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每天都在接受各学科教育,唯独没有一门课程叫美育,美育寓于理科的科学性和文科的人文性之中,美育是浪漫而又真实的,有时见到了“看客”的麻木与淡漠,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特别想研究性地思考美育的问题。
一、人生需要审美
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
天下有大美而不言,自然界、人文艺术、社会环境都在毫不保留地展示着美与丑,人们凭借感性直觉去发现并享受人的生存及其意义,享受美,审视丑,形成自己的判断,成为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一部分。人们往往忽略这一点,只追求教育的功利和价值目标,很多知识未经运用已待更新,很多技能未经操练已经遗忘,当然,这些依旧很重要,恰恰是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潜伏在人的意识与行动里,在某个时间节点,可以提醒我们,默化我们,它就像沙漠里的暗流一样潜藏在人们的心里,变成永远的竞争力,变成一种长久可以拿出来使自己安定下来的力量。
美,是摸不着的向善性。
人生需要审美,就像生活需要阳光、空气,它让我们凭借自己的感觉占有和享受自己的生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忍伤害别的生命,过上值得过的有意义的生活。看见一地落花,美得让人不忍踩踏,像林黛玉将花捧起埋葬,这样的人会恶向胆边生吗?珍视人性中的善良与美丽,崇尚品德的人,会败坏伦理?美得恰如其分,它将弘扬美德,令恶行却步。
二、学生需要美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1989年提出“学会关心”之后,又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试图表明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
时常听见办公室里的老师说自己在上某一篇课文时陶醉其中,学生却十分淡漠,感到十分沮丧。许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见老舍的《我的母亲》很少想要感恩自己的母亲;读《我的空中楼阁》全然不觉其美;学《好雪片片》未曾心有暖流。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首先,学生厌学情绪重,并不像我们理想中那般渴望新知;其次,我们的教学没能贴近学生生活,我们的表达未能转化成学生能接纳的方式。
毕竟,美感或许人人都可以有,审美却需要一定的积累和视角,因此,审美本身是可以渗透,可以濡染,可以后天培养的。我相信社会和时间是最好的美育老师,历练之后,人们能够向内发现自己向外发现自然,与自己与外界有一个更和谐的沟通,学生时代恰恰是青春勃发的,难以静下来享受沉思妙想之乐趣,在这个容易迷茫甚至迷失的时候,一些美的启发和美的觉醒可能会帮助孩子成长,度过冲突期,因此,美育难以实施,却不得不重视。
三、美育寓于经典
时代变了,学生变了,我们的美育呢?德国美学家威尔施说:“试图赋予我们的世界以美,到头来得到的却只是漂亮和虚华,最终,至少是在具有审美敏感的人那儿,引起的是淡漠和厌憎。使每样东西变美的做法破坏了美的本质,普遍存在的美已失去了其特性而仅仅堕落成为漂亮,或干脆就变得毫无意义。”审美在当代生活中遭遇种种变化,不同境遇,我们的美育也该有所转变。
严厉的说教与冰冷的思想政治教育恐怕是适得其反的。我以为,真正的人性教育和美感教育,其实都在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它们承载着浪漫和深邃。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如果能直击学生心田,则可以促进学生用艺术化的、诗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化解单纯残酷的生存竞争带来的焦灼、空虚,遏制物质主义带给我们的人性滑落,培养学生面对生存、适应生存和超越生存的从容、镇定、悠然的心态。
将美育寓于经典人物与作品之中,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老师们更为深刻独到地解读文本;需要老师们常常求新求异的活动开展;需要老师们自己平衡生活平衡心态去传递美、发掘美等。有了目标,有了要求,我们的工作就是坚持落实这些事情。
四、美育寓于快乐
如今的师生关系,早已不是如沐春风而是剑拔弩张紧张万分;如今的课堂,不是争先恐后而是左顾右盼。我相信,一个内心幸福、懂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的老师,站在讲台,就是一道风景,就是一次美的展示,老师自己热爱生活,感恩自然,善于思考,会有一种格外的魅力,这种魅力,言传身教给学生,就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美育不同于知识的传授,老师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情绪状态把握显得尤其重要,一味宣扬和强势灌输是没有意义的,学生难以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系统,唯有学生在积极乐观的氛围之下,主动发现美,感受自己内心的觉醒,才能体验到这其中快乐,才能开启其寻美之旅。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我相信,每天努力一点点,尝试一点点,我们的生活会不一样,我们得到的反馈会不一样,我们的学生会不一样,世界会更好一些。不做“看客”,做梦想家实现教育理想。
