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护理需求与护士认知之间的差异,以调整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烧伤科2017年1—9月收治的400例烧伤住院患者,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该科室的38名护士,于患者出院当天或前一天出院宣教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比较患者在护理需求总体程度以及具体维度上与护士的认知差异,统计患者护理需求高于护士认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护理
【机 构】
:
350108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外科教研室,350108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外科教研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烧伤科,350108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外科教研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护理需求与护士认知之间的差异,以调整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烧伤科2017年1—9月收治的400例烧伤住院患者,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该科室的38名护士,于患者出院当天或前一天出院宣教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比较患者在护理需求总体程度以及具体维度上与护士的认知差异,统计患者护理需求高于护士认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护理需求条目,统计患者与护士认为最重要的5项护理需求条目并对比是否一致。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患者、护士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8%(379/400)、100.0%(38/38)。患者的护理需求总分为(3.9±0.4)分,与护士对患者护理需求的认知总分(4.1±0.5)分相近(t=1.611,P>0.05)。患者生理需求、自尊需求维度得分分别为(4.0±0.6)、(3.9±0.6)分,明显低于护士的(4.2±0.4)、(4.3±0.5)分(t=-2.476、-4.160,P<0.05或P<0.01);患者的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维度得分与护士相近(t=0.228、1.356、-1.010,P>0.05)。患者在介绍同室患友、检查时有医务人员陪同、休闲娱乐活动、护士理论和操作熟练、抗瘢痕锻炼指导、药物知识宣教这几项护理需求条目的得分分别为(4.2±0.9)、(3.3±1.2)、(4.2±0.9)、(4.5±0.7)、(4.2±0.9)、(4.0±1.0)分,均明显高于护士的(3.5±0.9)、(2.7±1.0)、(3.5±1.3)、(4.1±0.8)、(3.8±1.0)、(3.6±0.9)分(t=4.147、3.515、3.374、3.282、2.546、2.265,P<0.05或P<0.01)。患者与护士认为最重要的5项护理需求条目分别为疼痛护理、护士理论和操作熟练、对患者一视同仁、出院宣教、及时巡视病房与保护隐私、疼痛护理、介绍医务人员、介绍安全事项、得到每日费用清单,仅有疼痛护理这一项相同。
结论烧伤患者和护士在护理需求维度和条目方面及对最重要的护理需求条目的认知均存在一定差异。护理人员应针对认知不足的护理服务项目进行重点改进,调整服务供给,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其他文献
2015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1例马方综合征双手蜘蛛样指伴畸形挛缩患儿。对该患儿的左、右手中指和环指均采用连续"Z"字瓣+"V-Y"成形术来减轻手指掌侧皮肤牵张,松解挛缩。由于治疗方案选择失当,以及轻视了马方综合征的基础病变对该手术治疗的影响,术后患儿右手中指缺血坏死并截指,远期并发指端膨隆和阵发性神经源性疼痛;其余手术3指皮瓣局部坏死,瘢痕愈合。出院后,患儿继发远侧指间关节僵硬等严重并发症。结合本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PiCCO)监测作为一项已广泛用于各类危重症患者的有创监测技术,可获得心排血量等参数,能可靠反映危重症患者的实际血流动力学。大面积烧伤后液体复苏至关重要,PiCCO监测因操作简单、参数全面准确等,现已广泛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循环监测。本文简要介绍PiCCO监测技术,综述其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液体复苏监测及肺水肿诊断、鉴别中的应用及新的理论认识。
目的探讨载N-(4-羟基苯基)维甲酰胺(4HPR)及4HPR脂质体(4HPR-L)与4HPR脂质微泡(4HPR-LM)联合超声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Fb)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采用水化超声法制备4HPR-L及4HPR-L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动态光散射法、透射电镜对4HPR-L外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势、载药浓度、包封率、载药量进行考察。(2)取人瘢痕疙瘩Fb,采用随机数
天津市第四医院是以烧伤为特色的综合医院,其中烧伤整形科设有6个二级临床科室,床位110张。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笔者科室先后发展成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天津市烧伤急救中心,于1992年成立天津市烧伤研究所,并成为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科研方面,开展并完成了中西医结合防治烧伤后肠功能衰竭机制及疗效研究、纤维支气管镜早期诊断与局部治疗的应用、烧伤患者的能量代谢规律及辐照生物敷料的研制等,并获得重要成果
2017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1例右小腿反复破溃达4年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入院后4 d,在右小腿肌肉深部取出2根竹签,设计右小腿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供瓣区取同侧大腿中厚皮片覆盖。术后7 d,皮瓣、皮片均成活。随访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本病例提示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首先需要找准创面的形成原因。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经历30多年发展,在前辈的指引和全科同志的努力拼搏下,已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区域性烧伤诊疗中心。总结科室成长历程中的经验得失,遵循和重视学科发展规律,夯实基础,强化技能,勤于创新是重中之重。未来学科发展的趋势:创面治疗仍是根本,烧伤应急救治体系应更趋完善,交叉学科、多学科合作需进一步加强,基础科研要有向实际转化的潜力。
目的分析住院烧伤患儿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儿童烧伤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多个科室收治的住院烧伤患儿的病历资料,统计患儿性别、年龄、居住地、缴费方式、烧伤总面积、严重程度、致伤原因、致伤时间和地点、院前处理方式和临床转归、住院时间。对数据进行χ2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Bonferroni校正,并对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进行
由于瘢痕形成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迄今没有非常理想的手段预防和治疗烧伤后瘢痕。近年来,在压力治疗、外用硅凝胶、瘢痕内注射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自体脂肪移植、注射A型肉毒毒素、放射治疗等多种方法逐渐被用于治疗烧伤瘢痕。根据患者和瘢痕的具体情况,个体化、综合地选用多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有必要继续研究和探讨瘢痕靶向治疗的可能性。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重塑期整合素β1、局部黏着斑激酶(FAK)及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表达与伤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纳入2013年5月—2016年4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的34例住院烧伤患者34个增生性瘢痕,另取上述单位6例瘢痕切除植皮手术患者的供皮区正常皮肤,进行横断面、观察性研究。采用温哥华瘢痕
我从事烧伤医学工作60年,其中3年多在农村基层工作,包括参加巡回医疗队、抗洪救灾、野营拉练、开门办学等。这些经历不仅使我在缺医少药的艰苦条件下树医德、长医术,更使我能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求精、造福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