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州市从化区小学英语科对“爱种子”教学模式的课改行动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其很大的特色就是提倡自主学习,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小组合作学习则就是强调“兵管兵、兵教兵”式的学生自主管理,共同合作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索了在课堂中如何让小组合作达到“1 1大于2”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习惯培养
在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是强调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之间“兵管兵、兵教兵”式的学生自主管理,而教师则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学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1 1大于2”用哲学的观点是: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之和会大于总体。也就是说团队合作去做一件事,通过差异互补、互相督促、互相监督等,比自己做更有动力,这样效果就大于分开去做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英语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目的就是想通过合作学习,取得的效果能大于自己的学习。那么,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我在教学课堂实践中有以下的做法。
一、小组的分工
首先,教师展开调查学生成绩、各人性格特点,进行组建四人小组。小组成员既要有学习成绩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应有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形成强弱搭配。安排成绩好又有威信的学生为小组长,安排成绩中等又书写好的学生为记录员,安排能大胆发言的学生为汇报员,还有一个成绩较差的安排为纪律员等情况组成多个小组。
二、职责的培训
组内各人明确了自己的分工后,教师就要进行对各人负责的职能进行培训,让其做到各施其職。如:小组长是总指挥,负责协调组员各项工作,组员没做好的工作要指导完成,并负责本组的有序进行自主预习、学习、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记录员的职责是对成员的不同观点,小组成员中某人遇到的学习困难进行记录。汇报员职责是:将小组成果完成情况汇报给全班,以作展示合作的成果。纪律员职责是:维持纪律及时地给予提醒并进行协调以确保小组继续合作。如培养组长,让他明确当组长的要求、职责,帮助他在小组内先形成威信,培养他组织小组活动的能力。
三、习惯的培养
第一,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也要先各人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长组织下依次发言,对不同观点的进行讨论,在讨论交流中达成统一的意见共识,形成小组的观点,然后是汇报员代表小组观点发言。第二,培养发言、讨论、交流的习惯。为了小组内的讨论与发言有序,及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在这一环节中就增加了话语权杖的使用了。只有手持话语权杖的人才能开口发言,其他人必须保持认真倾听,只有听完了才轮到下一位发言。第三,培养倾听的习惯。同学在发言时,其他成员要注视发言同学,并动笔记录一下观点,或与自己不一致的,或自己不会的都记下来,不能随意打断同学的发言。第四,培养评价的习惯。培养对同学的发言学会欣赏与激励性评价,礼貌地给别人建议,让同学间的学习得到肯定,从而产生成就感和愉悦感,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让其更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从而提高其学习的动力和同学互帮互学的积极性。第五,培养课堂用语的习惯。在每一节的英语课中,活动和环节都比较多,因此用指令语来辅助、引导学生来学习是最直接的方式,同时指令用语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专注力。我们常用的指令用语有:如老师说,Look at me.学生说:Look at you.老师说:Hands on the desk.学生把手放在桌子上并说:On the desk等,从而调控好课堂纪律,让每一环节清晰而有序进行。
四、有效的指导
如果单纯使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形式,老师则高高挂起,那学生可能是在乱学,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是不够的。因此,教师也要参与到指导中。
1.课前预习的指导
课前的预习,不是老师单纯地布置说:今天作业是预习。这样的话,学生根本预习不到内容的。我们要把第二天学习的内容及要学生预习的内容以学习单的形式预先发放给学生,同时把学习资源发给学生,如课文、单词的录音、视频、问题等资源提前发放给学生,并且指导学生这些资源在预习中怎样使用,才能达到预习的效果。
2.课中合作的指导
老师先提出问题或组织让学生小组内提出问题,再小组讨论问题,尝试组内自我解决问题。在合作过程中,纪律员组织好纪律后,同学们把自己不懂的提出来,记录员作好记录,然后小组长组织互帮互助,先组内解决。小组长、记录员、纪律员等就要充分发挥与执行自己的职责,达到“兵管兵,兵教兵”作用,更达到“1 1大于2”的效果。当遇到不同意见,组内又不能解决时,或讨论中偏离主题时,老师就要作一些启发式、有提示性、能指向正确方向的引导,组织班内的其它小组进行扩大范围的群体讨论与判断,让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调整,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路得出正确的答案,然后综合大家讨论的意见,得出结果。这样也达到“1 1大于2”的效果。
3.课后巩固的指导
对于课后检查学生的巩固程度,单靠老师也是检查不过来的。因此,指导好小组合作,让组内成员互相检查、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让人人成为“小老师”,个个是老师的“好帮手”,这样更是“1 1大于2”效果的体现。
五、合作的展示
生活中情境不同使用的语言也就有不同。课堂上的英语场景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我尽可能地把课外的、社会的活动场景带到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如“爱种子”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的Let’s act, Let’s practice 环节的学习,就是充分地让学生有合作展示的机会。如在四年级上册M5 clothes售卖衣服这课时,在购物话题学习后,我设计了一个题为“谁是最佳小当家”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把自己拥有的钱,进行自由地开便利店,要求每小组拿出自带的物品进行小组互相之间的“买货”与“卖货”两个过程。比一比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买货”量与“卖货”量多,然后将会评出最佳“小当家”的合作小组。在这一任务活动中,充分调动起主体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参与面达到全员参与,并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提高了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取得“1 1大于2”的效果。
一项大规模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为: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老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5%。小组合作学习正符合了上面研究的规律,让学生通过视听、同学讨论、老师点拨、任务实践、互教互学,学生取得的学习效果最高,达到了“1 1大于2”。
参考文献:
[1] 郭书彩.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与认知因素[J].国外外语教学,2002
(2).
