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师,他的许多作品都堪称杰作。但是,如果我们将他的作品和别的名著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他作品中许多地方留下模仿名著的痕迹。虽然有的痕迹比较模糊,有的甚至已经让大手笔的鲁迅化用得天衣无缝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找出其中的蛛丝马迹。鲁迅出神入化的模仿不仅没有影响他作为文学大师的高大形象,而且让他的作品更具表现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因此,研究鲁迅作品中的模仿艺术对目前中学作文教学会有很大的启示。
先看两段文字:
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选自鲁迅《故乡》
上面两段文字写同一件事——让孩子给陌生人行礼。曹雪芹的《红楼梦》写成“作揖”;鲁迅的《故乡》写成“打拱”。用词不同,内容一样。两段文字都采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曹雪芹的《红楼梦》写板儿使用的动词是“躲”,鲁迅的《故乡》写水生使用的动词是“贴”。使用的动词不同,意思相近。两段文字都表现未曾见过大世面的农村儿童初见生人时的害羞和胆怯,两个孩子最终都不曾给陌生人行礼。但读者心中却永远留下了两个鲜活的少儿形象。
两段文字如此惊人相似,我们难免要问:闰土的儿子水生的身上会没有刘姥姥的外孙板儿的背影?作为“半个”(名家戏称)读懂《红楼梦》的鲁迅写作《故乡》刻画水生时难道会疏忽曹雪芹《红楼梦》里关于板儿的那段文字?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红楼梦》二十五回中赵姨娘“一面伸出两个指头来”与马道婆的嘁嘁喳喳和鲁迅文章中长舌妇伸出指头在彼此面前比划时的嘁嘁喳喳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分析了。
于德龙、张悦群两位老师撰文认为:“模仿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源,也是创造的基础与条件。”
模仿无处不在。
幼儿模仿大人的言行,逐渐学会了说话、走路;
模仿鸟飞,人类研制出了飞机;
模仿鱼游,人类研制出了潜艇;
模仿青蛙活动,人类研制出了水陆两栖舰;
……
那么,鲁迅作品中的模仿给中学作文教学怎样的启示呢?
再简要了解一下鲁迅的文学之路。
略微了解鲁迅的人都知道,鲁迅并不是从小就立志从事文学创作的。他早先学的是路矿,然后立志学医,再后来“弃医从文”并一直在文学路上走到人生的终点。鲁迅立志要用文学来救国的时候,已经是20多岁的大龄青年了。如果我们强词夺理说他少年得志,是文学天才,那显然是不符合史实的。既然他并非天才,那鲁迅成为一代文学大师的秘诀在哪里呢?笔者认为,鲁迅炽热的爱国情怀是他成功的内动力,也是内因,而他早年的阅读积累以及他立志走上文学道路后对中外名著的刻苦研读是第二个原因,也是重要原因。
鲁迅身逢乱世,他所处的时代没有现今五花八门的“作文写作辅导班”,鲁迅没有机会接受所谓的“写法指导”,更不会得到所谓“名师”传授的写作秘方。所以,鲁迅的创作只能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苦读、深悟尤其是模仿就成为他必不可少的选择了。
大师尚且需要模仿,我们中学生当然更需要借助模仿来提高写作水平。理由有三。
第一,模仿简单易学。
模仿只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这对初学写作或者写作水平不高的人来说,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笔者在执教鲁迅先生的《社戏》时,曾就此作过尝试。《社戏》中有这样一段:“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这段文字写得非常精彩,把平桥村一群热情好客又本领高强的少年写活了。教学中,我问学生:这段文字很传神,原因是什么?学生轻松回答:是因为作者准确地运用了一系列动词。
为此,我让学生回忆自己母亲中午或晚上回家做饭前后的情形,模仿这一节文字运用动词的特点写一段话,表现母亲或勤劳或利索的特点。有的学生这样写道:“中午,我回到家刚坐到沙发上拿起电视遥控器,就看见母亲也开门进屋。她瞪着我吼‘又看电视了?不能看会书吗?’,边吼边熟练地换了拖鞋,并随手把外套甩到沙发上,然后急匆匆向厨房走去,边走边捋起衣袖。只见她麻利地将米洗净放到电饭煲里蒸着,三下五除二摘掉韭菜上的枯叶。几声水响接着几声‘沙沙’声后,就听见炒锅里‘滋滋’的热油声。我洗完手还没走到饭桌前,母亲就端出午餐第一道菜——韭菜炒鸡蛋……”
这段文字,刻画母亲中午到家既匆忙又利索的特点。学生习作中个别动词还可以再锤炼,有些动词的表现力离大师的水平还差得很远。不过,学生显然也学会了选择动词来描写人物了,这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事。如果不是模仿大师的作品,纵使老师把写作理论讲得再多,也未必能收到如此良好的效果。
也许有人会指出:模仿应该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事,中学生不该再停留在模仿的层次上。此言有理,却不符合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现状。近些年,作文教学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客观地说,教训多于经验。各种作文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各种作文教学名词琳琅满目,各种作文教学技法、秘笈满天飞,种种所谓的“优秀作文选”摆满书店的货架。在这种种热闹非凡的浮华之后,却是中学生作文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呈下降趋势的现实。造成这种乱象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浮躁的世风让很多师生变得急功近利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他们想着“短平快”,想在极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效益,静不下心来看名著,更不愿意静心深思、咀嚼名著。有的人一味地追求各种作文“速成法”,不愿从最简单、最易学的“模仿”入手去指导或写作文。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必然导致写作教学穷途末路。对此,许多专家都曾尖锐地批评并给予过正确的指导。如山东东明县第一中学邢新锋先生就曾疾呼“还作文以‘自由身’”!邢先生猛烈抨击了时下作文教学中一些舍本求末的作法,言之切切!笔者在此不作复述。
