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

来源 :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KAII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了。
  三年来他没打过一个电话,她也没联系他。因此,当她决定去一趟——事情早就尘埃落定之后去一趟,她自己也吓一跳。从昆明上长途大巴,四小时,经安宁、楚雄直达下关。再打出租车前往洱海边的才村码头。她记得三年前的时间地点,也记得他最后一条短信:“你在哪儿?”
  下关到丽江的一级公路又宽又直,路边开满金灿灿的油菜花,沃野百里,粉墙黛瓦的大理白族民居散落其间;再远些,隐约可见洱海,像一块灰色毛毯;风还有些凉,而且硬,带来泥土和油菜花的香气;通往才村的水泥公路窄窄的,焦黑的水牛出现了,犄角比她想象得还大。她在路口下车,路边一条小河,水流清澈;河畔的油菜花因距离太近而颇不真实。三年前,他一定站在这里,焦灼打量每一辆出租车、大客车、中巴车甚至马车。那条短信比约定时间晚了近四十分钟。他一定气坏了,不,应该是深深的绝望。后来一个电话也没打过。她知道这种滋味。就像在没完没了的隧道里摸索前进。没有光,一点也没有。
  她不能确定这一趟该不该来。
  还是往里开吧,看起来码头挺远。司机人不错,很肯定地说,“三四公里哩,你一个人,不有办法走。”车速很慢,沿途碰见几条大狗,几个荷锄的农民,一伙骑车狂飙的孩子;村口是砾石铺地的小广场。她下了车,拖着箱子往里走。才村的格局很简单,窄窄的水泥路一插到底,两侧白族民居飞檐斗拱,像冰山一般庄严;越往里房子越多,人也越多。她向一位小卖店店主打听,有没有“两点钟”客栈。对方回答,有,然后告诉她怎么走。她一阵惶惑,不敢相信真的来了。几分钟后,她已经站在它面前:院墙高高的,大门方方正正;院中探出半人高的芭蕉花。她的心怦怦跳。是芭蕉花。就像“山猫”后院。显然,他抄袭了它。
  进门,院里有淡淡香气,木桌铺着深蓝的大理扎染。时间真像书中所写,突然慢下来了。一个扎着碎花头巾(不是扎染),穿一双红色耐克的小伙子迎上来,笑着问她,“你好,一个人?”
  “是。”
  “有大床房,也有标间。”他的牙真白。一口北京片子。太年轻了,三十不到吧。
  她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扑通,扑通。
  “请问,李果——”
  对方又笑了,“你姓刘?”
  她忽然喉头发紧。
  “是的。我刘盐。”
  “李果早说过你。太早了。三年前。”
  “他呢?”
  小伙子说,“两点钟”最早是李果当家,可不到仨月就撤了,回北京。小伙子从他手里接过来继续经营,生意不好不坏。“我们从前一个剧组的。他制片我摄像。”
  她隐约听见洱海的浪涛声。沉重。破碎。
  “才三个月?”
  “嗯,生意不好做。”
  “那他现在……?”
  “很久没联系啦。还干电视呗,全国各地跑。”
  “一次也没回来?”
  “没有。”
  她挑了看得见洱海的标准间,大落地玻璃窗,外面水草丰茂,她不太清楚是不是芦苇。她想仔细问问年轻的客栈老板——他过去的同事,又难以开口。晚饭是在村口一家小饭馆吃的,大理酸辣鱼,海菜汤,一小碗米饭。差点要了梅子泡酒。店家看她一个人,索性免费送她满杯。酒味香甜,要是放开还能喝很多。回到“两点钟”,院子四角挂起大理白族特有的牛皮纸灯笼,光线如暮色般青黄。小伙子坐院子里,桌上热气腾腾,她嗅到陈年普洱茶的香气。
  他请她喝茶。
  “这地方还行?”他说。
  “就你一个人?”
  “还有个帮手,本地姑娘。来来,我给你介绍。”
  姑娘身材很好,黑T恤、蓝牛仔裤,头发长长的,打着卷。小伙子说,“这是阿米,忙着谈恋爱呢。才村码头,风高浪急,一不小心掉海里喂鱼。”姑娘冲他吐舌头。他对阿米说,这位是李果朋友,刘姐。阿米有些吃惊,客套几句着急往外走。她问他,阿米认识李果?他说,才村一带,谁不认识李果?北京来的嘛,开客栈的本来就少。
  “当年,李果狠狠骂我了吧?”
