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让课堂向纵深处漫溯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g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课没有固定的模式。成功的閱读课却有着相同的主旋律——快乐。初中生由于知识面狭窄,尤其是阅读能力不强,所以在阅读上存在不少难题。在初中语文阅读教育的初级阶段,教师应该更加准确的估计学生现处的知识水平,设计难度适宜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障碍,扫除阅读过程中的“拦路虎”,体会语文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阅读;悦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理论依据
  阅读课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卡洛的语言信息加工模式,可将阅读教学分为3个主要阶段,即阅读的准备阶段(Pre-reading),阅读中(While-reading)及阅读后阶段(Post-reading)。根据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不同目的和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的快乐情绪充满整个课堂。
  语文(新标准)教材选取了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如追寻名人、探索奥秘、感受自然、感悟亲情等,这些都是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因而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进而喜欢语文课。
  二、“悦读”课堂
  在语文阅读的三个阶段中,目的要求不尽相同,因而教师应据此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设计适合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从而将“枯燥”的阅读课升级“悦读”课。下面根据我平时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如何实施“悦读”课的几点做法。
  (一)阅读前——千树万树梨花开
  阅读课的“导入”目的在于带入生字词,为课文的阅读做适当的铺垫。教师运用的启发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如问答、讨论等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内容,旨在激活学生永久记忆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导入的时间在几十秒到几分钟之内,如何夺人眼球,引人入胜,欲罢不能就是关键。
  我认为一堂课始于教师走进课堂的那一瞬间,教师之后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师生间的第一个对话是十分具有技巧的,尤其是在公开课期间。面对陌生的学生,教师如何开始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呢?不妨来一招“千树万树梨花开”吧。教师要做到就是事先准备好“抢答题”——一个诗句填空或是根据画面猜相关内容等。从最简单的抢答开始,与此同时教师应当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从而简单地了解班级中不同学生的个性,以及班级整体的语文水平。教师要好好地利用这一“招”,让学生的情绪慢慢火热起来。
  例如初中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猜一猜”:下列诗句分别描绘的是哪个季节?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4.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6.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7.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应当注意的是在抢答的同时,教师要擅于使用肢体语言,如表情、手势、语音语调等,对学生做充分的肯定,使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这些都可以成为强有力的工具。例如当肯定第一次见面的学生,说上一句“你很棒”。这一小小的肯定往往会使学生的情绪立刻高涨,因为这是对学生赞扬的一种示意。这时,教师触摸到不仅仅是一位学生的心,而是全班同学的心。教师若能随便问并记住这些同学的名字,那么更是无形中提升了教师自身的形象,更有利于之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下面是我关于《大自然的语言》设计的第二类抢答——“连一连”:
  这一系列的问题紧扣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直接引出了学习内容。即使学生没有做课前预习,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也能够连接出这些大自然的现象。这无形培养了学生猜测物候的能力,也为链接后面的阅读做好铺垫。这些环节所选内容要紧扣课堂、相对简单。中学生表现欲望较强,对于“抢答”形式比较热衷,所以我就利用这些环节,尽可能把握学生情绪的“动点”。
  (二)阅读中整体感知——八仙过海显神通
  在引人入胜的导入之后便是阅读课最重要的部分,即阅读中的活动。在每一次阅读前,教师必须有的放矢,即明确阅读的目的,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第一次阅读任务设计的问题应当遵循“精”、“简”的原则。一般来说,这一环节的问题应该设计的稍微简单些,如问一些在课本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且数量不要太多。再以七年级上册的《古代诗歌四首》的教学为例,第一次阅读我要求学生完成如下表格:(1)将两首诗齐读一遍。(2)3 2形式小组合作,根据提示找出两首诗的异同点,限时5分钟。
  诗歌教学书本上资料较少,就需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所以就采用“3 2”的形式,前3分钟自己独立思考,后2分钟整合交流,而仅学习表格内的内容,学生的欲望远远不能满足,所以要针对具体内容链接课外知识。这样“3 2”设置为了能让每个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就会生乐。快乐学习法是当今众家推崇的好方法,乐中成才是学生课堂求学的最高境界,快乐课堂也是广大教师至死不渝的追求目标。这种快乐学习不是学生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俗套场面,而是根据课文精心设计有趣的内容,让学生在乐趣中了解课文内容。例如七年级下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就把感知课文内容和书上的插图相结合。课文内容没有明确指出图中的人物具体是谁,所以就让学生猜猜这5个人分别是谁,并找出相关语句证明。这样,文中的外貌描写、行动描写都马上罗列出来,然后根据句中的关键性词语,揣摩人物的有关性格特征。运用插图把文章的内容贯穿起来,就显得秩序井然,散而不乱。
  (三)阅读中具体探究——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简短的第一次阅读之后,学生已了解全文的梗概,这时候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一步带领学生阅读,并获取更多的信息。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第四次阅读,然后讨论、感悟。在此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问题的设置要有阶梯形,由易到难,环环相扣。   仍以七年级上册的《古代诗歌四首》节奏划分为例,第一次阅读我只要求学生完成表格,接下来为了扩充知识,让学生掌握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节奏划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根据古代圣贤树木栽种的规律,划分两首诗的节奏。
  这个图简单明了,学生一眼就能明白两种诗歌节奏的划分,再拿几首其他类似的诗歌练习,就达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具体探究层面上的问题更进一步,不仅要求学生收集信息,还要对信息的准确性加以判断,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任务则侧重对文章深层意义的探索。像七年级上的《夏感》有一句:夏天的色彩是金黄色的。我就针对学生心中可能要产生疑问,设置了一个探点:既有美丽的夏景又有勤劳的农民,作者觉得这样的夏天是金黄色的。可是有一天,他打开QQ,发现有一则留言,我们一起来看看:
  尊敬的梁兄:
  谈谈你的看法?同意作者的为正方,跟这读者一样为反方,各自要找出充足的理由,这问题要求学生在全面了解文章的意思,并进行思考后才能得出答案。
