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雷德侯《万物》引起的反思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雷德侯《万物》一书中阐释了对“模件化”与中国艺术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对其进行反思,阐释。笔者就对汉字、青铜器、兵马俑、书法以及绘画的“模件化”的探讨,产生了对中国艺术的创造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反思。
  关键词:雷德侯;《万物》;模件化;中国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31-1
  笔者读完雷德侯的《万物》,不得不佩服西方学者的探索;其观察细致之精神,使笔者由之敬佩。雷德侯是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教授,出版了最著名的一本《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本书以汉字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青铜器、瓷器、建筑、印刷、雕塑、书画等各门类艺术制作和创作过程存在的共同因素———“模件化”来作为探讨本题。本文将通过这本书来表达下自己的反思。
  作者是这样来解释模件的概念的:“有史以来,中国人创造了数量庞大的艺术品:公元前5世纪的一座墓葬出土了总重十吨的青铜器;公元前3世纪的秦始皇兵马俑以拥有七千武士而傲视天下;公元1世纪制造的漆盘编号多达数千;公元11世纪的木塔,由大约三万件分别加工的木构件建造而成;17至18世纪,中国向西方出口了数亿计的瓷器。”这一切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实,都是因为中国人发明了以标准化的零件组装物品的生产体系。零件可以大量预制,并且能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迅速装配在一起,从而用有限的常备构件创造出变化无穷的单元。在本书中,这些构件被称为“模件”。[1]
  一、“模件化”与中国艺术之间的关系
  青铜器主要出现在夏商周直至秦汉时期,青铜器不仅是祭祀的礼器,它也是贵族和家族地位的象征,从后世文献中记载来看,各级贵族的器物类型以及数量,都有详细的明文规定。[2]
  例如怀素的《自叙帖》是作者事先没有规划好的,而是自然流溢而出的,雷氏也承认“怀素的书迹手卷亦非用模件构成”。书法家写字有法度森严的规范,即:笔顺,技巧,碑帖复制,审美风格,以及大量的临摹古人等形式,是模件化思维模式。在绘画艺术上,艺术家们惯用模件化手法作画,比如研习古人作品,组织构图与布置景物。如徐悲鸿画马,其大量作品中,头、颈、胸的笔法套路一样,也是由合成组件而画出了这些马图。职业画家历来被艺术评论家所批评,缘由是因为其模件化生产严重,而文人画比职业画家稍微好点是,在模件生产的过程中,显露了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但大部分还都是模件体系。细读雷氏文章,不免有些赞同。他的“模件思维在中国人头脑中确如上文所说的那般根深蒂固”的论述,不免令人寒颤。
  二、“模件化”引起的反思
  难道中国艺术真的都是在“模件化”生产体系下完成的吗?难道“模件化”真的根植在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了吗?所谓的创新、与众不同、个性都消失了吗?其实不然,雷先生只看到了中国艺术表面的“模件化”,中国艺术博大精深,不能都用“模件化”生产体系以偏盖全,中国的工艺艺术、瓷器、兵马俑、汉字、建筑、印刷、雕塑等这些确实是模件化生产,但也有其创新的一面,兵马俑虽然规模化和模件化地站在那里,其人物的表情和动态不同,这些艺术的模件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对于书法和绘画笔者亦有不同的见解,中国艺术的主流是书法和绘画,《万物》这本书却将它们置于最后一章,前面大量的篇幅介绍的都是工艺美术,而作为主流的绘画和书法却简短地描写了一下,虽然不否认雷氏所说,但是对其却有异议。作为中国的主流艺术,雷氏虽说其是模件化的产物,都是在形式语言的层面上来看,在一个统筹的大范围上来看其“模件化”的,书法是大量的临摹古代碑帖,有规格的“永”字八法,“欧阳询大字结构三十六法”等标准化,这只能说是学习书法入门而已,不能把书法家艺术的创造也归结为模件。而作者对绘画认为也是模件体系,笔者也不是很赞同,虽然艺术家绘画,大都是山、水、石、房、舟等,《芥子园画谱》包罗了画家们所需要的各种母题,但是这些都是启蒙教育所必学的,并非艺术家们都缺乏创造和个性。在中国绘画艺术中,鉴别中国艺术价值、艺术水准高下,人们并不注重其母题、标准化以及模件组合,而最注重的是气韵生动、节奏的快感以及趣味等。历代名家们写了许多画论,来告诉人们怎么画,虽然名家还是经常画同样的题材,但每个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却不尽相同,随物抒情,以貌取神,艺术家还是竭尽全力地发掘自己的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来表现中国艺术的核心主力即书法和绘画。中国艺术不仅有“模件化”的形式,而且还有独特的创新和内在的创造能力,这是“模件化”所不能表现出来的。
  三、结论
  《万物》一书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以西方学者独特的眼光、富有哲理的思维,阐释了中国艺术的方方面面,它是一本将中国工艺美术与绘画书法相结合的一本美术史,归纳了其内在的特质———模件化与大规模化生产,这不仅是对我们中国文化独特的反思,更能突出中国艺术在创造,创新个性的发展,表达出“因心造境,以手运心”的观念。但中国艺术虽有大量的模件化与规模化产生,其个性和创新却孕育每一幅作品,不能单独地认为其是模件化生产,如果单独地认为其模件化,没有创造力、个性、统一的标准化,那么中国艺术将停滞不前,这必须引起我们的反思。
  参考文献:
  [1][德]雷德侯著,张总等译,党晟校.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5.(本文引文除注明者外均见此书)
