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段衔接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3”培养试验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高中人才培养方式而实施的改革。试验学校分为市级统筹类和区级普通类。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自2016年实施“1 3”培养试验,已招收四届试验班学生,课程建设日臻成熟,培养模式逐步完善,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通过探索实践,我们发现课程体系的构建、知识领域的拓展与评价方式的科学制定,是确保“1 3”培养试验班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状态的根本保障。
  培养目标立足长远发展
  培养目标的确立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主动成长”,又要在原有育人目标“让每位同学明确个性发展方向,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培养自身科学和人文素养及能力,为人生发展奠基”的基础上有所拔高,充分彰显“1 3”培养试验的独特优势。
  在试验班生源质量显著提升的背景下,确立的培养目标是以体验式阅读和思维能力培养为有效的课程载体,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健康身心、科学思想、人文情怀的综合人才,实现学生长远、持续地发展。
  课程体系注重核心素养
  “1 3”培养试验班主要通过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是强调培养解决现实社会和生活问题所必需的能力,在完成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智力建构和综合能力提升,通过能力培养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二是注重课程整合的项目式学习,在学科融合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沟通交流、信息分析等能力和分析、比较等思维水平的提升,针对各学科最重要、最核心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的竞争力。
  1.立足核心素养,优化课程结构
  “1 3”培养试验班课程结构囊括基础学科、特色发展、综合实践和学生成长四大类课程,从不同维度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综合素养。
  基础学科类课程以国家必修课程为基础,进行课程整合,循序渐进,确保学生通过基础学科课程的学习,顺利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实现高考应达到的学科要求。特色发展类课程是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和类别的课程,包括选修课、俱乐部课程、自主招生课程、竞赛课程和大学先修课程等门类,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实际获得。综合实践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同时包含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学生成长类课程旨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2.初高整体规划,构建课程体系
  “1 3”培养试验班课程打破初高中的学段界限,立足于新课标和学校的优势学科,分三个阶段进行整体规划。
  第一阶段:初三年级采取“基础 综合 选择”的模式。在上学期完成初三课程的基础上,下学期通过小专题的形式进行高中综合能力的前移拓展,构建初高衔接课程。
  第二阶段:高一、高二年级采取“基础 特色 发展”的模式。实行跨年级的书院制,通过活动在课程选择、大学专业选择等方面实现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积极影响。学生进行高中必修基础学习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按照自己未来发展方向选择学习。
  第三阶段:高三年级采取“特色 发展 高考”的模式。个性专长特色更加突出、明晰。同时,在教师系统的知识建构和应试规范训练的指导下进行升学备考。
  3.加强学科实践,丰富学生活动
  学科教学中注重拓宽学生的視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科前沿,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实践活动。以下仅以语文和物理学科为例。
  语文学科凸显阅读与写作,注意与社会现实链接思考。初三一年的时间,在整本书经典阅读中,学生前期通过精读、个人批注分享、人物分析展示、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中期进行分组排剧演绎,后期撰写研究论文。专题阅读一是给学生推送专题相关阅读材料,为学生构建立体阅读资料库;二是要对所读的内容有思考,从阅读中汲取解决现实问题思想和方法。
  物理学科强化思维能力。初三上学期完成义务教育九年级要求的全部课程,同时将与高中相联系的电学部分拓展至高中程度。初三下学期一是开设初高衔接理论课,知识体系覆盖物理必修一,利用学案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并推进教学;二是开设物理实验探究课,进行重要实验仪器的组装,对需要实验支撑的重要物理规律进行实验探究。
  评价方式注重过程监控
  评价方式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期中期末成绩占60%,过程性成绩占40%。终结性评价: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评价,在高一、高二年级,每学段可获得相应学分,录入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过程性评价:从评价内容上,注重出勤、听课、讨论、发言等学习过程评价;从评价主体上,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元评价;从评价方式上,实现作业、课题研究、行为观察等多样化评价;从评价载体上,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档案,设计过程性学习评价表格,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通过四年三个学段的科学规划,“1 3”培养试验在培养学生思维、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拓宽学生视野和关注解决现实问题等方面,呈现出喜人的发展态势,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范例与模式。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立项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北京市教委‘1 3’培养模式教育改革试验项目的创新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BCA16057)的研究成果