  小伙子摇头,“只说你放了他鸽子。”
  “就这些?”
  “没多说。他说,你是他昆明的朋友。”
  她不相信他就说了这些。
  三个月。他只呆了三个月。
  原以为这一趟能在“两点钟”见他。她做好了一切准备,比如头一句话应该是,“我来了。”而不是“你还好?”现在,都落了空。就像拍片的时候舞美灯光道具服装全齐了,主演突然缺席。
  不是无缘无故选了大理。他们头回约见的地方是昆明海埂边的“山猫”——紧靠滇池,更大的落地玻璃窗,窗下有长椅,院里种满紫绿色的芭蕉花。他们坐在窗前眺望滇池,像呆在山洞里向外窥探。李果偏瘦,穿套头衫、休闲西服和笨重的金色高幫皮靴。丈夫王重从没这么穿过。王重从来不是一个讲究吃穿的男人。
  “五百里滇池,”她指着外面,点点渔火与灯塔幻光来回交错,“现在一百里不到。”
  “我以为是洱海。”他笑了。“大理洱海?”
  “对。大理。比滇池漂亮多啦。”
  “去一趟?”
  “这次不行,预算不够。下次吧。”她说。
  “那就下次。”他说。
  那天他们吃了昆明家常菜,喝了“山猫”自酿酒。滇池边黑灯瞎火,他们来到后院长椅上。有点冷,晚风中的丝丝臭味竟有奇异的腥甜。他吻她时她觉得这气味恰到好处,眩晕的快感差点撂倒她,像一记闷棍。
  短片进展顺利,讲一个女人爱上有妇之夫导致其妻自杀的俗套。眼下,这类短剧很火。他是北京合作方的制片代表,当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阴差阳错干了制片。事实证明他干得不坏,前后三十来部短片上过央视,还攒过一个纪录片跻身威尼斯影展。在拍摄第三者与有妇之夫发生关系的下午,剧组早早收工返回驻地——一家为节省开支安排的小旅馆,墙壁、大堂黑乎乎的,床铺简陋,地板很脏。就这么一个地方,就在弥漫着浑浊臭味的小房间里,最初的犹豫后害怕就像滇池浪涛一样撤退了,他们如饥似渴,像要把对方活活吞下。之后,更深的如滇池般辽阔的负罪感让他们抱得更紧。   他有老婆孩子。当然。老婆是幼儿园老师,儿子初二,刚到叛逆期。他就像个多余人。也难怪,他全国各地跑,一部戏接一部戏,呆北京的时间太少了。某种意义上,他说,我被流放了。
  流放。
  必须说说他的腿。她去机场接他那天就发现他一瘸一拐,他告诉她,刚从黄山拍戏下来,在莲花峰摔了一跤,“骨裂。”他吻她的时候,她的手不由自主伸向他结实的伤腿——缠着绷带,药味刺鼻。似乎是这条腿才让她沦陷的,如果他好好的,完整无损,她还会带着些许怜悯接受他吗?
  最后一夜,她在他石膏上签名,向他保证说,一定去。
  大理,才村码头,三年前的9月9日下午,两点钟,不见不散。
  女孩阿米回来之前,她和小伙子把陈年普洱换成了梅子泡酒——她在小饭店喝过,他这儿更多,也更陈,想喝多少喝多少。真是好喝,温柔,甘冽,但后劲迅猛。这一点她心知肚明。
  小伙子跟她聊他原来的工作:像李果一样天南海北,拍片,剪片,每年在家时间最多三五个月。他真年轻,才三十三,大学毕业后就在电视台闯荡了,比一般的年轻人更能挣钱。谈过几场恋爱,没工夫结婚。男人嘛,三十五乃至四十再谈婚论嫁都不算晚。但三十一过,他突然想找个地方扎下来。北京是不行了,一个被雾霾和房价废掉的傻大粗城市,大理是多牛逼的选择——那么多人不扎过去了吗?那么多报纸啦杂志啦微信啦不都吹嘘什么天堂之境概莫大理吗?不还有一种更夸张的说法:不去大理,枉自为人?
