,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身边的人、事、景、物。
1.要有目的的激发兴趣
有意识地交代观察和写作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观察的随意性、盲目性。如让学生写关于春天的习作,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物:自然界(气候、动物、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人们的衣着及生活有了哪些变化?学生注意观察春天的特点,写时才能得心应手。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有目的的创设良好的观察情境,带领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学生写作文就能“情发由衷,思如泉涌”。如学校一位老师身患重病,学校组织全体师生捐款,我就要求学生以“献爱心”为主题,写一写自己的所闻所想。由于有了观察,有了体验,学生在作文中很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当时的各种不同感受,表达了真实感情,写的作文就生动逼真。
二、引导学生正确观察
1.观察要有顺序
观察点是我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有固定的,也有移动的。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可以从整体到部分,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还可以从“发生——发展——结果”的顺序进行。只有观察有序,叙述条理清楚,才能给人印象深刻。一个学生写妈妈外貌:
妈妈的眼睛是圆形的,眼里有个小豆豆。妈妈的鼻梁不高,鼻孔很大。妈妈的眼睛像葡萄,有像球、桂圆。鼻梁上背着一幅漂亮的小眼镜。妈妈的嘴巴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妈妈笑起来眼睛像弯弯的月亮,真好看。
短短的一段话给人以颠三倒四的感觉。这是观察没有顺序的表现。如果按照眼睛、鼻子、嘴巴这样的顺序来写,那么表达时就会有条理得多。
2.观察要做到感官并用
观察并不是单纯地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鼻子闻,用口尝,用手摸,用舌头尝,用脑想,才能观察好自然现象,写好观察作文。如:
桔子圆圆的、黄黄的,外表分布着芝麻大小的小点点。贴近鼻子闻一闻,一股桔子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剥开桔皮,只见里面有七八个桔瓣紧挨着围成一圈。桔瓣上有一层白色的薄膜。撕开这层薄膜,里面整齐排列着状如米粒的桔粒。我忍不住尝了尝,甜中带酸,非常好吃。
小作者为什么能把桔子写得这样生动?因为他运用了各种器官,进行了综合观察。眼睛看到了桔子的形状、颜色,鼻子闻到了香气,嘴尝到了味道。读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观察要抓住特点
什么叫特点?简单地说,就是这个事物所具有而其他事物所没有的东西。观察时抓住了特点,作文就会写得逼真。否则,就不能够表达清楚明白。如:
他,有着一米九多的身高,曾是中国体育的领军人物之一,灿烂的招牌式笑容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奥运会上,他因脚伤而转身离去的身影,令无数喜爱他的人至今无法忘怀。
大家一猜就是这个人就是刘翔。因为描述抓住了刘翔的特点,所以使人一下子就猜出了这人是谁。
4.要选角度观察
写观察作文,不要记流水帐,面面俱到,要选择好观察角度,要筛选出贴近生活气息的物品,再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准确地认识事物。选择一个侧面仔细观察,观察出与同类事物不同的地方,这样才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例如描写人物时,除了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去观察,还可以指导学生从人物的不同情绪去观察,借以集中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只有写出这样人物,作文才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习作才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观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通过多渠道、全方位观察方法的渗透,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观察中拓宽视野、发展思维,缩短说写的距离,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