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践行道德认知开放而有效的途径,能促进学生合作、组织、创新诸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品德学习的兴趣。试从“生活,开启实践的百宝盒”“体验,升华情感的试金石”及“展示,实现内化的魔法棒”等方面就道德实践活动有效性提升的几个实例作一随谈。
关键词:道德实践;情感体验;内化
为了提升小学品德教学实效,笔者尝试组织学生参与调查访问、角色体验、搜集素材、辩论擂台、展示之窗、大众评审等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观察、体验、感悟社会生活,丰富实践,加深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获得道德认知和道德体验,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
一、生活,开启实践的百宝盒
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往往来源于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真实是道德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从生活中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去挖掘、去践行,是有效道德实践活动的前提。
1.从校园生活中发现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通过仔细观察,能捕捉到许多即时的信息,可以为品德教学提供许多鲜活的资源。
在学习“劳动成果要珍惜”后,我让学生观察学校食堂的水槽,工作人员每天从水槽那儿能捞起多少大米?这些大米是从哪儿来的?调查发现,全校学生每天浪费的粮食可供一个学生吃半个月。全校有800多学生,如果每天浪费这么多,该是怎样的一个数字?我们怎么能对得起父母的劳动?通过调查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进而提议学生写一份“致全校少先队员的倡议书”。倡议书一经发出,便得到了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通过以“劳动成果要珍惜”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有机结合,能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家庭生活中寻找
家庭生活是社会大家庭中的小细胞,蕴藏着取之不尽的道德实践活动资源。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等良好的家庭氛围都可成为正面活动资源;反之,则成为活动的反面材料。
如,在学习“家人关怀我成长”前,我组织开展了“今天我当家”活动,给每位学生发一张表格,从买菜煮饭到洗碗抹桌,从洗衣叠被到打扫卫生都要求学生亲手做,与父母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艰辛,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同时,课后进一步开展孝敬父母系列道德实践活动,这都是行之有效的活动策略。
3.在社会生活中搜集
在品德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除了学习,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生活中获取有价值的素材。
在学习“城乡巨变”的前一周时间,我组织开展了“家乡的变化”实践活动。以学生家庭村小組为单位,通过察看、访问、调查、收集资料等,详细了解了近十年来当地居民在居住环境、条件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看现在的生活条件,听老辈人对过去生活的述说,对比感受家乡经济的发展。通过亲身经历,学生对城乡巨变有了切身体验,在课中交流时,不少学生拿出了在活动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谈论自己家住房条件的变化,自豪感洋溢在他们的脸上,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4.在自然生活中捕捉
在课前,我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切身体会到大自然所有生物都有存在的必要。
如,在教学“动物、植物和我们”前,我带领全班孩子去郊游,走进村边的小树林,去倾听鸟儿欢快的叫声,去欣赏鸟儿自由飞翔的身影,去感受在村民的爱护下鸟儿的可爱。学生通过真切的体验,深刻领悟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真谛,确立生态环境平衡正确的道德认知,并内化为爱鸟护鸟的道德行为。
5.在阅读生活中挖掘
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历史类教学内容由于反映的是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历史事件,难以架起教材与学生情感的沟通桥梁,我们不妨让学生从阅读活动中收集相关素材来拉近学生与过去生活的距离,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丰富学生对历史事件的道德认知。如,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让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不平等条约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感受不平等之处:加一加,算一算,赔款金额与当时清朝政府的财政总收入进行对比;四人小组合作,在清朝疆域图上画出被帝国主义列强割占的领土。在此基础上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平等条约?进而让学生思考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才能不被欺凌”的道德认知。
二、体验,升华情感的试金石
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是道德教育的“活”源泉,而道德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在于学生能否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这是教师教学情智的集中体现。
1.情感体验的铺垫
上课前,根据学生的道德认知基础,进行生活调查并积累生活材料,借助已有道德经验,能为直奔主题的学习“铺路搭桥”,为学生产生道德情感体验铺垫。
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课前我发动学生小组分工合作上网搜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中共一大召开的相关资料,并且摘录或制作一份手抄小报,将小报展览在教室四周。通过资料收集,不仅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的艰辛,引起学生对中国历史探究的兴趣,而且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2.情感体验的共鸣
课中,教师凭借教材内容,将学生亲历的道德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新资源,引导学生对道德素材进行再现和体验,激发其道德情感,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如“服务在身边”一课,课前我组织学生去镇敬老院进行“红领巾假日小队服务孤寡老人”生活体验活动,学生目睹了孤寡老人孤单无助、凄凉悲苦的生活现状以及老人们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与兴奋的真情流露,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老师在课中顺势利导,很自然地学生就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3.情感体验的升华 课后,教师应让学生多列举和评析生活中的实例,多质疑生活中的“两难”问题,使道德实践活动有的放矢,以帮助学生道德情感的真正升华。