  “哈,不瞒您说,跟我好过的姑娘,不下一打。”
  这不奇怪。他叫什么还不知道,和李果不是一类人。她想。天不怕地不怕。可李果要是怕这怕那,就不会在暗中吻她了。她是戴着婚戒的人呐。
  “我信。”她说。
  “你信?我自个儿都不信。”小伙子哈哈大笑。
  她觉得中了圈套。对他们,她自以为了解,其实相当有限。她一直相信即使撒谎也是迫不得已。没人愿意活在谎言里,尤其他们,对,她和李果。她坚信他们是谎言之外的私奔者。私奔,在一个背叛成瘾的年代何其高贵。
  “我这是二流子骂大街——胡说八道呢。我越来越喜欢胡说八道啦。”小伙子又笑了,牙齿白得像抹了水银。“大理就适合胡说八道。你有大把时间做梦,醒也醒不过来。”
  “比你干电视的时候如何?”
  “说实话,各有各的好。”他眯眼打量院子里的芭蕉花。“路是自己选的,选了就认呗。”
  他回头望她,“说句不该说的,刘姐,三年前,你为什么不来?”
  她沒吭声。
  “他让我来,我说,行,哥们儿立马飞过来。”
  他太年轻,以为活着非此即彼。可仔细想想,三十三,也不年轻了。把一个客栈撑起来要花多么大的心力。
  小伙子又问她,当年李果从北京跑来拍什么戏,她简单描述了剧情,它来自网站新闻,编剧胡写一通就投拍了。周期十五天,说短不短,说长绝对不长。
  “老公出轨,老婆真会自杀?”小伙子说。
  “是绝望吧。”
  “何必呢?孩子,父母都不要啦?”
  “一个想死的人,哪还顾得了这些。”
  “多烂的故事啊!”
  “是啊,多烂的故事。”
  当年她和李果也笑着说,多烂的故事。但重要的不是片子有多烂,而是,他们。十五天后,他们咋办?
  “他为什么只呆了三个月?”酒劲儿蹿上来,她不得不问了。
  “呆不下去了吧。”
  “可他说,他热爱大理。”
  “这话谁都能说。”
  “可他——”
  “你想啊,这地方山高皇帝远,投入大,又挣不来钱。”
  她有些生气。三年前的李果绝不会首先考虑钱,四十出头仍像小伙子一样干劲十足。他就想换个地方。洱海。两点钟。她。
  “他花了很多钱?”她来回打量。纸灯笼,芭蕉花,青石地板,门前一小片竹林。
  “十来万吧。”
  “不算多。”
  “不算多?是相当不多。他租了一年,全没收拾。是我接过来做的。他从我手上赚了三万。他就种了点这个。”他指着那些芭蕉花。
  她的心怦怦跳。
  “后来,他再没联系我。”她说。
  “你也从来没……不好意思,他说的。”
  “他恨我?”
  “恨?那倒不至于。他那个人——”
  “你有话直说。”
  此时阿米回来了,径直穿过院子来到桌前,两眼闪闪发亮。她问他们喝的是酒?他说当然是酒,你也来一杯?阿米说三杯也行。她真的一气喝下三杯,告诉他们说阿平向她求婚,她答应了。
  “这就答应啦?”
  “我告诉他,你宰了你家老黑,我嫁你。”
  “老黑是阿平家的狗。”小伙子解释,“阿米记仇呢。”
  “那当然,咋能饶了它?——我爹被它咬过。被狗咬了的人倒一辈子霉。我爹五十三就死了。你们说说,跟老黑没关系?”
  “那何必答应他嘛。”她说。
  “好是一回事,结婚是另一回事。他要结婚,不杀老黑不行,否则我爹在阴曹地府不会答应哩,更莫说保佑我们。”
  阿米喝了不少梅子酒,仍脸不变色。她开始相信大理姑娘从小就擅饮,且酒量了得。阿米何时离开的她竟毫无印象,院子里又剩下她和小伙子,月亮升上来,月辉泻地,芭蕉花晶莹雪白。远远传来洱海涨潮的声音,像什么东西坍塌了。才村十分安静,不见多余灯光。九点刚过,离回房睡觉的时间还早得很。她问他,才村来了多少外地人,他说,二三十吧,诗人,画家,摇滚青年,都有,开客栈的占一半。她问他生意还行?他说,必须学会网络营销,否则病重不吃药——等死。
  “我没见别的客人呐。”她说。
  “明天就有。6个房间全卖出去了。”小伙子咧嘴一笑,“你运气真好。”   运气好吗?
