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人物的探究一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难点,加之人教版教材在人物线索的显示上不够突出,使得历史人物教学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历史人物灵魂深层探究教学理念主要是提倡由学生来自主探索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将教学的探索权利还给学生,找出教学的终极启示,为提升教学效果做出贡献。
一、历史人物灵魂深层探究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1.评价人物更为深刻全面
如今的高中历史教学对人物的评价往往都不够全面,只是针对一些人物所经历过的大事件进行简单的评述,没有从人物性格、人物情感等方面做全面的分析,评价的结果往往用几句话就可以概括,学生记得比较快,但是却不能够深刻全面评价人物,对历史人物灵魂深层的探究则从人物的生活背景、内心反应出发,强调深刻全面地评价人物。对人物进行深层探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真相的良好习惯。
2.教学手段更为科学合理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人物分析主要是采用书面评价的方式,而且受“重理轻文”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历史本身具有过去性、容量大的特点,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仅为“考高分升学而被动地去学”。这种消极思想,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历史人物的深层探究教学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独立研究人物为主,将探究历史事实的权利还给学生,保证了整个教学过程的自主性、探究性和科学性,使得人物探索教学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寻找答案的教学过程。
3.学生理解更为深刻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在探讨历史人物活动时有程式化的倾向,即往往是介绍几个重大的事件,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很少涉及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个人的心理品质。历史人物教学如果只是依托书本展开一些事件描述,即使是对较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也是简单地概括,学生就会对这些历史人物产生较为肤浅的认识,很难塑造对学生内心深处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形象。历史人物灵魂深层探究教学方法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对人物的探究,这种类似于调查研究的教学方式必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怎样进行历史人物灵魂深层探究教学
1.历史人物灵魂深层探究教学理念的提出
历史人物灵魂深处探究教学主要是根据中学历史教学要求提出来的: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主,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入地研究,转变以往教学模式中肤浅的人物评价方式,以人物的综合评价、内心世界的探索为主,找出人物性格与事件表现的综合因素,为历史人物教学增添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能力。灵魂深处主要是指历史人物的多面性,这种多面性的探究要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1)要选取突出人物性格的史料。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很庞杂,具有多面性。我们对他的评价是可以有不同观点,但史实却是唯一的,历史文献对他形象、性格特征的记载也应是客观的。例如著名的历史著作《史记》就没有对人物做出主观的评价,而是通过史料对历史人物进行细致分析。对高中教学来说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教师要鼓励学生选取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史料来细致地分析人物性格。(2)选取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史料。学习历史更重要的是“思”。因此,教学中所选的史料还要暗藏“思考”的玄机,这对培养学生的史学意识与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例如讲李世民的功劳和李渊立太子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提出:“据史书记载,李建成很不好啊!他喜酒色,好游猎,对世民的功业十分妒忌,而他本人又无功于天下……大家认为这些关于李建成很差劲的记载可信吗?”教师到此点到为止,相信用心的学生会兴致盎然地展开认真的思考,然后进行必要的史料收集整理工作,这样的探究教学才能深入历史人物的灵魂深层,将历史教学向更深、更广的思维空间扩展。
2.探究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
探究历史人物不能只停留在课本所揭示的事件与内容介绍上,要多关注人物的成长经历,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成长经历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人物成长经历的关注要依靠多种学科知识的辅助,尤其是对心理问题的探究和对阶级出身的定位。例如对汉武帝这个历史人物的研究要从其成长经历出发:其父亲一直都实施休养生息政策,同时也在不停地努力削弱诸侯的势力,而汉武帝7岁就被册封为太子,他的父亲所施行的法令对他的影响是十分大的。所以汉武帝即位之后开始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同时他引入了刺史的官级,以监察地方。在军队和经济上则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变成由中央管理,同时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国家财政权集中于中央。他还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古代中国特殊地位的确立铺平了道路。尊儒尚法是汉武帝统治国家、驾驭臣下的根本政策。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成为统治阶级的根本指导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可见,对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的探究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更为准确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也克服了人教版教材分散性的弊端,有着一举两得的效果。
3.探究历史人物的所处时代
对历史人物灵魂的探索离不开对其所处的历史时代的研究,每个历史人物都受其所处的时代限制,评价与探究人物的性格都必须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才有利于对历史人物的综合评价。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可以被看成是时代局限性。如历史上对孔子的评价可谓是“一波三折”: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很长时期里,孔子便成了孔圣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被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孔子成了被批判的主角,要“打倒孔家店”;新中国建立初期,孔子的地位重新得到肯定;到了“文革”时期,要“批林批孔”,孔子又成了被批判的对象;今天,我们再次肯定孔子,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针。孔子还是那个孔子,对他之所以会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正是因为不同时代的评价者用不同的价值观来衡量所致。因此,在指导学生探究历史人物的同时要考虑对人物时代背景的分析,可以教育学生评价人物首先要考虑到人物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更为客观的评价。
