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案例背景”与“案例反思”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er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专集征集的1715篇案例,笔者作为筛选组的志愿者,明显感到这几年大家对如何撰写体育教育教学案例(以下简称:体育案例)有了基本共识,写出了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体育案例,给人以启迪,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笔者同时也发现,这些体育案例中案例背景与案例反思存在的问题较多。为此,在一线话题栏目组的支持下,笔者对如何撰写体育案例中案例背景与案例反思进行了初步研究,希望能寻找到案例背景和案例反思的撰写规律。
  二、基本观点
  体育案例绝大部分是以亲历者的角度(突出“我在”),以叙述真实发生的体育教育教学事件的方式(强调“我说”),达成反思教育教学成效、阐明理念、揭示内涵及教育教学规律的目标(彰显“我思”)。“我在”让案例更具有现场感,“我说”让案例更富有生机和灵动,“我思”更赋予独特的个性视角。体育案例在功能上,可分为体育教育案例和体育教学案例;在叙述结构上,一般分为案例背景、案例描述和案例反思三个部分。
  案例背景是对案例中事件发生的起因介绍,主要是影响教育教学成效的“幕后”因素,范围分别为远景(政策法规、学科理论等宏观环境)、中景(区域学科或校内环境)和近景(事件直接原因或本人动机)。
  案例反思是在案例背景和案例事件的基础上,基于个人视角,紧扣案例核心概念或关键词,进行教育教学规律、经验技巧或教训警示的理性思考,是一篇案例的价值和精华所在。
  三、结果与分析
  笔者以“案例选登”的88篇入围案例(教育案例28篇,教学案例60篇)为样本,对每一篇案例“核心关键词”“论述方式”“有效问题”和“背景、描述与反思”各部分的文字量与结构比例先进行界定与基本数据登记,然后再分类统计与计算。
  1.案例背景中表述的分布情况
  表1数据表明: 在教育案例中,近景和远景占的比例较高,说明作者比较注重事件直接原因与宏观环境的揭示;在教学案例中,近景和组合式背景比例较高,说明作者比较重视教学事件直接原因与特定背景采用组合式的介绍。
  2.核心关键词的属性以及在背景、反思环节中出现频次的研究
  表2数据表明:案例的核心关键词根据案例的语境,从是否具有容易记忆、易产生联想和与主題有关联三个角度进行判断,均达到78%和83%以上,说明作者在“案例背景”和“案例反思”中重视核心关键词,能够紧扣核心关键词,阐释对事件的思考和理解。
  3.反思环节中表述方式的研究
  表3数据表明:个性化反思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述方式,在教育、教学案例中,分别有占42.9%和66.7%的作者选择采用夹叙夹议的表述方式,说明这种平面散点呈现的方式,可以便捷地呈现作者的观点和理由,同时也反映一线体育教师思维大多呈平面散射型,略欠缺理论引领或成效验证的纵向思维方式,缺少问题深度思考意识和问题纵向比对能力。
  4.夹叙夹议表述方式中有效问题相关数值的统计
  表4数据表明:夹叙夹议是案例写作中表述方式选用最多的一种,在12篇教育案例中,反思了30个问题,与主题有效关联的为20个,占73.3%;在40篇教学案例中,反思了126个问题,与主题贴切的问题有117个,说明在教学案例的反思中,一线体育教师所呈现的问题与核心关键词贴合度高,通过有效问题陈述字数占反思环节总字数的统计分析,教学案例大于教育案例的陈述,说明对教学案例反思的量要大于教育案例的量。
  5.案例背景、案例描述和反思环节字数比例的分析
  表5数据表明:案例背景、案例描述和案例反思三者的字数比例比较接近有关专家建议的1∶6∶3。从教育案例与教学案例的对比中,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教育案例背景描述的比例要低于教学案例的比例,教育案例反思的比例要高于教学案例反思的比例,说明教师在撰写教育案例反思的时候,认为需要花足够多的文字,才能把“思考”说清楚,而在教学案例反思的时候,却能直截了当,用结论较少的文字量就把自己的“思考”说明白了。
  6.案例背景与案例反思不仅要有关联度,而且要有针对性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案例背景的撰写要以近景或组合式背景为主,构成体现案例事件发生环境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要与事件具有高度的关联,要有针对性。而案例反思必须从关联事件的反思开始,紧扣案例的核心关键词,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反思,就事论事,针对教育教学成效、行为和目标达成的反思,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针对性的过程反思,是与事件和背景相关联的深度思考。
  四、撰写案例背景与案例反思的建议
  1.紧扣主题很关键(“硬核”之美)
  体育案例中,主题是核心,关键词是锤炼于文章题目中的“硬核”,是案例背景所围绕的“圆心”,是案例陈述中形散而神不散的“神韵”,是案例反思中的“根”。因此,“案例反思”只有紧扣主题和关键词,才会反思出味道,反思出新意,反思出哲理。
