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美术写生教学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学习兴趣。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示范,教师讲,学生听,墨守成规这种旧模式教学,这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这样的旧模式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失去兴趣,并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我尝试着“赏—析—练—画”的钢笔风景线描写生教学模式教学,经过实践可见,采取这种教学新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都有所提高,且能使学生在互助、团结的集体氛围中积极向上,树立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
一、 从“赏”中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赏”即欣赏、观摩之意。美术欣赏其实是对一件作品的认识,把握创造者思想意图的过程。钢笔风景画是无色彩的黑白灰世界,其绘画语言是点、线、面、形及形式,欣赏要从这个关键入手,激发学生绘画兴趣,提高观察力,促进思维发展。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先预习,欣赏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让学生读画片刻,再让学生个别的谈谈对作品的初步印象,然后用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主要以什么技法为主?给你带来什么感受?是忧郁的还是快乐的?……这样利于激发学生主观感受,发挥其自主性,表述自己的观点。我尝试着将三个层次(画家、教者、学生)的作品并列展示的比较欣赏法,组织学生观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欣赏画家、教师作品还不如欣赏与学生水平相近的学生优秀作业更有价值。因为水平相近,更适宜他们模仿,更易激起他们争强好胜、奋起直追的心理。其善于模仿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一大特点,利用这点,我先示范风景画中一草一木的画法,让其学到在课堂上觉得枯燥的透视原理及表现方法,让他们一下惊悟过来,怎样的才好看,用什么方法才更好的体现对事物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在欣赏判断过程中深入观察,吸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体验不同类型作品的艺术风格。通过这样的比较欣赏,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和判断力的提高。
二、 在“析”里明了画理,提高审美情趣。
“析”就是指分析作品的构成因素是怎样运用的,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才更有利于作品内涵的表达,从而提高其审美情趣。钢笔画兼有线条和色调造型的长处,点移动的轨迹形成线,由于点的大小不同,移动速度和方向不同,随之产生不同相貌和性格的线条,线条的排列、交叉、重叠的多少形成不同深浅层次的色调,并都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如广西版九年义务教材美术第四册中龙圣明的作品《树》,他在其中很好地运用线条和色调来造型,在分析这幅作品时,引导观察了解线条的平直、流畅、寂静、平坦,线条的竖直给人以高耸、挺立之感,线条的轻掠而过显得十分飘逸,动感强烈且带指向性,线条的顿挫粗壮显得苍劲有力,线条的曲折、蜿蜒富有优雅韵律美感。而黑白灰三个层次色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加强了形的轻重感、软硬感、华丽朴素感、冷暖感及情感倾向。
三、 在“练”中获取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绘画的技能是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培养的,“练”中往往会碰到构图、内容布局等问题,有的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在教学中,我是引导学生面对写生对象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叫他们用假定的横线、竖线、斜线去找位置、找关系,确定主要的描绘对象。“哦!是这样画的。”学生常会这样感叹,其实他们这时已悟出了些门道,我于是及时鼓励学生:“你也能画出这样生动、流畅的线条,不信?试一试吧!”当他们有些拘紧地画出第一条线时,我说:“不错的,就这样大胆画吧!”,“这里用点来画”,“你看其他画法怎样?”一次次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树立了信心,勇敢地迈出了新步伐。钢笔线描不像铅笔画可反复涂改,要用线大胆、肯定、果断。练习中可让他们互相观摩,这样即可学到别人的制作过程及制作技巧,也有利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实践活动。于是学生手下一条条大胆而又有趣的线条跃然纸面,一个个童趣盎然的造型生动地表现出来,成功的喜悦唤醒了他们的信心和尝试的愿望,原来看似高深莫测的画显得浅显容易多了。可见,亲自动手实践,可使学生在主动学习和探索中更快地掌握绘画的一些基本技能,也使学生身心愉悦,并更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从“画”里追求进展,激励创新精神。
