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所有的各个方面的特征与和谐,是由某种主要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品德教育,是教孩子学“做人”。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存环境,而家长则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地说:“你们在孩子五岁以前做的一切,等于整个教育的百分之九十的工作。”这都说明早期家庭教育对孩子品德的养成能起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作用。家庭教育,以德为先。在家庭中,父母对于子女在思想品质上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作为子女最早接触的群体,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其教育影响的深刻性是其他各种因素无可比拟的。幼儿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越明显,这在客观上是由血缘关系、物质生活依附等特殊关系所决定的。家庭教育这种“先入”式的影响,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往往具有更多的奠基性“走向”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将品德教育有效渗透在家庭教育中呢?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是关键。
家长的观念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与关键。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前提就是尊重幼儿。幼儿是独立的、有意识、有思想的个体,而非家长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是没有权利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强加给幼儿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幼儿的发展也是如此,有其特殊的自然性、阶段性和规律性。作为家长,所要做的就是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在尊重幼儿的兴趣、个性的基础上逐步地给予科学的、正确的引导。当幼儿享受到充分的尊重与自由时,他们就能在自然成长中享受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独立的意志品质与健全的人格。其次,家庭教育并非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当今,素质教育被提升到了更高的层面,倘若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话,那么其收效肯定是微乎其微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当是并驾齐驱的,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优秀品质的形成不仅需要老师的谆谆教导,更需要家长的耳濡目染。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重点。
环境的力量不容小觑,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故事,它们无不说明环境在幼儿成长过程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心智尚不成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家长的言行举止很容易被幼儿所模仿,父母的行为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孩子的成长总是会打上家庭环境的烙印。譬如说,孩子生活在一个平等和谐、激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就容易形成热情善良、活泼开朗、善于交际、情绪稳定的良好品质;相反,争吵不断、紧张压抑的家庭环境必然会造成孩子情感和人格的缺失。一般来说,家庭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环境并不是指家居环境多么富丽堂皇,而主要是指环境的整洁有序、健康向上,同时应该给孩子一方属于自己的空间;精神环境则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精神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主要作用,需要精心营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努力保持与孩子沟通的畅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障碍,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教育的殿堂。
三、培养孩子健康文明的兴趣爱好是根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是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快乐。幼儿虽小,但情感丰富、容易激发且易受感染。针对其典型特点,家长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幼儿通过简单明了的事例去体验践行成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从而激发幼儿道德情感与道德体验上的共鸣,产生与道德行为主体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引起肯定性、积极性的情绪,进而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德准则。实践证明,鲜活的实例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如此便可以将正确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应用到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有利于幼儿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遵循和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团结互助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最终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是保障。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边界,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自己以身作则地践行,才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父母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父母和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不仅如此,孩子身上还具备许多人性中尚未泯灭的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往往都是需要父母去发现和学习的。孩子就像一本书,做家长的只有潜心去研读,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伴随孩子共同成长。当然,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研究孩子成长中的新问题、新特点,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其明白时时有德育、处处皆德育,做到遇事而诲、遇物而教,久而久之,孩子良好的品德就会随之而生。
总之,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明白“要成才先成仁”的道理,应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通过言传身教,把社会的道德准则、做人的道理及父母良好的品德和人格传给孩子。要从根本上加强自身的修养,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孩子,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将品德教育有效渗透在家庭教育中呢?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是关键。
家长的观念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与关键。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前提就是尊重幼儿。幼儿是独立的、有意识、有思想的个体,而非家长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是没有权利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强加给幼儿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幼儿的发展也是如此,有其特殊的自然性、阶段性和规律性。作为家长,所要做的就是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在尊重幼儿的兴趣、个性的基础上逐步地给予科学的、正确的引导。当幼儿享受到充分的尊重与自由时,他们就能在自然成长中享受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独立的意志品质与健全的人格。其次,家庭教育并非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当今,素质教育被提升到了更高的层面,倘若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话,那么其收效肯定是微乎其微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当是并驾齐驱的,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优秀品质的形成不仅需要老师的谆谆教导,更需要家长的耳濡目染。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重点。
环境的力量不容小觑,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故事,它们无不说明环境在幼儿成长过程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心智尚不成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家长的言行举止很容易被幼儿所模仿,父母的行为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孩子的成长总是会打上家庭环境的烙印。譬如说,孩子生活在一个平等和谐、激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就容易形成热情善良、活泼开朗、善于交际、情绪稳定的良好品质;相反,争吵不断、紧张压抑的家庭环境必然会造成孩子情感和人格的缺失。一般来说,家庭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环境并不是指家居环境多么富丽堂皇,而主要是指环境的整洁有序、健康向上,同时应该给孩子一方属于自己的空间;精神环境则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精神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主要作用,需要精心营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努力保持与孩子沟通的畅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障碍,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教育的殿堂。
三、培养孩子健康文明的兴趣爱好是根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是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快乐。幼儿虽小,但情感丰富、容易激发且易受感染。针对其典型特点,家长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幼儿通过简单明了的事例去体验践行成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从而激发幼儿道德情感与道德体验上的共鸣,产生与道德行为主体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引起肯定性、积极性的情绪,进而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德准则。实践证明,鲜活的实例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如此便可以将正确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应用到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有利于幼儿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遵循和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团结互助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最终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是保障。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边界,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自己以身作则地践行,才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父母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父母和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不仅如此,孩子身上还具备许多人性中尚未泯灭的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往往都是需要父母去发现和学习的。孩子就像一本书,做家长的只有潜心去研读,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伴随孩子共同成长。当然,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研究孩子成长中的新问题、新特点,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其明白时时有德育、处处皆德育,做到遇事而诲、遇物而教,久而久之,孩子良好的品德就会随之而生。
总之,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明白“要成才先成仁”的道理,应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通过言传身教,把社会的道德准则、做人的道理及父母良好的品德和人格传给孩子。要从根本上加强自身的修养,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孩子,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