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inglongg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品德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教学中,以班级学生为根本,从“少、乐、问”的角度优化目标、整合内容、精炼语言,通过活动体验等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使其在品德课堂中真正有效落实,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班本;小学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9A-0070-0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的文化。它以思想文化为主,包括其指导下的制度、节日、器物文化等。简言之,所谓的优秀传统文化即: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的一切文化的总和[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小学品德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品德教师该如何结合班级学情,将优秀传统文化恰当、适时地引入课堂呢?下面,笔者就从“少、乐、问”的角度,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一、“少而精,简而远”,把握有效落实的前提
  为了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充分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组织编写、修订了中小学德育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它强调关注儿童的已有经验,丰富儿童的当下生活,并指导儿童的未来生活。那么如何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融于课堂中呢?教学之面如此浩瀚广博,唯有少,方能实。“少”是简化、精选、务实,是教师提升自我,优化教材和以班为本的集中体现,更是在品德课中有效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
  (一)教学目标的少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的明确阐述。对学生情况展开调查,是了解儿童原有认知情况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通过课前调查,我们可以明确大部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这样制定的目标更符合班情,更有针对性,选择的经典文化也更合乎主题。目标要“少”,方能“精”。
  例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中的“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提到了东西不乱放,生活有条理。通过课前调查,教师可了解班级学生目前的自理情况,知晓有多少学生是自己整理内务,又有多少学生是由家长帮忙。由此,教师选择把“全面学习”还是“以点带面”作为课堂的主要活动方式, 把“培养意识”还是“学会整理”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其中,在“培养意识”方面,教师可以引入“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这些《弟子规》中朗朗上口的句子,让学生明白物归原位,生活有序的重要。“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这也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2]。
  再如,在教学“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一课时,教师通过课前调查,预先了解班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再针对学生之间的相处情况设计目标。如,课堂以解决课间矛盾为教学重點。课上,教师设计现场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明明玩游戏是快乐的事,可为什么有时候朋友之间会玩不下去?是不守规则抑或不注意说话方式?以此启发学生思考。
  这时教师可巧妙利用“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和“言语忍,忿自泯”这类语言,教育学生要遵守游戏规则,同伴间说话要谦和忍让。这是教导学生学会处世,亦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明确指出: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
  教师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出有效目标,并精选儿歌般的国学经典适时在课堂中渗透,使学生汲取文化精髓,受到教化。
  (二)教学内容的少
  教师要有筛选和创造教材的能力,从课前调查中,发现学生共性的或者有代表性的问题,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创新。
  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一课中,教师可通过事先的问卷调查,了解班级学生在学校和校外公共场所中的表现,再针对调查结果设置情境,寻求突破。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君子之风理应在儿童心中扎根。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是社会公德,是心中有他人的一种大爱。古语云:仁者爱人。《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得体的礼仪举止不仅能完善自我,更能减少交往中的矛盾。教师引经据典,学生受益匪浅,在接受经典的熏陶同时,亦可以放上一曲淡淡的古乐,学一学雅士们的交往,真正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承接传统习俗、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建立健全各类公共场所和网络公共空间的礼仪、礼节,推动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和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5]。
  (三)课堂环节的少
  学生的活动要充分细致。环节不在于多,而在于内容丰富,学生能实实在在参与,得到情感的共鸣或触动,从而有所得。
  例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快乐过新年”这一课,教师要带着学生区分元旦和春节的不同之处,了解何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再组织学生讲一讲“年”的故事,了解中国年的由来,背一背有关新年的古诗,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写一写饱含经典文化的对联,包一包寓意深远的饺子,剪一剪欢乐祥和的窗花。
  这么多有趣的环节,学生无疑是喜欢的,可是倘若面面俱到,则难免浮光掠影,收效甚微。不如整合为“由来—庆祝—传承”三大板块,每大板块以一个环节为主,方可主次分明,效果显著。例如,庆祝环节以写对联展开,学生可选择写经典的诗句,也可以自己创作,当一当小诗人。最终,班级选出两副贴在班级门上,其余让学生送给父母。   这样,传统文化方能真真正正渗透其中,有效落实。
  (四)教师语言的少
  简化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的、启发性的、有吸引力的语言,对课堂的交流、互动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的古汉语凝练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品来魅力无穷。因而,教师在备课中,也要合理运用优秀经典文化修炼自己的语言。
