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意欲将大学生在德育中长期失落的“主体人”归位,但却遭遇大学生主体沉默的回应。原因在于高校德育内容偏虚、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不足,无法与大学生“主体”产生共鸣。只有重新定位高校德育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优化德育内容,注重道德体验,强化道德实践,加强大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与生成,才可以使高校主体性德育真正深入人心。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 道德智慧 大学生主体
  [作者简介]孙 (1979- ),女,江苏洪泽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浙江 杭州 310037)
  [课题项目]本文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主体性德育遭遇大学生主体沉默的理论分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2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7-0094-02
  
  高校意欲通过种种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却发现提供给大学生的“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并未得到大学生主体的共鸣,而是遭遇大学生主体的沉默。这种“沉默”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实质,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亟待发现和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德育智慧的缺失
  
  1.德育内容虚化,无法夯实道德智慧生成的基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对大学生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而作为辅助措施的德育方面的教育活动也有不少流于形式。长此以来,不仅忽视了道德教育主体的自我感知与自我体验,难以让大学生主体认可德育内容,而且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的道德内容、选择的道德实例脱离学生的体验与意识水平,将道德追求当做道德要求,将道德的终极目标当做现实目标,让高校的德育陷入了“大”“空”的怪圈。
  而事实上,这种德育灌输的道德规范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存在着明显反差。众所周知,现在社会上存在不少道德上的阴暗面,即使实施德育工作的高教工作者也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以“完美的道德规范”为行为准则,而他们却整天以这样一种“圣德”不断向学生灌输,要求学生任何时候都要遵守如此高的道德规范。殊不知,学生一旦走出校门,听到的、看到的有不少与课堂上所提倡的完美的道德规范相悖,必然会对学校的德育产生困惑和怀疑。这种情形下,大多数学生选择以沉默应对高校德育。
  2.德育体验被湮没于德育知识之中,无法唤起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体验是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方面能通过体验的方式达到认识理解;另一方面体验也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之一。我国目前的德育太过于强调德育知识的获得,比如爱国主义、社会公德或孝敬父母等。这种“知性”的德育强调道德行为形成的智力根源,将德育变成游离于学生自我体验及其社会关系之外的智力活动或者思维活动。片面强调德育知识的作用,重视知识的传授、理论的灌输和真诚的劝导,而大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培养明显不足,违背了大学生心理发展和道德智慧生成的一般规律。当德育知识吞噬了德育的体验,道德智慧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生长土壤,德育知识与道德行为无法有效地“对接”。
  3.德育实践环节的虚化,道德知识失去了内化渠道。道德知识是一种实践理性的智慧,只有通过实践,大学生才能将道德知识内化,转化为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道德问题的能力。如今高校的德育实践环节,大多关注德育的“实效性”。学雷锋活动、家电服务、社区服务、各种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表面上热闹,但效果不大。学校关注的是场面、媒体的报道、社会的认同、学校的荣誉。这种带有功利色彩的“形式化”教化实践活动,教给学生的不是思想和信念,而是如何作秀,如何获得虚假的认同。这会使大学生自觉行为降低,心灰意冷,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面对轰轰烈烈的德育改革,大学生的沉默已不再是传统德育主体被忽略的无声,而是“主体”归位后的自动放弃、自我缺位。各种各样的德育实践通过强迫性或者诱惑性的措施进行,无法使德育本身与体验者之间发生有效的情感关联,其结果使德育陷入“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践”的境地。
  
