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引导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引导法 实践教学 实操技能
近几年,国家不断出台措施、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显然我国现在的经济环境非常需要大量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职业中学会计专业教学而言,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引导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
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有以下几点引导学习方法:
一、预习引导
预习是让学生提前感知新知识的过程,可通过学生的自读教材或自查有关资料来完成。教师首先要拟好预习提纲,然后对预习方法进行指导。拟订预习提纲应坚持指导性、启发性的原则。
例如《基础会计》的第一章理论性较强,而且抽象,教师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应多举些实际例子进行启发,使他们理解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作用及意义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对“会计”就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这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解决教学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
二、设疑引导
设疑,即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为进一步引申知识而设疑。所设的内容要与本课讲授的知识密切相关,同时也应是下节课或下几节课教学的重点。教师对疑题的设计既要有启发性又要有一定的深度。
如:在讲授存货这章节时,提出为什么要控制存货的成本?首先让学生思考,继而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派代表上台阐述,然后老师点评、总结。存货成本控制是一种对库存商品进行管理,使商品存量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以内的经济活动。一方面,库存存量过小,会影响企业的销售,造成缺货,同时由于无法保证消费者需求而降低了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库存存量过大,会占用仓库,增加保管费用,占用流动资金,形成资金积压,并且需要向银行支付利息;同时形成库存风险,导致商品滞销易被市场淘汰,带来产品价值损耗和品质损耗。要实现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的最佳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流动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必须加强存货成本控制。如: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等。通过对此关键问题的设疑,讨论与解答为讲授产品成本核算知识奠定了基础。
三、自查引导
自查是指导学生正确地评估自己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即在讲新课之前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默写测验。自查能使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例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快速地默写出会计科目或会计分录,默写出“损益表”的结构及其计算关系等,然后指导学生互相检查、打分,并记入平时成绩。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达到活跃思维、勤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任务驱动引导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如:以当前企业内资金周转不灵,但又急需一笔资金,而向银行贷款又较为困难为例,引出解决资金短缺课题任务。面对这样的问题,要想完成任务,同学们很快想到的就是单位持有的商业汇票所具备的贴现功能,这样针对商业汇票贴现的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时大家急于了解汇票的到期值应如何确定,需要支付的贴现利息有多少?带着这样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汇票的贴现知识就显得及时、生动、有趣了。最后根据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做出记票贴现决策,取得资金,顺利完成任务。这样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不言而喻的,他们不仅学到了有关票据贴现的知识,而且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而教学结果也就突显而出了。
五、讨论引导
讨论是让学生针对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富有启发性问题展开辩论。提出讨论的问题在课堂上讨论,教师再进一步引导,讨论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例如,在讲授会计科目时,可设一套企业的数据和有关经城市道路行车要领济业务问题,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辨别这些经济业务和数据应该属于什么会计要素,并给每笔业务的内容取个名字。通过热烈的讨论,学生加深了对经济业务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讲授新课打好了基础。
六、实证引导
实证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实物,如:从认识原始凭证、填写原始凭证渗透到记账凭证,模拟实操的过程,提高基本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假设很容易就能记住,但却不易理解,如:在发票填写过程中,教师也强调发票要套写以及不同联次的用途,而学生则往往轻视或忽略,而当遇到一笔购销业务时,许多学生就经常会分不清谁是会计核算的主体,发票是谁开出来的,发票的记账联、发票联该由谁使用等等,这些都成了学生心中的疑团。但通过分组实践教学,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而反复强化学生识别、理解和分析原始凭证的能力,就是为正确填制记账凭证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不仅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明确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对某一笔经济业务应该使用哪种会计凭证,需要几张会计凭证才能处理完成,并逐步掌握正确的编制记账凭证的技能,而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实践证明,以上几种引导方法实施后的效果很好。具体表现为:学生的整体会计专业水平提高了。第一,会计科目写错的现象不存在了,测试结果表明能根据原始凭证熟练地写出会计分录的学生占95%;第二,对会计的六要素理解加深加强了,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述语掌握的程度提高了,说外行话的人少了;第三,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提高了,每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模拟实习的习作,评选结果优秀率达85%以上。
