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诱 动人心弦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_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伟大的教育家,他博大的教育思想、独到的教育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令人称道,促人深思,让人敬佩。这从他写的教育随笔《勇敢的人》中,便可窥见一斑。
  
  借“景”诱导
  
  父亲、母亲、两个孩子一家四口,到森林里游玩。父亲在看一本有趣的书,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赏花,这是一幅美妙的亲情和谐图画。“突然雷声大作,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父母没有慌张,更没有迅速逃离,而是拿出了雨衣给孩子们穿上,显得镇定从容,从行动上给孩子做出了“勇敢”的榜样。
  这时,四岁的萨沙看到了令她不解的一幕:“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虽然她并不怕淋雨:而妈妈却又把雨衣给托利亚,虽然她也并不怕淋雨。”是呀,下雨了,应该穿上雨衣才对,可为什么哥哥和妈妈互相推让雨衣呢?幼小的心灵在观察在思索。聪明的母亲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抓住这个难得的瞬时机会。又给出了一个让四岁的萨沙继续思考的答案:“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弱小的人。”噢,他们是在互相保护对方。妈妈觉得托利亚年幼,需要保护:托利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需要保护妈妈。妈妈和托利亚的行为再次给了懵懂的小萨沙以启发:“我为何又保护不了任何人呢?我是最弱小的人吗?”妈妈的回答最终给孩子点出了“努力”方向:“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多么睿智,又多么艺术的点拨啊!妈妈巧妙地告诉萨沙,你也要学会保护弱小的人,学会关爱他人,这是做人的品质所在。一个“笑”字,蕴藏着鼓励,包含着启迪!妈妈真不愧是个“家庭教育家”!
  至此,下雨了穿上雨衣不要害怕、把雨衣让给弱小的人、你也能做勇敢的人“三次”循循善诱,巧妙地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体验“勇敢”
  
  妈妈并没有直接对萨沙指出怎样去“保护弱小的人”,而是让萨沙自己去发现。亲自去体验。在萨沙眼中,父亲、母亲、上五年级的托利亚都比自己年龄大、强壮,那谁是“弱小的人”呢?孩子的想象力和发现力是不可估量的:“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被暴雨冲掉两片花瓣、娇嫩纤弱的蔷薇是“弱小的”,它需要自己的保护。于是,“她朝着蔷薇丛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萨沙的举动合情合理,稚气真诚,当然得取了妈妈的肯定和赞扬:“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
  本文中的母亲没空洞的说教,也没有摆事实、讲道理,而是通过一个随即发生的小事件,进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并最终让孩子亲自体验了“勇敢”,学会了做勇敢的人。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科学而艺术,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学习借鉴。
  全文读来,顺畅自然,温馨酣畅,启迪智慧,沁人心脾,是篇短小精致的妙文佳作。附原文,
  
