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考,江苏卷,题型变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3—0062-03
2011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2题(以下简称11年题)第3问,笔者第一眼看上去似曾相识,原来,该题与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卷第40题(以下简称99年题)在形式上类似,但仔细琢磨后,又觉得二者在命题的立意与体现的考查要求等方面还是有所差别的,呈现出不同的时代气息。
2011年江苏历史高考卷第22题: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
(1932年初版)
材料二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
(民国二十六年版)请回答: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卷第40题:
材料一(1975年3月5日)目前生产的形势怎么样?农业还比较好一点,……工业方面现有的生产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去年一年,工业生产的情况是不好的。
(1975年8月18日)我对工业发展的有关问题讲几点意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整顿企业管理秩序。……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关键是建立责任制。……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都是四五十块钱,这怎么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1975年9月26日)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问、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1975年9月27日)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农业要整顿,_z-,lk要整顿文艺政策要调整、调整其实也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1984年10月10日)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次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
——摘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197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5.1%。农业增长4.6%。这种状况表明整顿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摘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13分)。
要求:内容应包括全面整顿的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评述应成文,无须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
笔者留意到,这两道题涉及的年份正好是江苏2005年新课改前后的两个六年。1999年是老高考历史命题逐渐走向成熟时期,而今年的江苏试卷在借鉴近年来新课程下命题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特色,时代变化赋予历史试卷以不同的色彩。
笔者对比这两道高考试题,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差异明显:
一、灵活度与新颖度区别清晰
1999年题开始彰显开放这一特点,这一年评价洋务运动的题目就是这种趋势的表现。而文字表述题,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准确提取概括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加以准确表达,在当时也是开放性特点的一种体现。命题立意在于考查考生在综合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提取关于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的有效信息。但所列材料提供的主要史实,特别是关于整顿措施的内容比教材更为具体、全面,且并未要求在新的问题情境下独立地实事求是地做出新的历史结论,因而开放性就打了折扣。同时,材料摘自《邓小平文选》和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两个“官方”色彩较为浓厚的著作,基本上体现“一个声音讲话”,不存在角度、时期和体裁等方面的差异,材料内容虽多,但论述集中,且无文字障碍。因此答案的组织在材料中就有较好的信息依托,需要的只是把比较分散的整顿措施联系动乱中的局势加以整合就够了。
相比之下,2011年题在新材料、新情境的取舍上,较为大胆而且理智,准确有效的围绕“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清醒处理。材料既有1932年初版的国语课本,也有民国初年史著,还有民国二十六年县志,准确贯彻了2011年江苏省历史考试说明“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要求。所用材料不但立意新,主题贴近主干知识,而且材料层次清晰,似乎“形散而神不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二、凸显准确与合理运用材料的程度
1999年题设问中的主干语“全面整顿”交代得很明显,同时还要求从其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等主要方面来分析,这既是一种限制,更是一种提示,因为课本对于“全面整顿”内容有所涉及,只要把教材中与该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回忆一下加以表述就差不多了,背诵与记忆的痕迹明显;另一方面,即使课本知识不熟,也不至于无法下手,因为问题设置时,只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实际上只要从材料中归纳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加上题目“无须罗列材料”的提醒,对学生答题产生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这道题在当年高考阅卷中体现出来学生的差别处主要在于措施列举不全。
反思2011年题,问题当中主干语是“陈旭 麓先生提出的观点”,指代不明确导致设问明显增加了思维含量,要求学生提炼出“历史的主题是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联系材料和教材分析中国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等经济的近代化的历程来解决,必须在新的情境下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摆脱了单纯背诵与记忆。
三、在实现历史知识与注重学生
思维特性的结合度上,两者差异明显
虽然同为一道13分表述题,1999年题实际通过“根据以上材料”和“包括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等主要方面”的设问转化成了综合阅读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稍加调动和运用知识就够了。但是,当年不少考生仍依据以往问答题的样式,列点作答,无法表述成文。同时评分标准所提供的评述要点较为教条,远非新的问题情境下独立地实事求是地做出新的历史结论。
2011年试题则体现了“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基于能力立意。这样,一方面既要求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联系材料,又要结合教材,大范围调动与运用知识,且在今年的高考评分标准上也没有具体僵化的限制,从而避免了教材版本不同所带来的局限;另一方面题目还要求做到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考查的能力涉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层次,学生熟记课本知识并不意味着能顺利解决问题,需要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顺应其思维规律逐渐深入来解决问题,注重历史问题设置的渐进性和循序性。
当然,反思新课程前后六年的高考表述题命题风格与立意变化后,还需要一线的实践者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合理应对。一方面我们在课堂教学设置历史问题时,要注意对同一个知识点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设疑,引导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方面去思考理解,得出不同的结论。另一方面,应用“新材料”“新情景”已成历史高考最大特点,这也要求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材料的引用上,讲究实效。
掩卷而思,文字评述题出现在2011年的江苏高考历史卷,不纯粹是“往日重现”,而是新课改形势下的一种新的尝试与超越,值得关注,令人回味。
