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把课内语文教学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无疑对语文教师内涵发展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巨大作用。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观;教师内涵发展;巨大作用
一、大语文教育观对语文改革的意义
张孝纯先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语文教学改革洪流中,独树一帜,在推进语文素质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大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影响着几乎一代教师,推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20世纪的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其内容是十分广阔和十分丰富的。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这便是大语文教育的社会性。
语文作为一种思维、交流与生活的工具,决定了语文教育必须是开放的,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或按不同的标准分,可以分出不同类别的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本是非常丰富多采的,而不只是课堂学习生活那样单纯枯燥的,如果教师不是扼杀学生参与生活的积极性,剥夺他们参与生活的正当权利,而是帮助他们参与生活、改造生活、创造生活,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的生活。应予强调的是,凡此种种生活无不以语文为交际工具,也无不赋予语文以无比生动、新鲜和丰富的内容,所以它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和实践的极广阔的课堂。把课内语文教学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无疑对语文教师内涵发展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巨大作用。
二、大语文教育观的特征
(一)整体性
“大语文教育”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与开放性使它与旧式的传统语文教学迥然相别。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单元为主体,各单元相勾连,都按“一体两翼”的格局进行。这就使宏观对微观起了合理控制的作用。道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双向的作用,而最后全都导入学生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进行广泛的、完全独立自由的读、写、听、说活动,即投入“终身语文学习”和“终身语文实践”的洪流中去。
(二)开放性
针对封闭型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弊端,“大语文教育”主张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实用性、科学性和训练性。在封建社会里,课本是惟一的教学内容,而且课本是单一化的(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儒家经典独占讲坛)、凝固化的(内容陈旧,千年不变)、脱离语言实际和社会需要实际的、缺乏科学性的和属于“知识记忆型”的。正是针对我国历史上(特别宋元以来)的封闭型的语文教育传统及其造成的根深蒂固的消极影响而提出的,“大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开放型。语文教材品种的单一化,过分强调统一和稳定,致使教材不能适应地方特点和与时并进地向前发展,有脱离实际的倾向;未能有效地引入当代语言科学知识,未能形成训练体系等方面。主张学生既学习语文课本,也学习其他课本的语言文字和课外读物;既学教师推荐的读物,也学会自寻合适的读物;既从课本范文中获取“样板”,又要掌握确实管用的最基本的语文规律;既按要求在课内练习书面和口头的作文,又根据生活需要在课外练笔、练口。在教材编写上,主张有相对固定部分,又有不固定部分,以防止凝固化、陈旧化;主张编各种风格不同、规格不同、程度要求不同的、实用价值较强的、以训练为体系的语文教材。针对封闭型语文教学在教学渠道上的弊端,“大语文教育”主张建立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把学校、家庭、社会几方面的语文学习渠道接通,沟通课内与课外联系,让学生把社会生活纳入为语文学习的内容,实质上促进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大语文教育观对教师内涵发展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师手中的粉笔也开始变的异常沉重。“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更深入的理解教育的内涵势必会影响整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式下,全情投入的工作态度已经远不是一个成功教师的内涵了。教师是生产者,是倡导者;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对于自身的塑造,作为一名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倒更像一个艺术品。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语都值得学生去揣摩,去品味。教师的话中都蕴涵着做人的道理,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竖立起一座座路标。拥有真正的师生平等和健全的教师个性,学校才能有个性。而张孝纯先生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教改名家,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优化或教学内容的改良方法,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部分都成为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内容,被中小学语文老师冷落到一边。的“大语文教育”让语文跳出课堂教学“狭的笼”,把语文融入社会大环境中,真正地沟通课内与课外。其“一体两翼”教学模式与教学原则,较之对那些语文某个角度某个方面改革,其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力度与深度,显而易见的。更重要的是 “大语文教育”具有超前性,1990 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课外活动纳入大纲中教学内容部分,这是建国后公布的六个大纲中首次提出的。与张孝纯先生在十年以前就提出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从某种意义上,张孝纯先生走在了前面。2001年相继问世《全日制义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倡导综合性学习,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的内容,与“大语文教育”有异曲相同之处。目前中考、高考的内容越来越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要求。张孝纯已在二十年前进行实验,并取得成功,彰显了他的教育思想意识超前,教学改革生命力旺盛。因此,张孝纯先生以其独特创造性工作,丰富了教育改革实践,是一位真正的专家型语文教学改革实践者,成为后来者的榜样。作为一名教师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做到:
