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处有佛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头、佛陀、风水这些似乎并不搭边的事物,是否有着源与流的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石头是自然的缩景,自然孕育出了人,人又有了宗教信仰和“风水”经验,这三者便有了无可争辩的依存互证的缘由。
  一个人如没有智障,就不会无缘无故地捡个石头或买个石头回家,对着石头发呆发笑。当这一行为确实发生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并成为时尚时,说明石头已和这些人直接发生了“关系”。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石头上有呆么?石头上有笑么?如石头上一无所有,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对着石头发起呆来,露出笑来呢?这些人有病么?说石头上有呆有笑的人有病么?那么只会像猴子乌鸦一样反过来、倒过去却终没有从石头上看出呆和笑的另类者有病么?我想他是有病了,那也一定是他的老师把这一独门绝病单传给了他。
  其实石之于人有呆没呆、有笑没笑、有病没病就如辣椒与人,不吃辣椒的说辣,吃久的说香,那么辣椒究竟是辣还是香呢?我想无论是辣是香,总之物之甲乙总是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是切近的,有些似乎又非常遥远,远到可能发生像洛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一样不可思议。但就切近而言,如有人肯花很多钱把一块石头买回家,那一定说明他已喜欢上这个石头了。至于他为什么会喜欢?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从石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石头和人既有了关系,这种关系发生的因果又是什么呢?直观地说就是石头的色彩、形状、质地、声音契合了赏者的曾经如是,遂产生了重新唤醒记忆中的快乐体验。而这种体验又是其他任何艺术所不能给予的,因为世上虽有千千万万的艺术门类与艺术品,无论哪个门类、哪件艺术品都不能说为你而做、为你而在。因为艺术与艺术品是公器,它不能为某一个体而生亦不能为某一个体而灭,所以不能说哪种艺术、艺术品是你的发现或是最代表你。石头就不是这样了,它每一块都极具个性而不能重复,不能再生,这点就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不能重复不能再生。这点,在大干世界中,大概人和石头更相似相近。这两个独一无二的人、石,当一个经历亿万年的等待,和一个只有百八十岁生命的人的一次相逢相对相识时,一定是石为赏者的曾经和想往而生,并在一个意外的时刻缘与愿得到了圆满,从而使赏者映照出过往的回味与欣喜。于是这石头与人的关系,实际可说成是人与自己的关系。
  是石头生成了地球,地球上何时有了佛却没谁说得清楚,唯独两千多年前,一个叫悉达多的王子,在菩提树下证知了佛,并想用这一伟大发现感化人,共同升入永恒的天堂,结果却事与愿违地被人同化而永远留在了尘世,佛与人的关系也就变成了现在的你你我我的生生息息了。
  于是这石头、这佛也就与这个人有了捡来、买来、请来的同在,既是同在就不能视而不见。既见之必有据于其色、其形、其质而生出各不相同的感觉,这感觉也定会因人、因事、因空间、因时间而生出诸多变化。缘此,这石、这佛也会因人而异地变化出得以借石印证的时空、人事、经验的风水学中的五行、生克、兴衰、祸福来。
  一、古语,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安,而能使室安者必是能为家驱邪、招财、迎福之主尊,所以当置于室之中厅。况此石画面中有佛的影像。况有佛居此,何邪能近?又何人能不敬不拜。此乃因石而安、依佛而尊的妙用(俗点说,就是狐狸都会用的假虎之威)。
  二、家室供佛之地必是重要清正之地,当以厅之大者或室之尊者置之为好。
  三、石上有佛,佛居石中,是自然给予爱石人的天赐,自当供之敬之,以增慈悲之心,以增仁德之怀,此心此怀恰如冬夜之棉被,当我们温暖了棉被时,棉被自会加倍地温暖我们。故有慈悲心,有仁德怀,自会福报于己及荫之子孙。
  四、能得此石此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巧合,自不能纯以阴阳五行之风水学论之,唯以虔诚之心、珍重斟酌在清净之地,礼香以对,致使爱石有心,居处有佛,自会如甘泉春雨,心安路宽,恰然畅然。
其他文献
《素园石谱》,作于万历年间,是中国古代最为完备、篇幅最宏的一部雅石专著。图文并茂,收雅石画作二百余幅。  《云林石谱》,是第一部石谱,只有字,没有图。《素园》有很多篇幅,直接间接引用了《云林》。所以今天谈赏石风格的变化, 《素园》更直观更有代表性。  《素园》通览下来,卧石十居七八,立峰少。山形具象,诸峰罗列如排算子,一览无余,久睹生厌。过目不忘者,寥寥几枚而已。  《十竹斋书画谱》,是国家图书馆
期刊
