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2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我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建立民主、协调、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但是我们上课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英语教师精心设计了语言交际的模拟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对话操练,但总有学生羞于开口,特别是叫他们站在教室前面演示对话时,众目睽睽之下,不远处还站着英语教师,他们更显得局促不安,英语说得语无伦次。教师们免不了感叹:这可怎么办才好,让他说,他不说,时间倒是浪费了不少。因此,教师必须从心理上分析学生的愿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起一种民主、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
(一)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以一种权威的形象出现的,教师容易产生“居高临下”的态度,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尤其在课堂上,学生担心回答问题出错,更造成了一种心理紧张。要解开这把锁,还得先从教师自身做起,我们必须从教师、教材和课堂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到以学生、活动和兴趣为中心的观念上来,首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对课堂提问答不出的同学说一声:Never mind,That’s all right,便让他坐下,不能责怪,更不能挖苦讽刺;对回答错的同学说一声:Will you please think it over again?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不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其次,创造一种师生“情感互动”的语言交际氛围,充分调动他们的思想情感,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想说,愿说,活学,活用。教师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充满自信地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无心理距离。可见,这样温暖而有鼓励性的教学气氛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二)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教,面向全体
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环境、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在能力和智力方面确实存在着差异。同样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掌握快一些,有的学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善于书面表达;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善于形象思维,如此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集中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倘若教师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学,强求他们齐步前进,这是不符合学生的客观需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做到“目中有生”,在平时教学中,仔细琢磨学生的个性,才能做到因人施教和面向全体相结合。比如,课堂提问时,简单容易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回答。也可以布置有区别的指导作业,对才华出众的可以允许他们学习课本以外的书籍;对智力一般化的同学,只要求他们熟悉掌握教材内容即可;对学习吃力的同学,可采用老师补课或一对一互帮互学。
的确,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它有如一棵幼苗,需要师生共同施肥,悉心护理,才会茁壮成长。“Love me,love my dog”.教师只有成为学生良师益友,才能被学生所接纳,彼此才会沟通,课堂气氛才会融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
二、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影响人本身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好英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在快乐中学习英语。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良好的情緒感染学生
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良好的情绪能够感染和引导学生。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用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1、以爱激情。
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既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也是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动力。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期望和鼓励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会成为一种外在的行为目标的诱因,唤起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对崇高目标的追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比如,课前微笑着向学生送上亲切的问候;课上对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做出积极的反馈:如赞许的点头、真诚的微笑、亲切的抚摸、热情的表扬等,以此传达对他们的关爱和信任,激起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依赖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产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的学习效应。
2、以情动情。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舞台”,教师就是舞台上这部“戏”的总导演,导演要诱发演员“入戏”,总结、评定成功之处;教师同时又是“大演员”,与同学平等相处,感受师生合作的欢乐,脉搏与学生始终一起跳。课堂上,教师要满怀激情的投入教学,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兴致勃勃的与他们一起游戏、唱歌、表演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富有鼓动性的话语、幽默夸张的表情、形象生动的身体语言,去打动学生,引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的愿望,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把探求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的心里,从而为他们营造出一种跃跃欲试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寓知识于娱乐中,进行愉快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尽量运用主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開展有趣的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灵活运用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姻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1、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
2、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正迁移,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
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满足自我实现
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运用鼓励性语言,如Very good./Great./Interesting!/Excellent/That’s nice./That is a good idea!/I’m glad to hear that./,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即使出卷考试时,不是难为学生,不是想法让学生考不出,而是让学生感到跳一跳能够摘到苹果,多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成就感,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具体表现为:
1、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
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视和关注,使自我得到发挥,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这种思想在学生身上,便体现为希望自己能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因此中学生都好表现自己,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比如,在语言材料的巩固操练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起来领读,充当“小老师”;把学过的单词编成故事到讲台上讲给大家听;自由搭伴轮流上台表演对话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喜爱表现的心理,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理解、巩固、活用所学的语言材料。
2、要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有的能力强,有的能力弱,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学生的差异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尊重他们的个别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比如,在教新单词时,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自己先试拼,拼读正确后,让他们当“小老师”教全班读,给他们充分显示自己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于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模仿正确就行了,同时还要竖起拇指,真诚热情地对他们说一声:“Very good”,以示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肯定,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在组织学生表演时,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就让他们自编对话表演,稍差一些的就让他们按照所学的对话表演,再差一点的只要能说出对话中的主要句型,或者能唱含有相关句型的英语歌就行了。这样以来,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了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而这种成功的满足感无疑会变成学生学习英语的强大内驱力。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我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建立民主、协调、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但是我们上课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英语教师精心设计了语言交际的模拟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对话操练,但总有学生羞于开口,特别是叫他们站在教室前面演示对话时,众目睽睽之下,不远处还站着英语教师,他们更显得局促不安,英语说得语无伦次。教师们免不了感叹:这可怎么办才好,让他说,他不说,时间倒是浪费了不少。因此,教师必须从心理上分析学生的愿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起一种民主、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