一、人生需要审美
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
天下有大美而不言,自然界、人文艺术、社会环境都在毫不保留地展示着美与丑,人们凭借感性直觉去发现并享受人的生存及其意义,享受美,审视丑,形成自己的判断,成为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一部分。人们往往忽略这一点,只追求教育的功利和价值目标,很多知识未经运用已待更新,很多技能未经操练已经遗忘,当然,这些依旧很重要,恰恰是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潜伏在人的意识与行动里,在某个时间节点,可以提醒我们,默化我们,它就像沙漠里的暗流一样潜藏在人们的心里,变成永远的竞争力,变成一种长久可以拿出来使自己安定下来的力量。
美,是摸不着的向善性。
人生需要审美,就像生活需要阳光、空气,它让我们凭借自己的感觉占有和享受自己的生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忍伤害别的生命,过上值得过的有意义的生活。看见一地落花,美得让人不忍踩踏,像林黛玉将花捧起埋葬,这样的人会恶向胆边生吗?珍视人性中的善良与美丽,崇尚品德的人,会败坏伦理?美得恰如其分,它将弘扬美德,令恶行却步。
二、学生需要美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1989年提出“学会关心”之后,又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试图表明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
时常听见办公室里的老师说自己在上某一篇课文时陶醉其中,学生却十分淡漠,感到十分沮丧。许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见老舍的《我的母亲》很少想要感恩自己的母亲;读《我的空中楼阁》全然不觉其美;学《好雪片片》未曾心有暖流。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首先,学生厌学情绪重,并不像我们理想中那般渴望新知;其次,我们的教学没能贴近学生生活,我们的表达未能转化成学生能接纳的方式。
毕竟,美感或许人人都可以有,审美却需要一定的积累和视角,因此,审美本身是可以渗透,可以濡染,可以后天培养的。我相信社会和时间是最好的美育老师,历练之后,人们能够向内发现自己向外发现自然,与自己与外界有一个更和谐的沟通,学生时代恰恰是青春勃发的,难以静下来享受沉思妙想之乐趣,在这个容易迷茫甚至迷失的时候,一些美的启发和美的觉醒可能会帮助孩子成长,度过冲突期,因此,美育难以实施,却不得不重视。
三、美育寓于经典
时代变了,学生变了,我们的美育呢?德国美学家威尔施说:“试图赋予我们的世界以美,到头来得到的却只是漂亮和虚华,最终,至少是在具有审美敏感的人那儿,引起的是淡漠和厌憎。使每样东西变美的做法破坏了美的本质,普遍存在的美已失去了其特性而仅仅堕落成为漂亮,或干脆就变得毫无意义。”审美在当代生活中遭遇种种变化,不同境遇,我们的美育也该有所转变。
严厉的说教与冰冷的思想政治教育恐怕是适得其反的。我以为,真正的人性教育和美感教育,其实都在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它们承载着浪漫和深邃。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如果能直击学生心田,则可以促进学生用艺术化的、诗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化解单纯残酷的生存竞争带来的焦灼、空虚,遏制物质主义带给我们的人性滑落,培养学生面对生存、适应生存和超越生存的从容、镇定、悠然的心态。
将美育寓于经典人物与作品之中,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老师们更为深刻独到地解读文本;需要老师们常常求新求异的活动开展;需要老师们自己平衡生活平衡心态去传递美、发掘美等。有了目标,有了要求,我们的工作就是坚持落实这些事情。
四、美育寓于快乐
如今的师生关系,早已不是如沐春风而是剑拔弩张紧张万分;如今的课堂,不是争先恐后而是左顾右盼。我相信,一个内心幸福、懂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的老师,站在讲台,就是一道风景,就是一次美的展示,老师自己热爱生活,感恩自然,善于思考,会有一种格外的魅力,这种魅力,言传身教给学生,就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美育不同于知识的传授,老师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情绪状态把握显得尤其重要,一味宣扬和强势灌输是没有意义的,学生难以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系统,唯有学生在积极乐观的氛围之下,主动发现美,感受自己内心的觉醒,才能体验到这其中快乐,才能开启其寻美之旅。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我相信,每天努力一点点,尝试一点点,我们的生活会不一样,我们得到的反馈会不一样,我们的学生会不一样,世界会更好一些。不做“看客”,做梦想家实现教育理想。