(一)“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大语文教育”强调整体教育原则,要求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这也是由语文工具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文道统一的原则是语文教育的首要原则,学语文与学做人应当是一致的,不能培养“能文而无行”的人。另一方面,一个人的品格如何,对于他的读、写、听、说都有明显的制约性,结合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进行“诗教”、“文教”,就是把“读”与做人结合起来了。
(二)“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语文课要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它的本职任务,但是语文能力的发展,是与智力素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联想力、逻辑思维力、创造思维力等)、非智力素质(这里主要指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双方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心理学家所提出的“知、情、意、行”,其实讲的就是发展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相结合的问题。在试验班第一轮学生入学后,就对他们进行了“知能测定”、“智力测定”以及思想品格、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的调查,把取得的信息做为施教的参考。
(三)“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读、写、听、说四者相通:听是用耳读,说是用嘴写,读是用眼听,写是用笔说。四者本来也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由于传统语文教学忽视听说,升学考试不考听说,再加上对听说能力在现代化信息交流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只教读写不教听说,只考读写不考听说的弊病。坚持四者的结合训练,符合未来社会对人要求,便于“学以致用”,体现“三个面向”在语文教学中落实。
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足以撑起学生心中自信的风帆。也许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的个人教育教学行为,可却足以影响整个学校的成长,其实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本身就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一部分。
作为教师,面对学生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激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点燃学校新一轮发展的航灯,因此,教师在教材中要力求发掘适合学生成长的有利因素,加大力度培养学生们的协作精神、探索精神以及无畏险阻的勇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观;教师内涵发展;巨大作用
一、大语文教育观对语文改革的意义
张孝纯先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语文教学改革洪流中,独树一帜,在推进语文素质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大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影响着几乎一代教师,推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20世纪的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其内容是十分广阔和十分丰富的。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这便是大语文教育的社会性。
语文作为一种思维、交流与生活的工具,决定了语文教育必须是开放的,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或按不同的标准分,可以分出不同类别的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本是非常丰富多采的,而不只是课堂学习生活那样单纯枯燥的,如果教师不是扼杀学生参与生活的积极性,剥夺他们参与生活的正当权利,而是帮助他们参与生活、改造生活、创造生活,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的生活。应予强调的是,凡此种种生活无不以语文为交际工具,也无不赋予语文以无比生动、新鲜和丰富的内容,所以它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和实践的极广阔的课堂。把课内语文教学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无疑对语文教师内涵发展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巨大作用。
二、大语文教育观的特征
(一)整体性
“大语文教育”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与开放性使它与旧式的传统语文教学迥然相别。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单元为主体,各单元相勾连,都按“一体两翼”的格局进行。这就使宏观对微观起了合理控制的作用。道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双向的作用,而最后全都导入学生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进行广泛的、完全独立自由的读、写、听、说活动,即投入“终身语文学习”和“终身语文实践”的洪流中去。
(二)开放性