  例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早睡早起”一课中,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古人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乎自然,身康体健。”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谁来猜一猜?”这样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导入,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的美好氛围中,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如,教师想启发学生思考时,可借由名言引入:“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光学习不思考可不行……”
  充满魅力的经典语言,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品德课堂上更有效地实施。
  二、“乐启学,学而乐”,掌握有效落实的关键
  学习并不是一味枯燥的过程,乐学才是境界。快乐带来学习的兴趣,学习获得成长的满足。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兴趣,化课堂为乐园,是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落实的关键。
  (一)认知思维之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获得知识并能理解,就可以从中获得认知之乐。例如,“做诚实守信的人”一课中涉及对“诚实”定义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何谓“诚实”,怎么样才称得上诚实,启发学生去领悟诚实的定义,去思考它的内涵。
  教师通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让学生明白中国古代先哲对诚实守信相当看重,并将其视为立身之本,再结合传统文化故事《一言九鼎》中陆元方宁可得罪太守也要坚守诚信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诚信和义利的关系,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感染,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二)活动参与之乐
  品德课是活动性的课程。一节有实效的课可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收获和成长。因此关注学生的“活动参与之乐”,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探究中秋节的历史由来,使学生明白中秋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虽然像韩国等国家也过中秋,但那是由中國传过去的,它古往今来都是我们的文化,祖国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由此,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中自然而然地喷涌而出。这也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教育[6]。另外,班级还可以开展“尝尝月饼,中秋赛诗”等活动,让传统节日与经典诗词相融。抑或组织“中秋故事会”,把《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流传甚广的神话故事引入,用生动的情节吸引孩子们乐在其中,增强文化认同感[7]。
  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文化,在文化中参与活动,从而获得参与之乐。
  (三)情感触动之乐
  著名教育学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因此,只有将浸润着感动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才能使学生的内心有所触动,使其道德情感得以升华。
  学生都是爱听故事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形象而富有感染力,不仅能让他们提高素养,更使其受到良好的教育。
  学校里,学生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就起冲突,随即便纠缠在一起,不可开交,这就是没有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表现。一直以来,谦和礼让的精神始终贯穿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例如:在讲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我的邻里生活”这一单元时,可以引入《六尺巷》这类邻里谦让的故事。故事中的两家人由互不相让到各让三尺,最终传为美谈,精彩的故事足以使学生印象深刻,受到教化。而“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简明易懂的小诗更能引起学生反复诵读、品字悟理的兴趣。
  三、“学源思,思启疑”,遵循有效落实的途径
  “问”分为“教师之问”和“学生之问”。要想在教学中恰当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教师之问”要少而准确,做到有效提问,从而启发“学生之问”。在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解疑的基础上,促进其对问题的消化,这也是有效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不明就里之问
  教师要运用充满意韵的语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寻求答案。如学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一课,教师以“人生在勤,不索何获”鼓励学生针对题目提出疑问:“我”是怎么来的?谁发明了“我”?完成使命后的“我”又该往何去?这样自然而然就引出了学习的课程,而蔡伦发明造纸术这一知识点也便适时引入了。
  (二)两难抉择之问
  有些问题很难给出固定的答案,教师可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启发儿童积极思考,从冲突中寻求解答的方法,促进其思维和道德的发展。
  《庚衮侍疫》这一孝悌故事可被引入亲情单元。诗曰:“庚衮事兄,疫盛不避,亲自扶持,昼夜不寐。”讲的是庚衮在瘟疫流行时坚持留下,夜以继日地服侍着卧病在床的兄长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古代医疗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庚衮留下照顾染病的哥哥很可能被传染,而丢下无人照顾的哥哥会让自己良心不安,哥哥也必死无疑。究竟该如何选择?一方面是骨肉亲情,一方面是自己的生命。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并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思维和道德得到发展。
  (三)心存疑惑之问
  在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内心仍有疑惑时,要能勇于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师要善用古代名人名言,鼓励学生质疑,营造和谐善问的课堂氛围。在学习完课程的基础之上,教师仍应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例如,学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号令”一课,教师如此说:“荀子曾说过‘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学完了这一课,我们了解了校园里的各项号令,也明白了自己该做些什么。可,某天突然停电,听不见铃声了,我们该怎么办呢?”进而,启发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再次提出内心的困惑。
  总之,教师只有热爱生活,勤于思考,积极从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中寻找切入点,以班为本,从“少”“乐”“问”的视角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厚积薄发,旁征博引,才能构筑出富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课堂,从而培养出具有民族气节和道德修养的中国式新少年。
  参考文献:
  [1]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 2013(11):35-39.