【作者简介】张健,男,1974年生,江苏新化人,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3—0062-03
2011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2题(以下简称11年题)第3问,笔者第一眼看上去似曾相识,原来,该题与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卷第40题(以下简称99年题)在形式上类似,但仔细琢磨后,又觉得二者在命题的立意与体现的考查要求等方面还是有所差别的,呈现出不同的时代气息。
2011年江苏历史高考卷第22题: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
(1932年初版)
材料二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
(民国二十六年版)请回答: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卷第40题:
材料一(1975年3月5日)目前生产的形势怎么样?农业还比较好一点,……工业方面现有的生产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去年一年,工业生产的情况是不好的。
(1975年8月18日)我对工业发展的有关问题讲几点意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整顿企业管理秩序。……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关键是建立责任制。……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都是四五十块钱,这怎么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1975年9月26日)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问、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1975年9月27日)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农业要整顿,_z-,lk要整顿文艺政策要调整、调整其实也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1984年10月10日)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次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
——摘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197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5.1%。农业增长4.6%。这种状况表明整顿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摘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13分)。
要求:内容应包括全面整顿的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评述应成文,无须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
笔者留意到,这两道题涉及的年份正好是江苏2005年新课改前后的两个六年。1999年是老高考历史命题逐渐走向成熟时期,而今年的江苏试卷在借鉴近年来新课程下命题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特色,时代变化赋予历史试卷以不同的色彩。
笔者对比这两道高考试题,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差异明显:
一、灵活度与新颖度区别清晰
1999年题开始彰显开放这一特点,这一年评价洋务运动的题目就是这种趋势的表现。而文字表述题,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准确提取概括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加以准确表达,在当时也是开放性特点的一种体现。命题立意在于考查考生在综合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提取关于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的有效信息。但所列材料提供的主要史实,特别是关于整顿措施的内容比教材更为具体、全面,且并未要求在新的问题情境下独立地实事求是地做出新的历史结论,因而开放性就打了折扣。同时,材料摘自《邓小平文选》和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两个“官方”色彩较为浓厚的著作,基本上体现“一个声音讲话”,不存在角度、时期和体裁等方面的差异,材料内容虽多,但论述集中,且无文字障碍。因此答案的组织在材料中就有较好的信息依托,需要的只是把比较分散的整顿措施联系动乱中的局势加以整合就够了。
相比之下,2011年题在新材料、新情境的取舍上,较为大胆而且理智,准确有效的围绕“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清醒处理。材料既有1932年初版的国语课本,也有民国初年史著,还有民国二十六年县志,准确贯彻了2011年江苏省历史考试说明“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要求。所用材料不但立意新,主题贴近主干知识,而且材料层次清晰,似乎“形散而神不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二、凸显准确与合理运用材料的程度
1999年题设问中的主干语“全面整顿”交代得很明显,同时还要求从其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等主要方面来分析,这既是一种限制,更是一种提示,因为课本对于“全面整顿”内容有所涉及,只要把教材中与该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回忆一下加以表述就差不多了,背诵与记忆的痕迹明显;另一方面,即使课本知识不熟,也不至于无法下手,因为问题设置时,只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实际上只要从材料中归纳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加上题目“无须罗列材料”的提醒,对学生答题产生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这道题在当年高考阅卷中体现出来学生的差别处主要在于措施列举不全。
反思2011年题,问题当中主干语是“陈旭 麓先生提出的观点”,指代不明确导致设问明显增加了思维含量,要求学生提炼出“历史的主题是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联系材料和教材分析中国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等经济的近代化的历程来解决,必须在新的情境下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摆脱了单纯背诵与记忆。
三、在实现历史知识与注重学生
思维特性的结合度上,两者差异明显
虽然同为一道13分表述题,1999年题实际通过“根据以上材料”和“包括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等主要方面”的设问转化成了综合阅读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稍加调动和运用知识就够了。但是,当年不少考生仍依据以往问答题的样式,列点作答,无法表述成文。同时评分标准所提供的评述要点较为教条,远非新的问题情境下独立地实事求是地做出新的历史结论。
2011年试题则体现了“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基于能力立意。这样,一方面既要求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联系材料,又要结合教材,大范围调动与运用知识,且在今年的高考评分标准上也没有具体僵化的限制,从而避免了教材版本不同所带来的局限;另一方面题目还要求做到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考查的能力涉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层次,学生熟记课本知识并不意味着能顺利解决问题,需要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顺应其思维规律逐渐深入来解决问题,注重历史问题设置的渐进性和循序性。
当然,反思新课程前后六年的高考表述题命题风格与立意变化后,还需要一线的实践者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合理应对。一方面我们在课堂教学设置历史问题时,要注意对同一个知识点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设疑,引导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方面去思考理解,得出不同的结论。另一方面,应用“新材料”“新情景”已成历史高考最大特点,这也要求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材料的引用上,讲究实效。
掩卷而思,文字评述题出现在2011年的江苏高考历史卷,不纯粹是“往日重现”,而是新课改形势下的一种新的尝试与超越,值得关注,令人回味。
【作者简介】张健,男,1974年生,江苏新化人,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