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单元复习与素质检测均是极其重要的环节,二者有很大的关联性。单元复习能够把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再现出来,使学生加深印象,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规律,进一步提高。单元素质检测,既可以检查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可以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广为教师所重视。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近些年笔者在单元复习方法和单元素质检测方式两个方面作了较全面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教学试验,取得了一些心得,列举出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变换复习方式,提高复习效果
化学单元复习和总复习的内容比较广,在复习过程中,不能简单重复教材的内容,而是根据化学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的重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把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小结。同时,复习方式的选择对提高复习效率也起着事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变式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一成不变方式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倦怠。为此,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在复习方式上进行了必要的改进,主要采取如下的几种方式。
1、指导学生自主复习,绘制知识网络图
笔者分别在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做了试验。在每一单元新课上完之后,给出一定的时间(可由单元内容的多少来定)让同学们自己复习书本内容,再指导学生翻阅有关学习资料,扩大知识面,绘制知识网络图。然后进行单元练习(练习的形式适时改变),最后在单元练习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复习。例如,笔者在教完高,二化学第四章“烃的衍生物”后,给出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复习书本内容,并向学生推荐《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中学生理化报》(高中版)、《中学化学之友》等报纸杂志上刊登的有关文章,指导学生去校图书馆翻阅相关读物,让学生在自己复习及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对本章加以小结,选作部分复习题。在此基础上只用一节课时间,提纲挈领的把烃的各类衍生物的性质、鉴定方法、重要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等知识粗略地复习一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解答,指出应掌握的要点。选出几份归纳较好的知识网络图贴在班级的“知识角”栏内,以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个别程度较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进行单独辅导。
2、多媒体辅助复习,丰富化学实验内容
加拿大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鲁汉说:“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确,媒体的使用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提高了人的感觉和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选用合适的教学媒体有助于提高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克服传统教学媒体的局限性,增加直观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笔者在单元复习和高考总复习中,注意编辑知识网络图和对应的训练题,制成多媒体教学片进行教学,优化化学实验,拓宽实验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模拟化工生产过程,模拟化学反应过程。以增加实验内容,加深印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看到工厂的外部特征,还能够形象、逼真地观看到每一步生产过程,在复习中,还可以对各个生产环节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设计实验和参观化学实验展览
设计实验的方式可以多样。既可以由教师演示,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思考讨论;也可以用实验习题的形式由学生实验来复习。两种方式各有优劣,特别是后者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例如,在卤素这一章的实验复习中,可以先由学生装置仪器,复习氯气、氯化氢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然后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等杂质的去除方法。
参观实验室展览,是课程复习中学生比较欢迎的复习形式。关于展览室的布置,可以根据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内容和要求,将所需的仪器、药品分几大部分,按顺序布置在展览室的桌子上。在每一部分上方标有醒目的标题,旁边附有“说明”或“思考题”的说明板。例如,在介绍常用仪器,对一些常见的,估计学生掌握尚好的仪器,可以出一些思考题:“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它们有什么用途?”“你能正确使用它们吗?”实验展览使学生结合实验和综合性的思考题,配合必要的临场实验操作,对学生整理与综合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很好的系统复习形式。
二、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改变单元素质检测形式
单元素质检测是检查教与学的重要环节。就中学化学来说,主要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实验、基本计算等主要部分。不同单元具有不同特点,因而单元素质检测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应灵活多样,这样才能有目的地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笔者主要采用了如下几种形式,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口试:列出多套考试提纲,让学生抽签考试。每套提纲都根据本单元的重要内容编写问答题的形式,并力求一句或几句话就可以回答完整。如高一化学第二章第三节“氧化一还原反应”的口试题目如下: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什么?
(3)怎样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氧化一还原反应?
(4)电子转移的形式有哪几种?
(5)电子转移与化合价升降有什么关系?
(6)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它们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如何?
口试的形式多用于概念和理论部分的素质检测,也可用于其它部分的素质检测。它能够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开卷考试:这种形式的考试题目比闭卷试题要难些,也复杂些,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广阔性和精深性等特征,旨在让学生在已掌握该章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地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解题。比如,笔者曾综合高一《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一章的内容,将“结合已学过的物质的性质谈谈元素周期律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定为本单元的开卷试题(定时90分钟)。
开卷考试,看似简单容易,但实际上比闭卷考试更加体现学习者的知识准备情况、运用知识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写作论文的能力,因此,对学习者来说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配合演示实验考试: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实验技能的检测,考查学习者的动手能力。笔者常常根据不同的实验特点,首先准备好仪器和药品,让学生根据笔者提出的问题亲手组装、操作、总结实验结论。或者,笔者事先组织好几套错误装置,让学生挑毛病。这样可以真正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笔者还采用了“面批”的办法,当面指出学生操作中的错误,评定成绩,从而使学生能及时纠正错误,加深印象。
上机考试;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各章节的选择题的训练和有关知识的检测。具体步骤为:首先,针对每一章需考查内容设计了近千道选择题,设置了一定程序,便于学生上机答题:其次,根据检测目的,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了不同难度的题目组合(设置题目难度时不要过于复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为好,即难度系数分别为0.4,0.55、0.7);第三,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指定机号,让学生并不知道他做的是难题,还是容易题,这样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机考的好处在于方便快捷,可当场评定出学生的成绩,及时纠正其错误,一般当场改正,提高检测效果。