如“悲愤的吼声”,是针对比较复杂的中日关系,我在课后组织了一次对日本政府对待历史持完全不同的意见现状的精彩辩论会。有的学生说,中国现在已经强大了,不能像以前一样任由他们欺负;也有的学生说,和平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对待日本问题应心平气和,继续发展睦邻友好关系,避免冲突升级。你比较倾向于这两种观点中的哪一种?请学生思考,按不同观点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先在组内交流,稍作准备后开始辩论。辩论中,正反双方都引用了大量的事实,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激烈的辩论中,我发现时机成熟后,适时做了小结:面对近年来日本政府企图掩盖历史的种种罪恶行为,我們完全有理由采取强硬措施,坚决予以还击。可是,目前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首要任务还是发展经济,强大国家。我们要争取和平环境,努力发展经济,使国家更加强大。所以,我们要心平气和地对待这件事。对这个“两难”问题的辩论,学生不仅明白了铭记历史的真正含义,而且对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大环境中求得发展的道德认知与情感得以升华。
三、展示,实现内化的魔法棒
孩子是纯真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只关注活动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影响力有不持久的缺憾,唯有及时物化,其影响力才会持久稳定,才能让他们获得真正的价值认同。
1.成果物化展示
每次实践活动后,学生都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如照片、剪报、标本、实物、访谈录等,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整理加工,然后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舆论工具进行宣传、展览活动的显性成果;还可以用小论文、图表、模型、实物、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形式展示。道德实践活动成果的物化过程的价值在于让学生的创造性成果有展示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相互观摩借鉴中得到分享。
2.评价体验驱动
每学期末,由家长、老师及学生评委组成的大众评审团对学生物化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对学生最耀眼闪光的事迹给予恰如其分的命名,如“调查之星”“创意之星”“服务之星”“合作之星”“辩论之星”“展示之星”等橱窗展示学生照片、个人简介与活动事迹,并隆重推出“十大道德金星少年”颁奖仪式,设明星台、颁奖词、水晶奖杯、获奖感言等形式予以表彰,这是每一位学生最为看重的,也是最触动心弦的,因为这是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的物化缩影,更是学生最大获得感与成功感的体验聚焦。
只要我们抓住生活与德育的契合点,以道德实践活动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真实地实践,在活动中有真切的体验,道德实践活动一定会情智共生、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朱彦金.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7).
[2]唐楚璇.激发情感体验内化道德品质[J].新课程:小学,2010(10).
编辑 薄跃华
关键词:道德实践;情感体验;内化
为了提升小学品德教学实效,笔者尝试组织学生参与调查访问、角色体验、搜集素材、辩论擂台、展示之窗、大众评审等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观察、体验、感悟社会生活,丰富实践,加深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获得道德认知和道德体验,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
一、生活,开启实践的百宝盒
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往往来源于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真实是道德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从生活中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去挖掘、去践行,是有效道德实践活动的前提。
1.从校园生活中发现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通过仔细观察,能捕捉到许多即时的信息,可以为品德教学提供许多鲜活的资源。
在学习“劳动成果要珍惜”后,我让学生观察学校食堂的水槽,工作人员每天从水槽那儿能捞起多少大米?这些大米是从哪儿来的?调查发现,全校学生每天浪费的粮食可供一个学生吃半个月。全校有800多学生,如果每天浪费这么多,该是怎样的一个数字?我们怎么能对得起父母的劳动?通过调查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进而提议学生写一份“致全校少先队员的倡议书”。倡议书一经发出,便得到了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通过以“劳动成果要珍惜”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有机结合,能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家庭生活中寻找
家庭生活是社会大家庭中的小细胞,蕴藏着取之不尽的道德实践活动资源。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等良好的家庭氛围都可成为正面活动资源;反之,则成为活动的反面材料。
如,在学习“家人关怀我成长”前,我组织开展了“今天我当家”活动,给每位学生发一张表格,从买菜煮饭到洗碗抹桌,从洗衣叠被到打扫卫生都要求学生亲手做,与父母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艰辛,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同时,课后进一步开展孝敬父母系列道德实践活动,这都是行之有效的活动策略。
3.在社会生活中搜集
在品德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除了学习,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生活中获取有价值的素材。
在学习“城乡巨变”的前一周时间,我组织开展了“家乡的变化”实践活动。以学生家庭村小組为单位,通过察看、访问、调查、收集资料等,详细了解了近十年来当地居民在居住环境、条件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看现在的生活条件,听老辈人对过去生活的述说,对比感受家乡经济的发展。通过亲身经历,学生对城乡巨变有了切身体验,在课中交流时,不少学生拿出了在活动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谈论自己家住房条件的变化,自豪感洋溢在他们的脸上,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4.在自然生活中捕捉
