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前,加快城市化发展,是我们正在实施的一个重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飞速增长的负面影响也渐渐一个个显现出来。其中,最不可忽视的毫无疑问就是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城市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 X328 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197-01
1 城市环境的污染现状
1.1 城市空气污染 。
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大气污染表现得尤其突出,对人的健康影响也最大。具体表现为:北方城市以悬浮颗粒物污染为主,南方城市酸雨污染比较严重。我国北方城市以沙尘天气为特点的气候在春冬季节特别明显,有时,还会出现沙尘暴,涉及范围包括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甚至有时可以到达江南一带。我国南方城市酸雨次数越来越多,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也带来很大的损失。
1.2 城市污水污染 。
由于受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技术进步和污染控制措施等影響,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与工业废水排放情况不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同时,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而且水质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塌陷及海水倒灌等问题,在沿海和北方缺水城市十分突出。
1.3 城市噪音污染 。
噪音污染是我国除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外的第三大环境公害。在城市,它有上升为第一大环境公害的趋势。噪音也影响休息和睡眠,造成疲惫和劳倦。因此,控制噪音污染,实际就是在捍卫有声世界的尊严。
2 城市环境面临的问题
2.1 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
经济欠发展的城市居民最关心的还是经济因素,如住房、交通、收入、通胀、下岗待业等问题。经济比较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虽然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没有尽自己的努力去保护环境。例如:在城市的垃圾处理中,提倡分类处理,并设立了分类的垃圾箱;但是大多数人仍把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能做到分类倾倒垃圾的人仍很少。
2.2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
我国治理环境污染主要通过禁止排污、严格限制排污等几种方式进行。禁止排污是一种行政手段,在我国,典型的案例是政府强制关闭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散布于各乡镇的中小企业,这样, 政府环保部门和这些中小企业处于对立方,根治企业污染要付出巨大的监督管理成本。
2.3 治理手段落后 。
我国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管理手段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在实行的操作过程中,它也逐渐暴露出其弊端。例如,我国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还是20世纪80年代初制定的,现在已难以起到督促企业治理污染的作用。因此,环保手段落后、缺乏效率是中国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主要采用行政手段进行控制,经济手段只是那些法规制度(尤其是排放标准) 的辅助工具。这种简单化的强制性行政手段,不能根本治理企业的环境问题,不利于企业按照自己的经营状况对减排方案进行灵活选择。
3 保护城市环境的建议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出发, 运用综合的对策、措施来整治、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 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生态平衡, 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 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以协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1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
在指导思想上,首先要将城市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城市规划首先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要遵循生态规律。其次,要采用和实施生态学的思想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与资源承载力, 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 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 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第三,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配套服务。
总之,要在规划中明确体现对生态环境的关心,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由此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 针对相应的污染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
3.2.1 治理城市大气污染 。
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 改善能源结构, 大中城市要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在人口稠密的市区逐步取消直接燃用原煤。促进西气东输沿线城市积极利用天然气。加快城市供热、供气能力建设。禁止在城市的近郊区内新建燃煤电厂和其它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车辆, 逐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大中城市以及城市群地区要综合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影响。按照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硬化, 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 有效控制城市扬尘。建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制度。
3.2.2 治理城市水污染 。
所有城市都要制定改善水质的计划, 重点保护城市饮用水源。一般城市要建立水源地水质旬报制度,环保重点城市要实施生活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报告制度。采用截污、治污、清淤、保证城市河湖用水、加快水体交换、维护城市湿地等措施, 使城市地表水按功能达标。综合运用价格、行政、科技和工程措施, 推行城市节水、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 创建节水型城市。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严禁超采地下水。
3.2.3 治理城市垃圾污染 。
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 在优先实施垃圾、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上, 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一般城市的医疗废物必须全部实现安全处置,鼓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3.2.4 治理城市噪声污染 。
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限制机动车、火车市区鸣笛, 对造成敏感建筑物声环境超标的交通重负荷路段, 采取降噪措施, 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参考文献
