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然而至的雪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0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林寺
  这一年春节,我没有回到街道上。当然,我没有与家人一同过1968年的春节不全是因为她。但是,当得知她也不打算回家过年后,我对我此前的决定不再犹疑。
  雪,无声地下着,整整三天了。站在队屋前,四野白茫茫一片。
  除夕是在贫农代表家过的。借着雪光回到队屋里,一头钻进了被窝,枕着从村子里传来的零零落落的鞭炮声,在烛光下读屠格涅夫的小说《木木》。哑巴盖拉新把绑上石头的小狗木木捧在手里,闭上眼,一松手,小狗无声地沉入海底……
  我很快就睡着了。那时候我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失眠。那一夜,我似乎什么都不曾想:我的父母,那条石板路街道,那个四面透风的阁楼,以及被人押着站在大街上向毛主席请罪的父亲。
  第二天的早饭仍是在贫农代表家吃的。吃过早饭,我决定去她那里。
  其时,她正坐在火桶里,在织一团毛线。
  所有的知青都回去了,唯独剩下我们俩。我感觉自己就是荒岛上的鲁滨孙。
  她的眼光热热的,有一团雾气。她说,我就想着你会来。说着,递给我一块火桶板。火桶本不大,现在,一下子塞进去四条腿,就再也没有其他空间了。好在很快就暖和了,温暖代替了一切,也代替了那一刻的拘谨。有一刻,我伸进火桶布内的手触到她的膝盖,就像触到一只小兽,立即就缩开了。
  她问我在贫农代表家吃了什么,我说了,我也问她在队长家吃的什么。到底她吃的比我好。她说,队长家的腊肉很香,但她没好意思多吃。她伸手打开一只铁鼓,抓出几块炒米糖在火桶布上。我也不客气,捡了一块塞进嘴里。但我不能吃得太多,这是必须的。很想说点什么,以打破彼此的尴尬。要知道此前我们从没有这样近距离地接触过,甚至都没有单独说过一句完整的话。现在,竟挤坐在一只小小的火桶里,膝盖不得不挨在一起。诺亚方舟,是的,我们是在诺亚方舟上,彼此温暖着。身体是暖的,心也是熨帖的。她织着毛线,偶尔针头相互滑过时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夸张。我总想找点话说,但却总是找不出合适的话题。她也是。过了一会儿,她把织了一半的围巾卷成一团,叹了口气,说,长到十八岁,第一次没在家过年。说时,眼红红的。我说我也是,接着又是沉默。我料到她这一刻究竟想到了什么,也知道她为什么同样不肯回到街道上与家人共度这个一年一度的春节。但我不愿去想这些,也不愿说。窗外的雪还在无声地下着,她把那团毛线随手丢在身后的床上,把手伸进了盖得密密的火桶布。现在,四只手,都在黑暗中。我们看不见它们,但分明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就像四只小兽,各自瑟缩着。
  时间过了很久,我的手触到她的,轻轻地一触。我一把就捉住她,捉住那只小兽。她挣脱着,感觉只是出于本能,很快就驯服了。现在,那只小兽就这样被我紧紧地捏着,捏在我的手里。火桶里的暖气很大,手心湿湿的,不知道是她的汗湿到了我,还是我的汗湿到了她。似乎都能感觉到彼此的心跳,也感觉到彼此的尴尬,谁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好。到底还是她首先打破这尴尬的沉默,她说,我们去竹林寺吧,去给老尼拜年。我说好的,手心里仍是湿湿的。
  一股雪粉扑进屋里,拍打在我的脸上,禁不住打了一下寒颤,却有一种被解放的感觉。那一年,我二十岁。
