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教学成果究竟如何的最关键评价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学生是评价体系的核心。教学成果究竟怎么样,不是单凭教师说就可以决定的,主要应该观察学生学习的进步以及发展情况。如果学生觉得学习很轻松,教师讲授的知识都能理解以及消化,那么教学成果就十分明显。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成果 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39
隨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怎样提升教学成果成了所有教师都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明确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准确进行化学课教学的定位,运用科学适当的教学模式以及技巧,是每名高中化学教师都应该重视的课题。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认为只要找对了方向,想要提升化学的教学成果其实并不困难。
一、明确化学教学的定位
新课程标准下,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未能良好的把握新的教学标准以及内容,特别是对当前使用的课本理解不足。要想提升教学成果,化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彻底领会化学课程的意义,要以宏观的思想以及角度来看待高中化学的教学。新课程标准已经指出,因为在高中所有学生中,以后入读大学化学以及相关专业的人仅仅占很小一部分,绝大多数学生并不需要应用太复杂的化学知识。所以,新的高中化学课程设置了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内容,这里必修内容是选修内容的重要基础,选修内容则是对必修内容进行了扩展和加深。
如果从内容方面来考察,我们会发现必修内容包含了过去高中阶段所有的化学知识,不过因为必修内容仅仅是作为深入学习选修内容的基石,所以对某些知识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精简,同时对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改动,一般只是要求学生建立基本的概念,知道常用的研究方法,详细内容会在选修部分中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如果从课程设计方面来考察,必修内容的最终目标是要推动所有高中学生建立最基础的科学素养,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化学,所以一定要注重基础性;从必修内容本身的设计安排来看,已经告别了过去那种将物质具体结构、元素周期表等知识作为立足点,并借此进行推理、分析的方式来进行化学的学习;而是采用借助物质分类的方式进行学科内容的整合,利用实验结果、科学发展历程等信息资料,通过分析、总结以及归纳得到其中的化学知识。所以,相同的知识点,在新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过去完全不同,针对其而进行的教学也当然要有所差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理解并领会课程标准里要求的基础内容,实现了这个目标之后,让那些仍有进步空间的学生,更深的研究以及分析相关的学习内容,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不过这种增补性质的教学,必须是在学生对基础知识完全的掌握了之后才可以进行,而且这个过程也需要循序渐进,避免一时之间为学生带来太大的学习负担。
二、创设教学情境
如果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将学习化学转化为自身的惯性行为,那么势必可以提升化学的教学成果。由于高中阶段有很多门不同的课程,学生难免会出现喜欢学习某些课程,排斥学习某些课程的情况,不过如果是喜欢的课程那么学得通常会比其它课程好一些。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提升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认知上的思维,建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认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化学课程本身的属性,创设能帮助学生展开科学研究的情境,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化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1.借助平面、电子、网络媒体等来源的新闻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2.借助富有说明意义的演示实验。
3.借助向学生讲解化学发展历程以及重大事件。
4.借助实物、影像、数据、多媒体教学软件等。
三、提升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1.探究性。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将实验作为主要研究方式的探究活动。探究学习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自己从实际接触的现象中发现并提出富于研究意义的问题,然后自己去体会该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领会知识的形成以及应用过程。比如,在进行元素周期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按照教材内容安排学生进行碱金属族各元素之间的共同点与变化规律研究,之后借助对比实验分析钠、钾在与氧气以及水发生反应时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终得到的结论是:钾比钠的活泼性更高。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在学习其它元素族时,学生就能够自己分析各元素的结构以及化学性质,并推出它们之间存在的递变规律,同时自己安排探究方案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才可以使他们自发的总结化学知识,训练发散思维能力,实现学习成果的提升。
2.合作性。
合作性的学习活动通常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优化班级的学习气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社会相处技巧,这种教学方式十分具有创造性和实效性。通常来讲,相对简单的学习内容,学生依靠自己的自学或者教师进行班级教学就可以实现学会的目标;复杂的学习内容,最好使用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比如,在进行粗盐提纯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研究并制定将粗盐提纯的具体操作方案。
3.研究性。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借助亲身的实践积累化学的学习经验,或者适当参与化学的创新学习活动,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科学研究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特有的研究方法,提升自己综合灵活运用已学到的化学知识去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同时提高自己与人交往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教师可以联系化学教材中必修部分的内容,安排学生开展研究性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前面学到的知识。新高中化学教材的课后习题里,有不少可以进行研究性活动的题目,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类题目,安排学生利用课余、假期等时间进行相关的调研、实验,并提交研究报告。
综上所述,想要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成果,教师需要仔细领会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教学的新要求,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适当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尽量营造平等亲切的教学气氛;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吸引学生自发的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来,让他们善于发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奇的问题,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思维发散空间;给他们正面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爱上学习化学,真正参与到化学的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化学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成果 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39
