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及阅读,人们联想到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已明显地显露出不足。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的综合阅读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觉得我们的学校教育必须要加强有关于数学学科阅读的教学探索,使学生成为会阅读、会分析、会思考的人。
事实证明: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地阅读,他日后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然而,当今不少的公开课中,教师往往鼓励学生进行感悟,没有进行与文本的细致对话,虽说有精美的课件、流畅的教学环节支撑,但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能有多大提高?
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指导决不应被忽视。只有这样,学生最终才能真正独立自主地学习。以下我将结合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实例,简单谈谈我对“数学阅读”的几点粗浅认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比较头疼是的主要是应用题,原因就在于它的解答过程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调动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学生能否正确的解答应用题,首先是审题,我注意从读题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具体做法是:
一、认真审题,细化阅读
1.熟悉性的读,分清题中的情节、条件和问题。每读完一题后,教师要求学生把书合起来,回想一下自己刚才看到的主要内容,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中的意思。通过熟悉性的阅读,同学们至少要能说得出本题中主要涉及到的对象有哪几个,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就能大致地看出学生提取信息的准确性。
2.批划性的读,即用自己喜欢的、不同的符号将题中表达情节和数量关系的词语划下来,帮助理解题意,疑难之处也应标出来。其中,抓关键句,把握整体数量关系显得格外重要。在应用题中,我们或许会发现很多的信息,但是最为重要的只是其中的一两句。怎么样才能挖掘出这样的句子呢?
例如:某实验小学,2010年和2011年一共植树420棵,2010年比2011年多植树40%。问:2010年和2011年各植树多少棵?
不难发现上题中有“2010年和2011年一共植树420棵”这么一句话,这就是本题的一个“题眼”。那么怎样来理解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不少学生会发现“和”这个字很熟悉,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我们一直以来就是用加法解决的。进而思考:“是哪两个数相加呢?”在教师一次次挑唆似的提问中,学生逐渐用以下文字表达式来表示:
“2010年植树的棵树+2011年植树的棵树=420”
但是,有的题目中不会直接出现“和”这个字。例如:“阳光小学科技组有48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60%。科技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时该怎么办呢?数学知识来自于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还要回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
在众多的应用题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句子中总是含有“一共”、“和”、“比…多”、 “比…少”等词语,事实证明如果我们能够紧紧抓住这些词语,并进行适当地理解,就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解题时的方向性错误,对于正确解题是一个有力的保证。
3.推理性的读,以弄清条件与条件,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寻求解题的基本途径,明确解题思路的指向。显然,从关键句入手只是把握本题的解题方向,要想完整的把题目解答出来,还需要抓关键字。再说说上面的例题:
从“阳光小学科技组有48人”中,我们发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48”,但是问题求的是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两个都是未知数,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怎么求解呢?
这时我们需要向题目中的另一个条件“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60%”寻求帮助。那么男生和女生谁是单位“1”呢?这就需要不断地细化条件,正确地设定未知数。由题可知,“男生人数的60%”就是“女生人数”,也就是说“女生人数”可以写成“男生人数×60%”。
经过了上面的分析,我们将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到了“男生人数”上了,因此设男生人数为x,可以列出这样的方程:
x+60%x=48
二、优化过程,提高阅读效率。
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就会流于形式。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数学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
读写结合,手脑并用,能促使思维展开,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书写能加快加强记忆,通过纸笔演算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一是动笔圈一圈、画一画。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符号表示来不同的意义,以强化阅读重点与关键,做到自我阅读理解、掌握心中有数。二为动手摆一摆、试一试。指导学生边看内容、边动手实践、感悟新知、深入理解;三为动笔演练、尝试演算验证、反思失误,总结经验,回顾内化,变“厚”为“薄”。
三、加强指导,掌握阅读方法
小学生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还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更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
指导时,应从整体阅读、句段分析、简缩概括等环节入手,着重引导学生有序、准确地获得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并把获得的意义用恰当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来。在阅读的前提下,对题目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地推敲,真正地做到“咬文嚼字”,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中有这么一题“请问最少要多少块同样大小的瓷砖才能正好铺满地面?”有许多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问句中的关系词“最少……才能正好铺满”。很显然,数学文本理解能力的不足已经制约了数学潜能的发挥。因此,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离不开教师对数学阅读的指导。
四、阅读后的自我评估
少数学生对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有时解答了却不知正确与否。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我要求学生在确定计算步骤,列出算式后,不要忙于计算结果,先要讲出算理,看是否合乎题意,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数量关系,检验自己的思维是否合理正确。
有的题虽然计算出结果,还应要求学生根据题意估算结果是否合理。例如:“仓库有货65吨,用甲汽车10小时可运完,用乙汽车15小时可运完,两车同运,几小时可运完?”有的学生答案是20小时。
我先不肯定结果是否正确,而是让学生估算结果是否符合题意
(1)同一批货物,用两辆车同时运比一辆车单独运所用时间一定要少,而20小时却大大超过一辆车运所用的时间;
(2)甲10小时能运65吨,乙15小时能运出65吨,如果甲、乙各运20小时,所运货物总重量应大大超过65吨;
在这样的反思中,他们可以不断地对已有思维过程进行修正,并对自我思维质量进行评估,以此为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和可能。
五、鼓励小组中的互帮互助
教师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总是带有一定的成人色彩,有时同学们很难理解我们的想法,但是同学间的交流却没有那么多的障碍,再怎么支离破碎的话语,他们似乎都能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学习的效果顿时提升了好几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尽量要少说,而要努力让同学们多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让他们相互来做一回评判,这也在某一种程度上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更活跃了课堂气氛。
总之,在教学中不能忽视“阅读指导”的重要地位,在指导过程中要让学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学会认真看书、用心思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真正学会读“数学书”。
事实证明: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地阅读,他日后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然而,当今不少的公开课中,教师往往鼓励学生进行感悟,没有进行与文本的细致对话,虽说有精美的课件、流畅的教学环节支撑,但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能有多大提高?