上述做法,只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目的在于改进传统的单元复习方法和素质检测方式。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效果是比较好的,但在某些方面还需要不断深化,尤其在处理集体复习和个别化复习、传统检测方式与利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检测时,不能一味地求新,脱离实际。
(作者单位;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近些年笔者在单元复习方法和单元素质检测方式两个方面作了较全面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教学试验,取得了一些心得,列举出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变换复习方式,提高复习效果
化学单元复习和总复习的内容比较广,在复习过程中,不能简单重复教材的内容,而是根据化学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的重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把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小结。同时,复习方式的选择对提高复习效率也起着事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变式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一成不变方式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倦怠。为此,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在复习方式上进行了必要的改进,主要采取如下的几种方式。
1、指导学生自主复习,绘制知识网络图
笔者分别在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做了试验。在每一单元新课上完之后,给出一定的时间(可由单元内容的多少来定)让同学们自己复习书本内容,再指导学生翻阅有关学习资料,扩大知识面,绘制知识网络图。然后进行单元练习(练习的形式适时改变),最后在单元练习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复习。例如,笔者在教完高,二化学第四章“烃的衍生物”后,给出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复习书本内容,并向学生推荐《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中学生理化报》(高中版)、《中学化学之友》等报纸杂志上刊登的有关文章,指导学生去校图书馆翻阅相关读物,让学生在自己复习及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对本章加以小结,选作部分复习题。在此基础上只用一节课时间,提纲挈领的把烃的各类衍生物的性质、鉴定方法、重要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等知识粗略地复习一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解答,指出应掌握的要点。选出几份归纳较好的知识网络图贴在班级的“知识角”栏内,以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个别程度较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进行单独辅导。
2、多媒体辅助复习,丰富化学实验内容
加拿大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鲁汉说:“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确,媒体的使用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提高了人的感觉和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选用合适的教学媒体有助于提高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克服传统教学媒体的局限性,增加直观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笔者在单元复习和高考总复习中,注意编辑知识网络图和对应的训练题,制成多媒体教学片进行教学,优化化学实验,拓宽实验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模拟化工生产过程,模拟化学反应过程。以增加实验内容,加深印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看到工厂的外部特征,还能够形象、逼真地观看到每一步生产过程,在复习中,还可以对各个生产环节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设计实验和参观化学实验展览
设计实验的方式可以多样。既可以由教师演示,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思考讨论;也可以用实验习题的形式由学生实验来复习。两种方式各有优劣,特别是后者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例如,在卤素这一章的实验复习中,可以先由学生装置仪器,复习氯气、氯化氢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然后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等杂质的去除方法。
参观实验室展览,是课程复习中学生比较欢迎的复习形式。关于展览室的布置,可以根据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内容和要求,将所需的仪器、药品分几大部分,按顺序布置在展览室的桌子上。在每一部分上方标有醒目的标题,旁边附有“说明”或“思考题”的说明板。例如,在介绍常用仪器,对一些常见的,估计学生掌握尚好的仪器,可以出一些思考题:“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它们有什么用途?”“你能正确使用它们吗?”实验展览使学生结合实验和综合性的思考题,配合必要的临场实验操作,对学生整理与综合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很好的系统复习形式。
二、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改变单元素质检测形式
单元素质检测是检查教与学的重要环节。就中学化学来说,主要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实验、基本计算等主要部分。不同单元具有不同特点,因而单元素质检测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应灵活多样,这样才能有目的地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笔者主要采用了如下几种形式,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口试:列出多套考试提纲,让学生抽签考试。每套提纲都根据本单元的重要内容编写问答题的形式,并力求一句或几句话就可以回答完整。如高一化学第二章第三节“氧化一还原反应”的口试题目如下: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什么?
(3)怎样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氧化一还原反应?
(4)电子转移的形式有哪几种?
(5)电子转移与化合价升降有什么关系?
(6)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它们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如何?
口试的形式多用于概念和理论部分的素质检测,也可用于其它部分的素质检测。它能够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开卷考试:这种形式的考试题目比闭卷试题要难些,也复杂些,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广阔性和精深性等特征,旨在让学生在已掌握该章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地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解题。比如,笔者曾综合高一《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一章的内容,将“结合已学过的物质的性质谈谈元素周期律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定为本单元的开卷试题(定时90分钟)。
开卷考试,看似简单容易,但实际上比闭卷考试更加体现学习者的知识准备情况、运用知识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写作论文的能力,因此,对学习者来说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配合演示实验考试: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实验技能的检测,考查学习者的动手能力。笔者常常根据不同的实验特点,首先准备好仪器和药品,让学生根据笔者提出的问题亲手组装、操作、总结实验结论。或者,笔者事先组织好几套错误装置,让学生挑毛病。这样可以真正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笔者还采用了“面批”的办法,当面指出学生操作中的错误,评定成绩,从而使学生能及时纠正错误,加深印象。
上机考试;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各章节的选择题的训练和有关知识的检测。具体步骤为:首先,针对每一章需考查内容设计了近千道选择题,设置了一定程序,便于学生上机答题:其次,根据检测目的,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了不同难度的题目组合(设置题目难度时不要过于复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为好,即难度系数分别为0.4,0.55、0.7);第三,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指定机号,让学生并不知道他做的是难题,还是容易题,这样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机考的好处在于方便快捷,可当场评定出学生的成绩,及时纠正其错误,一般当场改正,提高检测效果。
上述做法,只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目的在于改进传统的单元复习方法和素质检测方式。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效果是比较好的,但在某些方面还需要不断深化,尤其在处理集体复习和个别化复习、传统检测方式与利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检测时,不能一味地求新,脱离实际。
(作者单位;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