艺术贵在创造,钢笔风景线描写生也不例外。风景一般是山水、树木、建筑等部分组成,让学生掌握其表现方法,就要力求“多些简单范例,少点复杂理论”,让学生感到易学好学。学生线描作品一般都需两个小时一气完成,具有天真、自然的美感,但也有所欠缺,毕竟初学阶段还未能认识到该如何表现,所以,在画幅中让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锻炼和升华,这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写生时,无关紧要和不美的要大胆简化、取舍,有时可根据画面所需采取“移植法”来添加画面,写生稿后期处理、加工再创造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学生画得只要有些隐约像什么就加以肯定其创造性,让他们更有信心做下去,画得更细致,同时也使他们不断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其创新精神。
一、 从“赏”中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赏”即欣赏、观摩之意。美术欣赏其实是对一件作品的认识,把握创造者思想意图的过程。钢笔风景画是无色彩的黑白灰世界,其绘画语言是点、线、面、形及形式,欣赏要从这个关键入手,激发学生绘画兴趣,提高观察力,促进思维发展。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先预习,欣赏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让学生读画片刻,再让学生个别的谈谈对作品的初步印象,然后用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主要以什么技法为主?给你带来什么感受?是忧郁的还是快乐的?……这样利于激发学生主观感受,发挥其自主性,表述自己的观点。我尝试着将三个层次(画家、教者、学生)的作品并列展示的比较欣赏法,组织学生观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欣赏画家、教师作品还不如欣赏与学生水平相近的学生优秀作业更有价值。因为水平相近,更适宜他们模仿,更易激起他们争强好胜、奋起直追的心理。其善于模仿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一大特点,利用这点,我先示范风景画中一草一木的画法,让其学到在课堂上觉得枯燥的透视原理及表现方法,让他们一下惊悟过来,怎样的才好看,用什么方法才更好的体现对事物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在欣赏判断过程中深入观察,吸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体验不同类型作品的艺术风格。通过这样的比较欣赏,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和判断力的提高。
二、 在“析”里明了画理,提高审美情趣。
“析”就是指分析作品的构成因素是怎样运用的,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才更有利于作品内涵的表达,从而提高其审美情趣。钢笔画兼有线条和色调造型的长处,点移动的轨迹形成线,由于点的大小不同,移动速度和方向不同,随之产生不同相貌和性格的线条,线条的排列、交叉、重叠的多少形成不同深浅层次的色调,并都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如广西版九年义务教材美术第四册中龙圣明的作品《树》,他在其中很好地运用线条和色调来造型,在分析这幅作品时,引导观察了解线条的平直、流畅、寂静、平坦,线条的竖直给人以高耸、挺立之感,线条的轻掠而过显得十分飘逸,动感强烈且带指向性,线条的顿挫粗壮显得苍劲有力,线条的曲折、蜿蜒富有优雅韵律美感。而黑白灰三个层次色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加强了形的轻重感、软硬感、华丽朴素感、冷暖感及情感倾向。
三、 在“练”中获取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绘画的技能是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培养的,“练”中往往会碰到构图、内容布局等问题,有的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在教学中,我是引导学生面对写生对象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叫他们用假定的横线、竖线、斜线去找位置、找关系,确定主要的描绘对象。“哦!是这样画的。”学生常会这样感叹,其实他们这时已悟出了些门道,我于是及时鼓励学生:“你也能画出这样生动、流畅的线条,不信?试一试吧!”当他们有些拘紧地画出第一条线时,我说:“不错的,就这样大胆画吧!”,“这里用点来画”,“你看其他画法怎样?”一次次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树立了信心,勇敢地迈出了新步伐。钢笔线描不像铅笔画可反复涂改,要用线大胆、肯定、果断。练习中可让他们互相观摩,这样即可学到别人的制作过程及制作技巧,也有利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实践活动。于是学生手下一条条大胆而又有趣的线条跃然纸面,一个个童趣盎然的造型生动地表现出来,成功的喜悦唤醒了他们的信心和尝试的愿望,原来看似高深莫测的画显得浅显容易多了。可见,亲自动手实践,可使学生在主动学习和探索中更快地掌握绘画的一些基本技能,也使学生身心愉悦,并更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从“画”里追求进展,激励创新精神。
艺术贵在创造,钢笔风景线描写生也不例外。风景一般是山水、树木、建筑等部分组成,让学生掌握其表现方法,就要力求“多些简单范例,少点复杂理论”,让学生感到易学好学。学生线描作品一般都需两个小时一气完成,具有天真、自然的美感,但也有所欠缺,毕竟初学阶段还未能认识到该如何表现,所以,在画幅中让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锻炼和升华,这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写生时,无关紧要和不美的要大胆简化、取舍,有时可根据画面所需采取“移植法”来添加画面,写生稿后期处理、加工再创造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学生画得只要有些隐约像什么就加以肯定其创造性,让他们更有信心做下去,画得更细致,同时也使他们不断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其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