  [2]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
  陈乐乐,女,河南焦作人,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理论。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在20世纪有过多次危机,但是最终都顺利渡过难关。原因在于,中国文人一直都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传承者和创造者,文人画的兴起和衰落直接反映中国文化的兴衰。只要中国的文脉不断,中国艺术精神不变,文人画始终是中国画的代表。  关键词:当代文人画;笔墨语言;创新;传统  中图分类号:J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5-3  由于东西方艺术交流碰撞加
摘要:当代中国油画在西方油画的基础上实现了本土化的创新和突破,以油画的构图特点为创作核心,将中国当代油画具体划分为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将作者的内心思想和大众的审美取向相融合,遵循美的原则,寻求构图的合理性,将创新思维渗透到油画创作的过程中,体现现代油画创作的特点,体现中国油画的特色,推进当代油画创作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油画;构图特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模拟音响到立体环绕声,它的出现愉悦了观众的听觉,让观众更能体会观影的乐趣。今天简单介绍一下声音在电影放映中的发展运用。  关键词:胶片录音;杜比A;杜比立体声;数字音响  中图分类号:J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38-1  1888年英国的Louis Le Prince成功在银幕上放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Roundhay Ga
萨尔瓦多·达利于1904年5月11日出生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亚省的菲格拉斯城。他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非常活跃,这对于他以后人生的影响非常大。在那个时期发生的一些事件,都是他以后诸多持续不变的形象的基础。并且他与他家庭的关系对于他艺术个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达利的父亲是一个无神论者以及共和主义者,性格刚强;他的母亲则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这个家庭具有文明的教养和激进的政治空气。达利本人则在年轻时代的大
影视作品中女性通常以花瓶式的陪衬,作为男性的附属出现,而《秋喜》中女性别具一格,成为社会的符号,既是男性追求的目标,又是整个影片的核心。本文从女性符号的互动讨论了语言结构
摘要:数字化时代的当今社会,电影行业蓬勃发展。首先分别探讨了CG技术和电影发展的进程。然而高科技迅猛繁衍的今天,CG技术悄悄的走入人们的生活,在电影中起到无可比拟作用,并将循循渐进的深入直至不可替代的地位。CG技术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出来,CG在电影行业的发展走向有待人们思考作为艺术的代名词。  关键词:CG技术;电影;发展史;表现手法  中国分类号:J9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广西第一地质工程公司经历了10余次跌宕起伏的结构调整和名称变更,近年,该公司的当家人窥见找矿热的兴起,及时调整战略布局,回归钻探施工主业,终于逐步发展成为社
摘要:写实油画起源于欧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发展,是欧洲油画最主要的表达形式与核心,自油画诞生之日起就担负了再现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油画存在,写实性的描述将始终伴随其左右。肇始时期的中国油画就是写实油画,在中国油画的一路发展过程中,“写实”始终与之相伴。  关键词:写实;创新;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7-1  一、写实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许多产品不断地涌现出来,二在这些产品中最具有代表性得到莫过于微电影了,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以其短小精悍的内容,观看时不用受时间、地点上的约束,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顺利地成为了经济与社会效益双收的产品。微电影的成功带给我们感叹的同时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所,到底是什么推动着微电影一步步发展的脚步,从微电影成功的案例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  关键词:新媒体;微电影;
摘要:以书入画自古有之,20世纪中叶,中国画坛求异思变,傅抱石主张时代变了笔墨也要随之而变。在此基础之上以书入画赋予笔墨新的生命,大胆创造为中国画画变革吹响了号角,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关键词:傅抱石;书画同源;用笔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8-1  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书画发展史中中国书法艺术和中国绘画艺术,相互依赖、相互借鉴和促进,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