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考核制度不健全、专业人员配备不足、教师个人重视不够以及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等原因,高职思政教师考核指标体系存在考核周期有待进一步合理、考核内容有待进一步全面、考核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考核方式有待进一步丰富、考核结果的应用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不足。因此在“二元制”视野下,从贵州省情出发,以“学校+学生+企业”的评价原则,可以构建3方评价、8项指标、N条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职;思政教师;考核指标体系;二元制;贵州
思政课作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落实的关键课程,对于思政教师的考核关乎思政教学实效的实现,关乎职业教育质量发展的实现,关乎思政教师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关乎学生成长成才的实现。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谈到办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须既要做到“六要”要求,又要做到“八个统一”。近年来,在“二元制”教学视野下,各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新形势下思政教师考核指标体系的改进完善,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考核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一)考核周期有待进一步合理
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政教师的考核未能做到滚动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在现行的考核中,部分学校每学期对思政教师考核三次,分别为每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有些学校在每学期期末对思政教师进行一次考核;个别学校每学年对思政教师的考核仅一次,且未能做到学年考核与年度考核相匹配。这就可能导致对思政教师的评价监督不及时,也就不能实时反映思政教师的教学实效,从而不利于学情的正确客观研判。
(二)考核内容有待进一步全面
少数高职院校对思政教师的考核指标与其他公共基础课教师没有区别;有些学校对于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部分学校对于讲授不同课程的思政教师的考核内容并无任何差别;多数学校未能做到对于职称有差别的思政教师适用不同的考核指标权重。在现行考核内容中,师德师风、教学实绩、科研实绩、工作量等指标设置权重不够科学合理,部分工作任务没有纳入考核内容,考核指标也未能根据教师的具体工作进行系统综合设置,考核内容未能做到与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相适应,不能充分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没有做到对考核对象进行分类与分层相结合,对考核指标也未能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三)考核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
考核流程方面,部分高职院校考核主体没有包括学生所在的实习锻炼企业;少数学校考核主体没有囊括校外同行专家;极个别学校没有安排教学督导甚至学生参与评价。有些学校各部门对思政教师的考核具体分工不明确,这就可能导致学校组织人事部、思政教师所在的教学部门以及思政教师任教的学生所在院系重复评教。个别的学校存在思政教师本人直接找学生进行评教甚至自己编造的行为,考核流程过于形式化、表面化,从而不能真正公平公正客观反映教师真实的教研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考核方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高职院校对思政教师的考核方法一般采用打分和投票等形式进行。部分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根据自己对教师个人的喜好程度或者教师平时对其管理严格程度进行打分;教师互评以无记名投票或者打分方式进行,个别教师可能仅依据彼此交往关系的亲疏;当采用实名制打分形式,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大多数会持“不得罪人”的心态进行评价。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体现,从而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也可能使得教师教学的获得感、幸福感降低。
(五)考核结果的应用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少数高职院校对思政教师的考核结果并没有充分运用到教师的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先选优、职务晋升以及岗位竞聘等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实务操作中。甚至个别学校或者系部仅以应付检查、拼凑检查材料的心态进行评教,完全罔顾考核结果,考核结果既不公示,也没有实时反馈给教师本人。这就可能导致思政教师产生做多做少没两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等负面心理,不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以及教学热情的提高,从而影响思政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校内涵式发展。
二、制约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考核的主要原因
(一)考核制度不健全
考核制度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部分学校没有实施岗位竞聘制度,在设置考核指标前,没有充分征求思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考核管理人员、相关职能部门管理者没有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思政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不够深入了解,评价具有主观性,且对考核者也没有设置监督机制。部分考核指标没有量化,缺乏实际操作性,定性指标不明确,例如思政教师退出制没有明确的界定。考核阶段结束后没有进行研判分析和听取师生建议,未能做到实时优化改进。
(二)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由于有些高职院校事多人少,缺乏考核思政教师的专业人员,负责考核思政教师的工作人员身兼多职。因此考核者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關于思政教师的考核任务,例如在考核过程中,没有相关人员向参与评价的师生解释每项考核指标权重设置的意义。所以考核制度的改革、考核指标的设计、考核目标值的确定、量化标准的设置以及考核手段的创新和考核结果的反馈及运用等工作很难达到一个非常满意的效果。
(三)教师个人重视不够