  二、大学生德育智慧的培养
  
  1.重新定位高校道德目标。首先,将高校道德目标分解为保底目标的“常德”和争取目标的“圣德”。前者的意义在于使高校德育能守住“最后的防线”,是作为学生最起码应该具有的道德行为规范,包括个人心性道德(自尊、谦逊、节俭、勤奋、正直等)、人际交往道德(尊重、诚信等)以及社会公德(不破坏环境、排队等车、在公共场所不喧哗等)。后者则是为了使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前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是学生经过自身努力之后才能达到的道德规范要求。我国高校德育之所以要回归“常德”教育,是因为道德本来就不是为了表现崇高,而是为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障社会的有序发展,并以此方式关涉人类的幸福。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将“常德”作为高校德育的基本目标并不意味着漠视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相反要鼓励学生的道德热情和基于自由意志的道德作为、道德追求。
  2.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在高校德育工作中,高校工作者要真正把学生的道德生活、道德修养发展置于核心地位,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过有道德的生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德育的温馨和人性的魅力,感受到高校德育与提升自身生命价值、生活质量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白,受道德教育、践行道德知识不仅是作为社会成员必须要做的,更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并主动接受德育。在人性化、主体化的德育中,学生才能真正领悟道德的内涵、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本质,才能学会关心、学会自尊与爱、学会做人,获得无限的自我发展,与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取得联系,在超越中逐渐生成道德智慧。
  3.优化并夯实德育内容。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教科书应该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高校德育工作要利用好我国悠久的人文知识,充分利用和发扬书本以外的教育资源,优化和夯实德育内容。人文知识一般指向人的价值活动和生存命运。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国,有着太多的文化沉淀,蕴涵着深刻的“支撑生命关怀的东西”,具有陶冶人、鼓舞人和塑造人的功能。而高校德育的“常德”目标则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向生活回归,生活世界中的一些内容只要经过适当的选取,便可以作为高校德育的内容,即“生活化”德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这种德育课程应包括对学生幸福生活的考量,以人生幸福及其实现的可能性、步骤和方法等为要义,提高学生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德育课程中应有对幸福人生的充分展示,从而为学生创造出体验和创造幸福的机会。如此一来,以学生生活为本,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高校德育可以“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发展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推理与判断选择能力,使学生的思想和道德价值观永远保持开放,在比较、判断、选择中不断更新、创造,从而向更高的道德境界迈进”。
  4.德育方法上注重创新、体验、实践,重视真实性教育。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学生德性的养成,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是与学生个体的兴趣、需要相联系的过程。学生道德认识的产生、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行为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个体的现实生活和活动。在方法论上要坚持“德性”与“智慧”相统一的原则,表现了主体在追求道德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对其面临的客观环境和条件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将“意义是什么”的价值判断与“是否应该做”的事实判断统一起来。此外,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扮演多元的角色,尽可能将课堂变成学生体验道德生活的场所,促进大学生道德智慧的生成。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用事实说话,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解剖现实中的客观社会现象而受到教育,增强政治认知能力和道德鉴别能力,促进道德智慧的生成。要敢于正视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敢于承认近些年来人民群众对思想教育工作信任感、认同感明显下降的现实。主体性德育必定要贴近现实,要把目光投向学生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在对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讲解时,既要注意同中央保持一致,引导学生从正面认识和理解问题,又要敢于讲真话,讲经过科学分析和缜密的理性思考的观点,而不要讲空话、大话、言不由衷的话。这样,学生才能为充满真理的德育所折服,才能让主体性德育在面对大学生主体的时候不再陷入“沉默”的僵局。
  我们必须看到,当代高校德育工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已经拉开了“距离”,“圣德”式的德育模式无法被任何一个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所以高校德育工作要以“常德”为基础目标,加强大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只有这样,高校德育才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纪光辉,庄三舵.道德的人本特质与以学生为本的德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沈卫.体验,让高校德育充满魅力[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3]林清明,甘民.对高校德育“主渠道”问题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5(9).
  [4]李伟言.道德价值取向的前提性反思与构想——一个道德类型学的视觉[J].教育科学,2005(1).
  [5]齐俊斌,陈艳.道德智慧的培养:高校德育的着力点[J].中国青年研究,2007(5).
  [6]张典兵.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6(9).
  [7]李爱民.社会变革与高校道德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8).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了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教师教育概况,分析了阿尔伯塔大学的教师教育特点,进而阐述了阿尔伯塔大学教育的整体特点及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关键体现在实效性上,由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在“人”字上下工夫,将对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  [作者简介]唐自力(1963- ),男,四川自贡人,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四川自贡643000)  [中
[摘要]人是以生物性的生命生存方式和灵性的意义生存方式而存在的。长久以来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人以及人的意义生存完全被忽略了。教育应关照人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的生存能力的展露和发展,最终实现人在更高层次上的自由生存。  [关键词]教育 存在 生存 生成  [作者简介]王双全(1962- ),男,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教育科学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内蒙古赤峰024000)  [中图
教学内容与情感相结合的实质是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育与教学的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交际素质。二者的优化组合,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简要分析1 550 nm光发射机和EDFA的技术特点,说明SBS应用的基本原则,举例说明光发射机与EDFA配合使用的正确方案,以获得更好的技术支持。
按管道铺设前的准备、管道铺设及施工场地恢复三方面,就其施工的全过程作了阐述,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指导现场施工。
高师音乐美学课程的设置在当今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该课程与高师的音乐教育目标和音乐美学的课程性质都有关系,它优化了学生的专业结构,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可以有效地对
基于目前国内会计专业高级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也就是让专业理论寓于实践操作。为此,文章针对高职院校“会
[摘要]文章从多元智能理论和思维科学理论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和序化原则,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前高职院校课改的实际情况,就高职课程内容改革如何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进行调整,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就业和全面发展两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职课程 智能差异 就业导向 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陈玉阁(1960- ),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
文章主要研究“342”分阶段提高、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详述了“342”分阶段提高、学工交替以及在该模式下如何组织教学,介绍了为保障“342”分阶段提高、学工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