第二,模仿可以加深对名著的理解,提高阅读水平。
模仿时,模仿者必然要对名著仔细阅读,反复揣摩。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多和思考的不断深入,对作品的理解便逐步加深。如前所述,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名著,并在真正的写作实践中去模仿名著精彩的写作方法,包括揣摩名著的选材方法、用字方法、表现手法等等。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写作水平,还能进一步加深对所读名著的理解。如果我们硬说作文教学有捷径,模仿就是作文教学及写作的捷径。它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甚至多雕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实在应当向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学习。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屡屡看到诸多文学名著的背影,自然可以想见他当年静心苦读古今中外名著的情形,也自然理解他能把《红楼梦》定为“人情小说”的原因了。这一精辟的结论甚至被后来的“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极力推崇(见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第三,模仿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模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举个例子来说明。在NBA打球的中国篮球巨星姚明的绝活是跳起后仰投篮和勾手上篮。如果你是教练,在指导篮球爱好者练习打球时让他们模仿姚明,学员一定会很有兴趣且模仿得有鼻有眼,虽然达不到姚明的水平,但就每个运动员本身来说,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但如果你不这样做,仅向学员讲姚明的起跳时机、起跳角度、后仰角度、手腕动作等等这些既抽象又艰深的运动学理论,效果一定不如指导他们模仿好。写作教学同此理:让学生多看经典作品,多模仿经典作品。教师少讲深奥的写作理论,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这一点对初学写作的人特别是写作水平偏低的中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当然,模仿也应避免走入误区。首先,模仿是“学着做”,而不是“搬过来”。如果把模仿看成是照抄照搬,那必然陷入机械模仿的泥潭,踏进模仿的第一个误区,从而断送教师的教学事业,也葬送学生的前程。其次,模仿,属方法论范畴的概念,不是写作的最终目的。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手段,也可以说是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如果谁把模仿看成是目的,必然踏上为方法而方法的怪圈,从而跌进模仿的另一个深渊,纵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将无所作为。
姜学先,语文高级教师,长期致力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及作文教学研究,现居江苏东海。责任编校:左晓光
先看两段文字:
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选自鲁迅《故乡》
上面两段文字写同一件事——让孩子给陌生人行礼。曹雪芹的《红楼梦》写成“作揖”;鲁迅的《故乡》写成“打拱”。用词不同,内容一样。两段文字都采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曹雪芹的《红楼梦》写板儿使用的动词是“躲”,鲁迅的《故乡》写水生使用的动词是“贴”。使用的动词不同,意思相近。两段文字都表现未曾见过大世面的农村儿童初见生人时的害羞和胆怯,两个孩子最终都不曾给陌生人行礼。但读者心中却永远留下了两个鲜活的少儿形象。
两段文字如此惊人相似,我们难免要问:闰土的儿子水生的身上会没有刘姥姥的外孙板儿的背影?作为“半个”(名家戏称)读懂《红楼梦》的鲁迅写作《故乡》刻画水生时难道会疏忽曹雪芹《红楼梦》里关于板儿的那段文字?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红楼梦》二十五回中赵姨娘“一面伸出两个指头来”与马道婆的嘁嘁喳喳和鲁迅文章中长舌妇伸出指头在彼此面前比划时的嘁嘁喳喳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分析了。
于德龙、张悦群两位老师撰文认为:“模仿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源,也是创造的基础与条件。”
模仿无处不在。
幼儿模仿大人的言行,逐渐学会了说话、走路;
模仿鸟飞,人类研制出了飞机;
模仿鱼游,人类研制出了潜艇;
模仿青蛙活动,人类研制出了水陆两栖舰;
……
那么,鲁迅作品中的模仿给中学作文教学怎样的启示呢?
