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论文写作时,引用最多的,时常是杜威、小威廉·多尔、帕克·帕尔默、佐藤学……这些耳熟能详的学者的观点。即使有“自编”“自创”的教学论专著,也大多是在“经院”中进行的以别人的理论作支撑的“理论玄想”。在这一点意义上,冯卫东先生《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一书,具备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一
在自序中,冯卫东先生表明了自己鲜明的学术态度。他对来自西方的被我们奉为教育教学圭臬的,如奥苏贝尔的“为迁移而教”、奥巴马发布的行动宣言“为创新而教”等,非常肯定地表达了自己的判断,即“都有道理”,但“都是片面的深刻”。这或许对我们研究教育、研究教学是非常有益的提醒,尤其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在中国教育面临重大改革的新时期。
在研究教育教学的问题时,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即教育必須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土壤,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必须回答的两个共性问题,更是个性问题。社会文化不一样,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也一定是不一样的。因而,综观世界教育,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都具有本土性和民族性。
接轨世界,走向创新,成为近二十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西方的教育理念好不好?适合不适合于中国的教育?冯卫东先生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在谈及“质量与效率”的时候,他指出了西方教育的弊端在于,“尽可能让学生经历更多建构与探究的过程,在较长时间内,只悟获、习得一些在我们看来还缺乏必要体系性的知识”,因此,他认为这样的质量追求,“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对“孩子的发展”,冯先生的观点更加清晰,“是在一定意义规范与价值标准前提下和框架内的发展,而不是如西方‘价值中立’认知背景之中‘怎么样都行’的发展”。
教育有教育的规律,教育更要符合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需求。中国有中国的人才培养要求,更有绵延千年“荫及世界”的教育“真”言。因此,在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时,我们必须站在中国的文化视域内,用“中国的方式”来改良我们的课堂教学,用“民族的精神”涵育我们的儿童。断然地甚至是茫然地引进西方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教育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虚假繁荣、水土不服。这,需要我们及时予以拨乱、纠偏、归正,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论。
二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论时,教育科研工作者应对符合教育发展潮流、适切时代变革需求的理论予以借鉴。对于来自西方的教育理论,我们既不能照单全收、依葫芦画瓢,也不能唾而远之、闭门造车。立足真实,适度融合,生成来自“我们”却又能融入“世界”的教学论,才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学人必须秉持的学术态度。
中学为体,西学为辅;通贯古今,建言当下。冯卫东先生无疑用这本著作论证了这一重要命题。在十八个章节的论述中,既有面向国际的视野,也有脚踏实地的实践;既有对未来教育的憧憬,更有对当下教育的警醒……
理论与观点的生成,从来都不应该是凭空臆想与揣测的。
在论及真学课堂的儿童立场时,冯卫东先生以美籍德国犹太人弗洛姆的观点为出发点,即“他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他才能了解对方”,进而生长出属于我们的“儿童立场”,即“用儿童眼光看待儿童,了解儿童,从他们那里出发,让我们的教更好地帮助他们的学”;并从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的“不了解儿童时代的成人是不可能理解孩子的”,以及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倡行的“超级教学法”中,对当下的课堂提出了“回归‘童我’,以己‘度’人”的教学建议。
在建议十四“引导倾听,凝聚静学的内力”中,冯卫东先生从日本学者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提出的“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出发,到钱理群先生在《我的教师梦》中的“有时候教师只需要做一个倾听者”,到李政涛先生“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倾听具有道德实践的功能”,接着借用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的“耳治”,建议中小学教师要“以身作则”,“努力成为‘耳治模范’”,进而将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耳朵是最由精神决定的器官”,海德格尔的“讲本身就是听”,伽达默尔的“倾听是思维着的理解”,柔化为一个新的教学观——我们称人的智力商数为“智商”,称人的情绪商数为“情商”,是否可以把人的倾听心向、能力和水平称为“听商”呢?