针对封闭型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弊端,“大语文教育”主张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实用性、科学性和训练性。在封建社会里,课本是惟一的教学内容,而且课本是单一化的(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儒家经典独占讲坛)、凝固化的(内容陈旧,千年不变)、脱离语言实际和社会需要实际的、缺乏科学性的和属于“知识记忆型”的。正是针对我国历史上(特别宋元以来)的封闭型的语文教育传统及其造成的根深蒂固的消极影响而提出的,“大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开放型。语文教材品种的单一化,过分强调统一和稳定,致使教材不能适应地方特点和与时并进地向前发展,有脱离实际的倾向;未能有效地引入当代语言科学知识,未能形成训练体系等方面。主张学生既学习语文课本,也学习其他课本的语言文字和课外读物;既学教师推荐的读物,也学会自寻合适的读物;既从课本范文中获取“样板”,又要掌握确实管用的最基本的语文规律;既按要求在课内练习书面和口头的作文,又根据生活需要在课外练笔、练口。在教材编写上,主张有相对固定部分,又有不固定部分,以防止凝固化、陈旧化;主张编各种风格不同、规格不同、程度要求不同的、实用价值较强的、以训练为体系的语文教材。针对封闭型语文教学在教学渠道上的弊端,“大语文教育”主张建立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把学校、家庭、社会几方面的语文学习渠道接通,沟通课内与课外联系,让学生把社会生活纳入为语文学习的内容,实质上促进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大语文教育观对教师内涵发展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师手中的粉笔也开始变的异常沉重。“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更深入的理解教育的内涵势必会影响整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式下,全情投入的工作态度已经远不是一个成功教师的内涵了。教师是生产者,是倡导者;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对于自身的塑造,作为一名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倒更像一个艺术品。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语都值得学生去揣摩,去品味。教师的话中都蕴涵着做人的道理,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竖立起一座座路标。拥有真正的师生平等和健全的教师个性,学校才能有个性。而张孝纯先生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教改名家,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优化或教学内容的改良方法,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部分都成为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内容,被中小学语文老师冷落到一边。的“大语文教育”让语文跳出课堂教学“狭的笼”,把语文融入社会大环境中,真正地沟通课内与课外。其“一体两翼”教学模式与教学原则,较之对那些语文某个角度某个方面改革,其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力度与深度,显而易见的。更重要的是 “大语文教育”具有超前性,1990 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课外活动纳入大纲中教学内容部分,这是建国后公布的六个大纲中首次提出的。与张孝纯先生在十年以前就提出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从某种意义上,张孝纯先生走在了前面。2001年相继问世《全日制义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倡导综合性学习,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的内容,与“大语文教育”有异曲相同之处。目前中考、高考的内容越来越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要求。张孝纯已在二十年前进行实验,并取得成功,彰显了他的教育思想意识超前,教学改革生命力旺盛。因此,张孝纯先生以其独特创造性工作,丰富了教育改革实践,是一位真正的专家型语文教学改革实践者,成为后来者的榜样。作为一名教师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做到:
(一)“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大语文教育”强调整体教育原则,要求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这也是由语文工具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文道统一的原则是语文教育的首要原则,学语文与学做人应当是一致的,不能培养“能文而无行”的人。另一方面,一个人的品格如何,对于他的读、写、听、说都有明显的制约性,结合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进行“诗教”、“文教”,就是把“读”与做人结合起来了。
(二)“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语文课要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它的本职任务,但是语文能力的发展,是与智力素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联想力、逻辑思维力、创造思维力等)、非智力素质(这里主要指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双方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心理学家所提出的“知、情、意、行”,其实讲的就是发展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相结合的问题。在试验班第一轮学生入学后,就对他们进行了“知能测定”、“智力测定”以及思想品格、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的调查,把取得的信息做为施教的参考。
(三)“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读、写、听、说四者相通:听是用耳读,说是用嘴写,读是用眼听,写是用笔说。四者本来也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由于传统语文教学忽视听说,升学考试不考听说,再加上对听说能力在现代化信息交流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只教读写不教听说,只考读写不考听说的弊病。坚持四者的结合训练,符合未来社会对人要求,便于“学以致用”,体现“三个面向”在语文教学中落实。
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足以撑起学生心中自信的风帆。也许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的个人教育教学行为,可却足以影响整个学校的成长,其实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本身就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一部分。
作为教师,面对学生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激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点燃学校新一轮发展的航灯,因此,教师在教材中要力求发掘适合学生成长的有利因素,加大力度培养学生们的协作精神、探索精神以及无畏险阻的勇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