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所有科目中在相对时间内提升幅度最小也是最难出成绩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个人的领悟能力。而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使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中的“命题——批改——点评”模式非常的死板,容易限制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得不“戴着镣铐跳舞”,从而倍加感受到作文的枯燥无味,甚至丧失对作文、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就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以及初中学生学习作文的基本能力,对当下的初中作文教学模式做针对性的探讨,并提出以下三点要求。
一.初中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强大的、源源不断的内驱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摆脱思想上条条框框的限制,并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中,从而展示出学生该有的创造性。初中学生的思想未成熟,学习生活较为单一,作文所表达的旨意不可能有多深刻、多现实,然而他们有各自的性格特征,有自身的新奇思想。他们会有一些需要宣泄的情绪,亟待在作文中得到释放,期望被他人理解并接纳。
因此,必须在尊重学生、以其个性特点为中心的前提下进行作文教学。这就要求:1.联系时代背景。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联系时代背景,引起学生共鸣并从而产生好奇心,以学会从生活中探求新的问题,进一步联系时代特色来审题。这样不但很容易确立学生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主体思想,在审题中也很少产生偏题走题的现象。2.“反过来走走”,要求学生不被传统的思维定势所限制,从反面来思考并切入作文。作文提倡“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要想让作为出新意、与众不同,不能按照通常的做法从正面审题。如果舍弃从正面进攻,改而从反面切人,往往很快就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这样符合了初中学生的叛逆思想,并将其转化为正面积极的作文创作思想,两全其美。3.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初中学生处在“想入非非”的年纪,是开拓思维的好时机。抓住这个时机,思维由点及面,可以开阔立意的思路,由此及彼,有利于找到较理想的有新意的主题。这样就有了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观点。
二.初中作文教学应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少走弯路
初中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思维模式,这要求语文教师在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并使之避免一些容易产生的误区。这就要求:1.教师必须做好本职工作,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深厚的文学素养。在饱览全书的基础上掌握充分的作文技巧和知识,真正达到“范例文章信手拈来”的境界。并且,要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行文中出现的一些缺陷和错误,并对其进行修正和引导。2.组建以教师为带头人的学习研究小组。初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作文基础,对待一系列的问题和事物往往会有自己的理解和主张。教师可以针对此,组建学习小组,围绕某个主题或者命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而集思广益,在讨论中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之间产生共鸣,甚至可以做到产生有别于他人的想法。在选择材料上也能趋于充实丰满,在谋篇布局上更加完整新奇,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表达欲。
三.采取由仿及创的教学方法,提倡作文源于生活、源于经典
一味要求学生只求创新、阻止学生模仿已有经典是不正确的。多数初中学生并没有很多生活经历,很难凭空写出真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章,更别提有所创新了。在此,教师应端正自己的观念,切莫将学生与作家相比,更何况有些作家是在所谓的“抄袭”、“临摹”中出名的。教师应强调学生学习现有的经典作品,不可依样画瓢,但求习得其神髓(内涵、主旨、立意)、脉络(谋篇布局)和血肉(辞藻、表达方式),“聪明地模仿”、“有创意地模仿”,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又可以达到锻炼学生行文的目的,从而撷取作文读写结合的成果。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处理好师生关系,充分发扬教师的带头作用,真正调动起学生行文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和发散性思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真正地学好作文、爱上作文。
王士利,教师,现居山东泗水。
一.初中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强大的、源源不断的内驱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摆脱思想上条条框框的限制,并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中,从而展示出学生该有的创造性。初中学生的思想未成熟,学习生活较为单一,作文所表达的旨意不可能有多深刻、多现实,然而他们有各自的性格特征,有自身的新奇思想。他们会有一些需要宣泄的情绪,亟待在作文中得到释放,期望被他人理解并接纳。
因此,必须在尊重学生、以其个性特点为中心的前提下进行作文教学。这就要求:1.联系时代背景。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联系时代背景,引起学生共鸣并从而产生好奇心,以学会从生活中探求新的问题,进一步联系时代特色来审题。这样不但很容易确立学生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主体思想,在审题中也很少产生偏题走题的现象。2.“反过来走走”,要求学生不被传统的思维定势所限制,从反面来思考并切入作文。作文提倡“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要想让作为出新意、与众不同,不能按照通常的做法从正面审题。如果舍弃从正面进攻,改而从反面切人,往往很快就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这样符合了初中学生的叛逆思想,并将其转化为正面积极的作文创作思想,两全其美。3.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初中学生处在“想入非非”的年纪,是开拓思维的好时机。抓住这个时机,思维由点及面,可以开阔立意的思路,由此及彼,有利于找到较理想的有新意的主题。这样就有了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观点。
二.初中作文教学应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少走弯路
初中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思维模式,这要求语文教师在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并使之避免一些容易产生的误区。这就要求:1.教师必须做好本职工作,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深厚的文学素养。在饱览全书的基础上掌握充分的作文技巧和知识,真正达到“范例文章信手拈来”的境界。并且,要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行文中出现的一些缺陷和错误,并对其进行修正和引导。2.组建以教师为带头人的学习研究小组。初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作文基础,对待一系列的问题和事物往往会有自己的理解和主张。教师可以针对此,组建学习小组,围绕某个主题或者命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而集思广益,在讨论中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之间产生共鸣,甚至可以做到产生有别于他人的想法。在选择材料上也能趋于充实丰满,在谋篇布局上更加完整新奇,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表达欲。
三.采取由仿及创的教学方法,提倡作文源于生活、源于经典
一味要求学生只求创新、阻止学生模仿已有经典是不正确的。多数初中学生并没有很多生活经历,很难凭空写出真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章,更别提有所创新了。在此,教师应端正自己的观念,切莫将学生与作家相比,更何况有些作家是在所谓的“抄袭”、“临摹”中出名的。教师应强调学生学习现有的经典作品,不可依样画瓢,但求习得其神髓(内涵、主旨、立意)、脉络(谋篇布局)和血肉(辞藻、表达方式),“聪明地模仿”、“有创意地模仿”,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又可以达到锻炼学生行文的目的,从而撷取作文读写结合的成果。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处理好师生关系,充分发扬教师的带头作用,真正调动起学生行文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和发散性思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真正地学好作文、爱上作文。
王士利,教师,现居山东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