隨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怎样提升教学成果成了所有教师都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明确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准确进行化学课教学的定位,运用科学适当的教学模式以及技巧,是每名高中化学教师都应该重视的课题。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认为只要找对了方向,想要提升化学的教学成果其实并不困难。
一、明确化学教学的定位
新课程标准下,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未能良好的把握新的教学标准以及内容,特别是对当前使用的课本理解不足。要想提升教学成果,化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彻底领会化学课程的意义,要以宏观的思想以及角度来看待高中化学的教学。新课程标准已经指出,因为在高中所有学生中,以后入读大学化学以及相关专业的人仅仅占很小一部分,绝大多数学生并不需要应用太复杂的化学知识。所以,新的高中化学课程设置了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内容,这里必修内容是选修内容的重要基础,选修内容则是对必修内容进行了扩展和加深。
如果从内容方面来考察,我们会发现必修内容包含了过去高中阶段所有的化学知识,不过因为必修内容仅仅是作为深入学习选修内容的基石,所以对某些知识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精简,同时对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改动,一般只是要求学生建立基本的概念,知道常用的研究方法,详细内容会在选修部分中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如果从课程设计方面来考察,必修内容的最终目标是要推动所有高中学生建立最基础的科学素养,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化学,所以一定要注重基础性;从必修内容本身的设计安排来看,已经告别了过去那种将物质具体结构、元素周期表等知识作为立足点,并借此进行推理、分析的方式来进行化学的学习;而是采用借助物质分类的方式进行学科内容的整合,利用实验结果、科学发展历程等信息资料,通过分析、总结以及归纳得到其中的化学知识。所以,相同的知识点,在新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过去完全不同,针对其而进行的教学也当然要有所差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理解并领会课程标准里要求的基础内容,实现了这个目标之后,让那些仍有进步空间的学生,更深的研究以及分析相关的学习内容,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不过这种增补性质的教学,必须是在学生对基础知识完全的掌握了之后才可以进行,而且这个过程也需要循序渐进,避免一时之间为学生带来太大的学习负担。
二、创设教学情境
如果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将学习化学转化为自身的惯性行为,那么势必可以提升化学的教学成果。由于高中阶段有很多门不同的课程,学生难免会出现喜欢学习某些课程,排斥学习某些课程的情况,不过如果是喜欢的课程那么学得通常会比其它课程好一些。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提升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认知上的思维,建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认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化学课程本身的属性,创设能帮助学生展开科学研究的情境,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化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1.借助平面、电子、网络媒体等来源的新闻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2.借助富有说明意义的演示实验。
3.借助向学生讲解化学发展历程以及重大事件。
4.借助实物、影像、数据、多媒体教学软件等。
三、提升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1.探究性。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将实验作为主要研究方式的探究活动。探究学习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自己从实际接触的现象中发现并提出富于研究意义的问题,然后自己去体会该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领会知识的形成以及应用过程。比如,在进行元素周期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按照教材内容安排学生进行碱金属族各元素之间的共同点与变化规律研究,之后借助对比实验分析钠、钾在与氧气以及水发生反应时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终得到的结论是:钾比钠的活泼性更高。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在学习其它元素族时,学生就能够自己分析各元素的结构以及化学性质,并推出它们之间存在的递变规律,同时自己安排探究方案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才可以使他们自发的总结化学知识,训练发散思维能力,实现学习成果的提升。
2.合作性。
合作性的学习活动通常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优化班级的学习气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社会相处技巧,这种教学方式十分具有创造性和实效性。通常来讲,相对简单的学习内容,学生依靠自己的自学或者教师进行班级教学就可以实现学会的目标;复杂的学习内容,最好使用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比如,在进行粗盐提纯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研究并制定将粗盐提纯的具体操作方案。
3.研究性。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借助亲身的实践积累化学的学习经验,或者适当参与化学的创新学习活动,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科学研究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特有的研究方法,提升自己综合灵活运用已学到的化学知识去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同时提高自己与人交往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教师可以联系化学教材中必修部分的内容,安排学生开展研究性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前面学到的知识。新高中化学教材的课后习题里,有不少可以进行研究性活动的题目,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类题目,安排学生利用课余、假期等时间进行相关的调研、实验,并提交研究报告。
综上所述,想要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成果,教师需要仔细领会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教学的新要求,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适当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尽量营造平等亲切的教学气氛;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吸引学生自发的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来,让他们善于发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奇的问题,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思维发散空间;给他们正面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爱上学习化学,真正参与到化学的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化学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