  不,从来不。
  “山猫”关张了。
  出发前她特地去了一趟,“山猫”拆了大半。另一小半,靠近滇池的玻璃墙戳在阳光下。拆除部分只剩断壁残垣,角落里散出尿臊味,比滇池的阵阵恶臭有过之无不及。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昆明太多地方拆除,它不再是春城了,该叫废城才对。她走向滇池,淡绿色湖水像鬼怪的舌頭舔着长满青苔的乱石。三年前的夜里,他们就坐在那里亲吻。准确说,被他袭击了。他唇间有淡淡烟味。就从那夜开始,她已经做了决定。是的。现在她比任何时候都确信这一点。往后的所有夜晚都从此开始。从他脚上的高帮皮靴开始。从海埂边仿佛活了一万年的巨型桉树开始。那么伟岸,那么冷酷。她瞥见那些桉树仍高高耸立,一点变化也没有。树下没人,留下一地的桉树果子,汽车碾上去嘎吧嘎吧响。
  三年来她偶尔(平均三五个月吧)挑一个男人约会。就喜欢破旧小旅馆,和外表光鲜的她反差颇大。男人们倒是毫不挑剔,他们要的是她,不是环境。他们大多是熟人或朋友,对她略知皮毛。
  “王重咋样了?”他们总这么问。
  “就那样。”她说。
  他们叹气,装出怜悯的蠢相。
  临走前的话也差不多,“随时电话。”潜台词是,随时效劳——哪个男人不乐意呢?傻子才不乐意。
  她问过一个姓林的家伙,“去过大理吗?”
  对方笑了,“大理,谁没去过呀?”
  “我。”她说。
  “周末咱就开车去。”
  都是应景的话。他真来电话时她坚决不接。她知道早晚要去大理,但绝不是和这些人,这些上了床很快完事的男人,这些自以为开路虎宝马就牛逼哄哄的蠢货。姓林的居然给她钱,说是帮王重的,不多,就两千,一点心意。她接受了,为了王重。可她不是鸡。王重不可能好转了,对此他们一清二楚。这些人上了王重老婆还不忘问候王重,还给他钱,真他妈无耻。有人开始打她主意了,说只要办了王重后事就娶她,让她过得更好。她必须过得更好,不像现在,电视台医院两头跑,挣来的血汗钱全扔王重身上。她不太明白他们说的好指的什么。但她非常了解对自己来说可能是好的代名词:大理。
  大理。
  离开“山猫”废墟,她泪流满面。怎么就拆了呢?怎么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他们喝得不少。她举手投降,说该洗洗睡啦。小伙子点头同意,并警告她夜里务必闩好门——木门真是用木栓闩住的。她试了几次,觉得挺有意思,仿佛回到古老的六七十年代。现在还不晚,但窗外夜色浓得化不开,就算一轮满月也不能将它化开。她暗暗吃惊,仿佛从未见过如此壮美的圆月——差不多紧贴洱海,涌动的浪涛越来越不真切;昂首挺胸的芦苇(或水草)反射着点点月光,像一排排银箭。更远的地方,洱海中间,月光博大浩瀚,水面月色盈天。真是好地方啊。她想象最初的三个月,李果每天都能看见这样的月光,这样的洱海。过早沉寂的夜晚只有天地的声音,只有低低虫鸣和浅浅的涛声,只有一两个路人偶尔踩过水泥路面的啪嗒声。
  他干吗要走?才三个月就走?
  白天,她去才村码头看渔民出海收网,并未见到满仓鱼虾,她猜是季节的关系,或者还没真正收网呢,只不过布置一个假象,好让鱼群放松警惕。码头很小,栈道像钉子一样刺入湖面;风很大,将她头发吹得一团糟。返回时她往才村深处走,房屋和道路十分整洁;高高的房檐上,瓦猫昂首而立。苍山只是一抹淡灰色剪影,像上帝的涂鸦。村里的人不算多,年轻人少得可怜。在她吃饭的小饭店门口,一条硕大的黑狗出现了,它竖着耳朵,表情呆萌。她猜测这就是阿米口中的老黑,阿平家的狗。阿米真要他宰了老黑?果然,一个长发小伙子慢吞吞走来,两手插在松垮垮的牛仔裤兜里,一件紧身弹力白色鸡心领T恤勒出微凸的啤酒肚。他走到湖边,掏出烟,点上,狠狠抽一口。黑狗在他身边逡巡,低着脑袋嗅来嗅去。他突然大吼,吓得黑狗扔下一块烂骨头远远跑开了。他咧开嘴巴嘿嘿笑,边走边招呼他的狗滚回来,黑狗垂下脑袋慢慢跟上。他们经过小饭店,她喊了一声,“阿平。”
  他很惊讶,但马上明白了。
  “你住两点钟?”