花莲的打磨师傅胡文弘,十几年前从事板模业,当时对石头一点兴趣都没有。曾经看到哥哥在玩赏石头,嘲笑他是神经病,称石头有什么好玩的。施工休息时,哥哥常带他去河床上的西瓜田里找石头,看到外皮黑又毫不起眼的石头,哥哥就会叫他用锤子敲破外皮,发现有些里面竟然是粉红色的,好神奇!  捡石这么有趣,石头这么不可思议。胡文弘才惊觉外表丑陋的石头内心却拥有如此艳丽的色彩,还能换来收入。  有一次捡到一颗重约5.6公
期刊
昌吉古称庭州,公元702年唐朝于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1954年成立昌吉回族自治州,取“昌盛吉祥”之意。是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亚、欧洲诸国的必经之路。自古为西域咽喉、北疆屏障,素有“门牌要冲、黄金通衢”的美誉。  昌吉鲜少在石界露面,那么请跟随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吧!  优越的地理位置  昌吉回族自治州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下辖行政区之一。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邻哈密地
期刊
一个石种(玉种)的崛起需要经过几年甚或十几二十年的努力,而它的毁灭也许只需一两年。金丝玉,这个继黄龙玉之后又一个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石英岩玉种,正经受着造假带来的负面影响。  造假“瞄”上金丝玉  年初疆外石友告诉笔者,疆内某展会上“假金丝玉”很让人寒心,有的假可以一眼看出来,有的假根本防不胜防,真是不敢入手金丝玉。所以,在不久之后的新疆观赏石协会年会上,北屯市额河玉奇石协会把“金丝玉造假”在大会上
期刊
花莲的透光石画已于花莲石艺界流行数年,将“水蓝”、“哈雷”质地的龙云石或带玻璃的水石切成零点几公分的薄片,再使光自石片后透出,让背光石面变成颇具艺术欣赏性的图像。较之玫瑰石画面,透光石画气象迥然不同,截至目前,尚未发现与其相似的石种,诚具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及稀有性,可以说是花莲的另一种宝贝。  现在流行的透光石画主要是一种原来作为庭园造景的观赏风景石,在无意问被切割成薄片,本来是做大理石画般的石片画
期刊
眉山赏石文化发展及石种简介万志刚  眉山,古称眉州,“介岷峨之间,聚江山秀气矣”,佳居北纬30度,物产丰富,钟灵毓秀,是个有文化、有意境的重地。眉山建州郡始于南齐三年,1500多年的历史沉淀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占人杰得地灵,文化鼎盛,名人辈出,有蜀人始祖蚕从氏,有中华第一寿星彭祖,有中华第一孝李密,有名满天下的“三苏”父子,有抗金名相虞允文,等等,不一而足。观赏石是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在眉山
期刊
是该澄清一些观念的时候了。  当代赏石终于走到需要严肃思考的时刻。这一点,我们许多人都意识到了。  纵然我们现在还无从或无力立即为当代赏石建立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但执着者的一些局部、片段的深入探索,勇敢反思和真诚争论,已开始厘清赏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混乱概念,为今后铺路。这在当下是最扎实和可贵的工作。  赵德奇先生在文中批评了对赏石主题的牵强附会和过度解读,鲜明地提出“一方观赏石是否能成为艺术品
期刊
爱马料前  熊大哥(心疼):哎呀!我的石头怎么在地上放着呢。  金大姐(理直气壮,义正词严):这是些啥玩意儿,告你啊,赶紧收拾好,别丢了找我来要。我可提醒你啦!  惊得熊哥赶紧把石头都规规矩矩放起来,就怕金大姐给扔了。  爱马料后  金大姐(惊喜):咦!这石头真有意思,好玩!  金大姐(痴迷):你看这纹路、这透光度、这俏色、这乌鸦皮……  今天轮到给这箱石头上油了,给我搬一下。  别瞎动我的石头,
期刊
然有一天,我怀念起初看石头时的生涩。那时当然是无知的,会犯低级错误。但也直觉敏锐,一些至今自珍的私藏,也是那时的收获。  后来就熟了,越来越熟。熟到一块石头瞟一眼就知道是怎么个路数,该用哪种思路,往哪个方向上看。熟成了老资格。  熟当然是对的,也是人人想要的水平。熟悉了石理石性,石种特色,明白珍稀贵贱,看石头有谱了,越来越知道好的标准。自己游刃有余,在别人眼里也成了“有经验”的老师。  永远让自己
期刊
在宁夏奇石馆见到火风。  姑娘们听说明星来了,纷纷赶来看他,他耐心地与她们一一合影,并让每个人找到最好的拍摄角度且大家都满意。  大部分时候,他被人群簇拥着,是毋庸置疑的核心人物。只有在静处时,听听音乐,与老友品茶赏石,“这是我喜欢的状态”,他说。  他钟爱那些与时光有关的地方与物品,譬如一盏茶,一缕香,或者馆里陈列的每一方奇石,他与之相对,认真审视,神采奕奕。  他的样子,和许多年前在电视中看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