  我们走进那片竹林,天陡然暗了。雪仍在下着,只是比早上小得多。雪落在山野上,打在竹子上,四野一片沙沙之声。我们的脚踩在冻雪上,咔嚓咔嚓。没有料到的是,一团雪打在我的猴帽上,又一团雪打在我的后背。她靠在一棵竹子上,握着两团雪,嘿嘿地笑着。我也不示弱,抓起一团雪朝她扔过去。我们跨过雪坑,在竹林里追逐着,大声地叫着,沙哑地、胡乱地唱着时尚的语录歌。终于抓住她,捉住一只胳膊,将她扭到身后,动作之猛,连我都没有料到。她哎哟了一声,说,你干什么呀,你扭痛我了。她的脸红红的,从她的嘴里哈出来的热气有一股青草的气味。我喘着气,说,你逃得比兔子还快,逃得比兔子还快。我反复地说着这一句话,只想时间就这样停滞了,永远地停滞着。我开始拉她,动作十分粗野。她挣扎着,力气大得无法想象,并且叫着,你不要这样,不要这样。终于被她挣脱了,她飞快地跑着,这一次真的比兔子还要快。遂想起她在学校跑道上穿着红色的运动衣,颀长的双腿飞快地跑过一圈又一圈。我们爬过一处处山坡,越过一片片竹林,跨过一根根被雪压倒的竹子,一直跑到竹林的尽头。
  其实,我只要认真地追赶,会再次将她的一只手捉住,并且像刚才一样扭到她的身后,让她的脸在我的目视下红得真切,红得透亮。但那一刻我失去了追赶她的勇气。这样的结果是,我们都累瘫了,各自倒在身后的竹子上,大口地喘气。
  此前已有人说我们俩在谈恋爱。但我们都竭力地申辩着,感觉那简直就是在对我们污蔑。我们怎么会谈恋爱呢?怎么会?怎么会?我相信,靠在另一根竹上的她也在想:怎么会?怎么会?
  但此刻我在想,为什么不会?为什么不会?
  刮来一阵风,山野呼啸着,竹子上的冻雪大块大块地落下来,打到我的猴帽上,打在我的脸上。汗湿的内衣冰冷地贴着后背,一阵狗吠传到竹林里,我眼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那片竹林里。方才的一切,仿佛一场虚妄的梦。我靠在竹子上,很想掉头就走,回到我的队屋里,一头钻进被窝,去会屠格涅夫,去会盖拉新和木木,但我还是跟着她进了这座古老的竹林寺。
  我来过这里,寺旁有一块断残的碑,是王阳明的《竹林寺记》。
  说是寺,却没有了菩萨,也没有佛。老尼与另一个年龄相仿的老太坐在火桶里,盖着火桶布,老尼的徒弟大明在厨房里忙碌着,有一股热气从厨房里传来。
  大明认出了她,她们打着招呼。老尼说,在这里吃饭吧?那意思再明显不过,老尼并不希望我们在这里叨扰她。但我们还是坐下来,在那张烧着炭炉的八仙桌旁坐起来。炭炉里汤水沸跳着,炖的是一锅干菜老豆腐,另有一碗霉豆渣,一碗腌萝卜角,以及一小碟豆腐乳。饥饿比什么都来得现实,我忘记了刚才的失落,忘记了在她面前应有的矜持,那餐饭我吃得狼吞虎咽,我分明感觉到老尼那眼光里对我的不满。
其他文献
1  去凤凰,是二零一六年秋天的事。我等这个秋天等了很久。生命中所有秋天流淌的河,都没有去凤凰的秋天这样辽阔又忧伤。我是一个迟到的朝圣者。“朝圣”是一个大词,但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在众声喧哗的人世,灵魂时常流离失所,我庆幸曾在许多不眠之夜,在沈从文密致绵长的描述中,一次次与凤凰在纸上相逢。此后,这片剽悍而充满原始柔情的土地在我梦里筑城而居,沱江水静静流逝,吊脚楼千年不腐,那些热烈鲜活的生命,流淌
期刊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当代乡土叙事在两个面向上发展比较迅速:一是逐渐走向宏大叙事,很多作家愿意在更加宏阔的视野上来审视当代乡村变化,愿意在类的意义上挖掘工业化背景下的乡村生存状态;二是逐渐走向反思叙事,愿意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比较、对立中来达到省思和批判的目的,以期获得更富有启蒙意味的身份立场。这种趋势的出现,固然是作家的担当意识使然,也是现代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在作家创作中的必然反映。
期刊
祖籍广东的我刚来广东的时候,发现粤人的确有些不同:一是“念旧”,在南方琳琅满目的水果档口,脐橙出产地长大的我,惊讶地发现澳门水果商人会特意标榜自己卖的是“旧橙”。崇尚鲜甜口味的我,不得不沉下心来体会旧橙里不声不响、细长婉转的清甜;在茶楼,他们最中意的是陈年普洱茶的醇厚,而不是新茶的鲜爽。后来我得知“去年”在粤语中是“旧年”,在一直追逐新思想的我看来,这种对旧的品鉴态度无疑散发出一种沉稳的气度。二是