  “阿米很漂亮。”她说。
  阿平笑了。他瘦瘦的,皮肤黝黑。他的狗走近又溜远。
  “你们挺配的。”她说。
  阿平笑得相当羞怯,像被她戳了痛处。“要加油才行咯。要加油人家才愿意嫁哩。”
  她问他什么意思?阿平低头抽烟。狗溜过来,他使劲揉它耳朵,“才村的海哨鱼好吃,你尝尝嘛。我让阿米做给你吃。”
  “谢谢。”
  “生皮也可以尝一尝。怕你不敢。”
  “是啊,不敢。”
  “没尝过,总要尝尝。”
  “阿米会嫁给你的。”
  阿平一下子涨红了脸。
  “她告诉你的?”
  “直觉。”她说,“我的直觉向来很准。”
  阿平走后,她吃了一碗香喷喷的卤面,慢慢踱回“两点钟”。微风中有草料闷燃的焦味,下午的阳光疏离慵懒,但落在身上相当暖和。突然有一种丢了东西的感觉——脚步轻飘,身体似乎逃走了。还能逃到哪呢?这是大理。这就是大理。一觉睡到黄昏,起床时年轻的店主大声招呼她一起吃饭,别再往外跑啦。恭敬不如从命,今晚阿米做了一桌好菜,海哨鱼、回锅肉、乳饼、卷蹄、吹肝,全是昆明难得一见的美味。
  没有生皮。
  “我遇见阿平了。”她说。
  阿米望着她。
  “他说什么啦?”
  “非你不娶。”
  阿米笑了。
  小伙子换了酒,鹤庆老白干。味道还行,但她更喜欢梅子泡酒,于是阿米又换回来,斟了满满一碗。
  不是来喝酒的。不是。可就是想喝。而且,那么好喝。况且她很少喝醉。这点酒算什么呢?
  “我该怎么称呼你?”她问小伙子。又觉得失礼——昨天就该问的。与其如此,不如不问。   “叫我小K就行。”
  “约瑟夫·K?”她笑了。
  他不太明白。她告诉他,约瑟夫·K是卡夫卡笔下的人物,通常被莫名奇妙的力量逼入绝境。小K说这个外号的来头没那么大,他喜欢玩扑克,朋友们渐渐就叫他小K。叫老K也行。都这么叫他,习惯了。如此说来,他不太愿意透露姓名?这一点与谨小慎微的约瑟夫·K倒有几分相似。
  “你和李果拍的片子,第三者插足,老婆自杀那个,后来怎么样啦?”
  她告诉他,片子顺利登陆央视,后来在她供职的昆明电视台也播了,反响不错。
  “自杀?——我是说,现实中的妻子真自杀了?”
  “跳楼自尽。”
  阿米摇摇头,说这女的肯定疯了,现在哪个还为这种破事跳楼。小K表示赞同。她承认,当初选中这个题材是有点冒险,但恰恰是这种平庸的不可能成为可能才诱惑了观众。
  “我要是李果,我就选一个更浪漫的:第三者插足婚姻告急,小三被扶正共赴大理。哈哈。”小K大笑。
  卷蹄和吹肝堪称美味,她埋头狠吃。
  “对不起啊刘姐,我胡咧咧呢。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她喝一大口梅子酒,轻轻摇头。
  “刘姐,冒昧问一句:你了解他?”
  李果。当然是李果。
  这是一个问题。短短十五天,何談了解?有的人你一辈子也未必了解。可她深信自己了解他,正如他也了解她。她一直这么想的。三年来这想法从未改变。他却仅仅呆了三个月。期望落空了。所以,她真敢说她了解?
