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因地制宜 传统孕育新意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b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城乡差异的原因,山区农村中学的教学设施比较落后,学生基础也较差,导致了其教育的特殊性。本着让教育因地制宜,让传统教学孕育新意的指导思想,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实践和大量调研后,形成了一套既符合山区农村中学实际、又吻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历史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二为主五步走”模式,并在实践中逐步显示出其科学性、可行性。下面,我就其模式及操作过程浅析如下:
  所谓“二为主五步走”模式是指整个一堂历史课中强调“学生为主”和“能力为主”,采用五个基本教学环节“指导性预习——设问与思考——教师点拨——练习与反馈——阶段性小结”,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科人文素养的目的。
  一、第一环节是指导性预习阶段
  有实验证明,靠听觉获得的知识三天后可保留15%,而靠视觉获得的知识三天后可保留35%。因此,不可忽视课前的预习。要让学生通过课堂的预习,或带头问题预习,或自行预习,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通常的做法是:教师通过精心备课,把一些课堂教学中可能要涉及到的重点疑难内容,采用问题的形式把它刊印制作成学案,人手一份,并留有空白,便于学生作答及课后整理教师的课堂笔记。
  二、第二环节是设问与思考阶段
  通过第一环节的预习,学生对课本主干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如何使学生掌握的这些表层的知识进一步深化,就需要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设问和学生的思考来完成。这种通过教师设疑问难、学生积极思考配合甚至学生自己质疑的教学方法,通常又叫做参与式教学或设问教学。
  一是要引导学生敢问,努力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鼓励、帮助下,敢于发问,敢于质疑。
  二是要注意设问技巧,避免设问的简单化、直接化和庸俗化,尽量把问题设计得科学、合理,带有启发性,使问题成为一种悬念、一种信息。
  三是要注意创设意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心理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积极探索的兴奋愉悦状态,充分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产生刨根问底的热情和期望心理。
  四是要设计总结性问题,以达到巩固深化、训练能力的功效,给学生一片思索的天地,让学生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
  三、第三个环节是教师点拨阶段
  通过第一环节的预习和第二环节的质疑与思考,学生对重点疑难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不可能对这些问题得以全面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教师作进一步的点拨与指导,以便进一步深化这些知识,使其由感性认识层上升到理性认识层。
  当然,这一环节不能与第二环节人为地割裂开来,两个环节应该是交替进行的,也就是说,在进行了一个问题的设问与思考后,紧接着就是教师的点拨过程,尔后再进行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的设问、思考和质疑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自由发言,然后老师加以归纳、点拨,因势利导,深化教材内容,对历史的前因后果、阶段特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并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个体本质或阶段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与此同时,对学生的“惑”也要细加分析,抓住学生对“惑”的好奇心,集中进行“诱导”点拨。长此以往,在老师这种启发式点拨的潜移默化下,学生的一种为自己解惑的能力自然就会增强,学生为此也获得了学习的能力,由“学会”变成了“会学”。
  四、第四环节是练习与反馈阶段
  这实际上也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学的一大基本环节。在本教学模式中,我们所采用的是适当练习与全面反馈的方法,因为练习是一种稳步快速提高历史成绩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方面要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组织文字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练习的方式来全面反馈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便于在实际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强查缺补漏。
  为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出题的过程中,还可组织学生自编考试题目。具体做法如下:教师先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评价细则印发给学生,使之谙熟试题特点,再要求他们结合自己学习历史的心得,自编本章节的单元测试题。在督促学生编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不得摘抄其他资料上的题目,必须是自己思维劳动的产品,然后再把这些试题中的优秀考题组合成一张试卷,发给学生考试或练习,并在试卷讲评时注明这是某某同学的题目。
  五、第五个环节是阶段性系统小结阶段
  俗话说,“听好一个结尾胜过听完整整一节课”,可见课堂小结的重要性。在传统教学中,这一小结往往是由老师单独来完成,但我觉得最好还是由师生相互交流、共同完成的好。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已学历史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归纳科学的历史思维方式,从而使已学知识更加结构化、系统化、条理化。通过这么一种师生共同构建的历史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既方便了学生记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能,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为主五步走”模式的创立,初步实现了让教育因地制宜,让传统教学孕育新意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城乡差别而带来的山区农村中学历史课的素质教育危机问题,犹如枯树萌发出新芽。在此模式下,笔者原任教学校虽为一所地处闽粤赣边区的农村中学,也曾创造过全市第一的辉煌。开展新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客观条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中的那缕课改情绪,“只要心中有课改,课改就在你身边。”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