  (四)检测练习——余韵一段意蕴长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免会遇到问题,我们面对的学生个性差异显著,同时各人的语文水平也不一样,因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水平不尽相同。然而很多学生往往对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讳莫如深,觉得自己总是“技不如人”。此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检测,将“师问生答”改为“你问我答”的方式。例如在《漫画解读》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学生“背靠背”。我鼓励他们背对背,一个同学描述漫画内容,另一同学说出有关画面的寓意。这样安排,一方面避免了学生自己不懂却不知道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连平时十分胆小的学生都能够站起来描述。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尊心很强而且十分敏感,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也是他们不爱问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类似这些借着考同学的名义来解决自己疑惑的学习方式,有效地保护了学生自尊心,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学生的相互提问和回答,也方便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
  写作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写作一直也是很多学生心中的“老大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成就感。在繁忙的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往往在教师批改修正之后就再无下文,学生的成果无法得到足够的展示。所以教师要注重搭建展示平台,使学生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并使之得到充分的肯定。在七年级下册的课外古诗背诵中,针对《逢入京使》的“凭君传语报平安”,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现代版传语——请你把刚才想到的话,设计成几条短信息,送给你的亲人。通过创设这样一个真实可信的情境,巧妙地利用学生容易激动和充满热情的特点,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改变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纯粹动手写作的方式,而换一种新颖流行的方式——手机短信的形式开展。平时我也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随感进行设计,添加背景及图片等,在反复修改之后上传至自己的QQ空间或者是blog,这种做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也从侧面引导学生上网做有意义的事情。另外我还鼓励学生收集并整理自己的随感并装订成册,以便自身提高和同学间的交流。初中生活泼好动,因而灵活变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更易培养学生动脑动口的习惯,更能激起内在的学习动机,发展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带着愉悦的情绪主动去阅读。
  事实说明,学生的心理是可以被掌握的,是可以通過多种途径被了解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快乐阅读的情绪贯穿始终。教师站在课堂上,要有充沛高昂、激越、蓬勃向上的情绪,而且应当将这种情绪感染学生,点燃面对着你的所有火把。当课堂心理教学运用和具体教学内容及要求高度融合时,即使是通常被认为枯燥无聊的阅读课也可以变得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就有了强烈的征服人心的气势和艺术感染力。在愉悦、主动而不是在痛苦、被动中获益,从而实现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极大程度地增加课堂吸引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实现“阅”读“悦”读。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以初始抛射速度、出射角、偏移角和水滴直径等四个物理量为随机变量,建立了水滴随机碰溅的数学模型,并应用龙格-库塔(Runge-Kutta)法和蒙特卡罗(Monte-Carlo)法,求得挑流泄洪
紧密结合黄河下游堤防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黄河下游堤防工程安全性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建立的判断矩阵,应用基于加速遗传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其次,根
本文主要从连续油管管内喷砂打孔技术的原理及在P1H-2-6井的施工应用进行阐述,得出该技术在青海油田应用体现出来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摘要】一篇文章必须依靠“中心”统摄,有了中心,文章便纲举目张,文章材料才有了依傍。实际写作中,学生往往因为缺乏中心意识而使文章缺乏严谨性和鲜明性。培养学生写作中的中心意识就是帮助学生做到怎样恰当选择、严谨组织材料,怎样充分体现、突出中心。实践证明,使用好经典例子和习作例子是培养学生中心意识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记叙文;中心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意识是一
【摘要】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拓宽知识面,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
【摘要】语文的内核是语言,语言不仅仅是表达的符号,更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要重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做到言文合一,追求“语文味”。教师有效引领学生品味语言,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味;品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的抓手在哪里?從何处入手?怎样分解重点?如此种种问题常常成为广大语文
常规的修井工具和工艺无法适应特殊井况井打捞施工的需要,浅部卡钻取套打捞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语文”是“语言系统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体”,语文不只是实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离开了“语言系统”,“人文精神”无以承载;离开了“人文精神”,“语言系统”便成了无灵魂之空壳。  【关键词】语言系统;人文精神;语言工具;文学性;艺术性;返璞归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是由多重性质构成的综合体。可是长期以来,人们更为关注的是
【摘要】小学生写作需要教师进行引导,通过对课文或范文的再读,对文章的准确立意,谋篇布局、精巧构段、遣词造句等技法的再学习,再理解,再应用,写出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在学生写好文章之后,还要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写作,不管是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还是自由写作,有时他们往往感到无从下笔,无话可说,无言可写;或者能写其简
【摘要】因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智已有一定程度发展,所以教学方式需与低年级学生有所区分。根据这一点,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将教学方法适时调整,使之更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本文从小学高年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简要阐述几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给学生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