  没必要跟一个小伙子说这些,即便他们曾经同事。不,李果应该是他领导吧,比他大那么多,而且是制片人。摄像师可以不听导演的,但不能不听制片人的。她手下摄像师一个比一个怕她。她骨子里不太瞧得上他们——有想法的摄像师就像优秀的小说家一样凤毛麟角,这些好高骛远的家伙构图取景不出大毛病就相当不错了。她是专家,他唬不了她。
  她和李果的故事大概比片子里的还烂俗。剪出样片那天她就带回家让王重看了,二十分钟短剧,王重夸她拍得好。她没看一眼,但她知道,矫揉造作的女主角背后晃动着李果的影子。她能准确回忆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的发生地以及当时她和他所处的位置——靠近监视器,或站得远远的,偷偷交换眼神。最后的外景地就在滇池南岸,他们在那把长椅上,在古老的大桉树下制定了整个计划:去大理。多么幼稚,多么疯狂。
  她深信王重会放她走,会在离婚协议上签字。返回时李果突然有些焦躁,说他老婆来自河北乡下,在北京没工作没户口没收入,光知道相夫教子,他要是突然离开,她会不会……她毛骨悚然。自杀?像他们拍的片子?不,不会。他安慰她,总有办法,比如给钱,给房子,给儿子抚养费。
  “万一呢?”她说。
  “没有万一。”他说。
  他们的事剧组上上下下都知道了,但无人说破。谁还会把谁睡了谁当世界末日呢?李果回北京前夜,他们莫名紧张,仿佛离婚与私奔的严重性不啻于杀人。他们拼命做爱却不太成功,她几次踢中他骨裂的腿,他疼得直哼哼,最后咬牙切齿地说:
  “大理,大理。”
  小K说,她没来大理,没准是对的。
  没准?
  “这一句两句的说不清。”小K的北京腔鼻音浓重,“你们一个来了,一个没来。哈哈。”
  她差不多喝光了碗里的酒。
  “刘姐,再来一碗?”阿米一面说,一面斟满。她觉得自己还能喝它个十碗八碗。
  “刘姐,大理好,还是昆明好?”阿米又说。
  “都好。”
  “大理东西好吃,还是昆明东西好吃?”
  “大理。”
  “大理空气好,还是昆明空气好?”
  “大理。”
  “哎,三年前你要是来了……”阿米突然打住。
  小K侧身望她。像在聆听涛声。她听见了,哗啦,哗啦,像旧电影放映机发出来的,又像某个怨妇拖着一口破箱子来回走。
  “现在几点?”她说。
  “早得很。”阿米说,“还早得很。”
  “如果我来了……如果三年前我来了……”她说。到底要说什么呢?
  小K的梅子酒真他妈好喝。
  那天深夜,王重坐在沙发上,屋里有莫名酒味。他每次坐沙发上等她的样子都让她揪心。将来,将来的将来,他照样会在空荡荡的客厅空荡荡的沙发上等她。她问他喝酒了?他没吭声。她告诉他,央视谈妥了,十天后播出;她还问他,你不觉得一个女人为这点破事就自杀相当做作?他还是不吭声。她喝水,坐下,又接一杯水,坐下,然后说出来了:离婚。
  王重盯着电视。
  一旦说出来,这个家就呆不下去了。多呆一夜也不可能了。她知道自己还在乎他,但是比起对另一个人的牵挂,这充其量是爱的残余。
  她开门出去,像脚踩烈焰。他会同意的,她了解王重。她叫了出租车,司机问她去哪里,她脱口而出,“海埂。”
  天空飘下细雨,雨点敲打车窗的声音空洞而脆弱。进入滇池路时她发现被跟踪了——银色丰田。她的丰田,他的丰田。她忽然满怀怨恨,像个孩子被最好的伙伴抛弃了。她让司机快点开。快点。再快点。出事地点在海埂大堤转弯处。雨停了,繁星满天。“山猫”就在前方。为什么要来?为什么?就在大得像面墙的桉树下,丰田左翼像一团废纸。她无法拽开车门,只好请出租司机帮忙,或者报警。
  现在,哪怕乘着酒兴,她也不能说这些。只能说:“阴差阳错。”
  “那就对了。”小K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照我看,全是阴差阳错。”
  “想听你好好说。”
  “说说他?好吧。那就说说。”
  他扭头看看阿米,后者脸颊绯红,像个亚欧混血。大理姑娘都很漂亮,正如当年风靡一时的《五朵金花》里的姑娘们。
  她的心怦怦跳。   他告诉她,李果在才村三个月间一点没闲着,阿米就被他骚扰过,从此不再上班。直到小K接手,好说歹说把她劝回来,把欠她的工资如数补上。
  “是真的。”阿米说。
  她使劲摇头,觉得醉了,又觉得过于清醒。仿佛被鱼刺穿透喉咙,往下扎。往下。越来越深。不是疼痛,是羞辱。
  “还记得那条腿?”
  她盯着小K。
  “骨裂的腿。他到处说拍片摔的。靠,李果的话,你只能听一半。”小K突然凑向她耳朵,她闻到他呼吸里的丝丝酒味。“是黄山脚下的歙县,被当地电视台一位美女主持的老公揍了。”
  她听不下去了。
  “胡说!”