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是我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路径。冯卫东先生善于将我们认可并接受的他人思想,特别是西方的理论,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借以观照与应验,化为“我”用,既而形成真实的、真切的课堂教学建议。
这,才是我们的教学论。
三
自醒才能自觉。
近二十年来,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虽然出版了海量的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书籍。其中有些“教学理想”和“经验总结”,部分是“悬于天空”的玄想,部分是“贴地而行”的苦作,部分是“天马行空”的理论假设,还有部分是“碎片堆砌”的实践断想。这部分书籍未必足以形成我们的教学论。我们需要基于理论的实践探索,也需要来自实践的理论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既有宏阔高远的理论视野,又有入微可行的实践路径;既有理论意义上的原创性,又有实践意义上的普适性”的理论体系和行动架构,完整地回答“中国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中国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才能给学生真正成长的力量?”……唯有这样,才能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论。
学为中心,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乃至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在书中,冯卫东先生紧扣“真学”,在大量真实的、鲜活的、丰富的而又深刻的案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细致入微地剖析了当前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假学”现象。这些案例,既有来自中小学(含学前教育)课堂的真实现场,也有其牵手一线学校围绕“真学”开展的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真实案例;既有教师个体在课堂教学中成长的真实身影,也有中小学校(幼儿园)乃至区域群体围绕“真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真实写照,读来令人身临其境,仿佛就在“今天”,可见,可鉴。
冯卫东先生从三个“真学”理念出发,分析了六类典型的“假学”情形,提出了九种有效的“改课”举措。18条建议,无一不从我们习以为常的真实的教学现场出发,剥茧抽丝,既有对成功经验的提炼与升华,也有对存在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他在此框架下逐层分析,渐次推进,又更为系统地提出69条“微建议”(分论点),如缕缕春风,似汩汩清泉,为当下的课堂祛疾除疴。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冯卫东先生对“为‘真学’而教”进行了系统建构。他认为,真学的内涵在于“想学”“会学”“静学”“让学”“深学”“强学”“敢学”“活学”和“乐学”,要实现真学,中小学课堂必须进行重构。这样的重构过程是“嬗变”的,结果是“革命性的”。这正是应陈宝生部长吹响“课堂革命”号角的顺势而为。
这是教育的文化自觉,更是教育的文化自信。
在后记“写作是最好的学习”中,冯卫东先生坦陈,本书是“由许多个零散的微教学论而构成”的“一部有较强整体性和内在互洽性的中观教学论”。
(陆云峰,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226300)
责任编辑:石萍
一
在自序中,冯卫东先生表明了自己鲜明的学术态度。他对来自西方的被我们奉为教育教学圭臬的,如奥苏贝尔的“为迁移而教”、奥巴马发布的行动宣言“为创新而教”等,非常肯定地表达了自己的判断,即“都有道理”,但“都是片面的深刻”。这或许对我们研究教育、研究教学是非常有益的提醒,尤其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在中国教育面临重大改革的新时期。
在研究教育教学的问题时,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即教育必須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土壤,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必须回答的两个共性问题,更是个性问题。社会文化不一样,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也一定是不一样的。因而,综观世界教育,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都具有本土性和民族性。
接轨世界,走向创新,成为近二十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西方的教育理念好不好?适合不适合于中国的教育?冯卫东先生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在谈及“质量与效率”的时候,他指出了西方教育的弊端在于,“尽可能让学生经历更多建构与探究的过程,在较长时间内,只悟获、习得一些在我们看来还缺乏必要体系性的知识”,因此,他认为这样的质量追求,“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对“孩子的发展”,冯先生的观点更加清晰,“是在一定意义规范与价值标准前提下和框架内的发展,而不是如西方‘价值中立’认知背景之中‘怎么样都行’的发展”。
教育有教育的规律,教育更要符合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需求。中国有中国的人才培养要求,更有绵延千年“荫及世界”的教育“真”言。因此,在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时,我们必须站在中国的文化视域内,用“中国的方式”来改良我们的课堂教学,用“民族的精神”涵育我们的儿童。断然地甚至是茫然地引进西方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教育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虚假繁荣、水土不服。这,需要我们及时予以拨乱、纠偏、归正,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论。