(一)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以一种权威的形象出现的,教师容易产生“居高临下”的态度,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尤其在课堂上,学生担心回答问题出错,更造成了一种心理紧张。要解开这把锁,还得先从教师自身做起,我们必须从教师、教材和课堂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到以学生、活动和兴趣为中心的观念上来,首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对课堂提问答不出的同学说一声:Never mind,That’s all right,便让他坐下,不能责怪,更不能挖苦讽刺;对回答错的同学说一声:Will you please think it over again?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不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其次,创造一种师生“情感互动”的语言交际氛围,充分调动他们的思想情感,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想说,愿说,活学,活用。教师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充满自信地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无心理距离。可见,这样温暖而有鼓励性的教学气氛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二)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教,面向全体
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环境、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在能力和智力方面确实存在着差异。同样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掌握快一些,有的学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善于书面表达;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善于形象思维,如此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集中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倘若教师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学,强求他们齐步前进,这是不符合学生的客观需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做到“目中有生”,在平时教学中,仔细琢磨学生的个性,才能做到因人施教和面向全体相结合。比如,课堂提问时,简单容易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回答。也可以布置有区别的指导作业,对才华出众的可以允许他们学习课本以外的书籍;对智力一般化的同学,只要求他们熟悉掌握教材内容即可;对学习吃力的同学,可采用老师补课或一对一互帮互学。
的确,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它有如一棵幼苗,需要师生共同施肥,悉心护理,才会茁壮成长。“Love me,love my dog”.教师只有成为学生良师益友,才能被学生所接纳,彼此才会沟通,课堂气氛才会融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
二、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影响人本身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好英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在快乐中学习英语。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良好的情緒感染学生
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良好的情绪能够感染和引导学生。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用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1、以爱激情。
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既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也是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动力。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期望和鼓励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会成为一种外在的行为目标的诱因,唤起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对崇高目标的追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比如,课前微笑着向学生送上亲切的问候;课上对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做出积极的反馈:如赞许的点头、真诚的微笑、亲切的抚摸、热情的表扬等,以此传达对他们的关爱和信任,激起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依赖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产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的学习效应。
2、以情动情。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舞台”,教师就是舞台上这部“戏”的总导演,导演要诱发演员“入戏”,总结、评定成功之处;教师同时又是“大演员”,与同学平等相处,感受师生合作的欢乐,脉搏与学生始终一起跳。课堂上,教师要满怀激情的投入教学,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兴致勃勃的与他们一起游戏、唱歌、表演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富有鼓动性的话语、幽默夸张的表情、形象生动的身体语言,去打动学生,引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的愿望,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把探求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的心里,从而为他们营造出一种跃跃欲试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寓知识于娱乐中,进行愉快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尽量运用主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開展有趣的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灵活运用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姻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1、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
2、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正迁移,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
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满足自我实现
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运用鼓励性语言,如Very good./Great./Interesting!/Excellent/That’s nice./That is a good idea!/I’m glad to hear that./,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即使出卷考试时,不是难为学生,不是想法让学生考不出,而是让学生感到跳一跳能够摘到苹果,多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成就感,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具体表现为:
1、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
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视和关注,使自我得到发挥,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这种思想在学生身上,便体现为希望自己能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因此中学生都好表现自己,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比如,在语言材料的巩固操练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起来领读,充当“小老师”;把学过的单词编成故事到讲台上讲给大家听;自由搭伴轮流上台表演对话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喜爱表现的心理,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理解、巩固、活用所学的语言材料。
2、要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有的能力强,有的能力弱,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学生的差异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尊重他们的个别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比如,在教新单词时,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自己先试拼,拼读正确后,让他们当“小老师”教全班读,给他们充分显示自己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于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模仿正确就行了,同时还要竖起拇指,真诚热情地对他们说一声:“Very good”,以示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肯定,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在组织学生表演时,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就让他们自编对话表演,稍差一些的就让他们按照所学的对话表演,再差一点的只要能说出对话中的主要句型,或者能唱含有相关句型的英语歌就行了。这样以来,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了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而这种成功的满足感无疑会变成学生学习英语的强大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