  [2][3][6]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EB/OL]. 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7:32.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7]贾永春,徐晶星.让传统文化教育“活”起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150.
  责任编辑:石萍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数学学科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从中职数学学科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视角,研究数学学科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的相关问题,尝试开发“四线多维、两段一体”式数字化课程资源,以初中职校衔接段(入学)为例,分析现状、界定概念、选择内容、确定形式,最终建成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是对学生初中学段数学知识和学习能力不足进行的“补偿”,是适应职高学段数学知识学习的平台,是达成不同学习方向对数学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的通道,
摘要:剖宫产儿童中有不少孩子会出现视知觉缺陷,而视知觉发育不充分的儿童容易出现相关的学习障碍,如字母、数字混淆,读书跳字,看书跳行,平时学习注意力不集中,阅读时常会增字、漏字,前后颠倒或跳行。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孩子在言语学习中的异常表现,探求其背后的原因,并给予积极的引导,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剖宫产儿童;言语学习;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
摘要: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背景下,以常州幼儿师范学校为例,通过视频回放和现场观察的方式,对幼师生“讲故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将其概括为5大类型:“背说故事”型、“自相矛盾”型、“磕磕绊绊”型、“缺乏创造”型和“不随意发挥”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四种新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教学诊断与改进;幼师生;讲故事;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对于识字写字的教学要求是“多识少写,以读促写”。然而不少教师对于中年段识字写字的教学,仍有许多困惑。教师必须厘清各类字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写和学生自主学习识写的方法,改进中年段识字写字教学。  关键词:识字写字教学;小学中年段;统编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2B-0055-03  统编小学语
摘要:教师做教育教学研究要建立“共同体”的概念,要认识到教育教学研究是为自己的教育人生做。教育研究应强化现场意识、问题意识、谱系意识、方法意识、价值意识和理论意识。研究成果的表达应倡导一个基准,讲究两套功夫,把握三个角度,穿越四重境界。  关键词:教育教学研究;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成果表达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1A-0003-0
“教育使人成为人”(康德语),教育的天职就是成人之美。但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越来越异化了,家庭教育中“狼爸虎妈”成群;学校教育则如朋友戏言:填鸭子、赶鸭子、烤(考)鸭子,最后一个个孩子成了“板鸭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为学校育才心切,而所谓“龙”“凤”和“才”的标准却是唯有分数高。于是,“分分分,成了教育的命根”。一些生源分数较低的学校,犹如陷入灭顶之灾。好在,教育的志士仁
一、“假如必须发生什么,就让它发生吧”  徐先生的儿子读初二时,校长和班主任把他“请”去,神色凝重,交给他一封儿子写给同班女孩子的6页纸的信。  他看后说了三句,大意是:我没有从这6页纸中看到什么肮脏的东西;有很多脏的东西是我们大人硬加上去的;儿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纯真美好的情感,我看了以后很感动。  老师和校长立马转了方向:“是的,是的,不脏不脏。”  他回家后,把儿子喊到身边。儿子吓得脸都白了,
摘要:基于历史的传承和新时代教育方针、课程标准精神,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进行了“儒家文化校本化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改革项目实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创设学习情境,建构课程模型,精选学习内容,注重项目评价,设计了儒家“经典阅读”“圣贤研究”“专题研习”“文化体验”“文化思辨”“文化传扬”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树形”课程模型,对应形成了“六个一”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儒家文化;校本化;语文学习任务群 
摘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客观有效的关键要素。在构建出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编制问卷和网络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评价指标内在结构和联系,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完善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因子分析法;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权重   中图分类号:G715
摘要:如何通过个性化教育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热点课题。一体化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将各学段相互独立的校本课程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各学段之间的衔接,提升个性化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为学生的个性发现、发展提供平台,使学生不仅达到国家课程目标规定的要求,而且还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校本课程;一体化建构;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