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晚清乡绅的50年日记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山西省赤桥村,居住着一位名叫刘大鹏的举人。刘大鹏曾经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以失败告终。他坚持写了50年日记,存世200余册,成为今天人们了解那个年代的重要历史资料。
  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以刘大鹏留下的日记为核心材料,完成了一本微观史著作《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她在书中描绘了刘大鹏作为儒者、孝子、商人、议政者、农民不同身份状态下的人生景况,讨论了中国在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动荡中下层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生活困难、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由此而来精神的折磨与坚守。
  2015年4月18日上午,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彼岸书店举办了一场读书沙龙,沈艾娣教授与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世瑜共同与读者进行了交流。

为什么关注刘大鹏


  之所以选择刘大鹏这个人物,沈艾娣在活动现场表示:“其实当时不是我自己想要做刘大鹏的传,这是科大卫老师给我的意见。”科大卫现在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任及讲座教授,曾经是沈艾娣在牛津大学读博士时的导师。在科大卫教授的建议下,沈艾娣选择了学术界较少关注的内陆地区,将山西乡绅刘大鹏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对象。1996年,沈艾娣首次来到山西省赤桥村进行田野调查,并在接下来几年的考察中丰富了刘大鹏的生活细节。
  此外,沈艾娣对于存在于历史中的个人生活经历的持续关注,也是她能够写好刘大鹏的原因之一。沈艾娣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像现代化这样的宏大主题非常重要,但真正能够引起我兴趣的是这些概念如何在人们现实生活中发生作用。这是我个人愿意阅读的历史作品,所以我也尝试写这样的历史故事。”

刘大鹏写日记的初衷


  刘大鹏最开始写日记是在1891年,当时他在一家做票号和贸易的富家坐馆授徒。刘大鹏写日记没多久,就阅读了曾国藩家书。刘大鹏十分敬仰曾国藩,他将曾国藩的留下的修身规范抄录在自己的日记里。刘大鹏的日常处事也严格按照曾国藩的要求来执行,“日省,早起,每读一书则读毕,每日读史十页,记日记,写下每日所得”,诸如此类。
  “刘大鹏写日记时,希望自己的日记能像曾国藩日记那样被出版,这是他最大的愿望。”沈艾娣在活动现场这样说。她认为“在刘大鹏的日记里,写给别人的书籍和记载私事的日记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区别”。刘大鹏不仅仅是在写日记,也是在为自己创造一个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身份认同。
  最开始,刘大鹏就是按照曾国藩的思想来写日记。为了让自己的日记能够保存下来,刘大鹏定下具体的规则,日记一定要用正楷书写,记录所有“己身、己心和言语之恶”,并且立志终身不间断地写日记。随着岁月的流逝,刘大鹏的日记上也逐渐记满了他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到镇上看戏,天空中飞过的飞机,这些都成了刘大鹏日记中的内容。这种日记已经背离了曾国藩训导的写作规范,却成为今天我们窥探那个时代普通人生活的重要资料。
  北大历史系教授赵世瑜认为,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刘大鹏的传记,了解到在那个转折的年代,像刘大鹏这样的普通人,是怎样经历这些时代的转折与变化的。
  刘大鹏留下的远不止是日记。在他房间的木橱里,有超过400卷手稿。除了日记还包括两百多卷其他作品,有方志、游记、诗文、家谱、家规,甚至还有重修防洪堤的规划。刘大鹏对方志很感兴趣,并且编纂了《晋祠志》,这是他最珍爱的个人作品。刘大鹏在《晋祠志》中所写的《梦醒子》,是他的一篇自传。“梦醒子”也被刘大鹏用作笔名,这个笔名源自于让他态度转变的一个梦。在那场梦里,刘大鹏遇到了一位外表貌似中国道家神仙吕洞宾的老人,通过老人的教诲和点化,刘大鹏在梦醒之后感悟到一种与现实稍作疏离的人生态度,并将其嵌入自己的儒家价值观里,似乎更能清醒地看到“儒家道德秩序的脆弱和复杂”。

