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普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无疑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因此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道德能力的内涵、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应创新德育内容、更新德育观念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07-02
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顺应时代潮流发生着改变。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他们具有思维敏捷、灵活,能够较快适应外界环境同时也可以短时间内接受外界新鲜事物的特点,这一群体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其道德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关乎自身道德品质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本文通过论述道德能力的内涵、基本特征,着重探讨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道德能力,这对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道德能力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能力内涵
尽管学界对道德能力的概念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但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将道德能力定义为:道德能力是认识、理解道德规范,在面对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道德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它是道德思维与道德实践、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相统一的特殊能力,而不只是一种道德思维,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因素。
(二)道德能力的基本特征
1.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统一
就稳定性而言,道德能力是人们为了完成某项道德行为所具备的心理特征,这一心理特征是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的。行为主体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中,面临某种道德现象时,往往会做出对这一道德问题的一贯态度与想法,从而在行动上也会保持一致,因此道德能力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就可变性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道德关系、道德环境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产生了变化,一些新的道德矛盾层出不穷。这就要求个体不断适应新情况,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积累新经验,从而提高道德能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始终掌握道德生活的主动权。若只是停留在原来的道德水平而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就会陷入道德的迷惘,而这就是道德的退化。由此可见,个体道德能力的生存与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结合的过程。
2.独立性与连贯性相统一
就独立性而言,道德能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每一种道德能力都是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不同的独特功能。比如道德认识能力是对一些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理解能力。就连贯性而言,每一种能力在道德能力系统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在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着道德主体在面临道德问题时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程度。个体身上的每一种道德能力都与其他能力相互贯通,相互联系。任何一种道德能力的缺少,都会影响到其他道德能力的发展。比如,道德认识能力在道德能力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没有对道德问题的深刻理解与把握,道德能力中的其他能力便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道德判断能力是道德选择能力的逻辑起点,而道德选择能力则是行为主体的道德意识向道德行动转变的关键。若没有道德践履能力,科学的道德判断、正确的道德选择便很难落实到行动中。由此可见,道德能力的诸要素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连贯性,是独立性与连贯性的统一。
二、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这是应对社会全面转型和多元文化价值并存的现实需要。在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由于人们的社会背景、经济利益、文化意识的不同,其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并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呈递增状态。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中,主流道德价值观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与威胁,许多新的价值观悄然而生,一些腐朽陈旧的道德意识再次兴风作浪。同时,全球化的浪潮使我国面临更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多元并存的世界中,任何一种现象、一种行为,都会因文化的多元性有着不同的理解,既可以得到某种文化价值标准的肯定,又可以受到另一种文化价值标准的否定。现实生活中因存在多元文化而缺乏一种权威性的道德理想,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道德评价机制由绝对向相对转变,道德标准由严厉向宽容转变。这虽然会给予人们相对宽松的道德生活空间和更多元化的选择,但大学生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环境,应如何正确进行辨别显得更为重要。
这是走出信息多样化困扰和道德困境的力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一种新的社会生存形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载体的新型社会生存方式以其传播速度快、灵活、简单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尤以大学生为主。在这自由、开放的网络社会中,不同文化背景、政治立场、道德观念、不同民族的人都可以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地汲取自己所需信息并与他人交流、分享。但在简捷获得巨量信息的同时也存在威胁与挑战。丰富的信息包含真假信息、合法和非合法信息、有益和有害信息,这些信息交织在一起,便形成了“信息污染”。面对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作为思想尚未成熟、对事物辨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必然会产生道德判断与选择的困惑。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能力是大学生走出道德迷惘的重要力量。
三、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的路径
(一)创新德育内容
高校德育内容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等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质,它与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民族文化有关。因此,人格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征的统一体。人格是形成人生价值观念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人格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道德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由此,良好的人格易于道德能力的建立。
高校德育内容要教会大学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道德标准可能已经过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面对新问题、新情况,不断积累新经验、找到解决方法,并提出适宜的道德标准和规范,使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知荣辱、辨善恶。
(二)创新高校德育观念
创新高校德育观念要正确处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德育是教育者施之于受教育者的活動。在这里,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并传授德育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作为受教育者,教师要向学生虚心学习,同时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学生处于教育者的地位,这就形成了“双主体性”,这是提高道德能力的基础。
创新高校德育观念要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对话关系。新型的师生对话关系是指师生在相互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通过言谈进行交流与沟通。 这种师生关系实质上是对民主精神的发扬,对教师权威地位的消解,但并不是消除教师。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摒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情景共存,权威也转入情景之中。在这种对话关系中,学生的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直觉的能力会得到深化。
本文从学校道德教育领域出发,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道德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学校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协作,更需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参与。面对巨大的社会变迁,道德境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大学生各方面的道德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使学生从自身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中对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选择,能够知荣辱、辨是非、分善恶。
参考文献:
[1]蔡志良.论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3(5):12-16.