[2] 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
[3] 王维臣.合作学习的要素和教师作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6).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习惯培养
在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是强调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之间“兵管兵、兵教兵”式的学生自主管理,而教师则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学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1 1大于2”用哲学的观点是: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之和会大于总体。也就是说团队合作去做一件事,通过差异互补、互相督促、互相监督等,比自己做更有动力,这样效果就大于分开去做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英语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目的就是想通过合作学习,取得的效果能大于自己的学习。那么,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我在教学课堂实践中有以下的做法。
一、小组的分工
首先,教师展开调查学生成绩、各人性格特点,进行组建四人小组。小组成员既要有学习成绩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应有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形成强弱搭配。安排成绩好又有威信的学生为小组长,安排成绩中等又书写好的学生为记录员,安排能大胆发言的学生为汇报员,还有一个成绩较差的安排为纪律员等情况组成多个小组。
二、职责的培训
组内各人明确了自己的分工后,教师就要进行对各人负责的职能进行培训,让其做到各施其職。如:小组长是总指挥,负责协调组员各项工作,组员没做好的工作要指导完成,并负责本组的有序进行自主预习、学习、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记录员的职责是对成员的不同观点,小组成员中某人遇到的学习困难进行记录。汇报员职责是:将小组成果完成情况汇报给全班,以作展示合作的成果。纪律员职责是:维持纪律及时地给予提醒并进行协调以确保小组继续合作。如培养组长,让他明确当组长的要求、职责,帮助他在小组内先形成威信,培养他组织小组活动的能力。
三、习惯的培养
第一,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也要先各人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长组织下依次发言,对不同观点的进行讨论,在讨论交流中达成统一的意见共识,形成小组的观点,然后是汇报员代表小组观点发言。第二,培养发言、讨论、交流的习惯。为了小组内的讨论与发言有序,及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在这一环节中就增加了话语权杖的使用了。只有手持话语权杖的人才能开口发言,其他人必须保持认真倾听,只有听完了才轮到下一位发言。第三,培养倾听的习惯。同学在发言时,其他成员要注视发言同学,并动笔记录一下观点,或与自己不一致的,或自己不会的都记下来,不能随意打断同学的发言。第四,培养评价的习惯。培养对同学的发言学会欣赏与激励性评价,礼貌地给别人建议,让同学间的学习得到肯定,从而产生成就感和愉悦感,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让其更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从而提高其学习的动力和同学互帮互学的积极性。第五,培养课堂用语的习惯。在每一节的英语课中,活动和环节都比较多,因此用指令语来辅助、引导学生来学习是最直接的方式,同时指令用语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专注力。我们常用的指令用语有:如老师说,Look at me.学生说:Look at you.老师说:Hands on the desk.学生把手放在桌子上并说:On the desk等,从而调控好课堂纪律,让每一环节清晰而有序进行。
四、有效的指导
如果单纯使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形式,老师则高高挂起,那学生可能是在乱学,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是不够的。因此,教师也要参与到指导中。
1.课前预习的指导
课前的预习,不是老师单纯地布置说:今天作业是预习。这样的话,学生根本预习不到内容的。我们要把第二天学习的内容及要学生预习的内容以学习单的形式预先发放给学生,同时把学习资源发给学生,如课文、单词的录音、视频、问题等资源提前发放给学生,并且指导学生这些资源在预习中怎样使用,才能达到预习的效果。
2.课中合作的指导
老师先提出问题或组织让学生小组内提出问题,再小组讨论问题,尝试组内自我解决问题。在合作过程中,纪律员组织好纪律后,同学们把自己不懂的提出来,记录员作好记录,然后小组长组织互帮互助,先组内解决。小组长、记录员、纪律员等就要充分发挥与执行自己的职责,达到“兵管兵,兵教兵”作用,更达到“1 1大于2”的效果。当遇到不同意见,组内又不能解决时,或讨论中偏离主题时,老师就要作一些启发式、有提示性、能指向正确方向的引导,组织班内的其它小组进行扩大范围的群体讨论与判断,让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调整,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路得出正确的答案,然后综合大家讨论的意见,得出结果。这样也达到“1 1大于2”的效果。
3.课后巩固的指导
对于课后检查学生的巩固程度,单靠老师也是检查不过来的。因此,指导好小组合作,让组内成员互相检查、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让人人成为“小老师”,个个是老师的“好帮手”,这样更是“1 1大于2”效果的体现。
五、合作的展示
生活中情境不同使用的语言也就有不同。课堂上的英语场景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我尽可能地把课外的、社会的活动场景带到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如“爱种子”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的Let’s act, Let’s practice 环节的学习,就是充分地让学生有合作展示的机会。如在四年级上册M5 clothes售卖衣服这课时,在购物话题学习后,我设计了一个题为“谁是最佳小当家”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把自己拥有的钱,进行自由地开便利店,要求每小组拿出自带的物品进行小组互相之间的“买货”与“卖货”两个过程。比一比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买货”量与“卖货”量多,然后将会评出最佳“小当家”的合作小组。在这一任务活动中,充分调动起主体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参与面达到全员参与,并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提高了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取得“1 1大于2”的效果。
一项大规模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为: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老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5%。小组合作学习正符合了上面研究的规律,让学生通过视听、同学讨论、老师点拨、任务实践、互教互学,学生取得的学习效果最高,达到了“1 1大于2”。
参考文献:
[1] 郭书彩.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与认知因素[J].国外外语教学,2002
(2).
[2] 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
[3] 王维臣.合作学习的要素和教师作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