  编辑 _ 汤灏
其他文献
编者按:从年轻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这一路,不平凡。成长路上,有信念的引领,也有专业的探索,有榜样的力量,也有内心的坚守。为了探寻特级教师的成长轨迹,为更多教师插上飞翔的翅膀,从2013年开始,本刊于每年教师节推出“寻找飞翔的轨迹”特别策划。这些年,我们聚焦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优秀从信念开始”“一切皆有可能”“用理想激發‘洪荒之力’”等主题。今年,我们聚焦“坚守”,发现那些坚守在最需要的地方的特
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面授教学和在线网络化教学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提高教育实效。既要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体现学生作为认知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行政统筹,构建混合式教学的路径与空间。第一,注重平台建设,打通硬件资源,如铺设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网络安全门户、搭建综合应用平台、汇集多元优质资源等。第二,注重进行管理设计,东城区形成了两个体系,分别是管
本次新课标最大的两个变化,一是凝练了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二是基于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研制了学业质量水平。对于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新课标中这样阐述:高中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1]以往的高中历史学业评价,虽然有课标中的三维目标和内容标准,但在各省
一种艰难而带风险的尝试,我们往往比作第一个“吃螃蟹”。然而,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新闻媒体适应新时期、如实反映改革时代的报道,比第一个吃“螃蟹”难度更大:在经历了长时期极左浪潮的冲击后,我们经常还会陷入“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尴尬境地。因而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闻媒体要冲破计划经济报道陈规,探求市场经济的新主题时,往往需前思后想、小心翼翼地摸着石头过河。尤其是在财经报道领域,成果的取得往往蕴
201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和深化首都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立足教育督导重点任务,强化监督监管,在健全体制、创新机制、构建体系、改进模式方法等方面均取得新进展,督政、督学、评估监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任务,跨区域协作开局良好,教育督导工作法制化、专业化
林晓光 编译    1971年,中国通过开展“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使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和人民消除敌对,走向和解。30多年前,我作为日本共同通讯社报道中国情况的主要记者,有幸亲身经历并首先报道了中美开展“乒乓外交”这一重大外交事件。    惊鸿一瞥,重大新闻    事情还得从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l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说起。自从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决定在日本举行第3l届世界乒乓球锦
巍巍宝塔,滚滚延河,延安这座庄严雄伟的古城,曾令多少追求光明的进步人士向往不已,曾令多少进步青年不远万里争相投奔。1940年,国统区《塞上风云》摄影队利用远赴塞外拍摄外景的机会,突破重重困难取道延安。他们在延安有哪些独特的见闻,延安带给他们怎样的心灵震撼呢?    突破困难取道延安    1940年1月初,由著名作家阳翰笙编剧的表现民族团结抗战的电影《塞上风云》,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属下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蒋介石不甘偏安孤岛一隅,时刻想重返大陆再造“中华民国”的大一统之梦。其在台湾的基本政策除了竭力维护“中华民国”在国际上的“正统”地位之外,就是要将台湾建设为巩固的“反共复兴”基地,为“反攻大陆”做准备。但是,从一开始,蒋介石的“反攻复国”种种企图就一直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和百般阻挠。虽然冷战初期美国将台湾纳入西太平洋战略防御线的重要一环,承担着“防御”台湾的主要责任,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书,于2009年9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学者金冲及教授研究中国历史50年多年的总结之作、心血之作,也是近现代中国史研究方面的世纪之作。该书记录了百年中国的苦难与奋斗、光荣与梦想,可以说是一部关于20世纪中国历史的鸿篇巨著。该书出版后,受到许多学者的好评。现摘录几段,以飨读者: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奎松评论
中考改革趋势下,各学科都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我们在思考,借助何种形式能让经典走进学生心灵?传统文化在学科教学中和语文的关系更密切,在语文经典阅读方面,学校进行了创新性的拓展——引进北京曲剧《四世同堂》剧目,建设“北京曲剧进校园”课程。  2014年以来,学校已有四届学生参加排演,每季公演后,都深深震撼了观看学生的心灵。每届学生都演得十分专注和投入,举手投足之间,饱满而有神韵。如第一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