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形势下,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中,其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为现代青少年养成教育提供宝贵养分。本文从养成教育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古代儒家文化对现代养成教育借鉴意义。
关键词:儒家文化;养成教育;青少年;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16-2
“养”初见于《孟子》:“以善养人”,“才也养不才”,“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成”指“成人”、“成器”,即达到教育目标。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从广义上说就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他们的“知、情、意、行”等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蕴涵良好的养成教育的精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背景下,儒家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思想对青少年养成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儒家文化中养成教育内容的现代意义
关鸿羽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指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情、意、行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四大要素。儒家文化中关于‘知、情、意、行’有着精辟的论述,有着广泛的现代意义。
第一,学而知之。“知”是指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判断,正确的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良好养成教育的思想基础。我国古代儒学家非常重视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儒学创始人孔子强调“学而知之”,即“多闻”“多见”“择善”“识之”。《论语·述而》中记载了孔子的话“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孟子在《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北宋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就是要从日常生活中来践行道德规范,他认为“所谓致知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羞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明朝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思想,他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先天道德标准,是人们判断事物的准则。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经济转轨带来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其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部分家庭教育中的溺爱纵容使得很多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和“利己主义”者。因此,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良好养成教育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主张的“学而知之”即通过学习获得良好道德认识的观点历经千年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现代养成教育中值得借鉴。
第二,道德修养。“情”即道德情感,指人们对事物爱憎、好恶的态度。儒家道德修养所追求的是真、善、美的完美境界。正如《论语·大学》开篇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 是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的。儒家的修身思想主要是围绕仁来展开的。孔子把仁视为做人的根本,甚至把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程颢、朱熹、王夫之等人在孔、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前发展了以仁为核心的修身思想。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现代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需要儒家道德教育的回归。儒家思想积极追求理想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强调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达到理想境界;在人生实践中自强自立、奋发有为,成就理想的人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道德修养观倡导积极的处世态度、入世的精神以及讲求奉献的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儒家道德修养观所建立的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主张依靠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行为,反省自律,不仅为人们理解荣辱观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思想理论基础,更是人们行为选择和实践的行动指南。
第三,意志品质。“意”是古代儒学家非常重视的环节,良好的品德与坚强的意志是密切联系的。孔子和孟子都极力追求崇高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精神。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尚志,孟子曾曰:“居天下之广居,走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也是强调坚强意志的主要性。
养成教育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过程就需要坚定的意志品质。这也是儒家思想宣扬的“修身养性”、“内圣外士”的重要构成之一。所谓“士不可不弘毅”,只有在坚定意志为支撑的基础上树立的理想才能达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人志向。
第四,知行合一。“行”即道德行为。古代儒学家重视知行合一,慎言躬行。在《论语》中“子张问行。子日:‘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貂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为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荀子不仅强调学行一致,而且有“行”高于“知”的思想,认为“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明朝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认为“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古代儒学家注重在日常行为中恪守行为规范,将道德要求与自身修养紧密结合,这同样对现代青少年养成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儒家文化中养成教育方法的现代借鉴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代儒学家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在实践中总结和验证的,为我们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循序渐进。
所谓“养成”,即“养”而后成。“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决非一日之功。而“养”的前提是老师的教和引,要教得“勤”,引得“到”,才能养得“成”。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在现代养成教育中存在一些运动式、口号式的教育方式,希望习惯的养成能一蹴而就,那是错误的观点。古代儒家家循序渐进的方法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第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即对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学生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孟子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出了五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儒家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已成为自古到今经典教学原则。
第三,道德践行。
古代儒家学者将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结合起来,强调道德认知和道德践行的统一。明朝王阳明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方法。当今许多青少年中存在只是高谈修养、道德而在生活中却不能践行自己行为,其原因在于我们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只停留于说教阶段,忽视了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素质的引导。所以,现代养成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就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能力。
第四,言传身教。
《论语·子路》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强调的是教师要注意自身修养,树立榜样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仪态、作风、为人处世等表现一方面有利于把枯燥、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从而增强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
儒家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是现代教育一笔博大精深的宝贵财富。教育者应该继承与发展,学以致用,在现代养成教育中将儒家思想的“知、情、意、行”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贵臣.孺家知行思想及其对中学德育意义的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2]张心亮.孺家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焦作师范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3]朱明贤,郑克卿,赵国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教育[J].理论视野,2007(12).
[4]束有鹏.儒家道德思想在青少年品性养成中的现代价值[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5]洪守义.从儒家文化的精华中汲取养成教育的智慧[J].当代青年研究,2008(10).
