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美术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传授,更要重视情感的传递与思想的交流,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为美而感动,最终提高美术的综合素养,形成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旨在从四方面探讨提高初中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优雅的校园环境,激发美的情感
校园是陶冶学生情感的乐土。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不仅充满勃勃生机,更是学生最好的写生对象;高耸静立的人物雕塑,不仅给学生思想的启迪,更是学生进行人物泥塑练习的优质范本;优秀美术作品的陈列,不仅营造校园的艺术氛围,更有助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欣赏、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优美的校园”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利用洁净、井然、宁静和典雅的校园一角,向学生讲解有关透视、取材和构图等相关内容。又如,在教学“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利用校园中的操场,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对某一场地进行简朴而美观的设计。总之,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最佳教材,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资源,积极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切身的体验,从而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最终提升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
二、通过多彩的课外活动,开拓美的视野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并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具体有六点。其一,
学校定期举办的校园艺术节、美术比赛等活动,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美术学习的好习惯。其二,学校可组织、开展有关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例如,带领学生进入美丽的田野,攀爬高耸的山峰,徜徉在美丽的海边等),不仅使学生认识美好的事物,陶冶情操,净化情感,更培养他们英勇无畏的品质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其三,让学生进入农民耕作的田地、工人劳动的场棚和艺术家工作的作坊,以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创造的力量,不仅了解农民、工人和艺术家的思想、生活与工作情况,更了解劳动产品的产生过程与艺术作品的形成过程,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最终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例如,参观具有地方特色的陶艺作坊,不仅使学生了解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更让他们体会蕴涵在其中的历史文化精神。其四,走访当地著名的码头、水电站等,既领略大自然之美,又感受人类改造与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从而增进学生对自然环境、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其五,参观历史博物馆与现代企业,既使学生认识当地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又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感、历史责任感以及对祖国家乡未来的使命感。其六,走进当地城镇和周边农村的建筑、园林和民宅等,让学生观察与感受现代城镇与古朴乡村的不同之处,从而欣赏、评价它们的文化差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最终树立他们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总之,学校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开拓学生美的视野,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全面、和谐与健康地发展。同时,美术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以使美术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三、利用兴趣小组,熏陶美的心灵
学校应成立美术兴趣小组,以培养、发展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而深化、延伸课内学习,最终使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情感,展示自我。具体而言,在美术兴趣小组中,学生悉心交流,积极评论,并以极大的热情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例如:在泥塑小组,学生学会把普通的泥土变成美丽、可爱的塑像;在刺绣小组,学生学会亲手绣出精美的图案;在写生小组,学生学会用手中的画笔展现美丽的大自然;在色彩画小组,学生学会用绚丽的色彩创造斑斓的世界;在素描小组,学生学会构建美丽、结实和牢固的物体结构。总之,在美术兴趣小组中,学生学会运用丰富的美术语言描绘美好的生活,通过灵巧的双手创造美丽的世界,从而获得美的深层体验。
四、展示美术作品,实现学生价值
为了实现学生的价值,学校可举办艺术盛会,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在艺术盛会中,既欣赏美术作品中的传统绘画方法,又探讨美术作品中的新生绘画技巧,从而激励学生追随美的事物,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另外,学校所在地也可举办艺术盛会,网罗各个学校学生的优秀美术作品。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与评论。当学生发现自己学校的美术作品被展出时,往往喜出望外,急奔画前,并与同学交流、分享,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当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便与同学一起探究创作者使用的技法与选取的题材。总之,学生喜欢艺术盛会中美术作品的展示,他们观察、欣赏和评论,并把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归根结底,优秀美术作品的展示既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他们的灵魂。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更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力求让他们通过美术学习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第十二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
一、利用优雅的校园环境,激发美的情感
校园是陶冶学生情感的乐土。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不仅充满勃勃生机,更是学生最好的写生对象;高耸静立的人物雕塑,不仅给学生思想的启迪,更是学生进行人物泥塑练习的优质范本;优秀美术作品的陈列,不仅营造校园的艺术氛围,更有助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欣赏、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优美的校园”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利用洁净、井然、宁静和典雅的校园一角,向学生讲解有关透视、取材和构图等相关内容。又如,在教学“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利用校园中的操场,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对某一场地进行简朴而美观的设计。总之,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最佳教材,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资源,积极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切身的体验,从而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最终提升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
二、通过多彩的课外活动,开拓美的视野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并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具体有六点。其一,
学校定期举办的校园艺术节、美术比赛等活动,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美术学习的好习惯。其二,学校可组织、开展有关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例如,带领学生进入美丽的田野,攀爬高耸的山峰,徜徉在美丽的海边等),不仅使学生认识美好的事物,陶冶情操,净化情感,更培养他们英勇无畏的品质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其三,让学生进入农民耕作的田地、工人劳动的场棚和艺术家工作的作坊,以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创造的力量,不仅了解农民、工人和艺术家的思想、生活与工作情况,更了解劳动产品的产生过程与艺术作品的形成过程,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最终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例如,参观具有地方特色的陶艺作坊,不仅使学生了解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更让他们体会蕴涵在其中的历史文化精神。其四,走访当地著名的码头、水电站等,既领略大自然之美,又感受人类改造与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从而增进学生对自然环境、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其五,参观历史博物馆与现代企业,既使学生认识当地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又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感、历史责任感以及对祖国家乡未来的使命感。其六,走进当地城镇和周边农村的建筑、园林和民宅等,让学生观察与感受现代城镇与古朴乡村的不同之处,从而欣赏、评价它们的文化差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最终树立他们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总之,学校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开拓学生美的视野,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全面、和谐与健康地发展。同时,美术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以使美术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三、利用兴趣小组,熏陶美的心灵
学校应成立美术兴趣小组,以培养、发展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而深化、延伸课内学习,最终使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情感,展示自我。具体而言,在美术兴趣小组中,学生悉心交流,积极评论,并以极大的热情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例如:在泥塑小组,学生学会把普通的泥土变成美丽、可爱的塑像;在刺绣小组,学生学会亲手绣出精美的图案;在写生小组,学生学会用手中的画笔展现美丽的大自然;在色彩画小组,学生学会用绚丽的色彩创造斑斓的世界;在素描小组,学生学会构建美丽、结实和牢固的物体结构。总之,在美术兴趣小组中,学生学会运用丰富的美术语言描绘美好的生活,通过灵巧的双手创造美丽的世界,从而获得美的深层体验。
四、展示美术作品,实现学生价值
为了实现学生的价值,学校可举办艺术盛会,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在艺术盛会中,既欣赏美术作品中的传统绘画方法,又探讨美术作品中的新生绘画技巧,从而激励学生追随美的事物,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另外,学校所在地也可举办艺术盛会,网罗各个学校学生的优秀美术作品。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与评论。当学生发现自己学校的美术作品被展出时,往往喜出望外,急奔画前,并与同学交流、分享,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当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便与同学一起探究创作者使用的技法与选取的题材。总之,学生喜欢艺术盛会中美术作品的展示,他们观察、欣赏和评论,并把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归根结底,优秀美术作品的展示既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他们的灵魂。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更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力求让他们通过美术学习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第十二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