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江河《射日》是第三代诗人诗歌美学实验的代表。本文以原始仪式的本质、神话元典、英雄的继承与裂变、文本话语交互的角度为分析方向,探究其内在深层结构与可挖掘的语义潜能。
关键词:英雄;原型;文化母本;话语交互;一项;诗歌实验
在“射日”传说对应的典籍《淮南子.本经》中的书面记载:“逮至尧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鑿齿、九婴、大风、封狶、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狶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在神话中,其人物理想化的客观来源为自然界的力量,如“十日并出”一方面是天干纪日的旬制的外化,另一方面则暗示了作为决定社会赖以生存基础的农业收成最重要自然因素---天气情况的重要性;“焦禾稼”暗示旱灾的严重性,正如荣格在原型理论中解释对世界的某些方面做出反应的先天倾向,归纳出“再生原型、死亡原型、巫术原型、上帝原型、魔鬼原型、太阳原型、月亮原型、动物原型、圆圈原型”等原型类型。
在《射日》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悲剧精神的英雄,但其内在气质的延展却被扩大化,赋予了文化语境与诗人个体心灵裂变与回归的意义。“泛滥的太阳漫天谎言/漂浮着热气/如辞藻/烟尘/如战乱的喧嚣”,作者将无生命的太阳赋予了人的思维,结合江河的创作环境,当朦胧诗的多义性成为“成也萧何败萧何”的双刃剑,诗歌因朦胧走向了鼎盛,也引起陷入了“平台期”的瓶颈,新的标准飘乎无定,作者与读者的双重文化疲惫,促使诗人从“宏大叙事”的风格转型,从美学裂变因“无父性”陷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困境走向追溯元典文化的突破。诗中意象组合、情感蕴含的大开大阖,“团团火焰的红色大弓射中了他,穿过他的/生命、激情与奇遇/那破灭的年纪荡然烧成/一片沉寂的废墟”,“他起身做了他应该做的/如今他常无形地来到中午的原野/昆虫禽鸟掀动草波有如他徐行漫步”,“山巅的青崖/天空的极顶/太阳慢慢旋转/---饱满彤弓/永祭英雄辉煌的沉静。”根据弗莱“文学是移位的神话”的观点,原始人的幻想欲望受到压抑,神话趋于消亡,但它“移位”于文学继续存在。原型意象作为神话原型中潜藏人类深层意愿的可传播和交流的单位构成人类整体文学经验的基本因素,原型意象由三大意象群组成,即神启意象、魔幻意象、类比意象(天真类比的意象、自然和理性类比意象、经验类比意象)。神启世界和魔幻世界表明某种恒定不变的事物,如极上的天堂与极下的地狱,天地之间是自然秩序的循环,自然循环的上部是传奇与天真类比世界。因为运动类型表现为传奇中的上下运动和经验的上下运动,向上是喜剧的运动,向下是悲剧的运动。
通过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型”分析《射日》与神话传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格雷马斯借鉴普罗普的功能行动说,并把其七个行动范围简化为三组对立素,即“主体”与“客体”、“施者”与“受者”、“帮手”与“对手”。借鉴此模型,然后抽析出《淮南子.本经》与《射日》中的基本行动素。通过两者的对比,其共同点是主体与客体均为“后羿”与“太阳”,表明其烘托对象均为战胜自然的英雄。不同点是《淮南子.本经》中的“施者”与“受者”为自然外部对象,由于中国古代史诗创作作品数量少、思想意蕴不深、叙事角度平面单一的先天不足与针对其的训诂典籍少、统治主流不重视的后天劣势,加之中国传统文学叙事策略重教化启蒙的集体观而轻性灵独抒的个人观,致使其中的后羿只停留在“行动伟大”而未深入心灵人格的表面化,与“为民除害”、“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化;而《射日》中的“施者”与“受者”则深入英雄复杂立体的内心世界,“十个太阳把他架在火上烘烤/十个太阳野蛮地将他嘲弄/他像野兽,围着自己逡巡”,当革命宏大的热情褪去,受众群体的心态处于迷茫期,诗人的“顶层设计”尚未建构完成,“摸着石头过河”便只能在黑暗中做着无定的摸索,传统的抽离社会存在复杂性的英雄标准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变迁,只能取其“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具有普适性的基本构成内核,加之以内心化、平民化的时代特质。
其次,对神话传说与现代诗歌的共同核心意象“太阳”进行分析。根据荣格的“太阳”原型的观点,“太阳”多指以父权为代表的权威概念,如君主、僭主、天空、雄鹰、生殖神,一方面以仁慈慷慨赋予万物生命灵性,另一方面以专治风行的行动范围牢牢置于控制之下。其对应的代表是“母性—大地”的“月亮原型”。
综上所述,《射日》以中国传统元典神话与史诗为母本,既继承了其关于“英雄”等意象集体无意识的普遍认知,又结合反政治化、追求个体心灵和思想的第三代诗人特征,体现文本话语的双重交互性,实现了诗歌美学由“传统裂变”向“与传统平衡”的另一种回归。
参考文献:
[1]姚文放.文本.话语.主体:文学传统与交互世界.中国学术期刊网.