关键词:儒家文化;养成教育;青少年;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16-2
“养”初见于《孟子》:“以善养人”,“才也养不才”,“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成”指“成人”、“成器”,即达到教育目标。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从广义上说就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他们的“知、情、意、行”等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蕴涵良好的养成教育的精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背景下,儒家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思想对青少年养成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儒家文化中养成教育内容的现代意义
关鸿羽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指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情、意、行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四大要素。儒家文化中关于‘知、情、意、行’有着精辟的论述,有着广泛的现代意义。
第一,学而知之。“知”是指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判断,正确的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良好养成教育的思想基础。我国古代儒学家非常重视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儒学创始人孔子强调“学而知之”,即“多闻”“多见”“择善”“识之”。《论语·述而》中记载了孔子的话“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孟子在《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北宋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就是要从日常生活中来践行道德规范,他认为“所谓致知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羞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明朝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思想,他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先天道德标准,是人们判断事物的准则。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经济转轨带来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其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部分家庭教育中的溺爱纵容使得很多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和“利己主义”者。因此,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良好养成教育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主张的“学而知之”即通过学习获得良好道德认识的观点历经千年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现代养成教育中值得借鉴。
第二,道德修养。“情”即道德情感,指人们对事物爱憎、好恶的态度。儒家道德修养所追求的是真、善、美的完美境界。正如《论语·大学》开篇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 是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的。儒家的修身思想主要是围绕仁来展开的。孔子把仁视为做人的根本,甚至把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程颢、朱熹、王夫之等人在孔、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前发展了以仁为核心的修身思想。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现代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需要儒家道德教育的回归。儒家思想积极追求理想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强调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达到理想境界;在人生实践中自强自立、奋发有为,成就理想的人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道德修养观倡导积极的处世态度、入世的精神以及讲求奉献的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儒家道德修养观所建立的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主张依靠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行为,反省自律,不仅为人们理解荣辱观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思想理论基础,更是人们行为选择和实践的行动指南。
第三,意志品质。“意”是古代儒学家非常重视的环节,良好的品德与坚强的意志是密切联系的。孔子和孟子都极力追求崇高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精神。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尚志,孟子曾曰:“居天下之广居,走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也是强调坚强意志的主要性。
养成教育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过程就需要坚定的意志品质。这也是儒家思想宣扬的“修身养性”、“内圣外士”的重要构成之一。所谓“士不可不弘毅”,只有在坚定意志为支撑的基础上树立的理想才能达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人志向。
第四,知行合一。“行”即道德行为。古代儒学家重视知行合一,慎言躬行。在《论语》中“子张问行。子日:‘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貂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为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荀子不仅强调学行一致,而且有“行”高于“知”的思想,认为“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明朝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认为“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古代儒学家注重在日常行为中恪守行为规范,将道德要求与自身修养紧密结合,这同样对现代青少年养成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儒家文化中养成教育方法的现代借鉴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代儒学家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在实践中总结和验证的,为我们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循序渐进。
所谓“养成”,即“养”而后成。“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决非一日之功。而“养”的前提是老师的教和引,要教得“勤”,引得“到”,才能养得“成”。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在现代养成教育中存在一些运动式、口号式的教育方式,希望习惯的养成能一蹴而就,那是错误的观点。古代儒家家循序渐进的方法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第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即对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学生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孟子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出了五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儒家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已成为自古到今经典教学原则。
第三,道德践行。
古代儒家学者将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结合起来,强调道德认知和道德践行的统一。明朝王阳明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方法。当今许多青少年中存在只是高谈修养、道德而在生活中却不能践行自己行为,其原因在于我们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只停留于说教阶段,忽视了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素质的引导。所以,现代养成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就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能力。
第四,言传身教。
《论语·子路》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强调的是教师要注意自身修养,树立榜样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仪态、作风、为人处世等表现一方面有利于把枯燥、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从而增强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
儒家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是现代教育一笔博大精深的宝贵财富。教育者应该继承与发展,学以致用,在现代养成教育中将儒家思想的“知、情、意、行”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贵臣.孺家知行思想及其对中学德育意义的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2]张心亮.孺家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焦作师范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3]朱明贤,郑克卿,赵国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教育[J].理论视野,2007(12).
[4]束有鹏.儒家道德思想在青少年品性养成中的现代价值[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5]洪守义.从儒家文化的精华中汲取养成教育的智慧[J].当代青年研究,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