4.对历史人物的个性解读
历史人物的个性如何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要通过分析其经历做出合理的个性解读,这样的个性解读会对我们分析其其他方面的情况有帮助。例如人民版的历史教材在评价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领导的北方军队在战争初期节节失利的原因时用“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却幻想妥协,战备松懈”来解释。从中不难猜测,林肯的个性特点是: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缺乏果敢精神;做事求稳,但显软弱。分析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林肯在就职后还一厢情愿地主张与南方和解的行为了。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相关的研究问题:“林肯的这种个性是不是也体现在其所处理的其他问题当中呢?”学生就会通过收集资料找出林肯对其他事件的处理方式,以便更好地检验对林肯个性猜测的合理性。如在战争中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诸州的奴隶获得自由,虽然起到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作用,但解放奴隶的不彻底性导致内战没能彻底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仍受到不平等待遇。可见,人物性格中的缺陷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其所制定政策的失误并对自己的事业造成影响。
5.以事带人
以事带人是历史课讲授历史人物活动的主要办法。中学历史课本是通史体裁,这种办法可以更好地反映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体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历史课堂教学中讲授人物的主要办法也应以事带人。每个历史事件都要涉及一些历史人物,其中既有积极地推动历史前进的杰出人物,也有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人物。教师应考虑各个历史事件中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其中应重点地突出哪几个人,要起什么样的教育作用,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去搜集资料,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以便做出最为客观的评价。资料的收集除了正式的历史资料之外,也要考虑到人物的生活资料。例如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人物时,我们在感受其伟大精神的同时,也要深入挖掘其感性生活的一面。如林觉民留下的书信就有这样一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教师可以将这一段找出来,放在班级内进行交流,以此来分析林觉民将对妻子的爱、对生活的爱与革命需要结合起来,将儿女之情与对天下人的爱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觉得历史人物才是可亲的。唯其可亲,才更可敬。
总之,对历史人物的探究教学要本着有利于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原则,重视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时代背景、个性解读与人物分析评价结合起来,积极有效地探索历史教学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俊.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思考[J]. 中学教学参考,2010(12).
[2]苏天庆. 把鲜活的历史人物呈现给学生——浅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人物评价[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9(Z1).
[3]石晶晶.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评价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1) .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一、历史人物灵魂深层探究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1.评价人物更为深刻全面
如今的高中历史教学对人物的评价往往都不够全面,只是针对一些人物所经历过的大事件进行简单的评述,没有从人物性格、人物情感等方面做全面的分析,评价的结果往往用几句话就可以概括,学生记得比较快,但是却不能够深刻全面评价人物,对历史人物灵魂深层的探究则从人物的生活背景、内心反应出发,强调深刻全面地评价人物。对人物进行深层探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真相的良好习惯。
2.教学手段更为科学合理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人物分析主要是采用书面评价的方式,而且受“重理轻文”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历史本身具有过去性、容量大的特点,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仅为“考高分升学而被动地去学”。这种消极思想,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历史人物的深层探究教学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独立研究人物为主,将探究历史事实的权利还给学生,保证了整个教学过程的自主性、探究性和科学性,使得人物探索教学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寻找答案的教学过程。
3.学生理解更为深刻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在探讨历史人物活动时有程式化的倾向,即往往是介绍几个重大的事件,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很少涉及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个人的心理品质。历史人物教学如果只是依托书本展开一些事件描述,即使是对较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也是简单地概括,学生就会对这些历史人物产生较为肤浅的认识,很难塑造对学生内心深处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形象。历史人物灵魂深层探究教学方法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对人物的探究,这种类似于调查研究的教学方式必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怎样进行历史人物灵魂深层探究教学
1.历史人物灵魂深层探究教学理念的提出
历史人物灵魂深处探究教学主要是根据中学历史教学要求提出来的: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主,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入地研究,转变以往教学模式中肤浅的人物评价方式,以人物的综合评价、内心世界的探索为主,找出人物性格与事件表现的综合因素,为历史人物教学增添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能力。灵魂深处主要是指历史人物的多面性,这种多面性的探究要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1)要选取突出人物性格的史料。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很庞杂,具有多面性。我们对他的评价是可以有不同观点,但史实却是唯一的,历史文献对他形象、性格特征的记载也应是客观的。例如著名的历史著作《史记》就没有对人物做出主观的评价,而是通过史料对历史人物进行细致分析。对高中教学来说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教师要鼓励学生选取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史料来细致地分析人物性格。(2)选取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史料。学习历史更重要的是“思”。因此,教学中所选的史料还要暗藏“思考”的玄机,这对培养学生的史学意识与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例如讲李世民的功劳和李渊立太子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提出:“据史书记载,李建成很不好啊!他喜酒色,好游猎,对世民的功业十分妒忌,而他本人又无功于天下……大家认为这些关于李建成很差劲的记载可信吗?”教师到此点到为止,相信用心的学生会兴致盎然地展开认真的思考,然后进行必要的史料收集整理工作,这样的探究教学才能深入历史人物的灵魂深层,将历史教学向更深、更广的思维空间扩展。