  勇敢的人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有一次,有一家人全家在假日里到森林中去游玩:父亲、母亲、五年级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那么欢快,孩子们的父母让他们看看盛开着铃兰花的林中旷地。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野蔷薇,第一朵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芬芳扑鼻。
  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父亲在看一本有趣的l书。突然雷声大作,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虽然她并不怕淋雨;而妈妈却又把雨衣给托利亚,虽然她也是并不怕淋雨。
  萨沙问道:“妈,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表给您,您又把雨衣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你穿上,你们干嘛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
  “那么,我为何又保护不了任何人呢?”萨沙问道,“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吗?”
  “是要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妈妈笑着回答说。
  她朝着蔷薇丛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问道。
  “是呀,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妈妈这样回答他,
其他文献
美籍教育理论家黄全愈指出:创造=创(创新精神)+造(实践能力)。也就是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创造力的两个方面,创新精神激发推动了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只有鼓励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才能推出有建设意义的新事物。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推动创新能力的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从改革课堂
期刊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溴。溯游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选自《诗经·秦风》)  注释:蒹葭:泛指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所谓伊人:所寻找的这个人。 一方:另一边。溯洄:逆顺而上游走。从:追。
期刊
《亲和力》是歌德在60岁(1809年)思想渐趋稳健深沉时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歌德作品中争议最大的一部。小说问世的次年一位友人在给歌德的信中说:“我从来没有听人谈起什么像说您这部小说一样地感情激动,一样地恐惧不安,一样地愚蠢荒谬。书店门前从来也没有过这么热闹拥挤,那情形简直就跟灾荒年间的面包铺一样。”这部小说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可见一斑。它在面世之初可谓毁誉参半,有人认为是“一部含义无穷的艺术杰作”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目前却仍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大多数学生畏惧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么胡编,要么模仿,千人一面、“八股”风盛行。很多同学在考试时,只是“即兴发挥”,有的学生坦言就是乱扯。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症结所在。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学生的生活底蕴不足。在许多学生眼里,生活永远是单调的,实在没有可人题的东西。既然疏于观察生活,也就无从思考
期刊
古代较为完整地描写音乐并能达到一定境界的诗歌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等。这三首诗歌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把难于捕捉的声音(琵琶声、箜篌声、古筝声)这种抽象感觉借助联想和想象转化为具体的容易感受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表现了弹奏者精堪的技艺。艺术感染力很强。但三者又有不同之处。李诗更多地对于乐曲及其效果的摹绘。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情思。韩诗在展示
期刊
一、点燃期:表情+煽情    点燃期,就是在“第一次亲密接触”时,带给孩子们期待中的美好感觉,将他们心中的“情苗”点燃。  在这里,所说的“表情”,就是表达教师的情——这份“教师情”要浓淡相宜,才能立竿见影;所指的“煽情”,即是煽起学生的情——这份“学生情”要发自内心。才能耐久保温。  一周后,新生如期报到,一双小手抽到了写有笔者名字的标签,于是,错成为了高一·八班的班主任。  走进学生视野的笔者
期刊
对于学生来说,文学作品鉴赏是一大难点,尤其是文学作品形象赏析的深度难以把握。怎样把教材分析与高考考试接轨,找寻一个支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形象呢?那要先从高考题目说起,2008年高考浙江卷第21题要求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在题干中引导说“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并且2007年高职考试中的阅读题《老船》,也
期刊
作者借“从前”的故事,提出了一个很时尚而又发人思索、引人共鸣的问题:有个人,非常勤劳却又非常贫穷,为什么,原因没人知道,连他自己也无法理解。《为骆驼剥皮》一文则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作者设喻说理。先说“为骆驼剥皮”:1,介绍骆驼的由来;2,详写剥皮经过:一把小刀,很钝,没剥两下就要跑到阁楼上去磨刀,来来去去,跑上跑下,既慢又累,这才想到还是把骆驼放到阁楼上、磨刀石旁去剥皮好。为了方便磨刀,费尽
期刊
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是时间,但生命的价值恰恰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时间不过是包裹生命的一种物质外壳,而体现生命价值的乃是留给后世的财富,尤其是精神财富。  沈从文先生在他的《时间》一文中以其独特的朴素而形象的语言向人们阐述了这样一个主题。文章以“时间”为话题,表现的却是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章第一到第三段以常人的眼光,讲述了时间之于生命的意义。其实这不过是一种铺垫,文章真正对生命意义的阐述是从第
期刊
这是一篇诉说我国国土沙漠化日趋严重,并警示国人要有远见生活的意识及其如何治理的说明文。虽说是说明文,但在文章的开头段,作者展示给读者的是这样一幅令人不能忍睹的画面:没有清泉,没有绿色,只有荒漠与驼铃的哀诉,只有古城废墟的低泣。  说明文是很少采用捕写的手段来表现事物的,如果在说明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的特点进行了一些描写,那么,其目的只是在于具体地说明事物,客观地、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没有任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