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指导决不应被忽视。只有这样,学生最终才能真正独立自主地学习。以下我将结合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实例,简单谈谈我对“数学阅读”的几点粗浅认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比较头疼是的主要是应用题,原因就在于它的解答过程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调动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学生能否正确的解答应用题,首先是审题,我注意从读题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具体做法是:
一、认真审题,细化阅读
1.熟悉性的读,分清题中的情节、条件和问题。每读完一题后,教师要求学生把书合起来,回想一下自己刚才看到的主要内容,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中的意思。通过熟悉性的阅读,同学们至少要能说得出本题中主要涉及到的对象有哪几个,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就能大致地看出学生提取信息的准确性。
2.批划性的读,即用自己喜欢的、不同的符号将题中表达情节和数量关系的词语划下来,帮助理解题意,疑难之处也应标出来。其中,抓关键句,把握整体数量关系显得格外重要。在应用题中,我们或许会发现很多的信息,但是最为重要的只是其中的一两句。怎么样才能挖掘出这样的句子呢?
例如:某实验小学,2010年和2011年一共植树420棵,2010年比2011年多植树40%。问:2010年和2011年各植树多少棵?
不难发现上题中有“2010年和2011年一共植树420棵”这么一句话,这就是本题的一个“题眼”。那么怎样来理解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不少学生会发现“和”这个字很熟悉,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我们一直以来就是用加法解决的。进而思考:“是哪两个数相加呢?”在教师一次次挑唆似的提问中,学生逐渐用以下文字表达式来表示:
“2010年植树的棵树+2011年植树的棵树=420”
但是,有的题目中不会直接出现“和”这个字。例如:“阳光小学科技组有48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60%。科技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时该怎么办呢?数学知识来自于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还要回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
在众多的应用题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句子中总是含有“一共”、“和”、“比…多”、 “比…少”等词语,事实证明如果我们能够紧紧抓住这些词语,并进行适当地理解,就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解题时的方向性错误,对于正确解题是一个有力的保证。
3.推理性的读,以弄清条件与条件,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寻求解题的基本途径,明确解题思路的指向。显然,从关键句入手只是把握本题的解题方向,要想完整的把题目解答出来,还需要抓关键字。再说说上面的例题:
从“阳光小学科技组有48人”中,我们发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48”,但是问题求的是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两个都是未知数,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怎么求解呢?
这时我们需要向题目中的另一个条件“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60%”寻求帮助。那么男生和女生谁是单位“1”呢?这就需要不断地细化条件,正确地设定未知数。由题可知,“男生人数的60%”就是“女生人数”,也就是说“女生人数”可以写成“男生人数×60%”。
经过了上面的分析,我们将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到了“男生人数”上了,因此设男生人数为x,可以列出这样的方程:
x+60%x=48
二、优化过程,提高阅读效率。
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就会流于形式。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数学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
读写结合,手脑并用,能促使思维展开,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书写能加快加强记忆,通过纸笔演算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一是动笔圈一圈、画一画。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符号表示来不同的意义,以强化阅读重点与关键,做到自我阅读理解、掌握心中有数。二为动手摆一摆、试一试。指导学生边看内容、边动手实践、感悟新知、深入理解;三为动笔演练、尝试演算验证、反思失误,总结经验,回顾内化,变“厚”为“薄”。
三、加强指导,掌握阅读方法
小学生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还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更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
指导时,应从整体阅读、句段分析、简缩概括等环节入手,着重引导学生有序、准确地获得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并把获得的意义用恰当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来。在阅读的前提下,对题目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地推敲,真正地做到“咬文嚼字”,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中有这么一题“请问最少要多少块同样大小的瓷砖才能正好铺满地面?”有许多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问句中的关系词“最少……才能正好铺满”。很显然,数学文本理解能力的不足已经制约了数学潜能的发挥。因此,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离不开教师对数学阅读的指导。
四、阅读后的自我评估
少数学生对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有时解答了却不知正确与否。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我要求学生在确定计算步骤,列出算式后,不要忙于计算结果,先要讲出算理,看是否合乎题意,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数量关系,检验自己的思维是否合理正确。
有的题虽然计算出结果,还应要求学生根据题意估算结果是否合理。例如:“仓库有货65吨,用甲汽车10小时可运完,用乙汽车15小时可运完,两车同运,几小时可运完?”有的学生答案是20小时。
我先不肯定结果是否正确,而是让学生估算结果是否符合题意
(1)同一批货物,用两辆车同时运比一辆车单独运所用时间一定要少,而20小时却大大超过一辆车运所用的时间;
(2)甲10小时能运65吨,乙15小时能运出65吨,如果甲、乙各运20小时,所运货物总重量应大大超过65吨;
在这样的反思中,他们可以不断地对已有思维过程进行修正,并对自我思维质量进行评估,以此为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和可能。
五、鼓励小组中的互帮互助
教师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总是带有一定的成人色彩,有时同学们很难理解我们的想法,但是同学间的交流却没有那么多的障碍,再怎么支离破碎的话语,他们似乎都能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学习的效果顿时提升了好几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尽量要少说,而要努力让同学们多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让他们相互来做一回评判,这也在某一种程度上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更活跃了课堂气氛。
总之,在教学中不能忽视“阅读指导”的重要地位,在指导过程中要让学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学会认真看书、用心思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真正学会读“数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