  如广东谢新荣老师在《做一名有温度的体育教师》一文中,在背景部分,作者从品读林格老师所写的《教育的温度》入手,思考如何将宜人的温度带入课堂,原来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宜人的温度就是“童心、童趣和童乐”(紧扣了“三童”核心关键词,体现了背景与主题的关联)。在案例反思部分,作者写道:一是温度——顺应童心,二是温度——挖掘童趣,三是温度——追求童乐,反思自己在教育过程中,顺应孩子的天性,注重教学设计,提倡快乐体育,尝试教法创新,分享育人经验(紧扣“三童”核心关键词,体现反思与背景呼应)。
  2.比例恰当效果好(结构之美)
  体育案例结构的文字比例以1∶6∶3为宜。这个比例的好处,是让背景介绍简洁、事件描述丰富、案例反思有效,契合写作的“凤头、猪肚和豹尾”的一般性要求。
  在28篇教育案例中,案例背景平均每篇248个字;60篇教学案例中,案例背景平均每篇381个字。因此,一般情况下,案例背景多选择近景或“组合式”的方式,突出背景对教育事件的针对性,篇幅约占文章的10%左右。
  60篇案例反思中,有40篇选择夹叙夹议的表述方式,平均每篇3.15个问题,每个问题约243个文字量,因此建议“案例反思”表述以3~4个问题、篇幅不超过案例总字数的30%为宜。
  如江苏袁绍云老师在《失踪的奖牌》案例中,在案例背景和案例反思中,突出了简要这一要素。案例背景235字,占总篇幅的7.0%,案例反思仅954字,占总篇幅的28.4%,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善待谎言,保护学生自尊心是关键;二是巧用游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根本;三是体育竞技,提升学生自信心是动力。诠释了自己巧借失踪的奖牌、发挥体育育人、健全学生人格的教育心得。
  3.首尾呼应要协调(和谐之美)
  一篇好的体育案例,紧扣核心关键词的背景和反思,在反思教育教学成效、揭示育人规律的同时,只有前后呼应,才能形成文章内在结构对应的和谐之美。如,辽宁万旭老师在《为什么要做齐》文章中的案例反思写道:德育教育,重在常坚持,贵在抓细节,难在找时机(呼应开篇背景的“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师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生道德品质培养”)。
  4.小中见大立意高(神韵之美)
  在案例反思的切入点上,应从小处着手,做到“小案例,大道理”。如山西牛翠翠老师在《“飞行证书”在一年级队列队形教学中的运用》的案例背景中,针对一年级学生数字感、方向感、距离感和位置感较差的实际,如何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把队伍排好、站准确呢?作者设计了“飞行证书”的情境游戏(紧扣“飞行证书”的小,反衬学科育人的大)。在案例反思中,一是站位学生角度,二是创设趣味情境,三是巧妙设计教辅道具,四是巧用飞行小队长,反思了“飞行证书”在队列队形练习中的巧妙运用,总结出师生关系、情境设计、学具的创新和巧设小助手4个教学技巧和规律的应用(从站位、情境等小处反思,给人以学科育人的大美)。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推进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重点项目“‘五·四’学制区域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3JZ043,以下简称“课题”),交流展示各研究学校取得的研究成果,加快区域学校体育整体改革步伐,2019年4月11日—14日,烟台市教育局在烟台经济技术開发区举办了全市学校体育省级重点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烟台市教育局体卫艺科主任王青辉,烟台市体育
一、掌握运动技能是否必须推进“体育走班制教学”  有些教师认为,学生上了12年体育课没有真正掌握1项运动技能虽是现实问题,但这主要是当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太少等所致,未必非得推进“体育走班制教学”才能解决该问题。笔者对此做如下解答。  一是学生没有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确实有体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而且是主要原因,但也要思考是什么导致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呢?所谓质量,一个是质的
一、教学创新的领跑者  多年来,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大班额男女生混合授课不利于因材施教,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不能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不能使学生完全掌握技能,等等。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呢?体育课怎样上才能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运动的乐趣、理解运动的价值,促使学生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转变,从而喜欢学校体育,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呢?基于对以上