期刊
看 客  如今,中国有不少“看客”。此类人等,既不可兴邦,也不会亡国,但却是牛背虱子一般的存在。  他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看。路边老人跌倒了,他在看;他人遭遇不幸了,他也在看;還有什么交通堵塞、两口子打架、邻里纠纷,东边少了一只鸡,西边丢了一只鸭,都是他热衷光顾的地方。在看中,他幸灾乐祸地说东道西;在看中,他骂政府,骂社会,骂他人。看客们永远都是饶有兴致的,手环抱于胸前,看着、说着、站着、笑着。有
期刊
大约数年前,听说郭明辉在创作“脂城”系列小说,这自然让人很期待。现在面市的《一壶酒》,显然是其中的一篇。尽管以《一壶酒》命名,但可能只是作者的障眼法——它不止是一个普通的酒友的故事,更是一部“分享艰难”的作品。  对于熟悉作者创作背景的读者而言,《一壶酒》中的“脂城”和“东门”不难找到现实的原型。郭明辉笔下的脂城——合肥,其东门一带在上个世纪厂房林立,成为远近闻名的工厂区。和许多城市的工厂区一样,
期刊
一搬到新的办公室,宝玲就挫骨似的迷上了朝南的一段飘窗。这里窗台宽大,玻璃透亮,初夏的阳光细白如雪;向窗外极目远眺,远山如黛,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纵横交错的街道车水马龙,沸腾的城市生活尽收眼底,而城市特有的嘈杂喧嚣在这里却又隐隐的十分遥远;尤其特别的是,宝玲的办公单元就紧挨着窗台,枣红的办公桌面和仿古原木窗臺心照不宣地浑然一体,厚实低调却又掩不住奢靡张扬。对面的主管毛根对此显然也是很满意,隔着低低的单
期刊
埂上金银花  无意看到朋友收着很多花卉的图片,其中两幅是金银花的,一幅花开金色,一幅花开银色。眼下初冬,花事寥落得很,见到此花,都觉得暮春初夏遥远如隔世,又想起来老家塘埂上曾有一株虬壮的金银花,那真的是隔世之感了。  那时候,我们家还很穷,父亲是瓦匠,母亲起早贪黑在地里忙,家务奶奶照顾着。他们自然顾不上整理庭院,我家门前也极少栽种花木,看别人家院子里各种花开,羡慕极了。  门前的小池塘,常年干涸,
期刊
上网查阅资料,偶然间发现黄山市旅游委员会发布的一条微信“寻找最美春天——山水牯牛降”里,开篇引用了父亲写的一段文字——“青山有情常醉我,诗心一半在祁门”,那本《天女花》诗集里的诗,多半是蘸着牯牛降的云雾写出来的。  从这样的诗句中,不难看出读出父亲对皖南山水的挚爱。  诗歌一直伴我成长。家里书橱里满满当当的尽是书,尤以诗集诗选为多,我常常翻阅。自我儿时记事起,父亲就是《安徽文学》杂志社的诗歌编辑,
期刊
是春天了!绿色最初染上杨柳的枝头,那绿其实不是绿,是一种偏向绿色的鹅黄。当鹅黄的芽苞绽放出叶片时,绿便会一点一点的深起来,于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里的二月是农历,换成现在的公历,便是3月了。3月里有个节气叫“春分”,春分时节,是春天的正中间,所谓“仲春”是也。初春太早,乍暖还寒,人们还未脱下棉衣,树木也还不敢长出嫩叶。到了春分时,春天才真正到
期刊
1  老头子今天有点异样,说是早上听到了乌鸦叫。他老是叹气,反复讲,妞妞怎么才12岁,什么时候才能给她找工作。  老头子在中医院调理心衰,看起来状态不错呀,怎么总说丧气话。我叫他别胡思乱想,他伸出三个手指,说,我今年73。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老去。  老头子年轻的时候生活苦,后来条件好了没几年,变成三高,犯过两次脑梗,心脏也不好,楼里楼外的人都说,这老头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了。但我总觉得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