再简要了解一下鲁迅的文学之路。
略微了解鲁迅的人都知道,鲁迅并不是从小就立志从事文学创作的。他早先学的是路矿,然后立志学医,再后来“弃医从文”并一直在文学路上走到人生的终点。鲁迅立志要用文学来救国的时候,已经是20多岁的大龄青年了。如果我们强词夺理说他少年得志,是文学天才,那显然是不符合史实的。既然他并非天才,那鲁迅成为一代文学大师的秘诀在哪里呢?笔者认为,鲁迅炽热的爱国情怀是他成功的内动力,也是内因,而他早年的阅读积累以及他立志走上文学道路后对中外名著的刻苦研读是第二个原因,也是重要原因。
鲁迅身逢乱世,他所处的时代没有现今五花八门的“作文写作辅导班”,鲁迅没有机会接受所谓的“写法指导”,更不会得到所谓“名师”传授的写作秘方。所以,鲁迅的创作只能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苦读、深悟尤其是模仿就成为他必不可少的选择了。
大师尚且需要模仿,我们中学生当然更需要借助模仿来提高写作水平。理由有三。
第一,模仿简单易学。
模仿只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这对初学写作或者写作水平不高的人来说,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笔者在执教鲁迅先生的《社戏》时,曾就此作过尝试。《社戏》中有这样一段:“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这段文字写得非常精彩,把平桥村一群热情好客又本领高强的少年写活了。教学中,我问学生:这段文字很传神,原因是什么?学生轻松回答:是因为作者准确地运用了一系列动词。
为此,我让学生回忆自己母亲中午或晚上回家做饭前后的情形,模仿这一节文字运用动词的特点写一段话,表现母亲或勤劳或利索的特点。有的学生这样写道:“中午,我回到家刚坐到沙发上拿起电视遥控器,就看见母亲也开门进屋。她瞪着我吼‘又看电视了?不能看会书吗?’,边吼边熟练地换了拖鞋,并随手把外套甩到沙发上,然后急匆匆向厨房走去,边走边捋起衣袖。只见她麻利地将米洗净放到电饭煲里蒸着,三下五除二摘掉韭菜上的枯叶。几声水响接着几声‘沙沙’声后,就听见炒锅里‘滋滋’的热油声。我洗完手还没走到饭桌前,母亲就端出午餐第一道菜——韭菜炒鸡蛋……”
这段文字,刻画母亲中午到家既匆忙又利索的特点。学生习作中个别动词还可以再锤炼,有些动词的表现力离大师的水平还差得很远。不过,学生显然也学会了选择动词来描写人物了,这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事。如果不是模仿大师的作品,纵使老师把写作理论讲得再多,也未必能收到如此良好的效果。
也许有人会指出:模仿应该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事,中学生不该再停留在模仿的层次上。此言有理,却不符合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现状。近些年,作文教学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客观地说,教训多于经验。各种作文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各种作文教学名词琳琅满目,各种作文教学技法、秘笈满天飞,种种所谓的“优秀作文选”摆满书店的货架。在这种种热闹非凡的浮华之后,却是中学生作文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呈下降趋势的现实。造成这种乱象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浮躁的世风让很多师生变得急功近利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他们想着“短平快”,想在极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效益,静不下心来看名著,更不愿意静心深思、咀嚼名著。有的人一味地追求各种作文“速成法”,不愿从最简单、最易学的“模仿”入手去指导或写作文。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必然导致写作教学穷途末路。对此,许多专家都曾尖锐地批评并给予过正确的指导。如山东东明县第一中学邢新锋先生就曾疾呼“还作文以‘自由身’”!邢先生猛烈抨击了时下作文教学中一些舍本求末的作法,言之切切!笔者在此不作复述。
第二,模仿可以加深对名著的理解,提高阅读水平。
模仿时,模仿者必然要对名著仔细阅读,反复揣摩。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多和思考的不断深入,对作品的理解便逐步加深。如前所述,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名著,并在真正的写作实践中去模仿名著精彩的写作方法,包括揣摩名著的选材方法、用字方法、表现手法等等。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写作水平,还能进一步加深对所读名著的理解。如果我们硬说作文教学有捷径,模仿就是作文教学及写作的捷径。它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甚至多雕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实在应当向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学习。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屡屡看到诸多文学名著的背影,自然可以想见他当年静心苦读古今中外名著的情形,也自然理解他能把《红楼梦》定为“人情小说”的原因了。这一精辟的结论甚至被后来的“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极力推崇(见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第三,模仿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模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举个例子来说明。在NBA打球的中国篮球巨星姚明的绝活是跳起后仰投篮和勾手上篮。如果你是教练,在指导篮球爱好者练习打球时让他们模仿姚明,学员一定会很有兴趣且模仿得有鼻有眼,虽然达不到姚明的水平,但就每个运动员本身来说,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但如果你不这样做,仅向学员讲姚明的起跳时机、起跳角度、后仰角度、手腕动作等等这些既抽象又艰深的运动学理论,效果一定不如指导他们模仿好。写作教学同此理:让学生多看经典作品,多模仿经典作品。教师少讲深奥的写作理论,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这一点对初学写作的人特别是写作水平偏低的中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当然,模仿也应避免走入误区。首先,模仿是“学着做”,而不是“搬过来”。如果把模仿看成是照抄照搬,那必然陷入机械模仿的泥潭,踏进模仿的第一个误区,从而断送教师的教学事业,也葬送学生的前程。其次,模仿,属方法论范畴的概念,不是写作的最终目的。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手段,也可以说是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如果谁把模仿看成是目的,必然踏上为方法而方法的怪圈,从而跌进模仿的另一个深渊,纵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将无所作为。
姜学先,语文高级教师,长期致力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及作文教学研究,现居江苏东海。责任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