许多一线教师经常为课堂上跳绳的回收与分发而犯愁(跳绳经常缠绕在一起,一时难以较快解开而影响及时分发),笔者经过实践,发现了一种便捷的跳绳收纳法,取一条横幅或过时的招贴布(广告布),即可解决,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回收跳绳  1.平铺布条(图1)。  2.依次放绳(图2)。  3.逐条卷起(注意裹紧1条,再裹下1条,留点间隔)(图3)。  4.卷起一捆(图4)。  5.放入箱中(图5)。  二、
自主学习能力是由“他主”转变为“自主”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激发、辅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与实践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五个一”,与全国的体育同仁们分享。  一、一些领头羊  室外体育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动态,组织形式多采用小组练习形式,此过程有教师口令指挥、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等,因此小组领头羊起到非
眉头紧锁的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一肚子的怒气走进家门,看到老婆和儿子也高兴不起来。看着老婆准备好的一桌美味也没有心情享用,只是简单吃了一点儿。饭后,带儿子去小区散步,临出门儿子说要带跳绳玩,我气不打一处来,用很不友好的语气说:“不许带跳绳,散散步好了!”儿子还是悄悄带上了。  我的怒气主要源于当天一年级的跳绳课。教完跳绳的方法,我带着学生一起练习2min后,开始分组进行练习。正在我指导跳得不太熟
地方课程就像人体的“腰”一样承上启下,是基层教师制订计划、编写教案的“核心硬件”。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基层教师产生过迷茫,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怎样制订计划、撰写教案等,这与地方课程方案的缺失有直接关系,可见地方课程是落实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的纽带和关键。  江苏省出版的《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一至六年级各一册),成为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得心应手的备课、教学参考工具,解决了基层教师特别是面广量大的
正赶上双休日,我利用两天加一个晚上的时间完成了本组筛选任务。第一遍,研读所有案例,按照评比规程,从题目、案例框架的建构到具体内容,我都认真研读,并初步标记出“入围”“非入围”;第二遍,泛读“入围”案例,采用文体“合并同类项”的方式,优中选优,确定同类中的“入围”案例;第三遍,精读“入围”案例,遴选出符合评比条件的案例。  很荣幸,当了3届的评委,我深深地感受到参评教师的案例水平一届更比一届高,最高
一、在迷茫中不断自问,在彷徨中尝试改变  “少年强则国强”,自从我踏入教师岗位的那一刻,我就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1991年7月,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学校。初出茅庐的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然而20世纪90年代的学校体育的设施等相对落后,尤其是乡村学校,场地简陋,器材稀缺。相对于语文、数学、外语学科,体育学科往往不被学校和家长重视,甚至有体育同仁转教其他学科的现象。就这样
《体育心理学》[1]中明确指出,往日的生活经验对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像耐久跑、快速跑等项目,练习本身比较枯燥,对中小学生而言,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方式练习,不但很难有效提高他们的有氧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反而会造成学生“谈长色变”“谈短心颤”。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笔者在传统练习方法的基础上,加入“猜拳”游戏元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石头、剪刀、布”,便可以在跑步练习中用快乐“中和”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