从微观的角度进入历史


  同时,沈艾娣在《梦醒子》的序言提到,自己的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微观史的范例:“对一个相对不为人知的个体生命进行细致的研究,旨在展现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世界。”在写作之初,沈艾娣的导师科大卫就建议她采取微观史的写作方式,因为“在历史叙事里,伟人常限于伟大的领袖、作家和思想家——这当然是一个过度的简化。刘大鹏并不属于其中任何一项。当他年轻时,他曾希望自己成为大人物,但像多数人一样,他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微观史这一文类肇端于研究早期近代欧洲的社会史家,他们挖掘早期近代法国和意大利的丰富档案资料,来了解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他们作品的另一大特点在于他们对叙事的运用。史家通过档案来展开特殊事件背后的故事,或是考察原本籍籍无名的个人的生活,而读者跟随着作者的笔端。这些书读起来很有趣,将读者带入故事之中,但它们也处理更广阔的主题。它们并不是案例研究——通常的案例研究会用一个例子证明、证伪或者推演一个更大的理论。相反,它们通过对人类生活和动机的具体分析来颠覆已经被接受的历史,揭示理解过去的别样途径。”
其他文献
当我们唱着这首雄壮与悲壮相融的歌“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时,内心深处都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慨。当时间转盘的指针指向五月之时,我们会条件反射一样,在记忆的底片上搜索并曝光那场“8.0级撼世大地震”的每一个瞬间。一个月前,尼泊尔更为猛烈的地震再次令我们惊惶不已唏嘘不已……仅仅几十秒,加德满都12处世界文化遗产便毁之一旦……强大的天灾面前,渺小的人类再次变得不堪一击。  人类文明有史以来,伴随着地球的各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十年了。今年,中国政府将对抗战给予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隆重纪念,那么从历史主义观点看,我们今天究竟应该怎样纪念抗战与二战呢?  回想八十四年前,即1931年9月18日,中日两国在东北发生军事冲突,日军乘机侵占沈阳,进而占领东三省。翌年,东北全境沦陷,日本扶植前清废帝溥仪粉墨登场,成立满洲国,中日第二次战争由此开始。  “九一八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
期刊
在2015年4月的第3周,A股新增开户数300多万,股市的又一个疯狂期来临了。  股市不仅出产百万富翁,还出产段子。比如经典的段子是,公交车上的大妈也开始讨论股市了,那么股市又离暴跌不远了。这种说法表面上有道理,但暗含着某种优越感,似乎大妈就不配买股票似的。其实,一个健康的股市,是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的。或者说,在现代社会,股票已是除了现金、存款之外较有力的金融工具,在有些发达国家,很多人都没存款,
期刊
暗箭伤人这个成语,意为偷偷放冷箭伤人,其引申义自然是指那些喜欢背地里搞阴谋诡计的人。而此语的出处,颇有意思——春秋第一美男子与一员老将因争夺兵车引发了血案。  这春秋第一美男子,名叫公孙阏,字子都。对于其美色,《孟子》云:“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诗经》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尤令人羡慕的是,此君出身郑国贵族世家,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郑国大夫。
期刊
在1950年10月,作为部队摄影记者,刚满20岁的孟昭瑞主动请缨,奔赴朝鲜战场。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孟昭瑞11次赴朝,从战争第一阶段中美两军现代军事史上的第一次交锋的云山战役,到第二阶段惨烈异常的上甘岭战役,再到1953年7月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他和他的相机都在现场,定格下了一帧帧珍贵的历史瞬间。  孟昭瑞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战地记者,许多妇孺皆知的历史时刻也是由他记录下来的:北平入城式
期刊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毛线还是个时髦、新潮的产品,市场上的毛线多为英国的“蜜蜂牌”、日本的“麻雀牌”等,中国自己还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产品。“提倡国货,挽回利权”是当时很多国人的心声,“抵羊牌”毛线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  “抵羊”由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出品,创始人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1898年,宋裴卿出生于山东省益都县(今青州市),自幼受教会学校教育,后就读于燕京大学。1918年,宋裴卿未及毕
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只有十个字的辞职信所引发的共鸣和调侃,又一次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迫于现实的无奈展露无遗。  为理想一搏,还是留下来上班挣钱供房子,这种困惑和选择,如同规矩的人内心里偶有的促狭,总会借着机会冒芽。它最大的意义,是在自由隐逸的话题周期性沉寂后,借着热点的名义,把无数浑浑噩噩的人又狠狠地刺激和撩拨了一番。  去年在微信朋友圈传疯的一篇名为《借山而居》的文章
期刊
当1977年,北京长安街沿途的高音喇叭里传出 “恢复高考”的那一刻,我们民族的命运就改变了方向。但那一刻,身在历史之中的人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重大意义:个人重拾了理想和目标,民族走上了复兴的轨道。作文  1977年,厦门大学的高等教育学教授谢作栩,还在福建宁化县安远乡插队。在乡里,听说恢复高考了,一个老乡的孩子便去报名。不久,贴着照片、盖着革委会大红印章的准考证发到家里,全家人以为这就是考中
期刊
一说到科举,很多人都会想到八股文,甚至将二者完全划上等号。作为古代中国的一种官僚选拔制度,科举自隋唐创制,到明清渐臻完备,历时千余年,其考试科目、内容和方式均几经嬗变,终成作茧自缚之态,在上世纪初轰然崩塌。唐代:科举成就的唐诗辉煌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唐武宗会昌年间的进士赵嘏对唐太宗利用科举制度收揽人才的感叹。据说,唐太宗站在皇宫的正(南)门上,悄悄地望着一干神色喜悦的进士,
期刊
曾任新加坡总理、新加坡最高领导人,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于2015年3月23日凌晨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1岁。  李光耀为中国人所津津乐道,不仅仅在于他政治地位与作为,还因为他身上的中国血统——其曾祖父是客家人,于1862年从广东大埔南下。在那个年代,很多客家人迫于生计,远下南洋务工淘金,及至扎根南洋。  在中国近代史上,“下南洋”是一场持续多年蔚然壮观的移民潮,与史上的“闯关东”“走西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