部分教师认为体制内的工作很稳定,“铁饭碗”端的比较稳,同事之间竞争力没有或者较小,思政课教师退出制度没有得到足够的正视。有些教师对于所在学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师考核标准的内容不是很清楚甚至完全不知晓。一些教师只看到自己个人的工作量,而忽视了教学、科研等工作完成的质量。个别教师仅关注与职称以及工资相关的考核,不重视与自己切身利益不是很密切的相关评价。对于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的编制、课堂授课内容的安排等未能与学生的专业以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有效的融合。 (四)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部分高职学生进校之前的学习基础薄弱,平时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较低,因此未能对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正确客观公正的评价。例如某位教师上课不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正常教学,而让学生观看与思政教育无关的电影,如此的迎合学生兴趣的教师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浪费自己的时间,反而会使学生对其产生好感,从而在教学评价中获得高分。少数学生并没有期待通过思政课提高自己的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法治和政治素养,其学习目的仅仅是为了不挂科、获得学分即可,因此对学生平时要求不严格,期末考核让学生轻松过关的教师反而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二元制”视野下贵州省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新时代的贵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迅速,本省高职院校为当地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思政教师在学生爱国情怀、劳动观、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塑造过程中至关重要。“二元制”视野下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思政课教师考核指标体系是开展教师考核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和广泛征求意见,并结合贵州实际,本着“学校+学生+企业”的评价原则,可以构建3方评价、8项指标、N条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如表一所示)。
第一,扩大考核评价主体,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考核评价机制。在原有学校评价、学生评教的基础上,将企业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反馈纳入到评价考核体系中去,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考核评价机制。[1]从而明确在“二元制”教育模式下“由谁考核评价”的问题。
第二,丰富考核指标内容,实现考核指标内容贴合贵州实际。一方面在原有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等业务能力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企业实践锻炼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到业务能力考核之中。在企业实践锻炼方面,将思政教师与企业沟通交流情况,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情况,与企业共同进行科研等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在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将思政教师助力贵州地方经济发展和助力脱贫攻坚等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增加考核思政教师教学内容是否贴合贵州实际,是否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是否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劳动观等。从而明确在“二元制”教育模式下“考核评价什么”的问题。
第三,注重企业评价反馈,实现企业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相结合。[2]通过企业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考核指标。一方面企业根据思政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锻炼、科研等的实际表现来进行直接评价。另一方面企業对学生职业道德和劳动精神面貌的评价,从侧面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将企业对教师的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相结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原则进行考核。从而明确在“二元制”教育模式下“如何考核评价”的问题。
第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3]在构建考核指标体系时,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的各项指标最终都应落脚和回归到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材,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明确在“二元制”教育模式下“考核评价为了什么”的问题。
总之,在“二元制”视野下构建思政课教师考核指标体系,不仅仅需要关注学校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更应该从贵州省情出发,关注企业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助力贵州地方发展的情况,并围绕以上两个方面,不断丰富考核指标内容,做到及时更新调整并合理运用,形成合力共同谋求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从而为促进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思想政治素质高、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崔联合,祝文琴.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2):81-83.
[2]邓志良,赵佩华.引入企业评价 力促质量评价方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02):59-60.
[3]刘志慧,王冬梅.“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黑龙江科学,2018,9(03):34-35.
[4]臧国忠.增强四个意识 夯实教学底气[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6,18(05):78-80.
[5]张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增强“四个自信”[J].北京教育(德育),2016(10):40-43.