二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论时,教育科研工作者应对符合教育发展潮流、适切时代变革需求的理论予以借鉴。对于来自西方的教育理论,我们既不能照单全收、依葫芦画瓢,也不能唾而远之、闭门造车。立足真实,适度融合,生成来自“我们”却又能融入“世界”的教学论,才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学人必须秉持的学术态度。
中学为体,西学为辅;通贯古今,建言当下。冯卫东先生无疑用这本著作论证了这一重要命题。在十八个章节的论述中,既有面向国际的视野,也有脚踏实地的实践;既有对未来教育的憧憬,更有对当下教育的警醒……
理论与观点的生成,从来都不应该是凭空臆想与揣测的。
在论及真学课堂的儿童立场时,冯卫东先生以美籍德国犹太人弗洛姆的观点为出发点,即“他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他才能了解对方”,进而生长出属于我们的“儿童立场”,即“用儿童眼光看待儿童,了解儿童,从他们那里出发,让我们的教更好地帮助他们的学”;并从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的“不了解儿童时代的成人是不可能理解孩子的”,以及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倡行的“超级教学法”中,对当下的课堂提出了“回归‘童我’,以己‘度’人”的教学建议。
在建议十四“引导倾听,凝聚静学的内力”中,冯卫东先生从日本学者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提出的“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出发,到钱理群先生在《我的教师梦》中的“有时候教师只需要做一个倾听者”,到李政涛先生“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倾听具有道德实践的功能”,接着借用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的“耳治”,建议中小学教师要“以身作则”,“努力成为‘耳治模范’”,进而将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耳朵是最由精神决定的器官”,海德格尔的“讲本身就是听”,伽达默尔的“倾听是思维着的理解”,柔化为一个新的教学观——我们称人的智力商数为“智商”,称人的情绪商数为“情商”,是否可以把人的倾听心向、能力和水平称为“听商”呢?
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是我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路径。冯卫东先生善于将我们认可并接受的他人思想,特别是西方的理论,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借以观照与应验,化为“我”用,既而形成真实的、真切的课堂教学建议。
这,才是我们的教学论。
三
自醒才能自觉。
近二十年来,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虽然出版了海量的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书籍。其中有些“教学理想”和“经验总结”,部分是“悬于天空”的玄想,部分是“贴地而行”的苦作,部分是“天马行空”的理论假设,还有部分是“碎片堆砌”的实践断想。这部分书籍未必足以形成我们的教学论。我们需要基于理论的实践探索,也需要来自实践的理论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既有宏阔高远的理论视野,又有入微可行的实践路径;既有理论意义上的原创性,又有实践意义上的普适性”的理论体系和行动架构,完整地回答“中国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中国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才能给学生真正成长的力量?”……唯有这样,才能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论。
学为中心,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乃至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在书中,冯卫东先生紧扣“真学”,在大量真实的、鲜活的、丰富的而又深刻的案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细致入微地剖析了当前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假学”现象。这些案例,既有来自中小学(含学前教育)课堂的真实现场,也有其牵手一线学校围绕“真学”开展的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真实案例;既有教师个体在课堂教学中成长的真实身影,也有中小学校(幼儿园)乃至区域群体围绕“真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真实写照,读来令人身临其境,仿佛就在“今天”,可见,可鉴。
冯卫东先生从三个“真学”理念出发,分析了六类典型的“假学”情形,提出了九种有效的“改课”举措。18条建议,无一不从我们习以为常的真实的教学现场出发,剥茧抽丝,既有对成功经验的提炼与升华,也有对存在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他在此框架下逐层分析,渐次推进,又更为系统地提出69条“微建议”(分论点),如缕缕春风,似汩汩清泉,为当下的课堂祛疾除疴。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冯卫东先生对“为‘真学’而教”进行了系统建构。他认为,真学的内涵在于“想学”“会学”“静学”“让学”“深学”“强学”“敢学”“活学”和“乐学”,要实现真学,中小学课堂必须进行重构。这样的重构过程是“嬗变”的,结果是“革命性的”。这正是应陈宝生部长吹响“课堂革命”号角的顺势而为。
这是教育的文化自觉,更是教育的文化自信。
在后记“写作是最好的学习”中,冯卫东先生坦陈,本书是“由许多个零散的微教学论而构成”的“一部有较强整体性和内在互洽性的中观教学论”。
(陆云峰,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226300)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