  “我们还同事呢,把我也坑了,把我连蒙带骗弄到这么远的鬼地方来,每个月亏万八千的就谢天谢地啦……我要没说实话我就掉洱海淹死。”
  “胡说!”
  “他也没离婚。他告诉他老婆接了新片子。”
  他喝多了。她告诉自己。喝多了。什么小K,阿米,都他妈喝多了。怎么可能?他们讲好的。怎么可能?撒谎?就因为小K亏了很多钱?难道,大理不是这帮傻逼做梦都想投奔的人间天堂?
  她跌跌撞撞奔回房间,扑向马桶。吐过之后似乎轻松了。去他妈的大理,去他妈的才村。她躺下,洱海涛声像狂烈的暴风雨敲打四壁。隐约听见小K恶毒的大笑,阿米的嗓門又尖又高。他们在瞧一个孤身老女人的笑话?之后突然静下来了,无声无息。像昨夜一样,才村坠入虚空,静得让人胆寒。她想出去,去才村码头,让巨浪和大风卷走她。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响起敲门声,阿米问她没事吧,对不起啊刘姐,小K这个人不坏,就是有时候乱说话,你千万莫介意……介意什么呢?介意真相?她一声不吭。阿米继续敲门,越来越着急。
  “刘姐,有点小事麻烦你。”
  她开了门。阿米坐下,掏出一只小东西。
  “不晓得是真是假。帮我看看好吗?”阿米的口气近似哀求。“这种事情,我是说,女人家的事情,只好麻烦你。让他杀了老黑是玩笑话。这个才是真的——他给我的,传家宝。南诏王阁罗凤的宝贝呢。”
  一只绿松石戒指。她接过去仔细看,突然一阵难过。太过分了,口口声声非她不娶的阿平给她的,不过是旅游市场上随处可见的玩意儿,剧组经常使用的廉价道具,顶多比塑料稍好,绝不是上等货,跟一千多年前的南诏国更不沾边。告诉她真相吗?
  “不太懂,”她说,“我也不太懂……最好再找人看看。”
  阿米满脸失望。
  “他昨天给我的,跪下来,戴我手上。”
  “它很重要?”她说,“万一,我是说,万一,不是真的——”
  阿米咬牙切齿,“鬼才嫁给他!”
  “他在乎你呀。”
  “狗屁。那就上昆明挣钱,整天带条狗到处闲晃,算哪样男人。”
  “很可能就是真的。”
  “那我就嫁。不出明年。”
  阿米走前一再叮嘱,千万别告诉小K。一个字也别说。
  当然不会说。半个字都不说。
  心情坏到了极点。
  洱海的涨潮声无比清晰。她觉得自己被一个大浪卷下,湖水冰冷刺骨。洱海比天空还大,她随波逐流,没完没了。她睡着了。就算在梦中也大哭一场,哭过了也就好了。如果当初毅然抛下重伤的王重来到才村,结果又如何?他会是她的李果还是他们的李果?王重半年前病故,那场车祸粉碎了他的髋关节并引发肾衰,再没复原。出于深深的愧疚,她无法扔下他。这是她的选择,也是唯一选择。他弥留之际冲她耳朵说了最后的话,“婊子。”
  他就是这么说的。
  婊子。
  她一直以为他能理解并且原谅。他没有。他至死还是她丈夫。如果让她重活一遍,她仍然会和那个瘸着腿的李果相约私奔。她知道她会。三年来她经历的灾难不是消失了,相反,它变得如此巨大,像桉树、滇池,也像洱海。
  半夜,她听见门开了,有人摸黑进来。她立即开了灯。
  小K说,“别怕,姐,我给你煮了醒酒汤。”
  “你怎么进来的?”
  “我是老板呐。”
  “你没敲门。”
  “敲了。敲半天了。你没反应。”
  “我睡着了。”她紧了紧外套。
  热汤散出浓浓香气。他小心递她手上。
  她一气喝下半碗。
  “现在几点?”她说。
  “一点半。”他说。
  “还不睡?”