[2]陈大为.现代神话史诗的英雄转化与叙事思维.
关键词:英雄;原型;文化母本;话语交互;一项;诗歌实验
在“射日”传说对应的典籍《淮南子.本经》中的书面记载:“逮至尧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鑿齿、九婴、大风、封狶、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狶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在神话中,其人物理想化的客观来源为自然界的力量,如“十日并出”一方面是天干纪日的旬制的外化,另一方面则暗示了作为决定社会赖以生存基础的农业收成最重要自然因素---天气情况的重要性;“焦禾稼”暗示旱灾的严重性,正如荣格在原型理论中解释对世界的某些方面做出反应的先天倾向,归纳出“再生原型、死亡原型、巫术原型、上帝原型、魔鬼原型、太阳原型、月亮原型、动物原型、圆圈原型”等原型类型。
在《射日》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悲剧精神的英雄,但其内在气质的延展却被扩大化,赋予了文化语境与诗人个体心灵裂变与回归的意义。“泛滥的太阳漫天谎言/漂浮着热气/如辞藻/烟尘/如战乱的喧嚣”,作者将无生命的太阳赋予了人的思维,结合江河的创作环境,当朦胧诗的多义性成为“成也萧何败萧何”的双刃剑,诗歌因朦胧走向了鼎盛,也引起陷入了“平台期”的瓶颈,新的标准飘乎无定,作者与读者的双重文化疲惫,促使诗人从“宏大叙事”的风格转型,从美学裂变因“无父性”陷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困境走向追溯元典文化的突破。诗中意象组合、情感蕴含的大开大阖,“团团火焰的红色大弓射中了他,穿过他的/生命、激情与奇遇/那破灭的年纪荡然烧成/一片沉寂的废墟”,“他起身做了他应该做的/如今他常无形地来到中午的原野/昆虫禽鸟掀动草波有如他徐行漫步”,“山巅的青崖/天空的极顶/太阳慢慢旋转/---饱满彤弓/永祭英雄辉煌的沉静。”根据弗莱“文学是移位的神话”的观点,原始人的幻想欲望受到压抑,神话趋于消亡,但它“移位”于文学继续存在。原型意象作为神话原型中潜藏人类深层意愿的可传播和交流的单位构成人类整体文学经验的基本因素,原型意象由三大意象群组成,即神启意象、魔幻意象、类比意象(天真类比的意象、自然和理性类比意象、经验类比意象)。神启世界和魔幻世界表明某种恒定不变的事物,如极上的天堂与极下的地狱,天地之间是自然秩序的循环,自然循环的上部是传奇与天真类比世界。因为运动类型表现为传奇中的上下运动和经验的上下运动,向上是喜剧的运动,向下是悲剧的运动。
通过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型”分析《射日》与神话传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格雷马斯借鉴普罗普的功能行动说,并把其七个行动范围简化为三组对立素,即“主体”与“客体”、“施者”与“受者”、“帮手”与“对手”。借鉴此模型,然后抽析出《淮南子.本经》与《射日》中的基本行动素。通过两者的对比,其共同点是主体与客体均为“后羿”与“太阳”,表明其烘托对象均为战胜自然的英雄。不同点是《淮南子.本经》中的“施者”与“受者”为自然外部对象,由于中国古代史诗创作作品数量少、思想意蕴不深、叙事角度平面单一的先天不足与针对其的训诂典籍少、统治主流不重视的后天劣势,加之中国传统文学叙事策略重教化启蒙的集体观而轻性灵独抒的个人观,致使其中的后羿只停留在“行动伟大”而未深入心灵人格的表面化,与“为民除害”、“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化;而《射日》中的“施者”与“受者”则深入英雄复杂立体的内心世界,“十个太阳把他架在火上烘烤/十个太阳野蛮地将他嘲弄/他像野兽,围着自己逡巡”,当革命宏大的热情褪去,受众群体的心态处于迷茫期,诗人的“顶层设计”尚未建构完成,“摸着石头过河”便只能在黑暗中做着无定的摸索,传统的抽离社会存在复杂性的英雄标准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变迁,只能取其“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具有普适性的基本构成内核,加之以内心化、平民化的时代特质。
其次,对神话传说与现代诗歌的共同核心意象“太阳”进行分析。根据荣格的“太阳”原型的观点,“太阳”多指以父权为代表的权威概念,如君主、僭主、天空、雄鹰、生殖神,一方面以仁慈慷慨赋予万物生命灵性,另一方面以专治风行的行动范围牢牢置于控制之下。其对应的代表是“母性—大地”的“月亮原型”。
综上所述,《射日》以中国传统元典神话与史诗为母本,既继承了其关于“英雄”等意象集体无意识的普遍认知,又结合反政治化、追求个体心灵和思想的第三代诗人特征,体现文本话语的双重交互性,实现了诗歌美学由“传统裂变”向“与传统平衡”的另一种回归。
参考文献:
[1]姚文放.文本.话语.主体:文学传统与交互世界.中国学术期刊网.
[2]陈大为.现代神话史诗的英雄转化与叙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