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研究背景
中山市坦洲镇十四村小学是一所镇的乡村小学,长期以来,班级集体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价值取向,学生从小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是,千“班”一面,无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如何让学生健康成长,张扬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呢?这需要创建充满人情味的个性班级文化。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笔者于2013年9月开始参与了学校开展的“小学班级特色文化校本研究”课题,从实践的层面积极探索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二、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筆者对学校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摸底,目的是了解现状。初期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班级物质文化缺乏;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明显不足;3.班级文化活动弱化;4.班风建设积极正向引领有待加强;5.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认知不足;6.班级管理工作评价不高。
三、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策略
为了解决调查问卷所反映出的相关问题,构建特色班级文化,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访谈、讨论以及征求学校教师的建议拟定了特色班级文化构建的实施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一)班级特色主题如何确定
班级特色文化创建初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或者针对学生发展的需求,确定一个具有特色的班级主题?一开始各班的教师都感到迷茫与困惑。学校行政领导亲自带领教师们学习、讨论、探索、研究;教师们带着学生开展讨论。经过领导的鼓励,教师和学生们的积极参与研讨,在集中教师和学生的智慧的基础上,学校先后创建了包括以学习为目的的孔子班、爱学班等;以兴趣为目的的剪贴班、版趣班等;以激励为目的的星乐班、阳光班等。全校12个班级都开创属于自己班级的那片天空,各班的班徽、班歌都体现了各班的特色。
(二)班级特色物质文化布置如何显现
班级特色物质文化布置如何显现,一开始教师们心里也没有底。教师们对本班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等各方面进行了解时,发现各班学生的生源结构中随父母外出打工的外地学生多,父母因工作变动而长期流动,孩子受其影响,学习基础,智力水平悬殊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们经过学习和讨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不能用同一个模式要求他们,多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多去挖掘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阳光班的班主任经过思考认为要使阳光班的“亮点”尽快“亮”起来,就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阳光班用心设计了“阳光之家”“我跑得快”“荣誉栏”“古诗学位考核”“分享岛”等各具特色的内容,使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们健康成长、发展个性特长的温馨乐园。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如何体现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集体形成的灵魂,班级精神文化如何体现特色是班级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在这一点上,教师们往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了使班级精神文化践行长久,教师们善于从“小事件”中推演出大精神。班级精神文化于无声处得以体现,促使了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了班级倡导的团结友爱的班风,同时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坚强,团结,拼搏意志。
(四)班级特色团队文化如何开展
在特色班级团队创建活动中,各班利用班队课、大课间等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笔者作为班主任,又擅长书法,在班级特色团队文化建设中将所带的班命名为“墨香班”。在“班班有特色”的发展目标引领下,为了培养本班学生写好字,笔者注重丰盈班级活动,凝聚成长动力,主要通过有序阶段性地推进墨香活动,唤醒和激励了学生们练书法的兴趣。班级特色团队活动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创建班集体的血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四、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实践成果与成效
(一)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实践成果
1.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实践机制初步形成
四年来,可以说经历过风雨,也享受过阳光,通过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形成了“一种精神”“两种活动”“一种评价”的实践机制。
“一种精神”是指:围绕一种精神,即班魂。“两种活动”是指:开展的两种实践活动,即“班级物质文化布置活动”以及“班级动态文化活动”。“一种评价”是指:开展对教师和班级的评价,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2.促进了学生素质全方面发展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教师以“分”为本逐渐向以“生”为本转化。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学生学习途径拓宽了,这正体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舞台,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视野得以开阔,心理素质也增强了。
3.教师教育观念得到端正,科研能力逐步提高
在研究过程中,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的建设意识有了自己的主张和思考。在实验过程中,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向专家同行咨询请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和修改实验方案,详细记录和分析实验资料,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实践成果,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4.营造了舒适的班级环境文化
班级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地方,是师生成长的重要时空。现在来到十四村小学的教室里,你会发现,教室里桌椅排列整齐,物品摆放有序,班级展板主题鲜明,美观且有对学生有教育和欣赏的意义,绿化角、班级多功能书柜等特色元素在班级布置区域布局合理,动静结合的构思各班级的物化的东西展现了班级的个性,对学生的影响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
5.建立了良好的班级特色制度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这些“公约”是根据《坦洲镇十四村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在全体师生民主参与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而产生的,做到“有法可依”。
(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成效
实施班级文化构建方案后,访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检验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再一次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笔者发现无论是学生、班级还教师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班级物质文化得到了优化;班级制度文化得到了完善;以特色活动为引领,扎实有效;班风建设得到了改善;教师对班级文化的认知得到了提高;班级文化建设效果明显,呈现新态势。
五、结束语
本文就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着力于分析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通过实践探索,以期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实验参考样本和依据。