  “马上。12点来了一波浙江客人,吵得要命。”
  “我没听见。什么也没听见。”她说。
  他没系碎花头巾,一双红耐克相当扎眼,脸上的微笑异常诡秘。她不是小姑娘了,能猜到他想干吗。他还相当年轻,即便这地方不赚钱,仍有无数机会。如今他就在大理。暂时属于大理。她又何尝不是?她想起“山猫”,除了一片瓦砾,除了幽暗的滇池,什么也没剩下。或许,不是每一对男女都敢像他们一样相约私奔的。他似乎孤注一掷,她呢?从结局上看,他们扯平了。不,是他欠她的。如果小K说的句句是实。
  “对不起啊刘姐,我说的那些,你别介意。”
  她摇摇头。
  “我不介意。”
  “就是,你还年轻着呢——”
  她苦笑,“我还年轻?”
  小K笑了。
  “阿米会嫁给阿平?”
  小K摇头。
  “他们会结婚吗?”她又问一遍。
  小K还是摇头。
  “过了今晚,我就走。”
  “没问题。”
  她抬头望着他。
  “好点儿了?”
  “没事。我没醉。”
  明天就走。一大早就走。离开这个鬼地方。离开大理。
  “真的没事?”
  小K凑到床边,伸出手,摸着她微温的额头。
  责任编辑 鄢 莉
其他文献
目前,人造“乌贼皮”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要想达到哈利·波特所拥有的隐身斗篷那样的隐身效果,大概还需要30年的时间。到了那时,你有可能突然被人拍了一下,却看不到是谁在拍你,因为,那个人穿了一件人造“乌贼皮”做的隐身斗篷。当然,这种材料的主要用途不是和朋友开玩笑,更不是为小偷提供便利,而是用于军事、探险、娱乐等领域。
难忘的2019年过去了。崭新的2020年到来了。  在2019年,我们隆重地庆祝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來,我们的教育事业和全国各行各业一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教育,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
摘 要:对物理概念的学习是物理观念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思维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任何物理概念的形成都离不开物理思维。以高中物理“向心力”的教学为例,提出通过创设真实的物理情境、经历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设置开放性的实践作业等,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水平的发展,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科学思维;向心力  中图分类号:G633
关键词:变式;提出问题;最短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1-0062-03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笔者在一次县级教研活动中专门开设“以最短路径为例,适时导引,提出问题”的公开课
摘 要:整本书阅读方兴未艾,善始者能否善终取决于组织者导读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大部头经典名著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场景多变、主题多元,执教者如能在读前设置悬念、读中辅之以活动、读后总结提升,即以活动推进重读、以写作提升思辨,必然会收到成效。以《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指导为例,探索中国古典名著导读途径,以期夯实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水浒传》;整本书阅读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
A决定要带年轻女孩去见杨以后,思索了一会儿(甚至没有超过五秒钟),便坦白说她和杨曾经交往过,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四年,她仔细想了想。年轻女孩轻轻耸耸肩,看得出来她对谈论感情毫无兴趣,于是A便也抛开了想要就此聊聊的念头。   “既然你们交往过,你们俩自己谈会不会更好?”   “不不。我没法和他谈工作,工作让我们彼此失望。”   “这样啊。”   “但他是个好人。可能有时候会表现得很蠢,运气也不太好
关键词:作文教学;选材;立意;以小见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6-0031-01    作文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应写得无拘无束,可我们在进行习作教学时,会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咬笔呆坐、握笔苦想,觉得无从下手,即使是勉强写出来的作文也是刻意追求轰轰烈烈的“大事”,以至于父母明明健在,却把自己写成了孤儿;自己明明是河北人,却把家写成在海
近些年兴起的大众时尚装饰元素——流苏,让我乍一听便产生了一种亲切与好奇,竟全然忘却它本来的形状,脑海里只生出一副关于一个女人的模样——“那娇脆的轮廓,眉与眼,美得不近情理,美得渺茫”,对,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生出这般可笑的错觉,这是张爱玲《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在同名的巧合下,它们却也有相似之处。流苏,作为装饰物,既可拥有被风吹过的温柔娇俏,又可表现野性果敢的繁复快意;白流苏,作为小说的女主人公
难忘的2015年过去了。崭新的2016年到来了。  2016年,是我国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习近平同志在对《建议》作说明时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
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张爱玲的话,我愿用“哀矜而勿喜”。张爱玲的一生创造了许多出色的隽语,它们一直流传在人们的口头,如“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超人是男性的,神却带有女性的成分。”“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等等。可是,这些话大都是对人生的洞悉,不是她对自己思想情感状态的说明。但“哀矜而勿喜”则不同了,此话虽然不是己出,却最为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