2.探究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
探究历史人物不能只停留在课本所揭示的事件与内容介绍上,要多关注人物的成长经历,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成长经历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人物成长经历的关注要依靠多种学科知识的辅助,尤其是对心理问题的探究和对阶级出身的定位。例如对汉武帝这个历史人物的研究要从其成长经历出发:其父亲一直都实施休养生息政策,同时也在不停地努力削弱诸侯的势力,而汉武帝7岁就被册封为太子,他的父亲所施行的法令对他的影响是十分大的。所以汉武帝即位之后开始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同时他引入了刺史的官级,以监察地方。在军队和经济上则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变成由中央管理,同时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国家财政权集中于中央。他还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古代中国特殊地位的确立铺平了道路。尊儒尚法是汉武帝统治国家、驾驭臣下的根本政策。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成为统治阶级的根本指导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可见,对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的探究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更为准确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也克服了人教版教材分散性的弊端,有着一举两得的效果。
3.探究历史人物的所处时代
对历史人物灵魂的探索离不开对其所处的历史时代的研究,每个历史人物都受其所处的时代限制,评价与探究人物的性格都必须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才有利于对历史人物的综合评价。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可以被看成是时代局限性。如历史上对孔子的评价可谓是“一波三折”: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很长时期里,孔子便成了孔圣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被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孔子成了被批判的主角,要“打倒孔家店”;新中国建立初期,孔子的地位重新得到肯定;到了“文革”时期,要“批林批孔”,孔子又成了被批判的对象;今天,我们再次肯定孔子,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针。孔子还是那个孔子,对他之所以会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正是因为不同时代的评价者用不同的价值观来衡量所致。因此,在指导学生探究历史人物的同时要考虑对人物时代背景的分析,可以教育学生评价人物首先要考虑到人物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更为客观的评价。
4.对历史人物的个性解读
历史人物的个性如何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要通过分析其经历做出合理的个性解读,这样的个性解读会对我们分析其其他方面的情况有帮助。例如人民版的历史教材在评价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领导的北方军队在战争初期节节失利的原因时用“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却幻想妥协,战备松懈”来解释。从中不难猜测,林肯的个性特点是: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缺乏果敢精神;做事求稳,但显软弱。分析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林肯在就职后还一厢情愿地主张与南方和解的行为了。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相关的研究问题:“林肯的这种个性是不是也体现在其所处理的其他问题当中呢?”学生就会通过收集资料找出林肯对其他事件的处理方式,以便更好地检验对林肯个性猜测的合理性。如在战争中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诸州的奴隶获得自由,虽然起到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作用,但解放奴隶的不彻底性导致内战没能彻底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仍受到不平等待遇。可见,人物性格中的缺陷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其所制定政策的失误并对自己的事业造成影响。
5.以事带人
以事带人是历史课讲授历史人物活动的主要办法。中学历史课本是通史体裁,这种办法可以更好地反映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体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历史课堂教学中讲授人物的主要办法也应以事带人。每个历史事件都要涉及一些历史人物,其中既有积极地推动历史前进的杰出人物,也有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人物。教师应考虑各个历史事件中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其中应重点地突出哪几个人,要起什么样的教育作用,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去搜集资料,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以便做出最为客观的评价。资料的收集除了正式的历史资料之外,也要考虑到人物的生活资料。例如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人物时,我们在感受其伟大精神的同时,也要深入挖掘其感性生活的一面。如林觉民留下的书信就有这样一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教师可以将这一段找出来,放在班级内进行交流,以此来分析林觉民将对妻子的爱、对生活的爱与革命需要结合起来,将儿女之情与对天下人的爱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觉得历史人物才是可亲的。唯其可亲,才更可敬。
总之,对历史人物的探究教学要本着有利于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原则,重视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时代背景、个性解读与人物分析评价结合起来,积极有效地探索历史教学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俊.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思考[J]. 中学教学参考,2010(12).
[2]苏天庆. 把鲜活的历史人物呈现给学生——浅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人物评价[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9(Z1).
[3]石晶晶.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评价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1) .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