[6]周联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N].学习时报,2019-04-19(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二元制’视野下贵州省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2019C04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莫 沛(1987年-),女,硕士,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 韩(1994年-),男,本科,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思政部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刘春先(1985年-),男,硕士,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职;思政教师;考核指标体系;二元制;贵州
思政课作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落实的关键课程,对于思政教师的考核关乎思政教学实效的实现,关乎职业教育质量发展的实现,关乎思政教师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关乎学生成长成才的实现。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谈到办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须既要做到“六要”要求,又要做到“八个统一”。近年来,在“二元制”教学视野下,各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新形势下思政教师考核指标体系的改进完善,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考核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一)考核周期有待进一步合理
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政教师的考核未能做到滚动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在现行的考核中,部分学校每学期对思政教师考核三次,分别为每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有些学校在每学期期末对思政教师进行一次考核;个别学校每学年对思政教师的考核仅一次,且未能做到学年考核与年度考核相匹配。这就可能导致对思政教师的评价监督不及时,也就不能实时反映思政教师的教学实效,从而不利于学情的正确客观研判。
(二)考核内容有待进一步全面
少数高职院校对思政教师的考核指标与其他公共基础课教师没有区别;有些学校对于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部分学校对于讲授不同课程的思政教师的考核内容并无任何差别;多数学校未能做到对于职称有差别的思政教师适用不同的考核指标权重。在现行考核内容中,师德师风、教学实绩、科研实绩、工作量等指标设置权重不够科学合理,部分工作任务没有纳入考核内容,考核指标也未能根据教师的具体工作进行系统综合设置,考核内容未能做到与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相适应,不能充分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没有做到对考核对象进行分类与分层相结合,对考核指标也未能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三)考核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
考核流程方面,部分高职院校考核主体没有包括学生所在的实习锻炼企业;少数学校考核主体没有囊括校外同行专家;极个别学校没有安排教学督导甚至学生参与评价。有些学校各部门对思政教师的考核具体分工不明确,这就可能导致学校组织人事部、思政教师所在的教学部门以及思政教师任教的学生所在院系重复评教。个别的学校存在思政教师本人直接找学生进行评教甚至自己编造的行为,考核流程过于形式化、表面化,从而不能真正公平公正客观反映教师真实的教研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考核方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高职院校对思政教师的考核方法一般采用打分和投票等形式进行。部分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根据自己对教师个人的喜好程度或者教师平时对其管理严格程度进行打分;教师互评以无记名投票或者打分方式进行,个别教师可能仅依据彼此交往关系的亲疏;当采用实名制打分形式,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大多数会持“不得罪人”的心态进行评价。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体现,从而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也可能使得教师教学的获得感、幸福感降低。
(五)考核结果的应用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少数高职院校对思政教师的考核结果并没有充分运用到教师的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先选优、职务晋升以及岗位竞聘等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实务操作中。甚至个别学校或者系部仅以应付检查、拼凑检查材料的心态进行评教,完全罔顾考核结果,考核结果既不公示,也没有实时反馈给教师本人。这就可能导致思政教师产生做多做少没两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等负面心理,不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以及教学热情的提高,从而影响思政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校内涵式发展。
二、制约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考核的主要原因
(一)考核制度不健全
考核制度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部分学校没有实施岗位竞聘制度,在设置考核指标前,没有充分征求思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考核管理人员、相关职能部门管理者没有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思政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不够深入了解,评价具有主观性,且对考核者也没有设置监督机制。部分考核指标没有量化,缺乏实际操作性,定性指标不明确,例如思政教师退出制没有明确的界定。考核阶段结束后没有进行研判分析和听取师生建议,未能做到实时优化改进。
(二)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由于有些高职院校事多人少,缺乏考核思政教师的专业人员,负责考核思政教师的工作人员身兼多职。因此考核者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關于思政教师的考核任务,例如在考核过程中,没有相关人员向参与评价的师生解释每项考核指标权重设置的意义。所以考核制度的改革、考核指标的设计、考核目标值的确定、量化标准的设置以及考核手段的创新和考核结果的反馈及运用等工作很难达到一个非常满意的效果。
(三)教师个人重视不够