责任编辑
中山市坦洲镇十四村小学是一所镇的乡村小学,长期以来,班级集体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价值取向,学生从小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是,千“班”一面,无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如何让学生健康成长,张扬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呢?这需要创建充满人情味的个性班级文化。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笔者于2013年9月开始参与了学校开展的“小学班级特色文化校本研究”课题,从实践的层面积极探索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二、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筆者对学校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摸底,目的是了解现状。初期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班级物质文化缺乏;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明显不足;3.班级文化活动弱化;4.班风建设积极正向引领有待加强;5.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认知不足;6.班级管理工作评价不高。
三、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策略
为了解决调查问卷所反映出的相关问题,构建特色班级文化,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访谈、讨论以及征求学校教师的建议拟定了特色班级文化构建的实施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一)班级特色主题如何确定
班级特色文化创建初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或者针对学生发展的需求,确定一个具有特色的班级主题?一开始各班的教师都感到迷茫与困惑。学校行政领导亲自带领教师们学习、讨论、探索、研究;教师们带着学生开展讨论。经过领导的鼓励,教师和学生们的积极参与研讨,在集中教师和学生的智慧的基础上,学校先后创建了包括以学习为目的的孔子班、爱学班等;以兴趣为目的的剪贴班、版趣班等;以激励为目的的星乐班、阳光班等。全校12个班级都开创属于自己班级的那片天空,各班的班徽、班歌都体现了各班的特色。
(二)班级特色物质文化布置如何显现
班级特色物质文化布置如何显现,一开始教师们心里也没有底。教师们对本班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等各方面进行了解时,发现各班学生的生源结构中随父母外出打工的外地学生多,父母因工作变动而长期流动,孩子受其影响,学习基础,智力水平悬殊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们经过学习和讨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不能用同一个模式要求他们,多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多去挖掘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阳光班的班主任经过思考认为要使阳光班的“亮点”尽快“亮”起来,就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阳光班用心设计了“阳光之家”“我跑得快”“荣誉栏”“古诗学位考核”“分享岛”等各具特色的内容,使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们健康成长、发展个性特长的温馨乐园。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如何体现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集体形成的灵魂,班级精神文化如何体现特色是班级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在这一点上,教师们往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了使班级精神文化践行长久,教师们善于从“小事件”中推演出大精神。班级精神文化于无声处得以体现,促使了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了班级倡导的团结友爱的班风,同时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坚强,团结,拼搏意志。
(四)班级特色团队文化如何开展
在特色班级团队创建活动中,各班利用班队课、大课间等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笔者作为班主任,又擅长书法,在班级特色团队文化建设中将所带的班命名为“墨香班”。在“班班有特色”的发展目标引领下,为了培养本班学生写好字,笔者注重丰盈班级活动,凝聚成长动力,主要通过有序阶段性地推进墨香活动,唤醒和激励了学生们练书法的兴趣。班级特色团队活动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创建班集体的血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四、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实践成果与成效
(一)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实践成果
1.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实践机制初步形成
四年来,可以说经历过风雨,也享受过阳光,通过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形成了“一种精神”“两种活动”“一种评价”的实践机制。
“一种精神”是指:围绕一种精神,即班魂。“两种活动”是指:开展的两种实践活动,即“班级物质文化布置活动”以及“班级动态文化活动”。“一种评价”是指:开展对教师和班级的评价,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2.促进了学生素质全方面发展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教师以“分”为本逐渐向以“生”为本转化。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学生学习途径拓宽了,这正体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舞台,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视野得以开阔,心理素质也增强了。
3.教师教育观念得到端正,科研能力逐步提高
在研究过程中,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的建设意识有了自己的主张和思考。在实验过程中,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向专家同行咨询请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和修改实验方案,详细记录和分析实验资料,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实践成果,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4.营造了舒适的班级环境文化
班级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地方,是师生成长的重要时空。现在来到十四村小学的教室里,你会发现,教室里桌椅排列整齐,物品摆放有序,班级展板主题鲜明,美观且有对学生有教育和欣赏的意义,绿化角、班级多功能书柜等特色元素在班级布置区域布局合理,动静结合的构思各班级的物化的东西展现了班级的个性,对学生的影响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
5.建立了良好的班级特色制度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这些“公约”是根据《坦洲镇十四村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在全体师生民主参与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而产生的,做到“有法可依”。
(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成效
实施班级文化构建方案后,访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检验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再一次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笔者发现无论是学生、班级还教师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班级物质文化得到了优化;班级制度文化得到了完善;以特色活动为引领,扎实有效;班风建设得到了改善;教师对班级文化的认知得到了提高;班级文化建设效果明显,呈现新态势。
五、结束语
本文就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着力于分析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通过实践探索,以期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实验参考样本和依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