[2]小威廉姆·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45.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07-02
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顺应时代潮流发生着改变。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他们具有思维敏捷、灵活,能够较快适应外界环境同时也可以短时间内接受外界新鲜事物的特点,这一群体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其道德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关乎自身道德品质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本文通过论述道德能力的内涵、基本特征,着重探讨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道德能力,这对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道德能力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能力内涵
尽管学界对道德能力的概念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但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将道德能力定义为:道德能力是认识、理解道德规范,在面对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道德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它是道德思维与道德实践、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相统一的特殊能力,而不只是一种道德思维,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因素。
(二)道德能力的基本特征
1.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统一
就稳定性而言,道德能力是人们为了完成某项道德行为所具备的心理特征,这一心理特征是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的。行为主体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中,面临某种道德现象时,往往会做出对这一道德问题的一贯态度与想法,从而在行动上也会保持一致,因此道德能力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就可变性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道德关系、道德环境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产生了变化,一些新的道德矛盾层出不穷。这就要求个体不断适应新情况,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积累新经验,从而提高道德能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始终掌握道德生活的主动权。若只是停留在原来的道德水平而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就会陷入道德的迷惘,而这就是道德的退化。由此可见,个体道德能力的生存与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结合的过程。
2.独立性与连贯性相统一
就独立性而言,道德能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每一种道德能力都是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不同的独特功能。比如道德认识能力是对一些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理解能力。就连贯性而言,每一种能力在道德能力系统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在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着道德主体在面临道德问题时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程度。个体身上的每一种道德能力都与其他能力相互贯通,相互联系。任何一种道德能力的缺少,都会影响到其他道德能力的发展。比如,道德认识能力在道德能力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没有对道德问题的深刻理解与把握,道德能力中的其他能力便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道德判断能力是道德选择能力的逻辑起点,而道德选择能力则是行为主体的道德意识向道德行动转变的关键。若没有道德践履能力,科学的道德判断、正确的道德选择便很难落实到行动中。由此可见,道德能力的诸要素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连贯性,是独立性与连贯性的统一。
二、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这是应对社会全面转型和多元文化价值并存的现实需要。在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由于人们的社会背景、经济利益、文化意识的不同,其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并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呈递增状态。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中,主流道德价值观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与威胁,许多新的价值观悄然而生,一些腐朽陈旧的道德意识再次兴风作浪。同时,全球化的浪潮使我国面临更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多元并存的世界中,任何一种现象、一种行为,都会因文化的多元性有着不同的理解,既可以得到某种文化价值标准的肯定,又可以受到另一种文化价值标准的否定。现实生活中因存在多元文化而缺乏一种权威性的道德理想,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道德评价机制由绝对向相对转变,道德标准由严厉向宽容转变。这虽然会给予人们相对宽松的道德生活空间和更多元化的选择,但大学生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环境,应如何正确进行辨别显得更为重要。
这是走出信息多样化困扰和道德困境的力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一种新的社会生存形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载体的新型社会生存方式以其传播速度快、灵活、简单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尤以大学生为主。在这自由、开放的网络社会中,不同文化背景、政治立场、道德观念、不同民族的人都可以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地汲取自己所需信息并与他人交流、分享。但在简捷获得巨量信息的同时也存在威胁与挑战。丰富的信息包含真假信息、合法和非合法信息、有益和有害信息,这些信息交织在一起,便形成了“信息污染”。面对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作为思想尚未成熟、对事物辨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必然会产生道德判断与选择的困惑。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能力是大学生走出道德迷惘的重要力量。
三、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的路径
(一)创新德育内容
高校德育内容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等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质,它与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民族文化有关。因此,人格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征的统一体。人格是形成人生价值观念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人格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道德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由此,良好的人格易于道德能力的建立。
高校德育内容要教会大学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道德标准可能已经过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面对新问题、新情况,不断积累新经验、找到解决方法,并提出适宜的道德标准和规范,使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知荣辱、辨善恶。
(二)创新高校德育观念
创新高校德育观念要正确处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德育是教育者施之于受教育者的活動。在这里,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并传授德育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作为受教育者,教师要向学生虚心学习,同时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学生处于教育者的地位,这就形成了“双主体性”,这是提高道德能力的基础。
创新高校德育观念要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对话关系。新型的师生对话关系是指师生在相互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通过言谈进行交流与沟通。 这种师生关系实质上是对民主精神的发扬,对教师权威地位的消解,但并不是消除教师。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摒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情景共存,权威也转入情景之中。在这种对话关系中,学生的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直觉的能力会得到深化。
本文从学校道德教育领域出发,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道德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学校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协作,更需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参与。面对巨大的社会变迁,道德境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大学生各方面的道德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使学生从自身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中对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选择,能够知荣辱、辨是非、分善恶。
参考文献:
[1]蔡志良.论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3(5):12-16.
[2]小威廉姆·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