[1] 张国,林善浪.中国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 宋秀杰,王绍堂.美国的环保政策及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影响[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5). :
关键词: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 X328 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197-01
1 城市环境的污染现状
1.1 城市空气污染 。
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大气污染表现得尤其突出,对人的健康影响也最大。具体表现为:北方城市以悬浮颗粒物污染为主,南方城市酸雨污染比较严重。我国北方城市以沙尘天气为特点的气候在春冬季节特别明显,有时,还会出现沙尘暴,涉及范围包括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甚至有时可以到达江南一带。我国南方城市酸雨次数越来越多,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也带来很大的损失。
1.2 城市污水污染 。
由于受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技术进步和污染控制措施等影響,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与工业废水排放情况不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同时,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而且水质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塌陷及海水倒灌等问题,在沿海和北方缺水城市十分突出。
1.3 城市噪音污染 。
噪音污染是我国除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外的第三大环境公害。在城市,它有上升为第一大环境公害的趋势。噪音也影响休息和睡眠,造成疲惫和劳倦。因此,控制噪音污染,实际就是在捍卫有声世界的尊严。
2 城市环境面临的问题
2.1 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
经济欠发展的城市居民最关心的还是经济因素,如住房、交通、收入、通胀、下岗待业等问题。经济比较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虽然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没有尽自己的努力去保护环境。例如:在城市的垃圾处理中,提倡分类处理,并设立了分类的垃圾箱;但是大多数人仍把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能做到分类倾倒垃圾的人仍很少。
2.2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
我国治理环境污染主要通过禁止排污、严格限制排污等几种方式进行。禁止排污是一种行政手段,在我国,典型的案例是政府强制关闭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散布于各乡镇的中小企业,这样, 政府环保部门和这些中小企业处于对立方,根治企业污染要付出巨大的监督管理成本。
2.3 治理手段落后 。
我国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管理手段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在实行的操作过程中,它也逐渐暴露出其弊端。例如,我国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还是20世纪80年代初制定的,现在已难以起到督促企业治理污染的作用。因此,环保手段落后、缺乏效率是中国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主要采用行政手段进行控制,经济手段只是那些法规制度(尤其是排放标准) 的辅助工具。这种简单化的强制性行政手段,不能根本治理企业的环境问题,不利于企业按照自己的经营状况对减排方案进行灵活选择。
3 保护城市环境的建议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出发, 运用综合的对策、措施来整治、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 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生态平衡, 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 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以协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1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
在指导思想上,首先要将城市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城市规划首先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要遵循生态规律。其次,要采用和实施生态学的思想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与资源承载力, 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 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 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第三,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配套服务。
总之,要在规划中明确体现对生态环境的关心,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由此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 针对相应的污染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
3.2.1 治理城市大气污染 。
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 改善能源结构, 大中城市要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在人口稠密的市区逐步取消直接燃用原煤。促进西气东输沿线城市积极利用天然气。加快城市供热、供气能力建设。禁止在城市的近郊区内新建燃煤电厂和其它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车辆, 逐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大中城市以及城市群地区要综合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影响。按照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硬化, 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 有效控制城市扬尘。建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制度。
3.2.2 治理城市水污染 。
所有城市都要制定改善水质的计划, 重点保护城市饮用水源。一般城市要建立水源地水质旬报制度,环保重点城市要实施生活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报告制度。采用截污、治污、清淤、保证城市河湖用水、加快水体交换、维护城市湿地等措施, 使城市地表水按功能达标。综合运用价格、行政、科技和工程措施, 推行城市节水、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 创建节水型城市。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严禁超采地下水。
3.2.3 治理城市垃圾污染 。
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 在优先实施垃圾、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上, 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一般城市的医疗废物必须全部实现安全处置,鼓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3.2.4 治理城市噪声污染 。
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限制机动车、火车市区鸣笛, 对造成敏感建筑物声环境超标的交通重负荷路段, 采取降噪措施, 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参考文献
[1] 张国,林善浪.中国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 宋秀杰,王绍堂.美国的环保政策及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影响[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