关键词:引导法 实践教学 实操技能
近几年,国家不断出台措施、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显然我国现在的经济环境非常需要大量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职业中学会计专业教学而言,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引导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
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有以下几点引导学习方法:
一、预习引导
预习是让学生提前感知新知识的过程,可通过学生的自读教材或自查有关资料来完成。教师首先要拟好预习提纲,然后对预习方法进行指导。拟订预习提纲应坚持指导性、启发性的原则。
例如《基础会计》的第一章理论性较强,而且抽象,教师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应多举些实际例子进行启发,使他们理解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作用及意义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对“会计”就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这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解决教学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
二、设疑引导
设疑,即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为进一步引申知识而设疑。所设的内容要与本课讲授的知识密切相关,同时也应是下节课或下几节课教学的重点。教师对疑题的设计既要有启发性又要有一定的深度。
如:在讲授存货这章节时,提出为什么要控制存货的成本?首先让学生思考,继而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派代表上台阐述,然后老师点评、总结。存货成本控制是一种对库存商品进行管理,使商品存量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以内的经济活动。一方面,库存存量过小,会影响企业的销售,造成缺货,同时由于无法保证消费者需求而降低了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库存存量过大,会占用仓库,增加保管费用,占用流动资金,形成资金积压,并且需要向银行支付利息;同时形成库存风险,导致商品滞销易被市场淘汰,带来产品价值损耗和品质损耗。要实现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的最佳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流动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必须加强存货成本控制。如: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等。通过对此关键问题的设疑,讨论与解答为讲授产品成本核算知识奠定了基础。
三、自查引导
自查是指导学生正确地评估自己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即在讲新课之前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默写测验。自查能使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例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快速地默写出会计科目或会计分录,默写出“损益表”的结构及其计算关系等,然后指导学生互相检查、打分,并记入平时成绩。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达到活跃思维、勤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任务驱动引导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如:以当前企业内资金周转不灵,但又急需一笔资金,而向银行贷款又较为困难为例,引出解决资金短缺课题任务。面对这样的问题,要想完成任务,同学们很快想到的就是单位持有的商业汇票所具备的贴现功能,这样针对商业汇票贴现的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时大家急于了解汇票的到期值应如何确定,需要支付的贴现利息有多少?带着这样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汇票的贴现知识就显得及时、生动、有趣了。最后根据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做出记票贴现决策,取得资金,顺利完成任务。这样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不言而喻的,他们不仅学到了有关票据贴现的知识,而且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而教学结果也就突显而出了。
五、讨论引导
讨论是让学生针对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富有启发性问题展开辩论。提出讨论的问题在课堂上讨论,教师再进一步引导,讨论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例如,在讲授会计科目时,可设一套企业的数据和有关经城市道路行车要领济业务问题,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辨别这些经济业务和数据应该属于什么会计要素,并给每笔业务的内容取个名字。通过热烈的讨论,学生加深了对经济业务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讲授新课打好了基础。
六、实证引导
实证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实物,如:从认识原始凭证、填写原始凭证渗透到记账凭证,模拟实操的过程,提高基本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假设很容易就能记住,但却不易理解,如:在发票填写过程中,教师也强调发票要套写以及不同联次的用途,而学生则往往轻视或忽略,而当遇到一笔购销业务时,许多学生就经常会分不清谁是会计核算的主体,发票是谁开出来的,发票的记账联、发票联该由谁使用等等,这些都成了学生心中的疑团。但通过分组实践教学,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而反复强化学生识别、理解和分析原始凭证的能力,就是为正确填制记账凭证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不仅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明确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对某一笔经济业务应该使用哪种会计凭证,需要几张会计凭证才能处理完成,并逐步掌握正确的编制记账凭证的技能,而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实践证明,以上几种引导方法实施后的效果很好。具体表现为:学生的整体会计专业水平提高了。第一,会计科目写错的现象不存在了,测试结果表明能根据原始凭证熟练地写出会计分录的学生占95%;第二,对会计的六要素理解加深加强了,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述语掌握的程度提高了,说外行话的人少了;第三,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提高了,每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模拟实习的习作,评选结果优秀率达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