部分教师认为体制内的工作很稳定,“铁饭碗”端的比较稳,同事之间竞争力没有或者较小,思政课教师退出制度没有得到足够的正视。有些教师对于所在学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师考核标准的内容不是很清楚甚至完全不知晓。一些教师只看到自己个人的工作量,而忽视了教学、科研等工作完成的质量。个别教师仅关注与职称以及工资相关的考核,不重视与自己切身利益不是很密切的相关评价。对于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的编制、课堂授课内容的安排等未能与学生的专业以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有效的融合。 (四)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部分高职学生进校之前的学习基础薄弱,平时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较低,因此未能对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正确客观公正的评价。例如某位教师上课不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正常教学,而让学生观看与思政教育无关的电影,如此的迎合学生兴趣的教师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浪费自己的时间,反而会使学生对其产生好感,从而在教学评价中获得高分。少数学生并没有期待通过思政课提高自己的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法治和政治素养,其学习目的仅仅是为了不挂科、获得学分即可,因此对学生平时要求不严格,期末考核让学生轻松过关的教师反而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二元制”视野下贵州省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新时代的贵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迅速,本省高职院校为当地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思政教师在学生爱国情怀、劳动观、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塑造过程中至关重要。“二元制”视野下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思政课教师考核指标体系是开展教师考核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和广泛征求意见,并结合贵州实际,本着“学校+学生+企业”的评价原则,可以构建3方评价、8项指标、N条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如表一所示)。
第一,扩大考核评价主体,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考核评价机制。在原有学校评价、学生评教的基础上,将企业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反馈纳入到评价考核体系中去,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考核评价机制。[1]从而明确在“二元制”教育模式下“由谁考核评价”的问题。
第二,丰富考核指标内容,实现考核指标内容贴合贵州实际。一方面在原有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等业务能力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企业实践锻炼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到业务能力考核之中。在企业实践锻炼方面,将思政教师与企业沟通交流情况,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情况,与企业共同进行科研等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在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将思政教师助力贵州地方经济发展和助力脱贫攻坚等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增加考核思政教师教学内容是否贴合贵州实际,是否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是否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劳动观等。从而明确在“二元制”教育模式下“考核评价什么”的问题。
第三,注重企业评价反馈,实现企业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相结合。[2]通过企业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考核指标。一方面企业根据思政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锻炼、科研等的实际表现来进行直接评价。另一方面企業对学生职业道德和劳动精神面貌的评价,从侧面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将企业对教师的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相结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原则进行考核。从而明确在“二元制”教育模式下“如何考核评价”的问题。
第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3]在构建考核指标体系时,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的各项指标最终都应落脚和回归到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材,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明确在“二元制”教育模式下“考核评价为了什么”的问题。
总之,在“二元制”视野下构建思政课教师考核指标体系,不仅仅需要关注学校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更应该从贵州省情出发,关注企业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助力贵州地方发展的情况,并围绕以上两个方面,不断丰富考核指标内容,做到及时更新调整并合理运用,形成合力共同谋求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从而为促进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思想政治素质高、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崔联合,祝文琴.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2):81-83.
[2]邓志良,赵佩华.引入企业评价 力促质量评价方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02):59-60.
[3]刘志慧,王冬梅.“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黑龙江科学,2018,9(03):34-35.
[4]臧国忠.增强四个意识 夯实教学底气[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6,18(05):78-80.
[5]张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增强“四个自信”[J].北京教育(德育),2016(10):40-43.
[6]周联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N].学习时报,2019-04-19(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二元制’视野下贵州省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2019C04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莫 沛(1987年-),女,硕士,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 韩(1994年-),男,本科,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思政部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刘春先(1985年-),男,硕士,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