在课前,我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切身体会到大自然所有生物都有存在的必要。
如,在教学“动物、植物和我们”前,我带领全班孩子去郊游,走进村边的小树林,去倾听鸟儿欢快的叫声,去欣赏鸟儿自由飞翔的身影,去感受在村民的爱护下鸟儿的可爱。学生通过真切的体验,深刻领悟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真谛,确立生态环境平衡正确的道德认知,并内化为爱鸟护鸟的道德行为。
5.在阅读生活中挖掘
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历史类教学内容由于反映的是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历史事件,难以架起教材与学生情感的沟通桥梁,我们不妨让学生从阅读活动中收集相关素材来拉近学生与过去生活的距离,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丰富学生对历史事件的道德认知。如,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让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不平等条约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感受不平等之处:加一加,算一算,赔款金额与当时清朝政府的财政总收入进行对比;四人小组合作,在清朝疆域图上画出被帝国主义列强割占的领土。在此基础上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平等条约?进而让学生思考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才能不被欺凌”的道德认知。
二、体验,升华情感的试金石
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是道德教育的“活”源泉,而道德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在于学生能否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这是教师教学情智的集中体现。
1.情感体验的铺垫
上课前,根据学生的道德认知基础,进行生活调查并积累生活材料,借助已有道德经验,能为直奔主题的学习“铺路搭桥”,为学生产生道德情感体验铺垫。
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课前我发动学生小组分工合作上网搜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中共一大召开的相关资料,并且摘录或制作一份手抄小报,将小报展览在教室四周。通过资料收集,不仅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的艰辛,引起学生对中国历史探究的兴趣,而且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2.情感体验的共鸣
课中,教师凭借教材内容,将学生亲历的道德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新资源,引导学生对道德素材进行再现和体验,激发其道德情感,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如“服务在身边”一课,课前我组织学生去镇敬老院进行“红领巾假日小队服务孤寡老人”生活体验活动,学生目睹了孤寡老人孤单无助、凄凉悲苦的生活现状以及老人们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与兴奋的真情流露,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老师在课中顺势利导,很自然地学生就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3.情感体验的升华 课后,教师应让学生多列举和评析生活中的实例,多质疑生活中的“两难”问题,使道德实践活动有的放矢,以帮助学生道德情感的真正升华。
如“悲愤的吼声”,是针对比较复杂的中日关系,我在课后组织了一次对日本政府对待历史持完全不同的意见现状的精彩辩论会。有的学生说,中国现在已经强大了,不能像以前一样任由他们欺负;也有的学生说,和平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对待日本问题应心平气和,继续发展睦邻友好关系,避免冲突升级。你比较倾向于这两种观点中的哪一种?请学生思考,按不同观点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先在组内交流,稍作准备后开始辩论。辩论中,正反双方都引用了大量的事实,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激烈的辩论中,我发现时机成熟后,适时做了小结:面对近年来日本政府企图掩盖历史的种种罪恶行为,我們完全有理由采取强硬措施,坚决予以还击。可是,目前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首要任务还是发展经济,强大国家。我们要争取和平环境,努力发展经济,使国家更加强大。所以,我们要心平气和地对待这件事。对这个“两难”问题的辩论,学生不仅明白了铭记历史的真正含义,而且对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大环境中求得发展的道德认知与情感得以升华。
三、展示,实现内化的魔法棒
孩子是纯真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只关注活动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影响力有不持久的缺憾,唯有及时物化,其影响力才会持久稳定,才能让他们获得真正的价值认同。
1.成果物化展示
每次实践活动后,学生都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如照片、剪报、标本、实物、访谈录等,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整理加工,然后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舆论工具进行宣传、展览活动的显性成果;还可以用小论文、图表、模型、实物、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形式展示。道德实践活动成果的物化过程的价值在于让学生的创造性成果有展示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相互观摩借鉴中得到分享。
2.评价体验驱动
每学期末,由家长、老师及学生评委组成的大众评审团对学生物化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对学生最耀眼闪光的事迹给予恰如其分的命名,如“调查之星”“创意之星”“服务之星”“合作之星”“辩论之星”“展示之星”等橱窗展示学生照片、个人简介与活动事迹,并隆重推出“十大道德金星少年”颁奖仪式,设明星台、颁奖词、水晶奖杯、获奖感言等形式予以表彰,这是每一位学生最为看重的,也是最触动心弦的,因为这是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的物化缩影,更是学生最大获得感与成功感的体验聚焦。
只要我们抓住生活与德育的契合点,以道德实践活动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真实地实践,在活动中有真切的体验,道德实践活动一定会情智共生、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朱彦金.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7).
[2]唐楚璇.激发情感体验内化道德品质[J].新课程:小学,2010(10).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