其他文献
伴随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历史学科的高考要求也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知识立意”到21世纪初的“能力立意”,再到今天的“素养立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这一变化,近年来,历史高考主要考查“论从史出”和“阅读与理解”、“文字表述”的能力。其中“论从史出”是目标,“阅读与理解”与“文字表述”是手段,不能准确地“阅读与理解”和“文字表述”,也就实现不了“论从史出”的目标。可以说,近几年高
期刊
【摘 要】教海无涯,革新为上,注重发展,实践为径。本文作者站在初中体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从掌握训练要领、把握出手“三度”和优化基本训练三方面阐述了初中学生投掷实心球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前提;关键;后盾;效率  在践行“15/20/10”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广大初中体育教师坚持按照新课程标准,在绿茵场上勇于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投掷实心球是初中生发展身体素质的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教师研讨的教学重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本文将以苏科版初中数学教学为例,简要分析目前问题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阐述问题教学的四大方法,即以生活为基础、以趣味为引导、以赞赏为激励、以适度为原则,探讨用问题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良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自主学习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属于科学学科后20%学生的现状分析,积极从新课教授环节设计、解题思路现场诊断、创设解题成功体验、树立正面事迹感化的途径,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后20%;学困生;基础知识;落实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去了解你的学生,你能教会孩子什么,孩子是否能学会呢?对这庞大的后20%队伍我进行了调查,关于学习他们最基本的三件事没有做到。第一件事是
期刊
高中数学教学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思辨能力,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资源,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这得力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和适当的途径。本文就此进行了阐述与案例分析。  一、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思维,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教学研究的基础,数学教学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学教学就是指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中学数
期刊
一、前言  数学文化对数学教育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也渐渐地进入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基于数学文化的数学教学模式,最早是由浙江师范大学张维忠教授在其著作《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中提出,它进一步丰富了数学教学模式。结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本人尝试将该模式应用于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二、模式简介  该模式的教学流程:经验触动——数学化理解——多领域渗透—
期刊
【摘 要】教师如能将创作的诗文在教学中恰当引用,可以将多如繁星的知识点浓缩到诗文中,化零为整,化繁为简,化单调为丰富,化乏味为有趣。文史结合,生命灵动,文史联姻,佳偶天成。  【关键词】文史结合;历史教学;诗文创作  西汉司马迁因为一部《史记》被尊为“史圣”,《史记》因其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史记中,历史与文学水乳交融,历史中有文学,文学中有历史,历史成了文学,
期刊
【摘 要】地理属于文科类学科,一般学生的学习习惯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讲,并且机械式地记忆,学习的实际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式教育环境下,合作学习也被尝试和提倡,为了更好的开展地理课程的学习,本文就巧妙开展合作学习,激活高中地理教学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地理;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教学中的各个学科都在进行教学教材、教学方法的系列改革,为的是更好的达成教
期刊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对话尤显得地位突出,这样的对话往往以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呈现,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反复消化,必然会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长足的作用,偏偏这样重要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却是误区频现。笔者从历史教师教学中提问太过直白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以及问题的提出总以学生得出答案为最终目标,缺少必要的消化过程这两个误区出发,阐述了历史课堂提问应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那么,我们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是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教育理念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的角度浅谈了几种“放手”方法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给学生更多的“思想自由”空间  其实任何一种学习都需要“放手”,给出学生自由振作奋飞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